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29800000010

第10章 古人对黄金的应用

自从我国古代先民认识了黄金,它就被用于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在中国古代,黄金除了作为货币和装饰品,还做赏赐、送礼、贿赂、助祭、进贡、平贾、买卖官爵、打造佛器之用,在不同时期,黄金的作用各异。在殷商及西周时期,黄金主要作为装饰品;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的作用多样;秦朝至西汉,黄金作为货币日益盛行;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黄金主要用于储藏和装饰;唐宋时期,黄金的货币作用又上升;元朝以后,黄金的货币作用消失。

1.首饰用黄金

黄金是我国古代制作首饰的主要材料,它不仅可以单独做成首饰,如金戒指、金镯子、金耳环、金带钩、金冠、金项链等。同时还可以作为镶嵌有玉石、宝石、珍珠首饰的底座。

据考古发现,我国古代先民在商代就己开始用黄金制作简单的首饰了。如在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南代中期墓葬中,曾出土金臂钏两件、金耳环一件;在山西石楼商代遗址中也出土过金耳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即使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亦能用黄金制作非常复杂的金冠饰,如1972年冬在内蒙古自治区抗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中出土的金冠饰,其工艺制作精良,立体构图、圆雕、浮雕技术并用,从黄金制作工艺上看,有范铸、携镂、抽丝、编累、镶嵌等,反映出匈奴民族巧妙的艺术构思和先进的黄金制作工艺,1958年7月北京十三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金丝冠,其结构巧妙,制作精细,金丝纤细如发,编织匀称紧密,工艺精湛。

从以上资料可知,我国古代用黄金制作各种首饰的风气很流行,小的如金箔、金耳环、金簪、金步摇,大的如金臂钏、金项圈,甚至帝王的金冠饰等。

2.货币用黄金

司马迁在《史记·食货志》中记述:"虞厦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这说明在虞夏之际(公元前2300年前后),中国就已经把黄金作为货币使用了。我国古代所使用的流通货币有许多种,但主要是铜币、银币和金币。其中铜币和银币较常见,而金币则较少见。1982年2月在江苏盱眙县出土的一批楚汉时期文物,其中就有金币20多公斤,形状有金饼、马蹄金等,这是我国古代金币的实物。

黄金在中国作为货币也有大量的记叙。商、周时期,黄金就具有货币的性质。《史记·平准书》说:"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从春秋战国开始,黄金就已被当做价值的尺度。《管子·乘马》说:"黄金者,用之量也","金贵则货贱"。到了西汉,进入了中国货币史上使用黄金最盛的时期。《管子·轻重》说:"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考古发现,唐代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纸币和银行的雏形"柜坊",宋代则有发达的金银铺。南宋时期官府铸有大型金铤,成色有足金和九分金,重量有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二两半、十两不等,铤面分有铭文和素面两类,铭文又有刻字和戳记之分。大型金铤在使用时,常会根据用量分割使用,就出现被切割过的痕迹,或一半,或缺角等。这是古代人们使用金银的真实反映。南宋黄金货币由于价值高,所以它并不是直接参与日常的商业流通,人们需要把金兑换成铜钱(南宋中后期,一两白银约等于2400个铜钱,一两黄金约等24000个铜钱)才能实施交易行为。据文献显示,金铤就是主要用于兑换钞引、赋税、军费开支等,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金融状况的极好实物资料。

3.工艺品及饮食器皿用黄金

唐宋时代,金银制作工艺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黄金用于打造器物、饰品以及佛、道法事祭祀、布施等有增无减,黄金的用途更加广泛。我国古代工艺品以青铜器、玉器、木器、银器最多,但也有一批优质的金器。这些金器按其用途可分为饮食器、乐器、法器等。

饮食器皿用黄金。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葬中,出土有一金盏和金匕。盏似碗形,有耳、有足、带盖,盏高107厘米,口径151厘米,足高07厘米,重2150克。金匕出土时置于盏内,长13厘米,重50克,匕端略呈椭圆凹弧形,内镂空云纹。此盏、匕为饮食器无疑。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批唐代窑藏金银器,其中有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据有关资料记载,金碗乃皇家所用的酒器,容一斤许。

