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号”邮轮
那幢像房子一样高大漂亮的白色邮轮就停在眼前,可我还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船体是那像高大,一共有六层,船头写着“假日”两个字,字体扁扁的,很远就能看得见。船尾有一个隆起的、高高的蒙古包,想必是一个巨大的园型餐厅吧。
我们是在傍晚时分登上“假日号邮轮”的。想象着海上可能风大,我从北京出发时带了棉布做的棉袄,那是我最喜欢的一件中式小袄,袄上镶着极宽的红色滚边,袄袖阔如喇叭,站在船甲板上,临风而立,飘飘欲仙。
登上“假日号”豪华邮轮,犹如进入一座海上宫殿。我们上船的时间是新年的第二天,圣诞节刚过,酒店大堂里还弥漫着浓浓的圣诞节的气息,圣诞老人笑眯眯地站在那里,很慈祥地看着我们。顽皮的雪人,手里拿着扫雪的扫把。船上的感觉是那样亲切、可人,宛若回到家一般。
进入舒适的房间,我总是通过卫生间的细节看酒店的服务,“假日号”上的卫生间里设备一应俱全,不仅备有浴帽,还备有漂亮的、海星形状的香皂,细节上很见设计者的心思。
“假日号”邮轮上有一个音响效果极好的迪厅,在海上蹦迪犹如在云里雾里飘。现场DJ即兴调音,伴唱合声美伦美奂。激光妖艳的蓝光,在迪厅四周晃动不止,犹如一束来自遥远的神秘星球的光焰,浸泡在那种与皮肤相互咬合的音乐之中,微闭起眼睛,让身体的每一个骨节都随风摇摆。长发如水,在摇摆之中突然脱离地心引力,向上延伸,如在水中狂放生长的水草。我被头发牵引着,身体变得轻飘、向上、绵软,充满想飞的欲望。那束蓝光掠过我的面孔,停留在我的手背上,然后飞向别处。它轻盈地抚摸着我们的肌肤,让我们感到光的重量和光的冰凉。
当我们忘情地舞蹈,大船正无声地航行在夜风吹拂的海面。一想到脚下的海,想到我们与海面只有薄薄的一板之隔,那种感觉真是不可思议。在海上蹦迪,是真正的“踏浪”。与浪共舞,与夜缠绵。
舞蹈之后,我和朋友去了甲板。甲板上风很大,海浪如墨海一般神秘深邃。你永远无法想象那种无边幽暗带给你的孤寂感,这种感觉是突然而至的,仿佛从天而降,让你面临绝境。海水在船下翻滚着,你看到的浪花在一秒钟之后,就已经离你远去了,什么都不肯留下。除了船体上透射下来的光,周围黑暗极了,仿佛大船带着我们已悄然脱离地球表面,来到另外一个陌生星球。
这个星球还未被命名。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甲板上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船上的人差不多都已经睡了,只有我和朋友还兴奋地醒着,我们幻想着,交谈着,聆听着,等待着,睁大双眼等待黎明的来临。
划船女
远远地就看见几根竹子后面坐着一群划船女,她们头上都扎着鲜的红头巾,红头巾与蔚蓝色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热烈、火辣。
她们聚在一起玩游戏,或者是在制作一种手工,远远的,看不清楚,一旦有人来了,她们立刻分散开来,各自找到自己的船,三个摩梭女子一组,两个女人坐在船头,一个坐在船尾。
她们的衣着打扮与卓玛不同。
卓玛穿红色的上衣,小白翻领,多彩腰带,白色百褶裙。头上有珠链和粉色的花。黑色缠头和长长的黑色的穗。划船女大都用红色头巾包住脸,衣服的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还有白色。根据衣服颜色的不同,配相应的裙子,摩梭人很懂得颜色搭配。
我们一个个歪歪扭扭地上了小木船。船很小,因此晃得很厉害。摩梭女子身轻如燕,我们则显得小心和笨拙。
坐小木船的感觉真是好,悠扬,轻飘,就像做梦一样。四周的景物也像梦,山,湖,四处看不见房屋。
划船女用力地摇起桨,船头的两个女孩子划桨,后面的一个掌舵。在劳动的过程中,她们很自然地发出“啊”、“啊”的叫声,自然,原始,纯朴。
导游卓玛说:“咱们唱个歌吧。”
三个人都说“好”。
于是就高声唱了起来。他们唱歌就像说话一样简单,说唱就唱,而要让我们唱个歌,比写一篇文章还要费劲呢。
我们问她们晚上去不去跳舞,三个女孩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去!”
