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傍晚,成群的蝙蝠在黑暗中飞来飞去。它们时而高,时而低,灵巧地追逐着空中的飞虫,却从来不会撞到房屋、石柱甚至一根树枝上。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18世纪意大利科学家斯勃拉采尼的兴趣。他决心通过试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起初,斯勃拉采尼认为蝙蝠一定是有一双明锐的眼睛,使它在漆黑的夜空中也能看清东西。可是,当他把蝙蝠的眼睛弄瞎以后,发现蝙蝠照飞不误,仍能准确地捕食小虫和躲开障碍物。以后,他又把蝙蝠的鼻子封住,割掉它的舌头,甚至在蝙蝠身上涂上厚厚的漆,然而这一切做法都没有影响蝙蝠的正常飞行。最后,他设法紧紧堵住蝙蝠的耳朵,结果蝙蝠“失态”了,只见它东冲西撞,到处碰壁,连小虫也捉不住了。这时,斯勃拉采尼恍然大悟,原来蝙蝠是靠灵敏的耳朵探路的。但是,靠耳朵的听觉怎么能帮助蝙蝠寻觅食物和发现障碍物呢?这个问题斯勃拉采尼到死也没有弄明白。
利用超声波飞行的蝙蝠
200多年后,也就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超声理论和技术的出现,蝙蝠飞行之谜,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超声也是一种声波,不过由于它的频率在2万赫以上,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它。也就是说,超声是一种听不见的声音。超声同普通声波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频率很高,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具有了与普通声波不同的特性。普通声波的传播是没有方向性的,锣声一响,四面八方都可以听到。即使遇到障碍物,只要它不是很大,也可以绕过去,继续向各个方向传播。而超声则不同,由于它的频率很高,波长很短,它可以像一束光线一样,朝着一定的方向传播。如果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哪怕是很小的障碍物,它也会被反射回来。这是超声的一个重要特点。
人们通过电子仪器观测发现,蝙蝠飞行时它的口中可以发出几万赫的超声。这种超声信号碰到昆虫或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被它的两只大耳朵接收到,传送到神经中枢,便可以判断出目标的性质及其距离。是昆虫,就去捕食,是障碍物,设法躲开。蝙蝠飞行的秘密就在于此。
科学家进一步地研究还发现,蝙蝠“超声定位”的本领是相当惊人的。例如,它在黑夜里平均每分钟能捕获10个蚊虫,并且能避开直径0.5毫米的电线;特别奇妙的是,它在密不透光的山洞中,并不受大风大雨的声音和其他蝙蝠的声音干扰,在外界噪声比信号强2000倍的情况下,也辨别得出从蚊虫身上返回来的回声。这一点,连现代最先进的无线电定位装置,也望尘莫及。目前,科学家正模仿蝙蝠的定位系统,研制一种新的雷达抗干扰装置。这种装置一旦研制成功,它必将在国防侦察和天文、气象观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