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48400000003

第3章 说话办事规则的取舍艺术

在人们日常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则,有明规则,也有潜规则,虽然没有人强迫你遵守它,但你一旦违背,会令你说话办事的效果大打折扣。当然,对于这些规则也不能不问“黑白”照单全收,也有一个如何取舍的问题:有的话该这么说,有的事该那么做。从一定程度上说,对某些规则的取与舍,决定着一个人说话办事的水平。

上篇:必须遵守的说话办事规则

1.顺其自然,尊重规律办事

我们每一个人办事,都想求得一个圆满的结果。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成事须有条件,须顺应客观规律,一味去强求,只会适得其反。

两千多年前,老子告诉我们,办事须顺其自然,顺应客观规律,乱来不得。所谓顺其自然,就是要顺时而动,依势而动;就是要冷静行事,相机行事。需要等待时便等待,需要行动时便行动,而且行必果断,行必迅速。以前有人提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这种想法近乎一厢情愿。在许多情况下,没有条件,想上其实也上不了,硬上则往往碰得头破血流。因为事物遵循其规律发展的自然过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孟子说:我们厌恶使用聪明,就是因为聪明容易陷于穿凿附会。假若聪明人像大禹治水,使水循着正常的渠道运行,就不必厌恶聪明了。大禹治水,就是行其所无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假若聪明人也能行其所无为,不违反自然之理而努力实行,那他的聪明也就不小了。

孟子这里说顺其自然,一是说要顺应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说要依凭客观条件和情势办事。从行事有为的情况看,顺应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往往就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违逆了客观规律,往往天时、地利、人和全失。比如治水。因为水能流,总往下流,所以我们就可以或堵或导,以使它更好地流。人类学会治水以后,大体上都采取堵、导结合的方法:修堤筑坝,该堵则堵;疏浚河道,当导则导。堵和导都是为了让水好好地流,驯服地流。如果像上古鲧那样,只是一味地去堵,人类今天是什么状况?很难想象。这就是顺其自然。

俗话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末与本相对,尾与头相反。末大、尾大相对而言,乃是本小、头小也。它违反了常规,如逆转来,就形成了喧宾夺主的悖论现象。如果一件事或一个事物处于次要地位的、从属地位的部分超出了居于主要地位的、支配地位的部分,那么该事物就要发生质的变化,变成其他事物了。

围绕这一主题,还有一个典故:

楚灵王派公子弃疾灭掉蔡国后,想封弃疾为蔡公,心里未决,便与上大夫申无宇商议怎么办。

申无宇答曰:“知子莫如父,知臣莫如君。‘关于此事,还是大王您自己决定吧。若要臣表态,那我就给您讲一个故事吧:从前,郑庄公建成栎城后,派子元去防守。子元去后,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其势力越来越大。到了郑昭公时代,子元的势力能够钳制王室,逼得昭公连’公字也称不起了。有这么一种说法:不能同时把五个身份高贵的人置于远方,也不能同时把五个身份低贱的人留在朝廷。不能让血亲到外界去,也不能让外臣进入朝廷机要处。这是治国安邦的好方法。大王您不依这个道理办事,竟想让弃疾戍守在外,而使郑丹为臣居于朝内,这将招致大祸呀!请大王明察!”

灵王认为申无宇说得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建议。接着他又问道:“国内筑大城是好事,还是坏事?”

申无宇回答:“郑昭公因筑栎城而被杀,宋子游为建亳城而被诛,齐无知因渠城被害,卫献公却因蒲城而遭放逐。栎、亳、渠、蒲都是大城,甚至与国都相等。这好比大树一样,当树枝的末梢过大时,树干就不堪其累而折断,又如动物一样,其尾太粗,超过了头部,它就无法摇动、掸转。因此,请君主再慎重斟酌。”

申无宇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立论环环相扣的答案,简直无懈可击,不怕灵王不听。申无宇给灵王提供的答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办事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头脑发热盲目地去办事,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2.注重实际,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我们在生活中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处理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办好。

你能不能成功,重要的一点是看你会不会办事。除非你本人确实是个独具天赋的艺术家或运动员,否则想不通过办事就能问鼎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情有难易之分、大小之别。有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就要去办,有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则可办可不办。如果你觉得自己对即将要办的事情无法办到,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你觉得自己对即将要办的事情把握不大,就要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可以办到,就要放开手脚去办。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办好。

(1)自吹自擂等于自取灭亡

办事时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更不可吹牛。过于自信、吹牛,结局只能是失败,只能是自己遭殃。元末有个士人王同喜欢说大话,尤其爱谈论军事,一谈到军事必定推崇孙武和吴起。遇元末大乱,张士诚在姑苏称王,跟朱元璋争天下。决战前,王同拜见张士诚说:“我看,现在地理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但是你占据姑苏却不能称霸天下,原因在于将领无能。现在你手下的将领,都是本领低下的人,打仗都不懂兵法,如同老鼠打架一样。大王如果能让我做将军,便可取得中原,对付小小的敌人(指朱元璋)怎么可能不赢呢?”张士诚认为他说得很对,就让他做了将军,听任他去招募兵员,并命令主管粮草的官员给他充足的给养,不要计较多少。决战开始后,朱元璋手下的李文忠攻破杭州城,王同原本没有本领,先前和张士诚说的都是大话,根本没有把握能战胜敌军。为了自身的安全,王同偷偷溜掉了。几天后,王同被搜了出来,被绑到军营外杀了,他临死前还夸口:“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真叫人哭笑不得!