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皇帝御用的葫芦式金执壶酒具。

乐器用黄金。我国古代乐器按制作材料,可以分为金、石、丝、竹、瓠、土、草、木八种,即所谓的"八音",金有青铜质、铜质,而黄金质的乐器极少见。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质编钟,曾令中外震惊。故宫博物院收藏,清代康熙五十四年制纯金编钟一套,共16枚。编钟大小基本相同,中空,以壁的厚薄调节音高,钟高212厘米,纽高6厘米,厚12厘米~21厘米,外形略呈椭圆形、腰径外鼓。上径136厘米,中径206厘米、下径162厘米,全套金钟共重460818克。

金编钟是皇家进行坛庙祭把和殿陛典礼时所用的主要乐器。

法器、佛像用黄金。佛教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崇佛最盛的两个朝代可能是唐朝和清朝。唐室很多皇帝都曾将佛指舍利迎入内宫以殊礼供奉,倡佛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寺庙林立僧众增多,另一方面是以至贵之物为佛、菩萨造象和打造各种法器,以示敬重、虔诚,祈求赐福,其级别最高的便是皇家以纯金所造者。

1983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唐代金银器121件,与佛教有关的造像和法器有:捧真身菩萨一尊、香案、舍利棺椁、宝函、锡杖、如意、钵盂等。其中捧真身菩萨通高385厘米,重1926克。

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乾隆年间所造镶珍珠金立佛一尊,佛高49厘米。有镜彩石金曼达法器一件,呈圆筒形,高72厘米,直径184厘米,法器中央为圆形七级高坛,坛顶镶红色半球形彩石一粒。原供奉于慈宁官后的大佛堂。

之所以用黄金为佛、菩萨遗像,是因为佛陀的形相有的是身金色相,身色如黄金,具紫磨真金色身。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直接用黄金制作首饰和工艺品外,黄金还常用来包银、镀银、镶玉、镶木等,以达到特殊的美学效果。

4.民间收藏黄金

作为贵金属,黄金与生俱来的保值功能在任何时候都不曾消失。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就千方百计获取黄金。加上黄金有极好的储藏条件,碰到战乱,遂被隐藏起来,形成社会性的窖藏现象,现在发现的金银窖藏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黄金的用途还有很多,甚至可用以治病。在我国医学中,很早就认识黄金的医疗价值和作用,如宋代第一部中药成药典就记载了急救名药"至宝丹"。伟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一书中,也对黄金治病有较为详细的记述:谓黄金能安神、美容。清代时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例》中所收藏的迄今仍大有名气的"安宫牛黄丸",还有古方名药"紫金锭"等,在当时都是用金箔来作为包衣的。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先民对黄金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对自然金的物理性质、地质产状的记载和描述,极为科学、准确;对黄金的利用更是创造出了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这些对研究我国的矿矿物学史、冶金史和首饰工艺史,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而且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中国古代黄金失踪之谜

