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领导三做,即做事、做局、做交换。本书试图以不同时代领导者各不相同的为官之路的个案,探究中国古代领导者的领导理念和领导艺术,尤其是这其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巧妙实用的领导方法对今天的现实借鉴意义。“领导三做”正是对这些内涵和方法的总结。
做事,是指领导者必须是一个能做实事的实干家。领导者只靠指手划脚,靠职位赋予自己的领导权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力、道德的支撑,必须能拿出做事的真本事来服众才行。
做局,是说领导者不能简单化地处理问题,而应把每一件事当作全局的一部分,以高超的领导智慧和技巧去布局、护局和收局。
做交换则强调,领导者与上下级之间应树立起一种交换的观念:给予激励换来努力,给予宽容换来感激,给予真诚换来信任。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三做”是领导者成事的必然通道。
在奉“学而优则仕”为圭臬的中国古代社会,当官成了读书人最终的、也是惟一的出路。挤在这条狭窄而又荆棘密布的为官之路上,一马当先、扬长而去者有之,狐疑不定、畏缩不前者有之,耀武扬威,为加快速度把别人挤落桥下甚至踏在马下者有之,而更多的则是跟在人后、踩着步点缓慢而行的平庸者。自然,为了让自己的为官之路更顺畅些,人们用尽心力,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想出了不少巧妙的方法。有的则在功成名就或者被挤下“官路”之后,整理心得,著书立说。像唐朝吴兢的《贞观政要》、宋朝吕本中的《官箴》、清朝陈弘谋的《从政遗规》等等。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充斥着许多腐朽落后的思想,但也不可否认,有很多一以贯之的甚至规律性的东西还是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思考和学习的。
在今天,做官仍然是很多人的追求,但是今天官员的意义和职责与过去的时代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也许现在我们更习惯于称官员、尤其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为领导,不管官员也好、领导也好,都是为人民和国家服务,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就不用再学习为官的知识,不用再汲取前人领导的经验与教训,不用再探究为官的方法和技巧。毕竟,古今中外,在每一位领导者孜孜求索的道路上,有一些共同的规律需要遵循,有一些百试不爽的秘诀可以互用。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有的人学识一般却平步青云,有的人才高八斗却沉居下僚,有的人靠能言腾达,有的人却因善辩遭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个事实表明了,为官之途变幻莫测,一个人的际遇需要能力、知识、机会、技巧、胆魄、智慧,这些要素对某一个人可能缺一不可,对另一个人或许只需其一。
无可否认的是,领导者若不懂得为官之路上的领导艺术,终将被时代淘汰。所以,研究领导科学,学习、切磋前人留下的领导艺术的精髓、领会“领导三做”的精神实质,不只是现职领导者的事,也不只是一把手的专利,同时也是即将走上领导岗位或有志于成为领导者的人需要经常温习的功课。
§§上篇 做事:能做实干家的领导才能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