(2)自己办不到的事就如实相告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别人请求我们给他办事,对于这类事,你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能力帮别人把事情办成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要当场拒绝掉,并这样回应他:“对不起,您托我办的事我实在无能为力,为了不耽误您的时间,我看您不如找别人帮一下忙?”你能这样说,就表明你是负责任的人,是会办事的人。如果你为顾及面子,爽快地答应帮人去办,还允诺一定办成功,那么当你实际去办,碰到了许多困难,而凭你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时,你可就没有面子了。

因此,办不到的事情不妨如实相告,这样对人对己都好。

(3)不要充当管闲事的角色

就管事者而言,大体有两种思想。一是只要是自己愿意管的都不是多余的,二是君子成人之美。两者都是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判断何事该管与否。除了自己的私事完全归自己管之外,涉及他人的所有事,都要视被管方的要求而定。人家需要你去参与策划或从中斡旋或锦上添花时,你就该伸出友谊的双手,献出你的智慧。而只是为了小集团的利益,无辜地伤害第三者,那就坚决不要管。再有,不管你心肠多热,态度多诚恳,但如果对方不需要你管,那么,你的行为也就等同于管闲事了。

管了不该管的事,对方不但不会领情,在他看来还会认为你多管闲事,瞎逞能。到头来你吃力不讨好,白受气一场,何必呢?

3.敬重别人,满足他人的心理需求

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如何顺应这种心理需求,做到尊重别人呢?

(1)从心理上尊重别人

我们在心理上必须牢记“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一信条,不以位高自居、自足、自傲。只有在心理上有尊重别人的想法,才可能做出尊重别人的行动。

(2)把握角色、知己知彼

把握角色是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包括知己和知彼两方面。所谓知己就是要善于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换角色,否则就难免造成不尊重人的局面。比如你是一个领导,在单位里严肃认真是必要的。但如果你回到家对娇妻爱子再摆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妻子儿女就会认为你缺乏人情味,不尊重他们对夫爱父爱的需求。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对方的年龄、身份、语言习惯等。假如对方是位年长者,而你是个青年人,在称呼上要礼貌,在语气上要委婉,在语速上要和缓,在话题上要投其所好,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必然能赢得对方的赞赏。

(3)搞清背景再开口

如果在交际过程中能考虑对方的背景,不触及对方的隐秘;如果在别人交谈时没有弄清别人话题的前提,不要突然插嘴;在谈话过程中不让自己的话带有更多的隐含前提,特别是错误前提,就是对别人的尊重。面对矮人却大谈矬子、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而又牛头不对马嘴地乱发议论、人家明明是自学成才却偏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这些都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4)注意你的态度

在与人交往中,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将体现出你对别人尊重的程度。比如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谦虚待人、礼貌待人、实事求是地评论人或事,都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5)区分不同场合

场合不仅可以提供话题,诱发谈兴,还能为你尊重别人提供机会。例如,在严肃的会场不要说笑打闹,否则就是对领导的不尊重。在朋友的结婚喜宴上应该谈些喜庆的、吉利的话题;如果你总谈些令人扫兴的话,就是对朋友的不尊重。即使朋友嘴里不说,心里也早已宣布你是“不受欢迎的人了”。

(6)处事礼为先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礼仪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人品,还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好感。在社交场合,男方将女方的手握得太紧、时间太长,是对女方的不尊重,会给人以轻佻之嫌;参加朋友的婚礼而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是对朋友的不尊重;和异性朋友靠得过近,甚至凑到对方耳边窃窃私语,是对对方的不尊重;站着与别人交谈而脚不停地“啪啪”打地,会使人感觉你已不耐烦;与朋友特别是长辈、上级、新朋友坐着交谈而大跷“二郎腿”,甚至抖腿,在对方看来,这是轻佻的表现、傲慢的外露,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7)守时体现尊重

如果你要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就应当准时赴约,不可姗姗来迟,否则让那么多同学等你自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8)不打断别人的谈兴

这点也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对对方的话题保持浓厚的兴趣,注意选择双方都熟悉又都感兴趣的话题,在对方谈兴未尽时不随便转移话题,以及结束话题时有所暗示、留有余地等都是尊重别人的体现。

(9)交谈时别惹人难堪

问答在交谈过程中是很常见的,但如何问却大有学问,因为问不好会造成难堪的局面,伤害别人的自尊。比如问话时应注意把握时机,别人正谈得火热,你突然一问打断别人的交谈,是不尊重别人;别人在某方面忌讳很深,你却不管不顾偏要追问,也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等等。