黄金在秦汉时期是主要的流通货币,官方赏赐、馈赠动则就是以千万计,当时中国的黄金之多,令后世惊奇,而皇帝赏赐黄金的情况也是考察当时黄金总量变化的主要角度。

《汉书》记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皇帝赏赐黄金100多次,《后汉书》记载东汉(公元25189年)皇帝赏赐黄金9次,赏赐的黄金数量总共约为92万斤。从史书记载两汉皇帝赏赐黄金的情况变化来看,东汉皇帝赏赐黄金次数不足西汉皇帝赏赐黄金次数的10%,赏赐次数减少了90%;东汉皇帝赏赐黄金总额2万余斤只相当于西汉皇帝赏赐黄金总额约90万斤的2%,赏赐金额减少了98%。由此看来,在西汉东汉之际,中国古代黄金大量失踪了。分析西汉前期与后期的情况,前后也有巨大的差异。汉昭帝以后,皇帝赏赐黄金总额2万余斤,只相当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以前皇帝赏赐黄金总额87万余斤的3%,赏赐金额减少了97%。当然,汉武帝赏赐黄金数额巨大,在两汉皇帝中是个特例。如果不考虑汉武帝的情况,只比较西汉其他皇帝赏赐黄金的数量,汉昭帝以后6个皇帝在91年中赏赐黄金总额相当于汉景帝以前5个皇帝(包括吕后)在66年中赏赐黄金总额的39%。西汉后期皇帝赏赐黄金总额比西汉前期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东汉年间,这么多的黄金突然不见了,不仅退出流通领域,而且以黄金赏赐也极少见。那么,西汉时巨量黄金到哪里去了呢? 至今众说纷纭。有人称,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顶级谜团之一。

后世学者对此作了种种推猜,各有考证,主要观点有四:

一是用于佛事。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一《黄金》载:"宋太宗问学士杜镐曰,两汉赐予多用黄金,而后代遂为难得之货,何也?对曰:当时佛事未兴,故金价甚贱。"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三《汉多黄金》载:"后世黄金日少,金价亦日贵。盖由中土产金之地已发掘净尽,而自佛教入中国后,塑像涂金,大而通都大邑,小而穷乡僻壤,无不有佛寺,即无不用金涂。以天下之计,无虑几千万,此最为耗金之蠹。加以风俗侈靡,泥金写经,贴金作榜,积少成多,日消月耗。故老言,黄金作器,虽变坏而金自在,一至泥金、涂金,则不复还本,此所以日少一日也。"

陈直也在《两汉经济史料论丛》中提出了与顾炎武、赵翼相类似的说法。即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后,用以涂金佛、写金经,消耗了大量黄金,黄金是不可以回收的,因此便日少一日。

二是对外贸易导致黄金外流。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上册《黄金》一节中认为,东汉黄金数量减少,"是由于黄金的外流(赏赐外人)"、"贸易的入超(向大宛买马、明珠玻璃)"。傅筑夫在《中国经济史论丛》中也认为,东汉黄金"最大的泄漏,乃是通过对外贸易、大量输出国外"。

三是埋葬于地下。唐任伍在《西汉巨量黄金消失之谜考》一文中指出,西汉巨量黄金入东汉后突然退出流通领域而消失,唯一的答案是一部分黄金作为各种金器金物随葬或遗落地下,另一部分则以金币形式随富商大贾和各级官吏而埋葬。战国至西汉,商人以贱买贵卖手段集中了大量的黄金,而封建统治者则运用国家机器攫取占有了国家大部分黄金,人们纷纷储存黄金,大批的黄金被这批人呆滞窖藏,如梁孝王死时,"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汉末王莽时,"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匾,尚有六十匾,黄门、钩盾、藏府、中尚书、处处各有数匾"。东汉时窖藏黄金者也大有人在,如董卓"筑坞于眉,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而且从后来出土的钱币看,中国历史上窖藏金银珍宝之量大确实惊人。为什么他们贮存巨量黄金而没有用掉呢?一是掌握大量黄金的商人贮藏黄金以备用,二是西汉末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窖藏了大量黄金的富豪官吏,或死或逃,从而使其窖藏的黄金如纳粹德国隐藏的巨量黄金一样,无从可考。

四是所谓黄金其实为铜。认为史书上所说的西汉巨量黄金其实并非真正的金,而是黄铜,因为从历史上看,从秦汉黄金开采量上看,从对外贸易看,西汉不可能冒出那么多黄金。人们惯以"金"称呼钱财,有可能把当时流通的铜称作"黄金"。

