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份有前途的职业是一个人一生的福分。但你的职业是不是有发展前途,很多时候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你会不会说话办事儿,是否善于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在任何一个单位里工作,都少不了与领导、同事或下属打交道,其间因为彼此常常存在各种利益竞争关系,有些事很难办。衡量一个职场中人是不是有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善于处理工作中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难题。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才会有升职的可能,也才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上篇:遵守职场规则
1.主动向别人打招呼
当有人主动向你打招呼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或许有人说:“在办公室中,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都这么熟了,还招呼什么?”
其实不然,一声小小的招呼,能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特别是你为了拓展业务,广交业务上的朋友的时候。
在你为了业务奔波忙碌时,必然会遇见许多与你业务有关的人。这些人,你只知道他的姓名,甚至有的连姓名都不知道,你跟他见面时,也不过说两三句有关业务的话,甚至于有时你只是跟他点一点头。例如,你经常到某大厦去接洽事务,经常遇见那个大厦的电梯服务员,或是你到货仓去提货,经常遇见那个货仓的守门人,或是你经常到某银行存款,经常遇见那个柜台后面的出纳员等诸如此类人员,你不知他们姓氏名谁,何方人氏,但他们或多或少地都与你的业务有点关系。
你怎样对待这些人呢?你用什么态度和他们打招呼?这是一个很微妙也很实际的问题。你是把他们当做一个机器配件,根本不把他们当做跟你一样的人呢,还是神气活现,大摆你的架子呢?还是对他们谦恭有礼,和蔼亲切,把他们当做你的朋友呢?
有许多人为了谋生出来工作,薪水很少,工作既辛苦,又单调、繁重,平常已经是受累受气,心烦意乱,如果你对他们神气活现,或是不理不睬,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好感,办起事来,也只顾他们自己的方便,不顾你的方便。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态度不好,那么就会到处碰到不方便。但是如果你把他们也当做朋友看待,给予他们适当的尊敬与关怀,他们即使不知你的姓名,但一看见你的面容,听到你的声调就已经有了好感,这时,他们就像吸进一股清风,精神为之一振。既然他们对你印象很好,那么,他们就好像本能一样,除了自己的方便之外,也会兼顾到你的方便。电梯服务员会多等你几秒钟,货仓的守门人会替你找搬运工友。银行、保险公司、邮局、物业公司……的职员们,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或大或小的方便。
实际上,如果你到处都能结交到业务上的朋友,有许多业务可以很迅速地顺利地办妥,不但减少许多手续上的麻烦,并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这些业务上的朋友,除了对他们保持礼貌、亲切的态度之外,还应该在业务上尽量帮助他们。那就是说,我们也要尽量给别人方便。业务上总是有来有往的,别人既然给我们许多方便,我们也应该给别人许多方便,办起事情来不让别人久等,不让别人吃亏。大家都在互助互利的友好气氛中,把事情办妥。
对于关系比较密切的业务上的朋友,我们除了业务上的接触之外,还要安排一些私人间的接触机会,使双方在业余时间可以轻松自在地谈谈笑笑,说不定在谈谈笑笑之间又可以解决许多业务上的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的社会,所有的活动、交易、成就,都要从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别人供给你所需,也肯定你的贡献,甚至你存在的价值,都建筑在人们的回应上。
所以,你认识的人愈多、公共关系愈好,就愈容易成功!
艾里说钱没钱、说势没势,甚至论才能也无所长,却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物。有钱的人帮他出钱,有势的人为他效力,有才的人向他献计,使他获得了不起的成就。
为什么呢?因为艾里与这三种人都有交情,他把有钱却急需政治后盾的人,介绍给有势却无财力支援者,又将怀才不遇的人,引荐给他们,于是大家都获得了好处,团结成一股力量。
而谁是力量的中心?
当然是无钱、无势又无才的艾里!话再说回来,与众人结交的能力,何尝不是一种杰出的才能?
人与人相识,除了自然的缘分,更有许多创造的机缘。能够用创造的方式,尽量多结一分缘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才是容易成功的人。
正是因为艾里不白白地等待机会,而是掌握了每个小小的契机,把它发挥成大的巧合,才建立起了稳固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艾里十分重视创造与人结识的机缘。比如,他刚刚搬到新泽西州的时候,一天傍晚,他看见邻居的女主人走了出来,便隔着十几英尺的树丛向对方望,然后非常自然地找到恰当的时机,抬起头,露出笑容,喊一声“嗨”!随后,艾里便弯身穿过树丛,到她的后院,开始了寒暄,并聊起天来。他们就这样认识了,彼此留下电话,约好今后互相帮助,大家有个照应。
那第一声“嗨”是怎么产生的呢?艾里认为他们几乎是同时隔着树丛向对方打招呼。艾里也相信,他们是一起有心地走向树丛,为的是与对方结识。
这种时刻心里有所准备,伺机而动,并用眼神接触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当你参加酒会或聚餐时,必须随时保持敏锐,回应别人抛来的眼神。你经常可以在电影里见到,人们能远隔十几英尺相互敬酒。想想,若不是目光敏锐,怎么可能注意到那么远?
而那远远的会心一笑,不必开口,默默地、高高地举起酒杯,用眼睛表达一份心意的敬酒,最是令人感动!
相反地,当你看到一个朋友,直向他使眼神,甚至叫他名字,对方却迟钝得无反应时,那是多么令人懊恼的事!我们每个人,不都经历过这种尴尬的场面,或给予过别人这样的感觉吗?
当你的朋友狠狠拍你一下,说:“怎么搞的?我跟你打了半天招呼,你都没反应?”就是因为你不够敏锐,伤了对方的感觉,使他热情的“嗨”落入冰水之中。
记住,这世上每个人都可能跟你有缘,也都可能成为你的助力。这种助力常是你成功的保证,是你在困境中的通行证!
“嗨”是个最普通的字,相错而过的车船上,人们可以彼此喊一声“嗨”便再也不相遇。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可以因为喊一声“嗨”而从此相识。
不要犹豫,不要吝惜,抓住机会,露出笑容,在办公室里,主动向同事说一声:“嗨!”
2.说好各种即席发言
即席发言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机会,又是一种挑战。它是对每位办公室成员的考验。如果你是一位巧辞令、善言谈的“老手”,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你是一位缺乏辞令、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新手”,那也不必紧张、回避,敢于拿出你的全部热情和胆量来,针对不同场合、对象说出能完全表达你的思想、意见或真情实感的精彩语言来。
即席发言通常分以下四种情况:
(1)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通常是在会议上、法庭上或学术性的讨论、答辩会上,它大多是被动式的发言。这种发言受发问内容或发问主题的限定。因此,就发言范围来讲是容易把握的。这种答复式的发言,应问一答一,问二答二,将所需回答的问题,做条理清楚、内容完整而又是非曲直分明地阐述就可以了。如果是被人质疑,那就将“疑点”所在,做出符合事实和理由充分的回答。如果是法庭上的答辩,就将所涉及问题的时间、地点、在场人、事实的经过等加以阐明,或陈述你的申辩理由。如是学术上的答辩或解释,那你就将你的观点或研究成果,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论述或阐明,倘若遇到深奥艰涩难懂的问题,可用浅显易懂的形象性的语言加以说明……这样,你便能将你所答的问题说得明明白白了。
(2)必须加以说明的即席发言
这种即席发言,通常是一个问题、一件事情被人误解、曲解,群众或听众不甚明白或不明真相时的一种解释性发言,这种即席发言既可以是指出、纠正他人问题的事实真相,以达到澄清事实的目的,也可以是为自己或世人作辩白。有两种这样的即席发言策略:一是和盘托出事实,以明真相,用事实来说明问题;二是要在道理上充分地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抓住问题或事实的实质,切忌使用“描绘”、“夸张”之类发挥性言辞,否则会适得其反,把本该容易说明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致使听众反感。
(3)“灵感”勃发时的即席发言
什么是“灵感勃发”呢?就是指触景生情、举一反三的联想、遐想。这种情况,常在讨论会、酒席间、聚会上碰到。由一位讲演者或谈话者的一席话或一句话而发生联想、勾起情思;或见到一位老同学、老同事、老部下或老上级时所勾起的回忆;或是因酒兴奋,情思奔流,话语的闸门开启等情况下而发等。这种灵感涌动式的讲话,通常要视场合、情景而定,应以幽默、趣事,欢乐的内容、语调和气氛为宜。要把握简洁、得体、高雅、乐趣这样四个要素。切忌酒后失言,不要讲那种扫兴话或长篇大论的废话、赘话。
(4)被邀请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邀请的发言,一是应该谦逊;二是应该讲出与众有益的话来;三是应该充分估计听众的客观要求,说出受人欢迎的话来;四是要简短、干练。
“谦逊”,就是对主人(单位、团体)说些适当的谦卑语言。如感谢主人的热情好客,赞扬主人的成绩、善举、为人风格和精神品德等。
“说出于听众有益的话来”,就是讲话的内容能使听众获得思想上的启蒙和知识上的启迪;要注意讲演者的自我形象和美的感染力,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以“楷模”的形象出现在讲坛上。
“充分估计听众的客观要求”,就是说听众需要面包,你就不要去描绘天堂如何美好;听众需要安抚,你就不要去激怒听众;面对需要“疏导”的一帮青年人,你就不要去“堵塞”或横加干涉。
“要简洁,不要空饶舌”,大凡一句话能讲完的就不要用两句话、三句话甚至喋喋不休的空话、大话和废话。做到了上述四点,如果再能艺术地发挥一下讲演技巧,那你的邀请发言就会成功了。
俗话说:“有备无患。”只要你对即席发言在心理和内容上有所准备,在发言时辅以各种技巧,自然可以引起别人的共鸣。
3.避开“拍马”的嫌疑
在办公室共事,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别人的优点及长处。因此,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由衷的赞美,就成为办公室难得的美德。无论对象是你的上级、同事,还是你的下级或客户,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赞美而动气发怒,一定会心存感激而对你产生好感。
巧妙地运用赞美手法,让你的上级欣赏你,让你的同事帮助你,让你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为每个人营造一种和谐的办公室气氛,同时不失去自己做人的尊严和修养,事业的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唯有赞美别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人。”
但在办公室里,有些人的“赞美”总让人感到恶心。他们总像戴着一副面具,不分场合和时间,巴结他遇到的每一个人,什么过头的话他都说得出口。他们认为向上司大献殷勤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提升,而不想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成功。
聪明而有人格的人并不这样认为。赞美别人并不是工作的全部,只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目的得以顺利实现的一种方法。让周围的人讨厌、厌烦,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
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善意的行为,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也不需要你时时小心谨慎。
把每一次赞美当做一次学习的过程,把他人的优点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别人也就会很乐意帮助你。同时,在实践中学会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好意。
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立即表示赞同,给自己一段时间,表现出你的谨慎和细致,然后给别人进一步表明意见的机会,让他们说服你。这样,你的赞同就会显得更具价值。
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赞美。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对未来的一笔投资。哪怕是别的部门的领导,或者是你所厌恶的人,也应该对他们的长处加以赞赏,这样会给你带来回报。
赞扬不光是说好话,而是说让人舒心的话,可以采用问候、商量、关心、敬重的口吻。
如果你不相信对方,认为对方不值得赞美,就不必去赞美。虚伪的赞美会使自己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而对方也会觉得你在嘲讽而不是赞美他。
赞美是调和人际关系的好办法。但当着上司的面直接予以夸赞,既容易发生尴尬又很容易招致周围同僚的反感、轻蔑,从而使自己树敌太多。所以,赞美上司最好是背地里进行,如,在公司的其他部门,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赞美一番,这些赞美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耳中的。
和上司一起到顾客那里,若部下一个劲儿地抢风头,滔滔不绝,会令上司觉得难堪,难免在心里留下疙瘩。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是细节部分由属下作说明,结论部分由上司来概括。
另外,以“经理,您认为如何”征求上司的许可、认同,看似降低了自己身份,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实际上却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在归途中,要感谢上司给你的这个机会,并强调是因为上司的同行,才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日后如果同顾客达成了交易,要再次对上司表达谢意,感谢上司相助。“感谢的话,不嫌多”,反正是不花一文钱嘛,何必要吝惜呢?
