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夫疚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
疢,猶老也,亦瘦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夫瘧疾者皆生於風,其以日作以時發何也?與此文異。《太素》同今文。楊上善云:瘠,有云二日一發為瘠瘧,此經但夏傷於暑至秋為病,或為疳瘧,或但云瘧,不叉以日發問日以定瘤也,但應四時,其形有異,以為瘠爾已。
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
慄,謂戰慄。鼓,謂振動。
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玲飲。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
陽氣者下行極而上,陰氣者上行極而下,故日陰陽上下交爭也。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由此寒去熱生,則虛實更作,陰陽之氣相移易也。
陽并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
陽并於陰,言陽氣入於陰分也。陽明,胃脈也。胃之脈合交承漿,卻分行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故氣不足,則惡寒戰慄而頤頜振動也。
巨腸虛則腰背頭項痛;
巨陽者,膀胱脈。其詠從頭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故氣不足,則腰背頭項痛也。膊,音博。
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玲飲也。
熱傷氣,故內外皆熱,則喘而渴。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
腸胃之外,榮氣所主,故云榮氣所舍也。合,猶居也。
此令人汗空疏,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汗出空疏。《甲乙經》、《太素》同。
勝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并居。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 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作,發作也。
帝曰:其問日而作者何也?
間日,謂隔日也。
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問日而作也。
不與衛氣相逢會,故隔日而發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
晏,猶日暮也。
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
風府,穴名,在項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二寸,大筋內宛宛中也。膂,謂脊兩傍。
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勝理開,勝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
節,謂脊骨之節,然邪氣遠則逢會遲,故發暮也。
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骸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
項已下至尾骯几二十四節,故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骯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也。伏膂之脈者,謂膂筋之問,腎脈之伏行者也。腎之脈,循股內後康,貫脊屬腎;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以其貫脊,又不正應行穴,但循膂伏行,故謂之伏膂脈。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經》、《太素》并同。伏膂之脈,《甲乙經》作太衝之脈,巢元方作伏衝。
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以腎脈貫脊屬腎,上入肺中。肺者,缺盆為之道。其氣之行速,故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
其問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問日乃作也。
募原,謂鬲募之原系。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并同。《舉痛論》亦作膜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勝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自此邪氣客於頭項至下則病作故八十八字并無。
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
故下篇各以居邪之所而刺之。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勝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虛實不同,邪中異所,衛邪相合,病則發焉,不爻悉當風府而發作也一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巢元方則其府也作其病作。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風瘧皆有盛衰,故云相似同類。
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次以內傳。
故衛氣應乃作。
留,謂留止。隨,謂隨從。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勝理開發,因遇夏氣賡滄之水寒,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水寒作小寒迫之。
藏於勝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暑為陽氣,中風者陽氣受#7之,故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露形觸冒,則風寒傷之。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以其先熱,故謂之溫。
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日瘴瘧。
瘴,熱也,極熱為之也。瘴,徒干切。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 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
言何暇不早使其盛極而自止乎?
岐伯曰:經言無刺縞縞之熱,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熱作氣。縞,火妖切。
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灑灑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
縞縞,盛熱也。渾渾,言無端緒也。灑灑,言汗大出也。灑,音鹿。
夫瘧之始發也,陽氣并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并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
陰盛則胃寒,故先寒戰慄,陽盛則胃熱,故先熱欲飲也。
夫瘧氣者,并於陽則陽勝,并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
復,謂復舊也。言其氣發至極,還復如舊。
至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瘧者,風寒之暴氣,不常,病極則復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瘧,風寒氣也,不常,病極則復至。至字連上句,與王氏之意異。
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
以其盛熾,故不可當也。
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
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勿敢鈴毀。
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
方,正也。正盛寫之,或傷真氣,故鈴毀。病,氣衰已,補其經氣,則邪氣彌退,正氣安平,故鈴大昌也。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并陽,陽未并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
所寫鈴中,所補爻當,故真氣得安,邪氣乃亡也。
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
真氣寢息,邪氣大行,真不勝邪,是為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言牢縛四支,令氣各在其處,則邪所居處鈴自見之,既見之則刺出其血爾。往,猶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真往作其往,《太素》作直往。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
陰靜陽躁,故脈亦隨之。
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
相薄至極,物極則反,故極則陰陽俱衰。
帝曰:時有問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問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府,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
氣不相會,故數日不能發也。
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陽勝陰甚則渴,陽勝陰不甚則不渴也。勝,謂強盛於彼之氣也。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
新校正云:按《生氣通天論》并《陰陽應象大論》二論俱云:夏傷於暑,秋叉疢瘧。
今瘧不必應者何也?
言不叉皆然。
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
秋氣清涼,陽氣下降,熱藏肌肉,故寒甚也。
以冬病者寒不甚,
冬氣嚴冽,陽氣伏藏,不與寒爭,故寒不甚。
以春病者惡風,
春氣溫和,陽氣外泄,內勝開發,故惡於風。
以夏病者多汗。
夏氣暑熱,津液充盈,外泄皮膚,故多汗也。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藏?
安,何也。舍,居止也。藏,謂五神藏也。
岐伯曰: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勝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
腎主於冬,冬主骨髓,腦為髓海,上下相應,厥熱上需,故腦髓銷爍,銷爍則熱氣外薄,故肌肉喊削,而病藏於腎也。
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
陰虛#8謂腎藏氣虛,陽盛謂膀胱太陽氣盛。
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日溫瘧。
衰,謂病衰退也。復反入,謂入腎陰脈中。
帝曰:瘴瘧何如?岐伯曰:瘴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勝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問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作不反之陰。巢元方作不及之陰。
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問,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日瘴瘧。帝曰:善。
#1迎:顧本作『逆』。
#2於:原作『放』,據顧本改。
#3俟:顧本作『候』。
#4者:原作『也』,據顧本改。
#5勝:顧本作『盛』。
#6府:原作『汗』,據顧本改。
#7受:原作『久』,據顧本改。
#8虛:原作『氣』,據顧本改。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