当然对上述观点也有不少反驳意见。反对"佛教耗金说"者认为,史书明确记载,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初年,当时的佛教在中国并未站稳脚跟,只能依附于中国传统的道教和神仙思想,根本不可能大张旗鼓地修寺庙、塑神像,所以也很少用金涂塑像,即使有一些使用黄金,量也微乎其微,不至于巨量黄金突然消失。而且西汉巨量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在东汉开国时期就发生了,当时的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对于"外贸输出说"反对者认为,这种说法显然也缺乏根据。因为西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国家,是商品输出国,只有少量的黄金流到西域、南海各国购买奇珍异宝,但并不常见,而且许多还是邻国称臣纳贡而得,加上和汉朝有贸易往来的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对黄金的吸入量也很有限。相反,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向西方国家输入了大量的丝绸和布帛,却换来了大量的黄金。如当时的罗马帝国,为了获得中国的丝绸产品,用大量的黄金作为交换,以致有学者认为:用黄金换取中国的丝绸,是后来罗马帝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对"地下说"的反驳意见认为,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如果贮存巨量黄金的话,总是留有线索的,决不会一场战争或一场天灾人祸后,所有的黄金拥有者都死去或忘记自己的财宝所在。如果说一部分因窖藏而消失还可以理解,而绝大多数黄金都不知所终则难以理解。西汉时期朝廷规定,天下贡赋的13供宗庙,13用以赏赐、馈赠那些忠于汉王朝的文臣武将和敬待外国来宾,剩下的13则用以营造陵墓,构建再生世界。而黄金作为当时的上等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其13用于随葬是完全可能的。但事实上,许多汉代的厚葬墓自埋葬日起就已成了盗墓者的目标,因为汉代有用玉衣随葬的习俗,所以汉墓是盗墓者首选的对象,更何况是随葬大量的黄金呢?这么巨大的财富肯定不会从盗墓者的手中漏掉。而且还需注意的是,埋葬在地下的并不限于黄金,还有银有铜有种种奇珍异宝,而唯独黄金却奇迹般地消失了呢?

对于"黄金为铜说",反驳者说,汉代时金、铜区分极明显,金的开采由金官管理,铜的开采由铜官管理;黄金、铜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黄金的计量单位为斤,铜钱的计量单位为铢;黄金主要用于赏赐、馈赠,铜主要用于铸钱和铸造一些器物。在当时的各种历史文献中,不可能将黄金与"铜"等金属混淆,也就是说金就是金,铜就是铜。黄铜和黄金泾渭分明,根本不可能混淆。

那么,秦汉时期究竟有多少黄金呢?

秦汉时期是中国货币史上使用黄金最盛的时期。秦代就已大量使用黄金,如《汉书·刘向传》中讲秦始皇葬于骊山,以黄金为凫鹤。西汉更是达到顶峰,举凡大宗交易,帝王赏赐,买卖官爵等,大多以黄金计,黄金用量甚巨。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汉多黄金"条称:吕后死时,遗诏赐诸侯王各千斤,文帝即位,以大臣诛诸吕有功,赐周勃五千斤,陈平、灌婴各两千斤,刘章、刘揭各千斤。武帝时,卫青击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军受赐二十万斤。最多的一次是"大将军骠骑大出击胡,赏赐五十万金"(《汉书·食货志下》),宣帝继位后,赐霍光七千斤,广陵王五千斤,诸王十五人各百斤。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统计,从高祖到平帝十二个皇帝共赐金约90万斤,共赏赐100多次,合现在200多吨。另外,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也甚大,如陈平四万斤反间于楚,汉武帝用十万斤给方士去求神仙找长生不老术;王莽聘史氏女为后,用金三万斤。另外公私藏金也很多,武帝时,皇室藏金五十万斤,梁孝王刘武府中藏金四十万斤,王莽末年,府库尚有黄金六十匮(每匮万斤),黄门,钩盾,臧府,尚方各处都有数匮,总数应在百万斤以上。

有人粗略估算一下,除去回流、重复外,黄金总量约在500吨左右。也有的学者考证,汉武帝时全国有金百万斤(合250吨),皇室藏金五十万斤(合125吨)(任乃强《我国黄金铸币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研究》1980第三期)。彭信威认为公元前后西汉的黄金约18万公斤,跟当时西方强国--古罗马帝国的黄金储量相当。这些估计都是有比较依据的,数字还是比较保守的。

这么多的黄金又是哪里来的呢?