赞美一定要避开“拍马”的嫌疑,否则,不仅起不到调和人际关系的作用,反而事与愿违。
4.掌握说“不”的艺术
在办公室中,每个人都可能遇见这种情况:有个同事向你求助,而要你做的是件棘手的工作。虽然同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答应下来,你自然要付出额外加班加点的代价,甚至还会影响你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敷衍了事地应付,同事发觉后肯定对你有意见,甚至因此引发矛盾,造成“好心帮倒忙”的结果。因此,遇到这类情况,你就要果断地对同事说“不”。
说“不”有说“不”的艺术。如果你表达得不彻底,同事还会对你软缠硬泡。如果你生硬地拒绝,会让同事很没面子,甚至下不了台。这一次不愉快很可能使同事对你心存芥蒂,甚至成为制约你在职场发展的隐患。
在同事向你求助的时候,认真倾听对方的陈述,是你说“不”之前的最好铺垫。
如果你有选择地在听,或者装着在听,甚至根本不理睬对方,都会让你的同事感到不受尊重,还会显得你特别不真诚。接下来说“不”,就会对你的同事造成很大的伤害。
认真倾听,不但会保全同事的面子,还会对同事的求助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帮助对方对提升你的工作能力很有好处,你不妨答应下来,当做一次锻炼的机会。如果答应下来只是给你添麻烦,你就应该拒绝。如果能给对方提出有益的建议,甚至在你的指导下,找到了更佳的解决方法,对方一定会感激你。
其实,真正的倾听并不是仅仅用耳朵在听,也不是仅仅要记住甚至理解对方所说的话。研究交流问题的专家认为,我们所进行的交流只有10%是靠我们说的话来体现的,有30%是通过我们的语调来体现的,还有60%是由我们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仅要用耳朵来听,更重要的是用眼睛和心灵来听。不仅用左脑,还要用右脑,学会直觉、察觉和感觉。
同事向你求助,你应该立即停止手里的工作,面向他,认真倾听。这显示了你对同事的尊重。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你再动用肢体语言,效果会更佳。
(1)坐直身子,正对着对方。表示你十分重视对方的求助,正把全部精力用在倾听上。
(2)用平和的目光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表示你正思考对方提出的问题。
(3)真诚地微笑。表示你很理解对方的处境。
这样,你经过斟酌之后,委婉地拒绝对方,对方不会觉得尴尬,也不会怪罪你。虽然你没有给对方提供帮助,但你给予了对方尊重。
如果你的做法相反,同事向你求助了,你一副爱理不理、似听非听的样子,接下来是生硬的拒绝,一定会伤了对方的自尊。如果在这之前同事还对你有好印象的话,这时就全部毁掉了,并转而记恨你。
陈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师,这天她正忙得不可开交,同事王越走过来对她说:“想请你帮个忙。”她看了一眼王越,继续忙手头上的活儿。王越说完了,她并没有听明白王越具体让她帮什么,就面无表情地说:“对不起,我帮不上忙。”王越的脸色立即变得很难看,转身就走了。
其实陈星平时很少这样的,跟王越的关系也不错,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因为她妈妈来看她,她要赶紧忙完手里的工作,下班后陪妈妈逛商场。她没想到她无意的忽略把王越得罪了,王越从此与她冷眼相对。
陈星刚开始还想找王越解释,但是想到可能会越描越黑,就想让时间来冲淡这件事。
不久,设计部主管调离总公司,新主管通过竞聘产生。陈星参加了竞聘,她认为自己比另两个人有优势。
第二天公布竞聘结果。晚上她上了公司的网站。网站上有个BBS,平时同事们都喜欢在上面发帖,交流工作经验,在人事更迭期间,同事们还喜欢在上面发表意见。果然,有人对竞聘者指手画脚了,而且矛头直指她。帖子是这样写的:
陈星这人太自私,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怎么能做主管呢?
陈星立即紧张起来。这是谁在攻击?正猜想着,一个好友开始支持她:
陈星的工作能力是出类拔萃的,作品获得全国大奖就是证明。这是主管首先应该具备的能力。说她自私,倒不知从何谈起的?
前面的人立即还击:
据我所知,陈星经常很冷漠地拒绝同事的求助。
陈星立即想起王越来,而且越想越觉得是王越。
很快有帖子跟上:
一名主管,不应该只有智商,而且还应具备情商。像陈星这样冷心肠的人,是不可能带好一个团队的。
还有一些贬低陈星的帖子陆续跟上,显然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说明另两个竞聘者和他们的支持者也开始“拍砖”了。
这次竞聘的结果自然是陈星落聘了。因为老板在最后确定人选时,受到了BBS跟帖的影响,他也认为陈星智商有余,情商不足。
知道真相的好友都为陈星惋惜。陈星气不过,在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
攻击陈星的帖子全是借口!全是诽谤!是小人所为!
除此之外,她找不到更好的发泄方法了。
当你倾听完对方的陈述后,内心里虽然做出了拒绝的决定,最好不要马上说出口。马上拒绝虽然对方不会对你有什么意见,但他并不满意,因为你毕竟没有帮他解决问题。下面两种方法,有时会让你的同事满意而去。
(1)以对方的利益为借口拒绝,往往更容易说服对方。“这个问题我帮你做了,你就失去了实践的机会,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你还是不敢下手。”或者:“我现在很忙,帮你做也不会做得很好,到时候上司怪罪下来,是会找到你头上的。”对方一想,让你做还不如自己做,自然不会再纠缠你。
有时候,你抹不开面子,答应下来却没有很好地完成,反而造成了同事的被动。这时同事自然对你有意见了:“不帮就不帮,别糊弄我呀。”甚至传播你“不负责任”的坏话。所以早把坏处说出来,让同事知难而退,是避免问题发生的根本方法。
(2)关怀并提供建议。“如果换了我,我也会找人帮忙的,可是我实在太忙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然后向对方提供有益的建议,让对方通过别的途径解决问题。如果你的建议让对方找到了更佳的解决方法,对方不但满意,而且还会感激你。
5.不做办公室的“末等人。”
有些人工作中得过且过,甘愿做一个掉在队伍后面的“末等公民”。这些被别人看不起的人,也许有少数日后会出人意料地有所发展,但绝大多数还是不怎么样,一直被人看不起。
工作是人生的重头戏,你要靠工作来养家糊口,要在工作中发挥才能,实现自我。
因此,你一定要记住:别在工作上被人看不起!被人看不起虽然不一定会影响你的一生,但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对你也不会有什么积极的一面。
一般来讲,工作上被人看不起的人大致有以下几种:
(1)混日子型。这种人不把工作当一回事,不但表现不积极,连犯错也不在乎,他心里总是想“反正混一口饭吃”,他总是采取一种不在乎的态度:“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种人让人看不惯,可是他每天准时上下班,对人又客气得要命,让你抓不到他的小辫子。这种人自己好像过得很舒服,其实人家早在心底把他看轻了。
(2)看轻工作型。这种人常说“这工作有什么了不起”或是“这职位有什么了不起”,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他看轻自己的工作和职位,虽然不喜欢,可他又不走,这样他的行为就刺激了其他兢兢业业工作的同事,于是他们也就看不起他了。
(3)迟到早退型。每个人都免不了迟到早退,可是不能经常如此,虽然领导有时不知道,但同事们却会在乎,因为他们觉得不公平,可是他们又不习惯也不愿和你一样迟到早退,同时也没资格说你,在拿你没办法的情况下,就看轻你了。也许你有特殊的个人原因,可是别人是不管这些的,除非你有很好的工作能力和绩效,让其他人不得不服你!
(4)浑水摸鱼型。这种人机灵狡猾,看起来工作很认真,其实都是在做样子,他永远不必承担责任,但永远都有好处可得。虽然能言善道,人缘不错,但实际上别人早在心里看不起他了!
其他还有很多种类型,如争功诿过型、孤芳自赏型、独善其身型,但这几种都比不上前几种更易使人被看轻。如果你属于其中的一种,那你就是不敬业。你不敬业,则无形之中刺激、羞辱了那些敬业的同事,他们会看轻你以示报复,并认定你是个不求上进的无赖、混混,如果你的这种表现被领导知道了,那你就别想在工作上有所表现了!因为他们会不敢重用你!
也许你会说,被人看轻就被看轻吧,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实,被人看轻的主要不利不在于别人,而是你自己。如果你因不敬业而被人看轻,这些评语会到处传播,这对你相当不利,事态若太严重,你甚至连新的工作都会找不到,因为同行一定知道你不敬业,谁愿用一个不敬业之人呢?如果你不敬业,就算人们不去四处散播,那对你也没有好处,因为你无法从工作中汲取更多的经验,而一旦养成了一种不敬业的习惯,你一辈子就别想出头了!
工作上被人看不起,与自己的工作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能力一般但拼劲儿十足,人们也还是会尊敬你。但他们不会尊敬一个能力很强,但工作态度不佳的人。如果你能力平平又不敬业,那别人肯定会看不起你——你甚至会有卷铺盖走人的可能!
有的人认为,要想改变自己在工作中被人看不起的状况很困难,其实并非如此。每天早晨,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力求在工作上做得更好些,较昨天有所进步,晚上离开办公室、离开工厂或其他工作场所时,一切都应安排得比昨天好。这样做的人,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其业务必定有惊人的进步。
大多数人的弊病是,他们认为要改进自己在工作中被人瞧不起的状况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他们不知道改进的唯一秘诀乃是随时随地求改进,在小事上求改进,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其实,也只有随时随地地求改进,才能收到最后的成效。
如果把这句话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定会有功效:“今天我应该在哪里改进我的工作?”
