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收到的是一封邀请信,信中邀请李鸿章参加1856年二月份在中国上海的江南造船厂的新舰下水仪式——只不过邀请发出人却不是江南造船厂,而是我们的皇帝陛下:奕詝,其中隐藏的含义显然非常的深远,身为中国官员有哪个敢拒绝皇帝的邀请,而且皇帝也通过这种方式,明确的表示了自己对中国江南造船厂的支持,这种支持皇帝也直接摆到了台面上。
中国向来有悠久的陆军传统,所以奕詝在为自己的陆军向现代化方向改变外,其他的地方却不去干涉;但是海军不一样,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常常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高的国家,但是中国本身却没有海军的传统,尤其是清朝的闭关政策,对中国的海军传统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奕詝对海军的干涉远远的多于陆军。比如奕詝直接告诉造船厂的工程师们:中国的海军必须使用蒸汽机作为主要动力,必须使用铁甲战舰,虽然奕詝也知道现在就使用这些超时代的理念未必就可以制造出超一流的成果,但是奕詝真正在乎的是中国自身经验的积累,未来海军的趋势奕詝知道,想要和未来的海军强国怒海争锋,先进的理念必不可少,所以奕詝希望现在就开始积累中国的经验,奕詝有信心等到这种经验成为中国的宝贵财富的时候。
李鸿章收到了这封“邀请信”的时候自然也发现其中的玄妙之处,只要不是个笨蛋,其实就会知道其实这是皇帝在邀请——其实就等于是皇帝在下命令:来看看军舰的下水仪式吧!皇帝的威严没有人敢忽视,李鸿章也不敢,所以他已经开始在为即将到来的行程做准备了。
而且信中明确的表示希望李鸿章可以带领着日本国的代表来参加这次下水仪式,李鸿章自然可以看的出,看来中国对自己这次下水的军舰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让外国代表到场,也有一定的威慑,炫耀的意思在里面,同时也是向属国宣扬中国的威严,其中也有隐隐的警告在里面——看到中国的厉害了吧,老实点,跟着中国混有好处的。
李鸿章知道,自己在日本的所作所为一定是被皇帝看在眼里的,而且最近在日本的事情也一定会落在皇帝的眼中,日本最近的民族独立运动可以说风起云涌——日本已经在追求自己的独立地位和国家的全部主权;只不过日本人是知道自己现在的实力不足以在中国面前要求什么,没有势力支撑的“独立地位和国家的全部主权”不过是个笑话,所以这样的说法日本本国还没有,但是变法图强的口号却已经喊的震天响了,日本人现在最敢兴趣的话题就是如何使得自己的国家变的强大,李鸿章当然知道日本人在希望自己变强的背后,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希望国家的力量强大到给人民带来幸福——还有自尊。
多年来,在东南亚临近中国的所有国家几乎都是中国的属国,但是日本向来不是,而成为中国这样的国家是日本的梦想,但是现实是日本连多年来的独立地位也失去,这是日本的人民自尊所不允许的。而这种伤害日本人民感情的事情就是日本幕府的杰作,所以不少的日本人都认为幕府出卖了日本,而这种言论在中国公开支持幕府对日本的合法统治后更加的被人所接受。
现在的日本幕府其实已经沦为中国间接统治日本的工具,而且幕府于日本的民间的冲突越大,对中国控制日本越有利。幕府不是不明白自己的处境,但是在中国这支巨大的黑手的操作下,幕府不得不把自己的****维持下去——为了苟延残喘的活下去!
国与国之间是没有什么恩义可言的,中国对日本绝对是含有恶意的——理由并不是奕詝对日本有什么恶意的想法,或者奕詝还在乎着另一段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奕詝皇帝做的久了,已经完全做到了以帝国的利益为最先考量,比如:当年他完全有毁灭日本的机会,但是他依然还是愿意日本重新成为中国的藩属——这等于直接使得中国失去了对日本合理的开战理由,这不是等于绑着自己的手脚吗?
其实奕詝只所以处心积虑的想要控制日本,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的地理位置,现在的中国和另一段历史中的中国一样,主要的工业区依然集中在中国沿海地区(主要是轻工业,民办为主),已经北方的黑土地上(主要是重工业,官办为主),而中国的沿海线之长是少有的,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仅仅保卫自己的海岸线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中国自己拥有一只强大的海军还是不够的,所以奕詝最希望的是可以获得中国的南中国海上的岛链,这个可以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的岛链包括:日本,硫球,台湾,菲律宾(现在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荷属东印度地区,在奕詝看来,这些地区是保证中国国家安全的保证,同时也可以保证,中国在和任何国家开战的时候不会因为使得重要的沿海地区直接受到来自敌国的攻击,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奕詝苦心经营中国的同时,也开始向这些地方渗透,日本有日本的国情,对其他地方的渗透工作,奕詝使用的是其他的办法——当然在未来会介绍到的,现在我们还是先关注中国的军舰吧。
1852年,中国使用财富,爵位招揽到来自各国的人才,其中包括以为来自英国造船厂的老船工,奕詝以老船工为主,囊括所有中国的留学生,以欧洲海军强国的书籍为指导,同时加上来自英国的顾问(条约中的内容,当然中国也付出一比巨大的佣金给英国),中国拥有了自己的造船厂,虽然开始的时候能力仅仅只能用来制造一些被历史淘汰的二流战舰,但是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人在炼钢技术,蒸汽技术上都开始逼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有足够的资格制造自己的战舰了。
中国的战舰是一艘铁甲舰,当然只是外表包裹铁皮,虽然有内部蒸汽机作为动力,但是依然有大风帆的存在,加上中国人经验不足,所以这艘包含了奕詝先进理念的军舰在战斗力来说其实同样称不上世界一流,但是这是中国军舰的起步。奕詝希望有很多的人去共同见证这个起步。
中国第一艘海军主力舰——北京号,排水量6000吨,使用当时英法等国已经普遍采用的蒸汽机作为动力,但是保持了风帆,同时外部包裹铁皮给战舰带来了强大的防御力和生存能力,拥有108门大炮,但是也许是因为经验原因,北京号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北京号的航速仅仅只有11节,舰船内部依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使得生活在“北京号”内部的船员非常的痛苦,虽然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至少这是中国自主研发,自己制造的第一艘军舰,他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很多资料,做梦自己想好了,不敢发,怕又被大家骂军盲,总之“北京号”的定位是:中国依然稚嫩的造船业的一次伟大的常识,虽然结果“北京号”没有成为世界一流的战舰,但是拥有前进理念的“北京号”也拥有了和当时任何的主力战舰一战的实力,是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或者说主力战舰,而且他的出现为中国的未来拥有强大的海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自主研发的军舰下水,自然也是当时一个非常有看头的新闻,世界上很多的国家都在关心着中国在拥有了强大的陆军后,是不是还要继续企图拥有强大的陆军,必须知道在1856年的时候,海军是作为战略打击力量存在,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等于就拥有了在世界范围内行使自己权威的力量,所以世界上的每一个都关心着:中国发展海军是不是代表着中国未来要在海外有所作为,在世界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的1856年,中国的目的是那一个呢?是不是会威胁到传统的利益拥有国?这些都是他们关心的。
总之,在万众瞩目中,中国的新舰下水仪式正式开始了。
P.S:如果大家觉得还可以一看的话希望大家可以投我一票,如果对下文有所期待的话,希望大家可以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