据世界多学科专家考证,石器时代到中世纪(公元前4500年公元1492年)近6000年时间,世界上产金12569吨,其中亚洲产金3005吨,亚洲平均100年产50吨,而铁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50年)世界产金4120吨,其中亚洲产金895吨(《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614页)。我国秦汉时期正处这个时代,秦汉是当时世界强国,也是亚洲最大、最强盛的帝国,金量达到500吨以上是完全可信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具体分析"汉多黄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第一,是历代的积累。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金三品"(《尚书·禹贡》)的记述,夏商周三代就已有采金点多处,当时能够利用黄金做成精美的装饰品。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人们对金矿的资源产出规律已有了初步认识,公元前400年的《山海经·五藏山经》中记述,当时的金矿产地149处,银矿产地12处。。。。。。云南丽水(今金沙江)砂金,始采于先秦,历代不衰,楚国盛产黄金,所以,楚国首先将黄金作为货币使用。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的上层社会广泛使用黄金,文献记载也很多,说明我国在汉代以前就发现不少金矿资源并已经掌握一整套开采,淘洗,炼制和加工技术。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然囊括了天下所有的财宝,当然包括黄金,因有大量库存黄金作货币基础,秦始皇才规定黄金为"上币",黄金除少部分用作装饰和墓葬外,不会自然消失和耗掉,于是便慢慢积累下来,至西汉时,绝大部分黄金成为国库藏金的主要来源,汉时一次赏金几万甚至几十万斤,气魄宏大,没有大几百吨的黄金库存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秦汉时代国内的黄金生产仍在继续和增大,除原来的汝汉地区处,荆扬等地增加了产量,采金技术也得到空前的提高,按百年50吨产量计,秦至西汉两百多年间应产金100吨以上。

第三,西汉开通的"丝绸之路",不断地把我国的丝绸送往西方,从西方换回珍奇异物外,还大量换回黄金,当时丝绸是西方百思不得其解的宝物,上层社会普遍以持有东方的丝绸为荣,是贵族们最奢侈的消费品,市场需求很大,当时东西贸易一斤丝交换黄金一斤。

第四,黄金虽然大量用于赏赐等大额开支,但往往又通过贵族和大臣献金、助祭、赎罪、卖官买官等方式收回国库,如酎金(即助祭费)以黄金计,规定每年要诸侯列国据管辖人口进奉黄金,每千人四两,不满千人而在500人以上的也要四两,金少或成色差的,王削县,侯免国(《中国钱币》2001年第二期载,1999年11月2日)。西安东北郊北十里铺发现大量西汉金饼,共计219枚,每枚247克左右,约合汉时一斤,经考证是西汉各诸侯国向朝廷缴纳的酎金。

这确实叫人感到迷惑--如果说我们曾有过很多黄金,那么这些黄金到哪里去了?如果说我们没有这么多的黄金,那么史书描述和出土黄金又怎么解释?

温故而知今。其实,本书编著者在此分析"中国古代黄金失踪之谜",并非要献上新的观点或者新的发现,而仅仅是想通过介绍围绕这一千古之谜的种种考证,让读者对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有更深刻的了解。

同类推荐
  • 投机的艺术

    投机的艺术

    1930年,这本《投机的艺术》问世了,而此前不到一年之际,一场金融危机袭卷美国,众多百万富翁变成乞丐,但也让很多人进入上层社会。在这次打击之后,恰恰是在大萧条导致的思维麻木甚至萎靡不振完全开始之前,菲利普L凯瑞特,以及他的这本关于股票投机的经典诞生于华尔街。菲利普凯瑞特倾其一生来证明:智慧、逻辑和认真的数据积累能够使股票投机不比开一家街角药店的风险更大。在他人生的101年中,他亲身经历了31个牛市、30个熊市、20次衰退和一次萧条,一直都取得了成功。他不受华尔街批评家的嘲笑和备受蹂躏的交易商大众的影响而安然度过了1929年的金融灾难。
  • 投资魔法书

