韦孝宽所谓“设法让太上皇搜捕齐王余党”,其实是让宇文赟去做恶人,而我来当善人,并使希望皇室相信行刺乃齐王余党所为的人以为我们真的相信了。给宇文赟“养祸”,让我笼络人心,同时迷惑暗中的敌人,真是一箭三雕啊!
没想到短短的一次会晤,韦孝宽已经给我指点了那么多,若非司马泳点破,我还懵懵懂懂一无所获呢。我对司马泳一抱拳,说:“全赖先生谋划得当,对老将军的心理把握准确,才使朕赢得了老将军的好感和信任。”
“其实靠的是陛下沉稳的气度、不俗的谈吐,一个七岁的少儿能有这般城府与见识,无论谁见了都会惊为天人,不敢再有丝毫轻视怠慢之意。”
我问道:“可韦老将军为何不跟朕直说呢?绕来绕去,说得如此隐晦。”
司马泳说:“陛下,韦老将军可是个高人,他那是在考陛下呢。”
“哦!如果朕能彻底领会他的意思,他才会真的相信朕是一个可以辅佐的少主,否则就此作罢,他说的那些话也都没有什么把柄可抓。这老头儿可真厉害啊!”我叫道。
司马泳、宇文芳都笑了。
我又皱眉说:“可朕当时并未领悟,他应该看得出来,过后虽然全部领悟了,老将军恐怕也知道另有高人指点之故,会不会还是认为朕不堪辅佐啊?”
宇文芳说:“不会的,即便老将军知道不是陛下参透的,他一样会真心归附陛下。因为他由此可以知道陛下的身边有高人,陛下是个可以吸引人才的君主,自然就是明君咯!”
我点点头望着司马泳,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他的父亲司马消难也是独当一面的军政要员啊,也拉拢过来,岂不美哉?便问道:“先生为何没有跟朕谈及令尊呢?”
司马泳一愣,然后沉吟了一会说:“臣知道陛下早晚要问起家父的。”
“难道先生是不愿今后落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议论,故而不向朕举荐自己的父亲?”
司马泳摇头:“举贤不避亲,臣之所以荐韦孝宽而不荐家父,实是因为家父他……不可引为心腹啊。”
“何出此言?他身任郧随等九州八镇诸军事、郧州总管,又是先生的父亲,为何不可引为心腹?”我不解地问。
司马泳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决定将事情的原委告诉我。
司马消难原为北齐人,娶的是北齐皇帝高洋的妹妹,不过是在高洋篡位为帝之前。高氏虽出身豪门又有美色,司马消难却并不珍惜,导致了他们夫妇之间严重不睦。
后来高洋登上皇位,司马消难一下子成了国舅,被升任为豫州刺史。但好日子没过几年,司马消难就感觉到有点不对头了,他的老婆不断在皇兄高洋面前诉说怨恨,高洋对司马消难渐渐没有了好脸色。上党王高涣逃亡时,首都邺城骚动,大家都疑心他投奔成皋,也就是司马消难管辖的地界。同时司马消难的堂侄司马瑞又跟御史中丞毕义云结了怨,毕义云便派出御史前往北豫州巡视调查,直接软禁司马消难手下的典签官和家中来往的宾客等。
加之执政数年的高洋志得意满,昏庸凶暴越来越甚,使得司马消难越来越恐惧。他便开始暗中策划自救方案,一方面收买人心,竭尽心力争取部属的效忠,另一方面派出亲信裴藻外出休假为借口,偷偷从小道前往北周帝国,请求归降。
二十一年前的三月一日,北周派达奚武和杨坚之父杨忠,率骑兵五千人,迎接司马消难。大军从小路奔驰,深入北齐国境五百里,前后派出三次信差,先行通知司马消难准备。此时司马消难却又犯嘀咕了,觉得自己身为高洋的妹夫,应该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同时又怀疑北周来的人马并不是真来迎接自己的,而是来趁机袭取虎牢关的,于是他迟迟没有做出响应。
由于得不到应答,距虎牢三十里了,仍没有动静,达奚武怀疑有变,打算撤退,杨忠却坚持不退,单独率骑兵一千人,于夜晚抵达城下。虎牢关四面悬崖绝壁,戒备森严,只听到巡夜士卒敲打木梆声音。达奚武随后追来,感觉情势紧张,亲自指挥杨忠部队撤退,有数百名骑兵接受了他的命令,离队西行。但杨忠率余军仍坚守原地不动,一直等到司马消难从内打开城门,杨忠遂率军进入虎牢,派飞骑报告达奚武。
