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遭遇成功和失败。面对成功,我们会感觉到惊喜,面对失败,我们会伤心不已。但是,只要找到失败的根源,我们就不会那么沮丧。失败常常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是我们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限制。
南下深圳求职的李莉,有相当不错的工作经验,也有能力负责一个项目的开发和进行人员管理。
她有一个对通信行业比较熟悉的朋友,人缘很不错。这个朋友给一家电信公司的张总工程师打了个招呼,然后让李莉约定时间面试。李莉认为自己没有在大电信公司做过主管,怕面试无法通过,又担心做不好工作,会损了朋友的面子,只好“退而求其次”,想自己通过招聘渠道找工作。
给几家用人单位寄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李莉又去找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所,也去过几家用人单位面试,但结果都是“高不成低不就”。
短暂的一个月很快过去了,李莉非常着急。最后,李莉决定打电话给张总工程师。秘书接过电话问道:“请问您找哪一位?”
李莉回答说:“请找张总。”
秘书说:“对不起,张总正在开会,可以请您留下口信吗?”李莉觉得彼此不熟,又不好意思留口信,只好挂了电话。
李莉的朋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给李莉讲了一个“跳蚤的故事”。
故事来源于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
实验者又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又过了一会儿,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又过了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出来……
李莉很快就领悟到其中的意思,默然半晌,没有做声。
受到故事启发的第二天一早,李莉又给张总打电话,仍是秘书接的电话,听她直呼张总的名字,秘书不敢怠慢,很快接通电话……面试很顺利,李莉顺理成章地成了部门主管。
李莉的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现在,李莉已成为该公司的资深主管。张总工程师已经成为总经理。张总多次对李莉的朋友说:“真该好好感谢你啊,要不我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得力助手呢?”
在这个有趣的故事里,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而是因为,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设限”。
生活中有许多人像这只跳蚤一样,不断自我设限。他们雄心万丈,意气风发,一旦遭遇挫折,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上天不公。此时,他们不是想方设法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他们已经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屈服了,或者已习惯了。他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糟糕的生活。他们惧怕失败和挫折。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困难。渐渐地,他们的心里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潜意识中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自我设限”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要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就要打破这种“心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