如果你能现在就把这句话作为格言,便会产生无穷的影响力。你会随时随地求进步,你的工作能力就会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程度,你最终会取得极大的成就。
6.克服升职路上的阻力
在谋取升迁的路途中,各种原因都有可能成为你前进的障碍。
首先,审视你自己是否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毛病:
(1)乐于在办公室剖析自己
你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经常挂在嘴边,以此来表白你有足够的自知之明,敢于剖析自己。但是,这种“看我有多糟”的姿态会使领导认定你是个“永远有待完善的人”,而一再地推迟晋升你的计划。
(2)天生“反对派。”
在活跃的工作氛围中,领导总希望有人对他提出的方案发表意见,如果不时出现反对意见也有气量照单全收。但是,如果你是天生“反对派”,喜欢给大家澎湃的热情泼冷水,那么,再民主的领导也会把你归为另类而打入冷宫。
所以,一定要设法加以改变,学会强迫自己保持沉默。
(3)只工作不合作
你能力出众,又肯埋头苦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均出类拔萃。但是你不愿与同事交流,一旦与他人合作,你就显得闭塞、冷漠。你宁肯一头埋没于自己的工作之中,而不愿与同事有密切交流。
显然你的业绩遥遥领先,但是有一技之长却不能把你带到事业的顶峰,至多为你赢得一个技术权威的头衔,至于行政职务上的攀升,恐怕与你无缘。
(4)过分推销自己
懂得证明自己价值的你固然勇气可嘉,但是如果你推销自己的欲望时刻一触即发,那么取得的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在与你相处一段时间以后,领导、同事很可能把自吹自擂认作是你的头号本领,反而忽视你的其他长处。实质上,自吹自擂总给人底气不足,用吹嘘来装声势的印象。考查你时,大家多半把你的能力打个对折。而且,在任何场合都过分突出自己的人,必然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往往给人不尊重他人的坏印象。这种品格,极难获得好口碑。
(5)出勤率低
“我常缺勤,可我有才能!”不要妄想用这样的言语打动领导,要知道,缺勤请假也是升职加薪的“拦路虎”。
切不可做一个先斩后奏的自由主义者。请假对上班族而言,是常有的事情。请假按规定应于事前向单位主管报批,待获得允许后,你才能离开工作岗位。请假的方式和频率,往往也成为公司评价你的重要依据。公司将以此评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进而直接影响到你的考核成绩。
两强相遇,取出勤率高者。当领导在评价两个实力相当的员工,以及决定给他们奖赏时,有很多指标都是模糊的,最后你们的出勤时数就有可能作为参考衡量的指标之一。在此情形下,诸如责任心、合作精神、创造性等因素反而会让位处于次要的地位。
模糊不清,取其可衡量者。此外,就领导而言,在评定员工的同时,领导本身的能力会成为质疑的对象,而如果心存成见而又识人不足,诚然难让人心悦诚服;此时,若能以员工出勤程度作为具体、可信的依据标准,当然能杜绝芸芸众口,给人较为公平的印象。
一般地讲,在现今的就业体制之下,往往都把“出勤率”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因为分工制度的实行,个人应该分担的责任相对地减少,相形之下,出勤的程度自然凸显,成为评定考绩的重要标准。由此可见,员工对于休假所持的态度,对于个人的升职和对公司的整体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这种现象和趋势,对于基层人员及低级干部以下人员,影响力更大。
无论如何,不可肆无忌惮地想请假就请假,也要多为他人着想。当心留下不良的记录,影响自己的业绩考核。
其次,争取新职位的同时,你是否忽视了身边的雷区:
(1)嫉妒的同事
有些人天生见不得别人好,看别人有点表现,便想拉后腿。他不断地扰乱、攻击你的人格及工作,弄得你鸡犬不宁。
(2)捣蛋鬼或异己分子
这种人不在乎升迁、加薪,经常大过不犯,麻烦不断,喜欢以小动作或者出情况让大家手忙脚乱,而他却躲在暗中咯咯笑,因为这是他单调工作中唯一的乐趣,但对你却是头痛万分。
(3)有意制造障碍的人
比如,他们会积压公文,控制资料与研究结果,或者在你迫切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这些人表现上没什么迹象,甚至跟你关系还不错,但到了关键时候却会脚下使绊子,因此不可不防。
(4)对你心存报复的人
对手,或是曾被你指责者,他们可能高升,可能影响最高上司对你的看法,可能要你下课,此时,率先采取防范是很有必要的。
(5)准备跳槽,在另谋高就之前常常制造事端
这种人有点像定时炸弹,平时没什么,一旦爆炸危害也是不小。
在办公室升迁路上障碍很多,你既要克服自身的坏习惯,又要协调好与各种类型同事的关系,才能顺利升职。
7.为升迁的机遇做好热身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争取升迁的道路上,有时最大的障碍不是虎视眈眈的竞争者,也不是嫉贤妒能的昏庸领导,而是你没有为机遇做好“热身”。
如何为机遇做准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你要使自己符合要求:
(1)健康状况良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然,身体也是你获得晋升的本钱,这一点无须再做进一步的说明。尽管你有很好的才华,但是如果体质弱的话,领导是不愿把重任交托给你的,因为他会怀疑你的身体承受不住这样的负担,反而会误了大事。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均衡的营养,是三大保健要素,缺一不可。力不从心是最悲哀的。因此,为机会来临所做的第一项准备,就是保持健康的体魄。
(2)人际关系良好
人际关系,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紧密联系组成的,如果一方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而另一方毫无反应,就无法建立关系。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感情是互动的。”有些人只选择有影响力的人做朋友,而看不起职位卑微的人,这是晋升的大忌。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在人格和尊严上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假如“狗眼看人低”的话,就会自食苦果,这种人不会有市场,人们根本不会买他的账。因而,不要人为地制造一些升迁的障碍,记住:人际关系不好的人是无法得到升迁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秘诀有四个字:主动、热诚。虽然你不一定能做到“爱你的敌人”,但是,在最低限度上,你也不要抨击他。这样做,实际上对你本人的好处更大,因为可以让他疏于防范。为自己考虑,你也不要使更多的人对你戒备森严、虎视眈眈。
(3)具有克制力
在职业生涯中,你必然会遇到许多看不顺眼的事,同时,也会遇到不少利益的诱惑,从而不小心做出过于激烈的反应和悖理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可能直接影响你的事业和前途。因而,你必须具有克制自己的能力,免得一败涂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挪用公款,这是非常严重的办公室罪行。无论所挪款项的数目是多是少,性质都是一样的,其行为必然被判断为不可再信任。有了这种印象后,领导永远都不会晋升你。
然而,一般说来,年轻人缺乏克制力,在看到大量的钞票每天在自己手中出入时,是极容易做出犯法的事的。由此,“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若想挽回残局,比登天都难。
(4)寻找问题
无风无浪、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干起来尽管很轻松顺利,但却不能显示你具有更佳的潜质。商业社会是“攻”的世界,只重“守”的人是不能达到更远大的目标的,也无法脱颖而出。因而,假如你所从事的是一份稀松平常的工作,就应当在平淡的工作之中不断寻找出新问题,使领导能注意到你的进取精神。
其次,除了具备自身条件外,在其他方面,你可以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1)让领导依赖你
多花些时间搜集有关工作的资料,遵守公司的规则,多找些机会与领导接触。久而久之,领导已经习惯于依赖你的工作,你就奏响了获得晋升的前奏。
(2)发挥各方面的才能
别老是专注于某一项工作的专长。否则,领导怕找不到合适人选替代你的位置,就不会考虑到有关你的升迁问题。虽然专心投入一项工作是获得领导赏识的主要条件,但除了做好本身的工作外,也要让他知道,你具有各个方面的才能。在其他同事休假时,你可以主动提出替同事处理事情。这样做,一则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二则证明你对公司有归属感。
(3)与领导建立友谊
这是不容易做到的。特别是异性之间,太过亲密反而会使同事产生误会,从而对前途有害。不过,你不要奢望领导会对你付出真正的友谊,他只是需要感到你的友善罢了。因而,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也就足够了。
(4)了解公司的制度
先了解公司的晋升制度,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一般来说,公司的晋升制度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选举晋升。在一小撮人中选出某人的晋升,人事关系的因素较大。
第二种:学历晋升。领导深信,学历高的职员会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
第三种:交叉晋升。是指由一个部门升级到另一个部门。
第四种:超越晋升。是指对贡献特大的人,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
以上所列,是大多数公司的晋升制度。每家公司都有其晋升制度。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以论资排辈的方式晋升的话,那就很不走运了。尽管你很有才干,也得熬上多年,才有希望得到一个较大的晋升机会。对于一个有才干的职员来说,在这种晋升制度的环境下工作,能力可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因此,积极进取和自信的人,应选择可以超越晋升和交叉晋升的公司,挑战性比较大,个人的发展前途也比较光明;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之下,遇到公司有高职位的空缺,如果你对这个职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下列程序进行操作,这对你获得晋升会大有裨益。
(1)了解该职位谁有资格胜任。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虽然了解别人并不一定必胜,但是最低限度,你能由此知道,需要拥有什么条件才能获得晋升,从而为这一次晋升机会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2)不妨让领导知道,你对该职位有兴趣,而且提出具体的论据,证明你有足够的资格胜任那个位子,将对公司做出更大贡献。这似乎有点令人难为情。实际上,不少领导为了选择合适人选大伤脑筋,而你这样做是在给他解决难题。正如毛遂自荐那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推销能力;中国人的过分含蓄和谦虚,在现代社会是吃不开的,往往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3)在平时要多为公司做出贡献,而不是考虑在晋升后能得到什么报酬,这一点很重要。领导最担心和讨厌那种一味追求个人私利的人,他们觉得这种人过于自我钻营,实际上也是华而不实,没有多少能力。假如把这种人提升到较高职位的话,只会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你应该让领导感到你并不是那种单纯追名逐利的自私之辈,你拥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他觉得你之所以想得到较高职位,是为公司的前途和利益着想,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心。
(4)尽管晋升的人选最终落在了别的同事身上,你也不要因此沮丧和不合作。你的每一个表现,都看在别人的眼中。因此,你要表现出大将风度,不以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或喜或悲,应把眼光放长远些,为下一个晋升机会的来临做好准备。
8.消除同事间的误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不小心做错了事就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在办公室里尤其如此,很容易让同事产生误会。
所谓误会,是指别人对你的看法与你的实际不符,是无意中产生的认识上的错误。
这种情况在同事之间并不少见。形成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言行不够谨慎,言谈行事有欠周到、欠细致、欠精明之处,致使他人不能准确地领会你的意图。二是对方主观臆测,由于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学识、价值观、气质、心境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误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烦恼、难堪,甚至会产生预料不及的悲剧。所以,陷入误会的圈子后,必须调整自己,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消除,使自己与他人都尽快地轻松、舒畅起来。
(1)消除自我委屈情绪
出现误会后,不为自己辩解,总以为自己正确,有道理,不被理解。心中怀有委屈情绪的人,必定不愿开口向对方作解释,这种心理障碍妨碍彼此间的交流。此时,应多替对方着想。无论他是气量小、心胸窄还是不了解真相、不了解你的一番苦心,都不必去计较,只要你真诚地向他表明心迹,那么,误会便会消除。
(2)查清原因方可化解怨恨
产生误会后,一方怒气冲冲,充满怨恨、敌视;一方满腹狐疑,委屈、压抑,双方隔阂越陷越深,而且一谈即崩,大有新的误会接踵而来之势。此时,需要冷静。你必须下一番工夫内查外调,搞清楚对方的误解源于何处,否则任凭你费多少口舌,也不会解释清楚。搞不好,还会越描越黑,弄巧成拙。
(3)书信可传情
面对一封信要比面对当事人从容得多,当面难以启齿的话题在信上也会坦然地表达出来。书信的效果往往比当面交涉的效果更佳。但要注意,写信时措辞一定要简短、亲切、明了,切勿啰唆、令人生厌,语气需要真挚、诚恳,充分表达出自己愿意消除误会、重新和好的急切心情,表达自己至今仍铭记以往的友情,以及对对方的信赖和尊敬。
(4)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有的误会用语言不能解释清楚,那么就用与之相反的行动去证实。如朋友误解你同某一异性有暧昧行为,你又说不清楚,那么,你只要与自己的爱人相依相伴、相敬如宾、亲密无间、双双出入社交场合,令他人找不到破绽,误解也就自然消失了。
(5)战胜自己的懦弱,当面说清
误会的类型千奇百态、多种多样,但解决的最简捷、最方便的方法便是当面说清,大多数的人也都喜欢这种方法。记住,如果有误会需要亲自向对方说明,你千万不要找各种借口推脱,一定要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想方设法当面表明心迹。不要轻信第三者的只言片语。
(6)不可放过好时机
解释缘由,消除误会,必须选择好时机。一定要考虑对方的心境、情绪等感情因素,可选择提干、长工资、定职称或参加婚宴等喜庆日子。此时对方心情愉快,神经放松,胸怀也就较为宽广,抓住这些时机表白,往往能得到对方的谅解,重归于好。
(7)越拖越被动
有人被误会搅得焦头烂额,总觉得心中有难处,不好启齿,结果碍于情面,时间越拖越长,误会越陷越深,到最后无限制地蔓延,造成了令人极为苦恼的后果,反倒更加痛苦。所以,有了误会,要迅速解释清楚,拖的时间越长,就越被动。
(8)请领导、同事帮忙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常常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双方的误解涉及许多因素。个人解决可能会受到限制,以致不能明白透彻。故请他人帮忙,的确是很明智的。
(9)重新聚会
区区小误会,没必要兴师动众,大费口舌,也不便于直说,但双方在心理上又都觉得不愉快,有了生疏感。此时,你可邀请对方或故地重游,或聚会畅谈。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彼此间心理上的距离便会缩短,以往的不快便会自然地消失。
9.求同事办事有讲究
在现代社会中,办公室同事关系是人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一起共事,友谊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人在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和在单位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几乎差不多,如果在办事时,不会利用同事关系,不但有些事办起来费劲,还容易让人觉得你没有人缘。
每一个人在单位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求同事办事就等于为他提供了一次表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即使遇到困难也得办,即使有时担心领导不满也得办,以此在同事中维护自己急公好义的形象,同事的事和单位的事一样,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有一份责任和义务。因此,找同事办事不用存有任何顾虑,该张嘴时就张嘴。
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好同事关系办事呢?