北齐镇城伏敬远知悉后立即下令手下二千兵马备战,据守虎牢东城,并燃起烽火向中央告警求救。达奚武恐惧,放弃据守虎牢计划,大肆搜刮金银财宝,护送司马消难和他的眷属,先返北周帝国。而命杨忠率三千骑兵断后,撤至洛水之南时已人困马乏,他命大家都下马解鞍,休息吃饭。北齐的追兵很快追至洛水北岸,准备渡河是杨忠跃马入河,做出攻击态势,吓得北齐追兵不敢渡河,最后只得撤走了。
事后,达奚武对杨忠佩服得五体投地,司马消难更是把杨忠视为救命恩人,从此他和杨家走得很近,现在就和杨坚过从甚密,对杨坚言听计从,形同死党。就因为司马消难和杨坚的关系,司马泳不但没有引见自己的父亲,还劝阻了我揽为左右的想法。
这意味着父子将成为政敌,我无语了,深深为司马泳的高士之风感动。
不忍继续这个话题,我便向司马泳讨教亲近于翼的办法,是不是也直接密召?他认为不妥,原因是幽州到东郡过于遥远,他请我明日向韦孝宽讨教,必有收获。我想想也对,韦孝宽和于翼有忘年交,经韦孝宽穿针引线,罗致于翼应该更加顺利。
有希望获得南韦北于的归附支持,心情非常舒畅,在走向自己寝殿的路上,我在甬巷里停下,仰望着璀璨的星河,心想自己是不是也将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光芒四射的帝星呢?小末见我久久看着星空,便催道:“主上,子时都过了,您怎么还那么精神啊?”
“以后有了韦老将军辅佐,朕高兴啊!”一边说一边移步走向寝殿,“只可惜司马消难却是随国公的人,其实既然是先生的父亲,朕还是应该拉他过来吧?”
小末说:“主上您还不知道吧,其实司马消难与随国公同气连枝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司马先生劝阻陛下接近其父的全部原因……”
我一惊,停下来盯着小末,严肃地问道:“你说什么?难道还有别的原因?”
小末前后看了看空寂的甬巷,低声说:“陛下,司马消难原在齐国的时候与高氏不睦,原因是他私下与其父司马子如的小妾通奸,被高氏知道了。这可是个品行问题,这样品行不端的人是不能用的,但司马先生为尊者讳,实在说不出口。”
原来如此,如果只是因为司马消难和杨坚的关系,司马泳完全没必要犹豫再三才说。想起司马消难在等待北周接应时的犹豫不决,我突然明白司马泳其实已经暗示我了,其父才不堪大用,更何况他人品不端、投靠杨坚。我不由叹了口气说:“怎么当初齐国乱伦之事如此泛滥啊?难怪为我大周所灭。”
小末点着头说:“是啊是啊,司马消难的父亲察觉了儿子与自己小老婆的奸情,反而还替他们掩盖。奴才听说,原东魏丞相高欢的……哦,是姜欢……”
“高欢就是高欢,又不在父皇面前,何必那么多忌讳?”
“是是!奴才听说高欢的儿子高澄乘其父外出之机,奸宿了高欢的结发之妇郑氏,事发后高澄被幽禁。司马子如就在高欢面前为高澄讲情,说:‘消难亦奸子如妾,如此事,正可覆盖’。高欢竟然接受了他的说法,父子俩又复合了。高祖灭齐后就颁布严令:‘不得娶母同姓以为妻妾’,原因就是东魏、亡齐那边已经长年淫luan成风了,根本不在乎谁上了谁的老婆,就是自己的母妾也无所谓。”
我默默点头,心想:同为鲜卑人,西魏的文明程度就远比东魏高,继之而上的北周也就远较北齐文明,估计其根源就在于婚俗的汉化程度上。东魏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鲜卑人原始的群婚习俗,同胞兄妹结婚的都大有人在,生出来的孩子不白痴才怪了。由于对婚俗伦理的放纵,****淫luan便蔚然成风,和那个淫风盛行、纵欲过度的古罗马可以媲美,这样的国家从来都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虽然当初东魏远远强大于西魏,而后来却是西魏的继承者北周消灭了东魏的继承者北齐。我有朝一日亲政了,一定要加快汉化的步伐,胡人带来了血性,却需要文明他们的头脑,否则类乎兽性,文明加血性才能带来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