    投资魔法书

    股市和弹弓市场有什么关系?韩信的命运起落和股票涨跌有什么相似之处?蚂蚁和蟋蟀的习性能给投资者什么启示?作者结合了各个不同领域的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投资者必备的股市入门知识。证券分析、股市赚钱基本方法、股市成员生态学,各种看似复杂的理论在本书中都讲述得生动有趣,助你抛弃错误观念,突破思维定势。读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原来投资也可以这么轻松有趣!
  • 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神秘面纱

    黄金诱惑:揭开黄金神秘面纱

    本书作者对黄金有哪些基本特性、是怎样生产出来的,黄金货币体系是如何演变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黄金生产、储备、流通状况如何等进行了既专业又不失通俗的细致描述。
  • 商铺投资创富完全手册

    商铺投资创富完全手册

    本书从商铺投资入门、投资分析、投资热点、投资风险规避等角度介绍了商铺投资的技巧和操作方法,并结合实际商铺投资案例,帮助商铺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从而做出精明的投资选择。
  • 富爸爸财商培养-涨跌停板的奥妙

    富爸爸财商培养-涨跌停板的奥妙

    本套丛书共分20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商各个方面的要素,以及培养财商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热门推荐
  • 超强搜神系统

    超强搜神系统

    地球吊丝青年,看树下野狐的“搜神记”死去,却魂穿神魂小千界,得到《超强搜神系统》,从此废材脱变,世界爆走。
  • 西游猴子

    西游猴子

    呃,重生成了猴子,而且不是孙悟空那猪脚,真是杯具!!!不过,没关系,俺有办法让他成猪脚。
  • 指夫为婚:撩个相公去种田

    指夫为婚:撩个相公去种田

    倒霉穿越后,秋雪染没有什么别的愿望,只求老天爷能让他——秦陌,离她远远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蛮妻宫略

    蛮妻宫略

    她本是亡命之徒,为赏金被同伴陷害。再次睁眼,时空交错,她成为王侯之家小郡主,却落得差点被抬入乱坟岗的命运。惊艳重生,她不再受人欺凌,原本以为只不过是一家之争,为保性命,无奈惹上腹黑太子。惊天宝藏乍现,皇权之谜浮出水面!本是一场相互利用,他却用他的一切,为她撑起一片安宁,纵然千夫所指,万般伤害也不改初心!要她如何是好?以身相许,娶了娇蛮太子妃,腹黑太子,本姑娘可不是好惹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使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使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我们还不能真正明白成长对于自己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明白那些挫折和失败究竟意味着什么。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身上了解这一点,那就是但凡获得成功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的打击,都承受过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可以说正是因为那些痛苦才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才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牌分卫

    王牌分卫

    篮球菜鸟王小飞,有幸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篮球。在机缘巧合下,他被选入江川市新组建的球队,怀着一颗对篮球的懵懂向往之心,与队友毅然踏上了冲击职业联赛的征途,而他本人也在不断的锤炼与磨砺中,成长为球队的王牌分卫。(以国内篮球为背景,非NBA小说)
  • 我的职业是憋宝

    我的职业是憋宝

    凡集天地灵气之地,必有奇珍异宝应运而生,暗受鬼神所护。倘若随便触动,必然招灾惹祸,必须以奇门秘术摄之,才能到手。这个过程,便称为“憋宝”。我叫王南北,不是东西,我的职业是憋宝。自从进入了神鬼莫测的憋宝门,我的足迹开始遍布天下……
  • 无尽协奏曲

    无尽协奏曲

    未来的游戏高手,当年第一次进游戏差点没过新手村,打boss被按在地上摩擦。几年后,高手:我可是坚决离家出走,绝不是因为游戏好玩,我在游戏里无敌了不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