(1)找同事办事要有诚意
同事之间了解的比较多也比较深,如果找同事办事藏藏掖掖,想托人办事又神神秘秘,不把事情说明白,容易使同事产生你不信任他的感觉。因此,找同事办事就要先说明究竟要办什么事,坦言自己为什么办不了,为什么要找他。这样,精诚所至,同事只要能办到的事,一般是不会回绝你的。
(2)找同事办事要客气
同事不是朋友,一般都没有太深的交情。因此,找人之前说话一定要客气,而且要以询问的口气与同事探讨,请求他帮忙想办法。受到如此的尊重,同事如果觉得事情好办,自然会自告奋勇地去办,几句客气话,省却许多麻烦。办完事之后,一般不要用钱来表示谢意,客气几句,说声谢谢就可以了,如果执意要拿钱来表示,容易引起反感,因为同事之间办点事就接受物质感谢,会给大家留下坏印象。
(3)找同事办事要有的放矢
一些比较笼统不明的事一般不找同事去办。办一件事之前,要先知道你这位同事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是否办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你才能做到张口三分利,也不至于叫同事左右为难。
(4)有些事不能找同事办
自己能办的事尽量自己去办,否则,会使人感到你不把同事的腿脚当回事,这样既可能耽误事,又影响了同事感情。
需要请客送礼的事不要托同事办。在单位里,请客送礼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流行”只是指在社会大环境里。
如果这件事同事不能直接办,也得“人托人”、费周折,不如转求他人。
和同事利益相抵触的事不能找同事去办,即便这利益涉及的是另一个同事。
10.做办公室中的受欢迎者
办公室中的成功者在与同事的交往中不用花言巧语,却能赢得大多数人的欢迎。
这些人有很强的号召力,却总是态度谦逊,做事从容,应对得体,从不感情用事。其实,说起来这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秘诀,只是他们遵循了保持良好同事关系的原则,掌握了与人良好沟通的技巧。
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大家的尊重,无疑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有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可以使我们忘记工作的单调和疲倦,也使我们对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听到不少人对怎样处理好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感到棘手,抱怨甚多。其实,只要我们为人正直,用心并努力,做个受人喜爱的同事并不是很难的事。根据行为专家的忠告和众多人提供的经验,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接向领导陈述你的意见
在工作过程中,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处理的方式难免有差异,对领导做出的一些决定你可能有看法,有意见,甚至变为满腹的牢骚。在这些情况下,切不可到处宣泄,否则经过几个人的传话,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也会变调变味,待领导听到了,便成了让他生气和难堪的话了,难免会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如果你经常这样,那么你即使再努力工作,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赏识。况且,你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很容易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这些因素都会对你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恰当的时候直接找领导,向其表示你自己的意见,当然最好要根据领导的性格和脾气用其能接受的语言表述,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作为领导,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对你也会另眼相看,这比你处处发牢骚、风言风语的效果好多了。
(2)乐于从老同事那里吸取经验
那些比你先来的同事,相对来说会比你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有机会时我们不妨聆听他们的见解,从他们的成败得失中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自己少走弯路,更会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尤其是那些资历比你长,但其他方面比你弱一些的同事,会有更多的感动,而那些能力强的同事,则会认为你善于进取,便会乐于关照并提携你。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反例,有些人能力强,可在单位里,自视甚高,不买那些老同事的账,弄得老同事很反感。而这些老同事毕竟根基深厚,方方面面都会考虑他们的意见,结果关键时候你会因此受挫,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3)对新同事提供善意的帮助
新到的同事对手头的工作还不熟悉,当然很想得到大家的指点,但是心有怯意,不好意思向人请教。这时,我们最好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得到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往往会让他们铭记终生,打心眼里深深地感激你,并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主动地配合和帮助你。所以你切不可自以为是,不把新同事放在眼里,在工作中不尊重他们的意见,甚至斥责,这些态度都会伤害对方,从而对你产生恶感。
(4)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关心异性同事
人们对任何形式的性骚扰都普遍感到反感,但是如果能利用自己性别上的优势去帮助异性同事,则会得到他们的好感。不能否认,两性各有各的长处,比如男性较有主意,更能承受艰苦劳累的工作,也能更理性地分析并解决问题等;而女性呢,则显得比较有耐心,做事细心有条理,善于安慰人等。尽管只是同事,并不是在家里,但每个人也渴望得到同事们的关心和理解,若能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异性同事多些关心和帮助,如男同事多为女同事分担一些她们觉得较为吃力的差事,女同事多做些需要细心的工作,多为办公室环境的优美做些事。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难,效果却很好,对方对你所给予的关心与支持打心眼里感激,将你视为可以信赖的好同事。
(5)适当“让利”,放眼将来
有一些人与同事的关系不好,是因为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老是争求种种的“好处”,时间长了难免惹起同事们的反感,无法得到大家的尊重,而且他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伤害同事,最后使自己变得孤立。事实上,这些东西未必能带给你多少好处,反而弄得自己身心疲惫,并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谓得不偿失。如果对那些细小的,不大影响自己前程的好处,多一些谦让,比如单位里分东西不够时少分一些,荣誉称号多让给即将退休的老同事等,再比如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一笔奖金或是一项殊荣等,这种豁达的处世态度无疑会赢得人们的好感,也会增添你的人格魅力,会带来更多的“回报”。俗语所说的“吃小亏占大便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道理。
(6)让乐观和幽默使自己变得可爱
如果我们从事的是单调乏味或是较为艰苦的工作,千万不要让自己变得灰心丧气,更不可与其他同事在一起唉声叹气,而要保持乐观的心境,让自己变得幽默起来,如果是在条件好的单位里,那更应该如此。因为乐观和幽默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敌意,更能营造一种亲近的人际氛围,并且有助于你自己和他人变得轻松,消除了工作中的劳累,那么,在大家的眼里你的形象就会变得可爱,容易让人亲近。当然,我们要注意把握分寸,分清场合,否则会讨人嫌。
只要你以真诚的态度注意从以上六个方面去努力实践,同时在工作时保持做人的正义感,那么做个让人喜欢的好同事,得到一个好人缘并不难,工作便也成了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了。
下篇:规避不成体统的说话办事方式
1.工作场合莫谈私事
办公室是用来工作的地方。虽然同事之间的聊天是一件平凡的事,但是有些人说到兴起之时,口不择言,不管什么都像竹筒倒豆子那样一点儿不剩地倒出来,往往一句话脱了口就知道错了。然而,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用个不甚恰当的比喻,职场是个残酷的竞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对手,就算是合作很好的拍档也可能突然反过脸来攻击你。你的私事让他知道得越多,他就越容易击中你。有一点要切记的是,不管是热恋、失恋,还是别的什么事,都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要把自己的故事带到办公室。
张仪是个文静的姑娘,有一次痛苦的失恋经历,她告诉同事,她的男朋友甩了她,和别的女孩子相好了。这件事传到老板耳朵里,老板在会上说:“有的人连男朋友都摆不平,公司的事怎么可能放心交给她处理呢?自己的私事都四处宣扬,又怎能放心将公司的秘密交给她呢?”不久就在公司内部将张仪调职,当然,工资就像“木瓜打狗,不见了一大截”。
说话要分场合。“公私分明”是一条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规则。在办公室里不能乱说话,要说也只能说公事,莫谈私事。有的人会抱着这样的心理:我只是了解别人的事,自己的事会守口如瓶;如果你不开口打听别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就容易保住。不要以为议论别人没关系,谈上几个回合就会绕到自己头上!