游世博
赵凝
在上海世博会上坐了一回摆渡船,两岸风景尽收眼底,感觉非常好玩。在摆渡船上远眺两岸,中国馆、世博文化中心、宝钢大舞台等建筑都在视线中变幻着角度,不断出现。
在船上,江风拂面,立刻感觉凉爽许多。有水的地方,就会增添许多游玩的雅趣。动荡的船体,远远近近的房屋,耳边喧哗的人声,都构成了梦境一般的美感。每个人对于世博园的感受不尽相同。我对世博园的感受是,世博园好像我童年的一个梦中场境,“走进一个梦”的感觉就是我对此次世博游的总体印象。
熙熙攘攘的人群,擦肩而过。许多人抱怨人多,抱怨太阳暴晒,抱怨气温太高,在抱怨声中忽略了许多美丽景色,错过了人生风景。在游玩过程中,抱怨是最要不得的。要在热闹而喧嚣的地方,做到“心静自然凉”的确不容易,但心情决定一切,看到不少人风尘仆仆赶来,却边走边发脾气,小俩口吵架,一路拌嘴,吵得昏天黑地,估计什么也看不到。
我对浦东几座城市案例馆印象深刻,参观的人可能都还在江那边,没来得及赶过来,所以人数相对较少,有坐下来可以观看记录片的剧场,木椅,流动的观众。无人嘈杂,都很守次序。
德国一座城市的环保记录片让人印象颇深,它以时间为排序,在光阴的快速变迁中,讲述一座城市由垃圾掩埋场到爽心悦目的城市花园的故事。
坐在黑暗中看到光阴在眼前飞快流逝,不由得想起城市花园之外的许多事情。在日常工作的忙碌中,我们少有时间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女人们除了自己的事业,眼睛还要盯住日渐长大的孩子。考学,择校,出国留学,事事要人操心。出来游玩,就是要挣脱日常生活的“惯性链”,做一个不被日常俗事打扰的人。
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看到不肯晒一点太阳的女人,伞尖总是戳到别人的脸。看到假残疾人为了能进入快速通道,逃避排队,装瘸装残,好端端的一个大男人,竟然坐到轮椅上,要人推。还有当众化妆刷眼睫毛的,大声喧哗吵闹的,拍照抢位置的,这些在世博园里都很常见,不雅之举,别人又不好提醒,每个人都应自觉,管好自己,与美丽景色相映成趣。
游玩不必太在意形式感的东西,要自由自在地享受才好。有人一到个地方去旅游,拼了命就是要多照相,像是要完成“到此一游”的作业。还有人重视拿说明书。汽车展览上不看车,热衷于拿大大小小印制精美的广告册。这些纸回到家也是要扔掉的,但“占有欲”这东西古灵精怪,明知道没有用的东西,也要拿走一些。没有看到风景,挤来挤去,获取一些没用的东西。
在世博会上游玩,走马观花也好,细细品味也好,重要的是感受其中的气氛,享受大聚会的乐趣。漂亮的异国情调的建筑,色彩各异的楼宇房屋,都给了我们尽情游玩的理由。有时,不需要把资料查得那么清楚,也没必要走到哪国都盖一个小章,玩得尽性的人,都是不拘形式注重内心的人。在世博会这个大梦境里游走,身边有喜欢的人,说着开心的笑话,喝冷饮,拍照片,饿了找个地方吃东西。这样就很好。
温泉
冬天来北京,温泉是一个绝好的去处。泡温泉最好要找窗外飘着小雪花的时节,窗外天寒地冻,室内却温暖如春。我是一向喜欢室内生活的人,有点“温室花朵”的意思,对于一个天生不是“自然之子”的人来说,我从不勉强自己。快乐就是随遇而安。
泡温泉只需带套比基尼即可,连博士伦都不必摘掉。我喜欢一边喝茶一边泡红花药浴,茶的托盘就放在池边,想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够得到,喝着茶,身体被妩媚的水簇拥着,那滋味真叫好。水面的颜色是碧绿的,水上漂着红和粉两色花瓣,不管这些花瓣是否真的滋补,反正看着舒服。
大一点的池子是一个可以按摩的花朵形浴池,温泉汩汩地流入,喷头可以控制水流,直击腰部,就像有千万个小棰温柔地动作着,让人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或者半眯着眼假寐,享受人生这片刻安闲。
也有别扭的小孩,眼前这十四五岁的小毛孩儿正跟他妈妈吵架,妈妈说你既然来了,为什么不下水呢?男孩说我讨厌泡温泉,是你非叫我来的。说着话,赌着气,抱着胳膊站在岸上就是不下水。
他妈妈很生气,接着又说:“我小时候在公共澡堂洗澡,每星期只能洗一次,还要排队。”
“又说你小时候。”小孩嘀咕一句,还是不肯下水。
小孩妈妈的话使我回忆起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公共澡堂。那时的澡堂大都属于各个大院的内部澡堂,记得家中存有许多红红绿绿盖了公章的澡票,母亲总是说票要收好了,不然就没澡洗了。
我有一个红色的皮夹,负责存放这些票。冬天的晚上,我和妹妹从澡堂洗完澡回家的路上,长长的黑色瀑布头发立刻冻成了冰棍,一晃脑袋,当啷当啷直响。那时没有条件泡温泉,冬天洗个热水澡就很快乐,而现在的孩子却很难快乐起来了。
室外的温泉在下雪天特别有味,池面水气蒸腾,小雪花就像入口即化的奶油,一挨到水面立刻就化掉了。冰与火,冷与热,飞雪与迷雾,女人最喜欢的东西都在这里了。有人开了一瓶啤酒放在池边,一边饮酒,一边泡温泉,想必是一种很特别的享受。我是喝可乐都会醉的女人,不敢尝试。只敢接一片雪花在手心,然后用嘴一抿,好甜,生活的滋味全在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