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道窄且长,沿途有棘棵丛木。与人擦肩,心内却是在想着别的事,也只是些东摘西取的回想,感觉很是自在。
金盛在身后跟着,她家小姐已在寺内等着。
天音寺每年都有些时日,三门大敞,这期间住持会安排些厢房,供那些身份特殊的香客小居,参禅礼佛。还有素斋提供,听说口味不次卞安当红的素食酒楼。噱头正足,加上景色怡人,久而久之,也成了权贵家眷相逐的去处。如此一来,香油钱是不少了,只是不知佛祖看不看的过去。
想必苏浣是借了苏大人的光,才能在这繁冗时节,先安排下食宿。
向前走着,山路虽有石阶修砌,也是曲曲折折,渐渐没入林中。沿途阴阳昏晓交替间,不知觉抬头,突见红门金字,已然迎向寺前山门。石像两边,另有碑文一座,字迹不明。
山门一入,过二将身旁,既是弥勒殿,佛陀笑面迎人。叩拜者进出,有僧人若干。其前侧有钟鼓楼相对,光华穿过楼栏,透出些许苍然。
殿背后立着韦佗天王,双手合十而立,横杵于腕。
前行是上行台阶,直至大雄宝殿,其内供养释迦牟尼佛。未进殿门,听木鱼声声,钟声间或,引路僧人立于门侧。人群涌出,来来往往,凝神望入,仿佛周身一切都只化为乌有。
有风吹过,檐角铃翅微动,小小声响,似是穿越幕帐而来。
“小姐在前面等着,姑娘先去认了地方,再回头来看吧。”金盛的话音打破心内短暂的沉静。
宁清点点头,心神回归,随着往后院去。
一路又过几重殿堂,一出楼阁。
听路人传说,弘一法师在大殿后的法堂讲经。
丈室,厢房位于众殿后。周边布置简单洁净,无赘眼事物,让人心内不由安定下来。
苏浣已在外候着,今天的衣物十分素雅,配上迎面来的笑,乖顺的很,清清透透,倒像是菩萨身旁那个童子。
“就知道宁姑娘不是小心眼的人。”她笑嘻嘻开口。
“承蒙苏小姐照拂。”宁清口气平淡,不惊波澜。
“宁姑娘不妨稍稍休息片刻,再去四处看看。”苏浣转头唤出另外的丫鬟,“芮儿,带宁姑娘去住处。”
眼见着一个小丫头从她身后,移至自己身侧。只一瞥,见她年岁不大,相貌平凡,只面上笑的极为恬淡。
“劳烦小姐费心。”宁清谢道。
金盛回了苏浣身边,苏家千金这次倒也痛快,没再搅扰。宁清跟到厢房内,打算稍收拾下衣着。
房内也是简单几样器物摆着,除却门口盆内清水一掬可以净面,桌台铜镜都没有。随意拂了拂脸,宁清拆了发髻准备重新绾上,芮儿就势接过手,细心的为她打理起来。
“姑娘可有婚配?”芮儿边攒着头发,边问道。
宁清不知她寓意如何,如实回了句,“尚未。”
“那姑娘可去明湖看看,都说那里灵妙,若是能从湖中看到心仪男子的映像,便有厮守终生的缘分。”
明湖?厮守终身?宁清心内暗生出笑意,什么时候天音寺也担了月老的责任了。还是这湖处在圣地熏染,也有了仙气。
“姑娘可能不太相信,不过既是好事,看看也无妨啊。”
“那就去瞧瞧吧。”不便拂了她的好意,宁清轻快应下,近日来,关心自己归宿的人还真多。
身后的芮儿听罢,眉梢凭添喜色。
宁清一众一番颠簸,早过了午食之刻,斋饭已毕。好在苏府早有准备,备一些素食小点心。
不得不说,苏浣这次露面,出奇的贤淑,从言行举止到各处安排,皆是周全。没有冷嘲热讽,没有死缠烂打,只细致入微,且知进退,仿佛朝夕间变了个人。
宁清不由唏嘘,也更加好奇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诸事完备,宁清便撇了众人,四处去看。
首先去了前方的宝殿烧香,拜一拜。佛门就是不同,不论是什么心境来的,门槛一过,蒲垫前一跪,双手合实叩拜,眼前是慈悲笑容的佛祖菩萨,耳内听闻的是经书禅语,瞬间,心内就被洗透。
上完香,与堂上师傅拱手作礼。兴许是宁清足够虔诚,那师傅开口将她脚步止住。
“施主留步,贫僧有话相告。”
“施主面色呈灾难之兆,虽可化解,仍有折伤,往日善待之人,可有扶持之相。”
一席话听得宁清心内发凉,当真是有劫难。本来想询问下,前些日子听到的那句三生三死,可有缘由。眼前,也不需多说,看样子,总归没什么好事发生。
谢过这位师傅,她便思索着步出殿外。
说起来这段时间,的确过分安逸了些。觐见杨栩在即,与锦官商议过,需在那之前,弄清黑衣人之事,免得生出什么变故。即便此事,皇上心里兴许已有谋算,难保他老人家当私事了结,或者大家根本都判断错了方向,留下后患。所以为了保命,还是稳妥些解决的好。然而这拨人马没再露面,像是故意隐去行踪。别处递来的消息,也不见动静。
种种情境,促成了这次天音寺之行。宁清绝非贸然偷闲,而是应了之前与嫤官定好的计划,引蛇出洞。
对方的目的,很简单,一切都在宁清身上。不论是要她的命,还是其他什么事物,只要有机会,那伙人还会下手。
天音寺人来人往,正处于鼎沸之期。多晃荡几趟,必定会让有心人察觉。林深树密的,正是下手好时机。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留给嫤官的话,正是示意她随后的布局。自己便是,权当做一回蝉了。
很简单实用的计谋。不过,若应了小师傅所言,似乎兆头不妙呢。
正想的入神,身边又传来话语声,“施主可愿求个签,算个姻缘。”
宁清转头,看到一个面容带笑的胖和尚,背个木箱子,手握支签筒,看去挺怪异。算姻缘?这庙内能掐会算的人,也太多了吧。
“施主既然有缘至此,不若求一签,”
宁清见不知觉中,竟走到侧门小道,四下少人,不由心生警惕。“谢过师傅,在下无心求姻缘。”
“贫僧并无恶意,施主勿多心。既如此,便不强留,施主请。”说罢他便闪身,伸手引路,又自行退后两步。
宁清见状,心有愧疚,“多有得罪,请师傅见谅。只是今日相面求签之处太多,心有惓乏。”
那出家人并不恼,只笑言道,“无妨无妨。这几日,各处寺庙都有前来,自然都要分钵饭食。出家人也得度日不是?”
宁清不禁笑起来,这和尚倒还实在。
“姑娘今日可于水边,见到有缘人,实在好姻缘呢。如此,便告辞。”说完这话,他便笑呵呵离开。
宁清在原地,苦笑不已。哪来的好姻缘呢,待在身边都求不来,还在水边。
顿了顿,她突然想起来,这寺内的水边,不就是明湖那里吗?
芮儿也提到那里,明湖镜晓,照应情人。看样子,非去不可了。
天音寺本就傍山而立,景色天成,再多了佛窟,宝塔,放眼望去,分外肃然。
明湖在寺后西侧,就成了肃然中的婉转颜色。时至近夏,丛丛林木间,有蒸腾之势。芳草萋萋的山峦绕起一汪碧波,楼台棂廊沿岸折曲。湖水净如翠玉,周遭清凉,好个绝妙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