在工作之余,与同事一起上卡拉OK、下酒馆、去郊游……也要把握这个原则。至于同事中的个别深交者,能否向其倾诉心事,无所不谈,让其为自己私生活的处理出谋划策,他会不会在关键时刻背叛自己,那就只能靠自己拿捏了。
2.玩笑不能开过头
办公室是个无风还起三尺浪的地方,最简单的玩笑都有可能转化成最严重的中伤。所以,开玩笑时要注意分寸。
同事之间,大都不会天天绷着脸,茶余饭后、工作之余常开点玩笑,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放松神经,解除疲劳,还可以拉近同事之间的距离。
会开玩笑的人,能让人在一片欢笑中记住他的风采,并对他产生亲近感。在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开个玩笑或许就可成为紧张局面的缓冲剂,使同事之间消除敌意,化干戈为玉帛。开玩笑有时还可以用来委婉地拒绝同事的请求,或进行善意的批评。
但开玩笑要达到的目的在于“玩”,千万不要把玩笑开得过火。如果开玩笑的效果让人觉得受嘲弄,被“涮”了,那就过了,弄不好还会闹出矛盾来,造成损失。据报道,西方国家每年的愚人节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在愚人节这天因为开玩笑而造成许多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
近几年,中国人也过愚人节,人们也习惯在愚人节这天开开玩笑,“涮涮”别人,有的人还乐意被“涮”。但这玩笑可要开得适当。曾有青年小蒋、小孙,他们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平时两人交往也不少,一年愚人节,小蒋故意装作气喘吁吁地跑到小孙办公室,说:“小孙,你妈在单位出事了!”小孙一听就着急了,赶紧往他妈妈的单位打电话,结果弄得那单位的人莫名其妙。小孙后来才知道这是愚人节的恶作剧,但他对小蒋咒他妈妈的这个玩笑非常不满,小蒋却以为一个玩笑有什么大不了的。两个人因此发生争执,竟反目成仇。
开玩笑要适度,像小蒋、小孙这样岂不是适得其反。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因一句玩笑而发生口角、打斗,甚至出了人命案。
开玩笑的内容也值得注意,要做到既能引人发笑,又不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团结。而且不能太庸俗了,有些低级趣味的小笑话,会让同事觉得你这人太俗,特没劲。有的人喜欢拿同事的一些笑柄来开玩笑,本来人家心里对此就特别忌讳,你再拿来说笑,自然会闹出不愉快。更要切忌拿别人的缺点和生理缺陷开玩笑,这就更容易引发矛盾了。
开玩笑还要注意对象。有的人喜欢嘻嘻哈哈,经常和人开开玩笑,有的人却不苟言笑,喜欢严肃、安静,你可以区别对待,别“涮”出了事。
电影《十五贯》说的就是因一句玩笑引发的悲剧。尤葫芦喜欢开玩笑,而他的养女苏成娟却爱较个真。一次,尤葫芦对养女开玩笑说:“我已经把你卖了。”不料,苏成娟信以为真,竟在夜里偷偷逃走了,跑得匆忙,忘了关门,正巧娄阿鼠前来行窃,杀死了尤葫芦。而苏成娟却遭怀疑是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真可谓是:“祸由玩笑生,家破又丢命。”如果是别人,听了这个玩笑,撒个娇或回敬个玩笑也就算了,可尤葫芦却不顾养女的性格特点,开了这个“严重”的玩笑,酿成了悲剧。
开玩笑,还要分场合、分时间。同事正在工作,你却不知忙闲地开玩笑,不是等着挨白眼吗?在严肃的会场,你无所顾忌地开玩笑,不是招领导批评、遭同事反感吗?
与同事相处,适当地开开同事的玩笑,可以起到融洽关系的作用,也不妨开开自己的玩笑。开自己的玩笑,正是因为尊重别人,很容易赢得朋友的真诚相待。开自己的玩笑,就把自己放在了与同事平等的位置上,平添了几分亲近感,更容易与同事打成一片。
当然,在办公室里开玩笑的限度必须把握好,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开领导的玩笑
你一定要记住这句话:领导永远是领导,不要期望在工作岗位上能和他成为朋友。即便你们以前是同学或是好朋友,也不要自恃过去的交情与领导开玩笑,特别是在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更应格外注意。
(2)不要以同事的缺点或不足作为开玩笑的目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拿同事的缺点或不足开玩笑。你以为你很熟悉对方,随意取笑对方的缺点,但这些玩笑话却容易被对方觉得你是在冷嘲热讽,倘若对方又是个比较敏感的人,你会因一句无心的话而触怒他,以致毁了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或使同事关系变得紧张。而你要切记,这种玩笑话一说出去,是无法收回的,也无法郑重地解释。到那个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3)不要和异性同事开过分的玩笑
有时候,在办公室开个玩笑可以调节紧张的工作气氛,异性之间的玩笑亦能让人缩短距离。但切记异性之间开玩笑不可过分,尤其是不能在异性面前说黄色笑话,这会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会让异性认为你思想不健康。
(4)莫板着脸开玩笑
到了幽默的最高境界,往往是幽默大师自己不笑,却能把你逗得前仰后合。然而在生活中我们都不是幽默大师,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你就不要板着面孔和人家开玩笑,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5)不要总和同事开玩笑
开玩笑要掌握尺度,不要大大咧咧总是开玩笑。这样时间久了,在同事面前就显得不够庄重,同事们就不会尊重你;在领导面前,你会显得不够成熟、不够踏实,领导也不能再信任你,不能对你委以重任。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
(6)不要以为捉弄人也是开玩笑
捉弄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会让人认为你是恶意的,而且事后也很难解释。它绝不在开玩笑的范畴之内,是不可以随意乱做乱说的。轻者会伤及你和同事之间的感情,重者会危及你的饭碗。记住“群居守口”这句话吧,不要祸从口出,否则后悔晚矣!
玩笑,玩笑,笑了好玩。只要你能把握好限度,适当开开玩笑,会拉近与同事之间的距离,让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在欢声笑语中成长。
3.别在背后议论别人
在工作中,很容易碰到爱在背后议论别人是非的人,这种人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发表言论不找当事人,甚至也不在公开的场合,而是躲在背后议论纷纷。
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是非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在背后议论人,自然会得罪当事人,时间长了,你就成了“万人嫌”。同事们都生怕成为你议论的对象而敬而远之,领导更害怕成为你议论的对象而将你打入“冷宫”,你在单位里自然不会有好的发展。
一个人在工作中,无论跟领导还是同事,都难免就某一件事产生意见分歧,甚至导致很深的矛盾。你如果想澄清自己的意见,表明自己的观点,就应该找当事人当面探讨。切忌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即使你的意见是正确的,甚至你被冤枉了,如果你选择了“在背后议论别人是非”这种小人行为,就等于自己认输,而且也不值得同情。这正所谓“失道寡助”。
有意见,当面提,即使不能消除分歧,或者改变既成事实,但你让对方感受到了你的力量,这样会提醒他以后注意考虑你的意见,照顾你的利益。而且,有意见当面澄清,是一种光明正大的行为,会防止彼此产生过节。如果你躲在背后议论对方,发泄不满,即使彼此没有隔阂也会产生隔阂,甚至会激化矛盾。对方一旦与你为敌,这本“陈年老账”随时会被翻出来,变换成合理的借口,制约你的职场发展。
赵锐是公司业务部的精英,多次获得公司年终奖金。年底又到了,赵锐根据考核办法,算出自己又可以拿到2万元奖金,便提前与女朋友算计这2万元该怎么花。最后决定,存银行1万元,另外1万元做春节旅游的费用。
获奖名单公布以后,赵锐却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是不是相关人员疏忽把自己漏掉了?赵锐带着疑问找到业务部经理。经理说:“我们这次考核,是绩效考核加表现考核,不只是看绩效,还要看平时的表现,如个人形象、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等。你想想看,自己在别的地方有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
赵锐不由得低下头去。
经理提醒说:“年中时你跟小王争地盘,哪有一点团队合作精神?而且给公司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是你今年没有拿到年终奖金的主要原因。”
赵锐跟小王所争的“地盘”,是一家大客户。原来是小王开拓的市场,后来那家大客户的部门经理易人,赵锐的同学走马上任。赵锐就去拜访同学,想把业务划到自己名下。小王告到部门经理那儿,部门经理出面批评了赵锐,赵锐才撤出去。
赵锐一肚子气离开经理的办公室。他以为,自己落选主要是经理在作祟。绩效考核,主要看业绩,这是硬指标,别的都是软指标,说你达标就达标,说你不达标就不达标。他若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就不会听经理的意见,早把“地盘”抢到手了。还有,那奖金是公司出,也不是经理自己掏腰包,经理是嫉妒才把他拿下来的。
赵锐越想越气,不自觉地找到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倾诉,发泄不满,说经理的坏话。
不久公司大裁员,赵锐赫然出现在名单上。自己是业务精英,是不是搞错了?赵锐找老板询问。没错,他的解雇理由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赵锐不理解,那件事过去半年了,自己跟小王早就和好了,怎么又扯出来大做文章呢?
后来一个知情的同事告诉他,他在背后说经理坏话的事传到经理耳朵里了,经理怨气难平,自然力主裁掉他。
在背后议论领导,岂不是把“小辫子”往人家手里塞吗?
有的人不但好在背后议论别人是非,而且喜欢对当事人评头论足:谁谁晋升是凭借谁谁的关系,谁谁跟某某是秘密情人,谁谁的文凭是假的,如果让谁谁当主管会更好,等等。时间一长,同事就会送给他“判官”的绰号。
王治就是一个好在背后议论是非的“判官”,可悲的是,他还自以为人缘不错,沾沾自喜呢,连以前参与议论的同事也开始躲着他了。谁愿意将把柄留给一个“判官”呢?他最后落个人人讨厌、人人躲避的下场。
公司每年都会实行“末位淘汰”,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进行民意测评。这个环节有时候是走形式,有时候却能发挥作用。王治的部门共10个人,认为他工作能力差的票是9票,他不得不在众望所归中离开公司。
其实,他的同事都想让他离得远远的,于是就借民意测评,让领导将他打发走了。
有些员工,可能出于一箭双雕的目的,喜好单独找领导指责别人,好像这样既向领导表示了忠诚,又打击了同事。比如:“娟子昨天又偷拿了一叠复印纸,我都提醒她好几次了,她还是屡教不改。”“我真担心这个企划案不能按时完成。小赵负责的那组调查数据,拖了好几天了还没搞定。”在这些人眼里,别人都有毛病,似乎只有他是完美的;别人似乎都是领导的敌人,只有他是领导的心腹。当然,这些人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取悦领导,获得上司的重用。
精明的领导一般是不会吃这一套的。如果他重用你,你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他?也就是单独跑到他的领导那里去指责他?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精明的领导可能暂时利用你制约你的同事,而不会重用你。如果你老是喋喋不休地在他面前指责别人,可能会让他感到潜在的威胁,找个理由就把你打发掉了。
苏宁是公司宣传部的元老了,她经常一个人跑到部门经理那里指责同事。经理一般是笑眯眯地倾听,她以为自己获得了经理的赏识。
公司根据发展需要,为了开发一项新业务,单独成立了一个办公室,人员从各部门抽调。苏宁接到调令后,急忙找部门经理。她不想离开宣传部,因为她的职位是个肥差,况且那项新业务现在看起来还不明朗。
经理笑眯眯地说:“公司抽调你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你是公司的老员工了,经验丰富,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般人不能胜任。再说,现在调令已经下了,不可能更改了。”
苏宁又去找老板,得到了同经理一样的答复。她只好服从公司的安排。
她哪里知道,自从她去经理办公室告同事的刁状,经理就一直想找机会调开她了。
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自然希望自己不被暴露,别让当事人知道,这就期望参与议论的人为自己保密。事实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常言道:“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故意在办公室里放出风声,告诉了身边同事一条无关紧要的花边新闻,并叮嘱同事不要讲出去,结果这条新闻很快通过别人传了回来。
所以,要想自己背后议论别人的事不被传出去,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是别在背后议论别人。
4.勿干扰同事的生活
在这个个人隐私愈发得到尊重和保障的时代,在办公室里谈笑风生,走出办公室互不往来的现象司空见惯。现代人很少希望自己的私生活受到打扰。
有的员工源于寂寞等原因,在下班后或者休息日,希望到同事家里玩,这就意味着你将闯入同事的私生活。与其给同事造成不便,不如选择其他方式,如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约好友打打球,等等。有的员工选择去同事家里拜访同事,是想加深彼此的感情,加强彼此的关系。在过去计划经济的职场环境中,这种行为大行其道,而在现代职场中,这种想法就显得幼稚了。因为现代公司的竞争环境决定了同事之间应该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应该过于亲密。
所以,不要没事时随便往同事家跑,即使有事也要再三斟酌,要不要打扰同事,甚至同事主动邀请你去他家玩,你也要考虑要不要去。
有人拜访同事,选择的是突然袭击的方式。不管你是蓄谋已久,还是走到同事住处附近临时做的决定,无非是想给同事一个惊喜。这本身就违反了基本的社交礼仪,同事自然反感,而且这时你并不清楚同事家中的情况,也许同事家中不方便外人进入,那站在门外的你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不让你进,明显不给你面子;让你进,将给自己增添很大的麻烦。一般情况是,相互之间很熟,实在抹不开面子,就请你进去,虽然同事脸上挂着笑容,心里却在骂你;如果相互之间并不很熟,对方就会问:“你有很重要的事吗?”你自然说没什么重要的事。接着对方就找借口推辞:“对不起,我正在休息。”或者:“我有很要紧的事,一会儿就出去。”
贸然闯入同事家中,会给同事造成不便,甚至危及到同事的隐私。你的这种不尊重他人的冒失行为,一次就会让同事怕了你,生怕你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以后就会小心提防你。贸然打扰同事的生活,会出现下面的尴尬:
(1)会打乱同事的生活安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每天怎样度过,都做了统筹安排。你贸然闯入,自然会打乱人家的生活秩序。人的本性是首先为自己活着,所以没人情愿牺牲自己的时间,去满足另一个利益不相关者的需要。你的冒失自然会让对方感到不悦,如果再侵害了对方的利益,对方就会记恨你了。
梁昆跟江浩是对桌的同事。前段时间,梁昆曾接受江浩的邀请与别的同事一起去江浩家玩过。这天晚上,梁昆经过江浩居住的小区,一看时间还不算晚,就决定去江浩家玩。到了楼下,他按响了门铃。门铃响了好一会儿,江浩才应声,问是哪位。梁昆理直气壮地自报家门,然后笑嘻嘻地说:“这么早就上床了呀?”江浩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把门打开了。
江浩的岳母来了,本来商定晚饭后陪岳母出去逛步行街,现在梁昆贸然闯入,自己只好不去了。妻子不情愿地陪母亲出去了。梁昆自恃跟江浩关系很铁,也没觉得不妥。跟江浩乱七八糟地聊了一会儿,又看起了球赛。
江浩的岳母和妻子回来了,球赛还在继续,梁昆也没有告辞的意思。江浩不停地佯装打哈欠,梁昆却让江浩坚持一会儿,看完球赛就走。好不容易送走梁昆这尊瘟神,江浩洗漱后走进卧室,没想到妻子还没睡,气冲冲地质问:“我妈重要,还是你同事重要?”江浩说:“当然是妈重要了,可是梁昆……”妻子警告说:“以后你再让同事贸然到家里来,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江浩别提有多窝火了。
从此江浩就故意躲着梁昆,最明显的就是下班后拒绝接听梁昆的电话。一个休息日,梁昆在公司加班,领导也来了,让梁昆通知江浩到公司里来。梁昆拨打江浩的手机,江浩不接,拨打江浩家里的电话,还是没人接。梁昆急得满头大汗,只得跟领导说联系不上江浩。领导不相信,用自己的手机跟江浩联系,江浩的手机很快接通了。
第二天上班,梁昆责备江浩昨天干什么去了,怎么不回他的电话。江浩说他在外边玩,手机放在包里,没听见。梁昆心想,领导的电话怎么就听见了?显然自己不知怎么把江浩得罪了。
领导觉察到梁昆跟江浩的关系表面上很融洽,其实很僵。他暗暗调查,发现梁昆的同事也都反感他。一次公司人事调整,一个与梁昆有亲戚关系的副总向领导推荐晋升梁昆。领导冷冷地说:“他打电话都没人接,你让他管理谁?”
一句话就将对方顶了回去。
(2)容易发现同事的隐私
有时候,你贸然闯入同事家中,会不经意发现同事的隐私。这可是最忌讳的事情。本来很融洽的同事关系,一下就变得很微妙了,甚至会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张军贸然拜访同事,才发现同事跟他妻子感情不和。他向同事的妻子问候,对方根本不理睬,扭头走进卧室,并把门摔得“砰”的一声响。张军很尴尬,想马上离开,又怕让同事面子上过不去,于是闲聊了一会儿才告辞。
后来单位里传出该同事婚姻出现危机的消息,是公司的另一个同事从别的渠道获知并传播的。可是该同事却认为是张军所为,并与张军形同陌路。张军别提有多委屈了。
要想到同事家里拜访同事,一定要征得同事的同意,才会受到欢迎。这就要求你事先约定好。
你可以抛砖引玉,让同事请你去。你可以谈话时不经意地传递出你的意向,探探同事的态度。比如:“你住在哪个方位啊?”或者:“听说你家的房子很宽敞?”如果同事想让你去他家,自然会说:“有时间去玩吧。”如果同事不主动邀请你,或者回答得很简洁,也不带一点感情色彩,那么自然是不希望你去打扰他。
要有礼貌地提出拜访请求。比如:“星期六去你家玩,你有时间吗?”或者:“我现在在你居住的小区附近,方便过去吗?”万万不可以命令的口气说:“星期六去你家玩,准备一下。”或者:“我现在在你居住的小区外边,一会儿就过去了。”即使彼此非常熟悉,也要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只要从对方的话里听出一丝不情愿的意思,就不要勉强。
同事之间的交往不要太随便,即使你们在办公室里的关系很融洽。否则,让同事产生不悦,从心理对你排斥,长此以往,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5.管好自己的嘴巴
俗话说:“君子慎言,祸从口出。”
在办公室中,不要对人、对事妄加评说,有些事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说话多了,往往会有失误,或者攻击了别人,会成为别人攻讦的口实。
因此,《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先生道:“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无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谨言慎行,即使十句话你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立刻遭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赏,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自作聪明,喜形于色。
在办公室中,人际关系是那样地难以处理,有时你以好心规劝别人,不料会惹恼别人,轻则伤和气,重则引火烧身。君不见在纪实性报告文学乃至小说中,有些人物形象会被人对号入座吗?所以像《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所引起的轰动及指责甚至诉诸法庭,岂不使写书的人噤若寒蝉?
如果一句话有坏风俗、损名节、揭人隐私之嫌,那这样的话,害处就太大了,离灾祸临头也不远了。这样的话,是断然不可说的。一个人有缺点,有错误,你不妨指出来,让他改正,但前提是你必须深深地了解他,他能接受你的批评。不然,你说也是白说,还会结下仇怨。如果你还多言,可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誉我则喜,毁我则怒”,本是人之常情。聪明的人知道,别人可以毁誉加于我,我不可以毁誉加于人。
唇齿之伤,甚于猛兽;刀笔之烈,惨于酷吏。只是一句话罢了,却可以侮辱一个人,并辱其子孙,辱其祖先,那种被伤害的感情,会积攒数世,一般人都会寻机报复。
用偏见来论说古今的大道理,仗着小聪明来谈说天下的大事,持此一端不及其余,其实于理不通,于事不周,而又对批评意见听不进去,私逞其强,刚愎自用,这是天下的大害。
没有善恶之心,常做谄媚之态,工逢迎之计,习善柔之辞,这种人不仅难成气候,最终会害人害己。
为人过于忠厚,不存戒心,把心里的话都掏出来,逢人便是知己,终会被小人利用。
俗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言辞上,也应如是。
一个非常忠厚老实的朋友曾说:他刚分到一个单位时,对很多东西看不惯。他不是过于挑剔的人,而是一些事太明显了。他对几个平常关系还不错的同事讲,可别人总是附和,或想方设法把谈话引向深入,结果他的一肚子牢骚一字不差地传到单位领导的耳朵里,慢慢地,别人都不再与他交往了。他呢,也把自己封闭起来了。祸已从口出,水泼在地上,还能收回来吗?
当人人都存有戒心时,会对别人说的话仔细品味,误解的时候很多。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会发生不同的效果。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缺乏幽默感的民族,你偶尔说一句幽默的话,可能会让人不快,你也吃力不讨好。
“你真漂亮。”在西方,一个男人对一个陌生女人这样说,女人会莞尔一笑,说声谢谢。但同样场合下你说给中国女人听,十之八九会招来一顿臭骂,围观的人没准儿还说你是流氓,不会对你有半点儿同情。
吕坤在《呻吟语》中说:“到当说处,一句便有千钧之力,却不激不疏,此是言之上乘,除此虽十缄也不妨。”这是说,保持沉默比说许多废话有益处。
6.不可贸然向上司进谏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认为,部属不能随便向上司进言。他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反映了进言宜慎重这个真理。韩非列举了向君主进言者的十种危险,不妨参考一下:
①君主秘密策划的事,不知情者贸然进言就会有危险。
②君主表里不一的事,谁把这个情况说破,谁就会有危险。
③在进言被采纳的情况下,如果进言的内容被他人得到了,进言的人就要受到泄密的怀疑。
④当为官的经历还不深,还没得到君主信任时,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全显露出来,那么,即使谋划成功,也不会受奖赏;如果谋划失败,又会受怀疑。
⑤揭露君主的过失,用道德理论加以指责,那是危险的。
⑥君主用他人的意见获得成功,并把这个成功归于自己,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会有危险。
⑦强制君主从事自己能力以上的事,这样的事会让君主难堪,这个进言者会有危险。
⑧如果君主谈论人的品格,又别有所指,接着再谈论平庸的人,并有煽动之意,幕僚们就要有所警惕。
⑨赞扬君主宠爱子民的人,如果你想接近君主,就会受到怀疑;指责君主厌恶的人,如果是试探,你也会受到怀疑。
⑩在向君主进言时,只说大话,毫无针对性,当仔细讨论时,就会让人反感;如果发言过于小心,就会被认为是愚笨;如果高谈阔论自己的计划,就会被斥为信口开河。
7.勿和上司称兄道弟
我们不一定要把组织弄得像军队一般地严谨,但对于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也应划分清楚;不可有搪塞马虎、得过且过的想法。凡事轻率随便的态度,往往给人无法信赖的感觉。
主从关系必须严格划分,不可乱了分寸,权责不明、未经授权而强出头,对上司所指派的任务任意曲解、自作主张,将使整个组织失控。
在这里举个较为浅显的例子:行走时如遇上级,必须等上级先通过后再行进;上、下台阶时,必须先停止、行注目礼后再随后前进。
在企业组织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最容易混淆,常有冲犯而不自知。年轻气盛的员工,只为凸显、膨胀自己的角色,往往不知礼貌,动辄直呼上级名字,或者干脆称兄道弟,这些没大没小的幼稚行为,都是忌讳的。
上级有事召见时,切忌推三拖四、耍“派头”,给人气度不凡且又成不了大事的印象。尤其不可打断他人的谈话,有意见时须待他人的发言告一段落再表达自己的意见。
交谈对象若为上级主管,不可省略对他的职务身份的称呼,必须冠以“某某科长”、“某某主任”等尊谓;即使在平辈间,也不可疏于礼貌,应以“先生”、“小姐”或以“某科长”、“某主任”等称呼为宜。
8.建议想好才能提
韩非子曾在他的书中提出了臣属向君主贸然进言的十种危险情形(见《不可贸然向上司进谏》一文),其大意便是告诫人们,对上级进言一定要小心谨慎,周密准备,而不应采取轻率的态度,行仓促之举。否则的话,不但事情有可能办不成,还会给进谏者本人带来祸端。所以,当我们准备向领导提出建议时,一定要慎重。要有备而来,力求收到言而有功、劳而有成的效果。
下属在向领导进言前,一定要进行深思熟虑的准备,使自己的建议能经得住各种问题的考验,你不妨按下面这些方法试着做一做:
第一,搜集必要的、准确而有力的数字和事实材料来论证自己的建议。由于数字和事实具有客观性,也就更能说服人,这会使你显得具备相当的科学头脑并对现实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
第二,试着去批驳与你的建议相反的那些论点。如果你能够做到将其驳倒,那就等于说你已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第三,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反对意见。既要吸收其合理性以弥补自己建议的不足,又要指明其不合理性作为批驳的重点。
第四,要想一想,领导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一个事先的准备。
第五,不妨对未来作预测,展示你的建议的光明前景,并对各种可能性作出估计,这样,不仅可增强领导对方案的信心,也会使你显得具有某种长远眼光,引起领导对你的重视。
事实上,方案论证缜密还会提高领导对你本人的评价和印象。那些考虑欠成熟的下属多半会被领导认为想法幼稚、做事粗心、目光短浅或者考虑不周等,而且这些印象可能会具有“首因效果”(即第一印象影响领导以后对你的看法)和“晕轮效应”(即你的优点或缺点一旦被认识,会在以后的看法中被不断放大甚至掩盖你的其他优缺点)。而考虑成熟的方案则会使领导对你产生某种好感,显示你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缜密细致的办事作风,这无疑会成为你今后靠近领导的一项资本。
自古以来,许多著名人物就是靠着多年的苦苦思索,才提出一套可靠的治国大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和赏识。战国时期的苏秦,就曾拜师鬼谷子,悟得连横的妙策,在说服秦王未成后,他便在家中苦读姜太公的《阴符经》,“头悬梁,锥刺骨”,日夜揣摩,又提出合纵的思想,终于获得燕王的赏识,得卿相之尊。诸葛亮苦读百家,广交朋友,为自己的观点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以至于能够对着刘备畅谈“隆中对”,提出图霸兴汉的战略,一举赢得刘备的信任和赏识,成为一代名臣。这一切都充分地说明,欲说服领导,就必须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最充分的论证,使其能经得起考验和质询。
9.同事间聊天的禁忌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办公室与同事们聊天时,你要抑制自己的冲动,在聊天中保持应有的分寸,以防成为聊天的破坏者。
(1)别抢着说话
有的人为了表现自己,喜欢抢着说话,一是随便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管对方讲完没有,上来就插上自己的话题;二是两个人正讲着,他却突然插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说起另一件事。这两种行为,都是不礼貌的,而且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2)别穷追不舍
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聊天时故意说一些别人不知道或者不甚了解的事情,其实他自己也未必精通。这时你只管倾听,不要提疑问,更不要刨根问底。不然,就会让对方下不了台,甚至遭到对方记恨。如果你经常这么做,“锲而不舍”地让同事丢丑,就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产生的后果可能会是:
①同事疏远你。谁也不希望被你“扎”伤,不但那些喜欢炫耀自己学识的同事怕你,就连少言寡语的同事也怕被你抓到把柄,所以都主动躲避你。同事们正聊着天,见你来了,不由得都闭上了嘴巴,或者散开。甚至工作中也不由自主地躲避你,当你请求同事帮忙时,本来是举手之劳,同事也可能找借口推辞。
②同事排挤你。如果你在聊天中以“扎”同事取乐,谁还愿意与你共事呢?这时你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排挤你。一旦让他们抓到了机会,你就只好灰溜溜地走人了。
赵锐在公司里有个绰号,叫“钉子”。因为他喜欢在聊天时抓住同事的漏洞穷追不舍,逼得同事最后哑口无言;或者当众纠正同事的错误,让同事下不了台。“钉子”既会扎人,又有锲而不舍的意思,这个绰号他“受之无愧”。
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后,决定在边远地区开设分公司。每个部门至少抽调一名员工到分公司去。虽然说去分公司更能获得重用的机会,工资补贴也高,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恶劣,生活条件差,谁也不想去,尤其是结婚成家的员工,在大城市里生活惯了,更不愿意去,于是人心惶惶。公司先是号召员工自己报名,见响应者甚少,只好指派。
正当赵锐所在部门的主管酝酿名单时,一个下属悄悄溜进他的办公室,递上一封联名推荐信。被推荐去分公司的人选是赵锐,推荐人是部门的多数员工,推荐的理由是赵锐具有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有闯劲儿,最适合去分公司工作。既然是众望所归,主管就把赵锐报上去了。
名单一公布,赵锐自然不乐意,径直找领导询问缘由。领导说:
“大家都反映你具有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干工作有闯劲儿。分公司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才,所以公司决定派你去。”
赵锐半天才缓过神来,他没想到“钉子”会成为调动他的借口!
(3)别逞强好胜
在聊天时争论起来,一般是因为双方各执己见,谁也不肯让谁。这主要是逞强好胜的心理在作祟。如果你抱着一颗平常心,把聊天看做休闲的一种方式,不论输赢,无关乎成败,就不会跟对方进行无所谓的争论了。
下面两种方法,你不妨一试:
①求同存异。当意见发生分歧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求同存异,终止辩论。
②改变话题。看到对方有可能跟你发生争论时,主动改变话题,就会让争论“胎死腹中”了。
10.别在他人之上出风头
在工作中与同事交往的时候,即使你比对方优秀,也要压住自己的风头。
楚天峰因为资历深,上司让他牵头搞一个项目策划。另外两个同事的工作时间虽然短,但业务能力也很强。为了体现自己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楚天峰跟伙伴约法三章:
(1)有好的创意要及时向他汇报,由他来判断是否可行。
(2)每天下班前向他汇报工作进度。
(3)他提出的意见,第二天必须整改完毕。
对于楚天峰的独断专行,另外两个同事颇有微词。虽然领导让楚天峰牵头,但是项目需要三个人来做,只有三个人精诚合作,融合大家的智慧,才会把策划做到最好。楚天峰的约法三章,明显凌驾于两个同事之上,似乎他是最高明的,别人都不如他。两个人的心里自然都不痛快,并产生了抵触情绪。
随着工作的开展,楚天峰与两个同事的矛盾不断升级。有一次,一个同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意,向楚天峰汇报后,却没有得到一句肯定的话,楚天峰板着脸说他再斟酌一下。后来,这个创意被楚天峰改动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地方,付诸实施了。还有一次,楚天峰让另一个同事修改一处文字,可这处文字并无错误,只是两人的表达习惯不同。同事没改,楚天峰责骂同事阳奉阴违,结果两个人争吵起来。
两个同事被楚天峰一“提醒”,果真阳奉阴违,开始出工不出力。完工的期限快到了,策划案还没有完成。楚天峰很着急,请求两个同事加把劲儿。他没想到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能力有限,你那么高明,还是你自己加油吧。”
楚天峰明白这是借口,也明白两个人想看他的笑话。他找到领导,指责这两个同事不配合他的工作。领导经过调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不再让他负责这个项目策划了。
领导这样对他说:“你太优秀了,他们感到压抑,你还是等下次独自负责一个项目吧。”
楚天峰听不出领导是表扬他,还是批评他,但他隐约觉得这是领导的一个借口而已,他因此而不被重用了。
楚天峰的经历告诉办公室里的人们:在与同事合作的过程中,如果你能营造让同事觉得自己很高明的氛围,同事就会与你合作得很顺利;如果让同事觉得他屈从于你,就会感到压抑,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并找借口抵制合作。这样,你们的合作就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也容易让上司抓住把柄,影响在职场中的发展。
11.功劳面前先说低头话
有人说,低头话该说的时候自然该说,可是我现在有了大功劳,正是别人对我感恩戴德或欣赏有加的时候,何必自我作践说低头话呢?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人情世故仍是不甚了解。照他这种观点和做法,估计用不了多久,曾经对他感恩戴德和欣赏有加的人就变成了你死我活的仇敌。说到底这些人还是打心眼儿里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郭解,是西汉的一位侠客,为人行侠仗义,在当时很有声望。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焦虑,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解,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求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对方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人之所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有高人一招的棋,有更技巧的处理方法。
和两人讲清楚一切后,他对接受调解的那个人说:“这个事,听说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也来调解过,但都没有调解成。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让我把这件事解决了。但我毕竟是个外乡人,占这份功劳恐怕不好。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我这个外地人来解决了,未免会使本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感到丢面子啊。”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让人以为我没办成,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头面人物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是他们调解成的,好不好?拜托了!”
郭解很懂得照顾别人的面子,因为他知道,那些当地的头面人物是爱面子的人。如果得罪了他们,以后还怎么在这里混?所以自己还是当个幕后英雄,成全他们的美名吧。
明朝的王守仁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以后,有人嫉恨他功劳大,散布流言蜚语说:“王守仁以前是与朱宸濠同谋的,等到已经听说各路大军开始征伐了,才擒拿了朱宸濠以自脱。”王守仁听到了这种传言,于是把朱宸濠交给了协同参战的张永,使皇帝能够亲获朱宸濠,满足自己御驾亲征、生擒逆首的虚荣心。后来张永也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王守仁的赤胆忠心和谦虚让功的美德,皇帝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赦免了王守仁。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的一名贤良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70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来上任,安抚百姓,与民休养生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每户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茭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持刀带剑的人,他劝道:“为什么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务点正业?”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
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将我的主人叫到我这儿来,我有话要对他说!”王先生一副醉汉狂徒的模样,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的,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这位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的!’”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加官晋爵。
我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说低头的话也是这样,必须正确分析情势,准确判断何种情况下要说低头话。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2.打开客户的话匣子
在销售中,介绍产品固然重要,但有时对方决定买与不买并不完全取决于产品,所以一定不要滔滔不绝地谈论你的产品,而要把说话的权利让给客户,不知不觉中他就会自愿和你做生意了。
有的人为了博得别人赞同自己的意见,总是自己说太多的话,尤其是售货员更易犯这个严重的毛病。让别人说出他自己的意见来,他对于自己的问题,总比你明白得多。所以应当问别人问题,让他告诉你一些事情。
美国某大汽车公司经理打算订购汽车内所用帷布座套,数量需供一年之用。有几个大座套制造厂家把货样送去备选。那位经理看完各家的货样之后,就让三家制造厂某日各派一位代表前来商谈,到时决定用谁的货。
史蒂夫是其中一个工厂的代表,就在他去汽车公司的那天,忽然患了严重的喉头炎,史蒂夫后来说:等我去见那位经理的时候我竟因喉痛无声,甚至连一点小声音也发不出来。当时我被引进一间屋里,看见在座的有纺织工程师、采买主任、售货主任及公司经理。我使尽力气说话,但只能发出一点儿沙沙的声音。
我们是围桌坐的,于是我取纸片写道:‘经理先生,我因喉痛发不出声来,我没话可说。’那位经理说道:‘让我来替你说。’他展示我的货样并赞美样品的优点。他们立刻开始讨论我的货样。那位经理因为是替我讲话,所以讨论的时候也是一直帮着我。我只能随时笑着,点头及作一些姿势。
那次奇特的商谈结果是我获得了订货合同。一共订购绒幔帷50万码,价值160万元——这是我从来未曾得过的最大的一批订货量。
我知道若不是因为我患病不能说话,我一定得不到那批买卖,因为我想提出的意见根本是错误的。完全是由于偶然,使我发现有时候让别人说话是上上之策。
《时代周刊》经济版某日登出了一段醒目的广告——某商业组织要征聘一位具有特殊才能与经验的人。约瑟便投函到指定的信箱应聘,没几天,他接到信要他去面谈。他在去之前,先到华尔街搜集了关于那家企业创办人的事迹。见面的时候,约瑟道:“我感觉十二万分荣幸,能进入像贵公司这样有成绩的商业组织。我听说在28年前你最初创办这个组织时,仅有一间屋子,一张桌子,一位速记员。那是真的吗?”
凡事业成功的人,几乎都喜欢回忆当年他的一些情况。这位先生当然也不例外。他谈了很多当初他如何只有450美元现款及开始创业的事情,如何与揶揄讥笑他的人们斗争,他周末假日一概不休息,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最后怎样战胜了一切困难,直到现在华尔街的最大金融家也要向他来请教。他对于这样的成就觉得很得意。最后,他简单地问了约瑟的经历,并请来一位经理说道:“我认为这位约瑟就是我们所要征寻的人才。”
通过你只言片语的启发,让客户自愿地倾诉,满足了他作为你面前的“成功人士”的心理预期,也使他平时无法释放的某种情绪得以释放,在他志得意满的时候,生意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说,让对方打开话匣子,也就掌握了自己谈话的主动权。
13.重视电话沟通
打电话,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商务交流中最普遍的方式之一,但商务电话与拉家常的电话有很大差别。作为一名商界从业者,你每天都要接听很多电话,也要打出无数个电话。与你在电话中进行交流的可能是你的熟人,也可能是一些陌生的顾客。短短的一根电话线,有时可能决定着你人生和事业中的某件重大事情,决定着你事业的成败。当你打电话或接听电话的时候,你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吗?你能让对方觉得你诚实可信吗?你能在互不见面的情况下主动驾驭对方吗?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的大部分信息交流和业务都是通过电话来实现的,无论是回答别人的咨询,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是决定一项商业事务或者处理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情,打电话,既是运用语言的技巧也是节省金钱和时间的有效途径。掌握打电话的技巧能够有效地防止你进行没有必要的交谈。尽管电话交流如此重要,也仍然有许多管理者不能有效地利用这种工具。每天都有许多人不能通过电话很得体地处理他们的事情。
电话沟通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要想达成交易恐怕比面对面谈判还要难。所以对说话的技巧更要注意:
(1)打电话时要简短,而且声音要柔和。我们不知道别人有多忙,认为多说一些理所当然,这是不对的。千万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打电话时,要保持语气柔和、轻松,并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表达你的意思,然后结束。如果你遵循这个原则来打电话,别人会很乐意在办公室里接听你的电话。
(2)注意听对方在说些什么。当你接听电话时,不要同时看其他报纸,或是阅读放在桌上的一篇报告,否则你会错失重要的谈话内容。对方也许已注意到你的兴致不高,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一来,谈话时间就会拉长,比原计划长了很多。要保持轻松的语气,有适当的间歇,这样通话就会很快结束,当然结果也就愈能称心如意。
(3)不要突然转身与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说话,因而打断电话。当你接听电话时,你的注意力是与你交谈的人最在意的问题,你更不应该请别人帮忙去接听。同样的,当你约了别人来办公室商谈某事,却在这时候一直打电话,这种举动实在无礼且没效率。
(4)说话要清晰明了,不要兜圈绕弯,把你的意思直接传达给对方。
(5)用你正常的声音说话,避免声音过大或过小。使用正常的语速,不要过快或过慢。同时适当地改变语调会取得最佳效果,既能表达重点,也能增添话语的感情色彩与活力,同时有助于对方了解你的意图。
(6)准确说出重要客户的姓名,你可以使用电话记事本记录对方姓名的准确发音,这样会避免回电话时因念错对方的姓名而尴尬。
(7)如果使用免提电话,应该不停地询问对方是否听得清楚你的声音,许多免提电话听上去声音空荡,因此很多人不喜欢使用它,你最好也不要使用。
14.正确应对客户的“不。”
客户拒绝你的推销建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推销正是从客户拒绝开始的,是一个主动说服顾客从不愿购买到决定购买的过程,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推销员,面对顾客的拒绝不能因此感到沮丧,而应从对方的拒绝中搜集信息,找到恰当的游说方法。
是的,关键并不在于顾客一开始如何说,而在于推销员怎样尽自己的努力说服对方把“不”变为“是”。
其实你可以把对方所说的“不”看做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就像“上午好”一样,这种打招呼当然可以从容应对。他说“上午好”,你也回以“上午好”就可以了。但对方所说的是“不”,你当然不可以也来一句“不”,那么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答对方的话呢?或者说,面对“不”的招呼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回答呢?
下面介绍一下对方说“不”之后的应对方法。
(1)应该把“不”当做一种挑战目标,听到这个字眼儿,就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准备好勇往直前、全力以赴,直到攻克、征服这个目标为止。
(2)应该想象“不”这个字眼儿悦耳动听,甚至还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信号,促使你“提起精神”。
(3)听到客户说“不”,你应该积极地去思考:“他根据什么说‘不’呢?”设法尽快找出使他说“不”的原因。
(4)对方开口说“不”,你应该进一步想:“这次商谈有什么地方不够充分呢?”
(5)如果对方说“不”,或许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提醒,告诉你必须变换一种方式才能行得通。
(6)这一次对方说“不”,就把这次商谈的内容当做资料好好研究,找出此次商谈的不足,总结经验,认真为下一次商谈的成功做好充分准备。
这样,不断从被拒绝中学习,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说话技巧,从而使更多的“不”变为“是”,提高推销的成功率。
15.用软话平息客户的怒话
客户发脾气,你不能再跟着发脾气,以适当的语言,平息他们心中的不满和怒火,会为下一次生意带来方便。当然,客户的不满除了发怒还有其他形式,都需要在以言语应对时小心对待。
(1)平息怒气
如果你拖延了交货的最后期限,当客户给你打电话时,你一定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既能平息客户的怒气而又能保持自己心平气和地与顾客交谈呢?
例如,一个客户正通过电话向一家大型服装公司的儿童体育用品部经理大发雷霆:“你们是怎么搞的?你们保证过按时把这批尼龙儿童棒球衫以每件12美元的价格交付给我们。在这个星期的销售广告中我们已经做了大力宣传,可是你们公司的那个蠢货却通知我们这批货不符合要求,这下可好,你让我怎么办?”那个经理面红耳赤地坐在那儿听着,后来他说:“这个客户没完没了地抱怨,说得我直冒冷汗,于是我也变得十分气愤,但我并不能显露出来。我只好平静地对他说:‘您能稍等片刻吗?让我想想这事怎么办好。’于是我把话筒从耳边拿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对自己说:‘好了,现在应该怎么办?’”
运动衫不符合要求是生产问题,所以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这家制造公司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此这位经理应付顾客的唯一办法就是以最佳方式向他道歉并平息他的怒气。
后来,这位经理又重新拿起电话,先为让他久等而道歉,然后告诉这位客户,公司愿意以一批价格高一些的儿童春季夹克代替那批棒球衫,而且按他们宣传的价格每件只收12美元。并且他还向那位顾客保证立即装货。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位经理不能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机智地采取行动,其结果会如何?
(2)摆脱纠缠
如果每次你都能高效率地结束你的电话,相信你的生意会越做越好。通常,根据打电话的礼节,主动打电话的一方也应主动结束通话。大部分情况下应该尊重这项礼节,但是有时候,主动打电话的人并不懂得这项礼节,因此有时为了打破僵局,许多经理在通话时突然挂断电话,想使对方认为电话断了线,这种方法并不高明,除非对方意识到这是玩笑,否则他不会原谅你。
奉劝你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做法让他人一猜便知。相反地,如果你能得体地向对方说再见,会让对方十分满意。或者直截了当地向对方讲明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很多时间听他在电话里讲。这时,你只需简单地说:“谢谢你打电话来。”
(3)传递坏消息
当你必须传递一些令人不快的消息时,大多数的经理认为电话并不是合适的工具,因为通过电话并不足以说明坏消息的严重性。然而,有时它却是唯一的工具。因此经理们不得不慎重选择他们的用词。有一位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的销售经理讲述了自己对这一事情的体会:
当我打这类电话时,总是先竭力缓和紧张气氛,我可以说:“瞧,约克,我打电话来并不想让你烦恼,但我想你最好知道我们的生意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我已经写了一封信说明这些问题,几天后你就会收到。”
在电话里,我并没有说明事情的严重性,但是这个电话的确能使对方为即将接到的信做好思想准备。许多人认为坏消息知道得越晚越好,所以大多数人接到这类电话时,并不对细节问题寻根问底。
如果他们说:发生了什么事,给我点儿暗示吧。我的确会给他们一点儿暗示。但通常他们催我时,我只是简单地说:“不,我想你最好先看信。然后你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有所想法,在这以后我们再讨论解决的办法。”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的确帮我解决了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