懂得尊重别人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简单的道理就是: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把握分寸,为自己留有余地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我们在社会中与人交往,不必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都说出来。

一个社交高手在说话中很懂得为自己留余地,你一定会认为他们很圆滑世故、为人不诚实。

其实说话前先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可以深谈的人,那么最好还是少说为妙。

科学史上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为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说:“我一定会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便问他:“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

年轻人正是把话说绝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将“一切”换为“大部分”,爱迪生便不会反诘他了。

词用对了,修饰程度不同,说起来分寸就不一样。如“好”一词,可以修饰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这些比较级的使用要慎重。如果你没听天气预报,即使听了,明天还没到,便不可以说:“明天一定会下雨。”一个人的文章写得一般,客气地说也只能是“还好”,怎么能说“非常好”呢?

好的修饰词使意思表达完整,恰到好处;过于夸张或过于缩小的修饰词,则会与客观实际相冲突,陷入两难境地。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中,皮卡索夫与罗亭有一段对话:

罗:妙极了!那么照您这样说,就没有什么信念之类的东西了?

皮:没有,根本不存在。

罗:您就是这样确信的吗?

皮:对。

罗:那么,您怎么能说没有信念这种东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个。

皮卡索夫在此用一个“根本”,把话说绝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一定要多用“可能”、“也许”、“或者”、“大概”、“一般”等模糊意义的词,使自己的判断留有余地。

有些人讲话,常常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也不让他人有讲话的机会,所以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其实,话语不在多少,只要恰到好处地说到“点上”即可,说多了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话多的人不一定智慧多,而事实上往往可能相反,所以俗语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在人际沟通中,说话切记不要旁若无人,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应该给人留余地,让别人也有讲话的机会,这才是智者所为。

5.不揭人短,多给别人留面子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所谓脸,就是人的自尊。人若没有自尊,那便无药可救了。没有自尊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失去的,一种是叫人给伤害的。对前一种人,我们可做的努力或许很少,但后一种情况我们却要千万注意,切不可随便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比如,有些人由于工作上能力较差,时常做不好事情,反而给人添麻烦,于是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都不想要他,似乎没有地方肯接纳他。有的领导便会对别人说:“他要是能走,我磕头都来不及!”这种话便是伤人自尊心的。

事实上,即使是在工作场所中被视为无用的人,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与自尊心。他或许看似低能,却在某一方面潜藏着特长;也许,他一无所长,但他却也因此比别人更勤奋卖力。偌大一个单位,总该有适合他的工作可做,而不应对他抱嫌弃的态度。

有的人本身并不低能,但因为做错了事,也会引得某些人说出伤人自尊心的话来。比如:“你是什么东西?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老底吗?”或者说:“你这种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话一出口,不是叫人心灰意冷,就是引起大吵大闹。

调查研究表明:凡是自尊心很强的人,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会尽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后于人。明智的人要保护他人的自尊心,还要想方设法维护他人的名誉及人格尊严。比如,注重礼貌,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与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适当的褒奖,让他们有荣誉感,等等。

自尊心受到损伤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属于局部的,就是说,被伤害者的自尊心并未完全失去,他还能感觉到自己受了伤害,这样他就必然记住伤害他的人,对之产生反感、厌憎乃至仇恨。

如果这个人是他的领导的话,他要么积极地谋划调离本单位,要么便采取“不合作态度”。只要是你说的话,你下的指示,他都不会尽心尽力、甘心情愿地去办。这样,怎么可能把工作搞好呢?

另一类伤害是全部的,就是说,被伤害者已经全然失去了自尊。他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叫自尊心受伤害。他自暴自弃,自甘下流,什么乌七八糟的事都干。到头来,他本人是一事无成,工作必然也大受影响。

伤人自尊心是办事大忌,只有懂得充分地尊重别人,让别人心情愉快,人家才能真心实意地与你一起做事。

有位文化界人士,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专业团体的杂志年终评审工作,这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难得的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过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问他为何年年有此殊荣,他在临近退休、不再参与此项工作后才公开其中的秘诀。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人留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后,他会找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存在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他也就因为顾虑到别人的面子,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年年找他当评委了。

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面子,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会闹出人命;如果你是个对面子不敏感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肯定有一天要吃亏。

有句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顾及别人的面子。

6.协调关系,人缘大于“事缘。”

有好人缘的人办事左右逢源,因此,平时我们都很羡慕那些善结人缘的人。那么如何才能赢得好的人缘呢?

清朝重臣张之洞就是一个高手。1884年5月22日,清廷任命张之洞为两广总督,张之洞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做好防务工作,协调好粤省各方大员和军队的关系是当务之急。当时存在着满汉矛盾、湘淮矛盾、主客矛盾,而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则是“振雪不和”,即张树声与彭玉麟之间的矛盾。自“同治中兴”以来,清朝的主要军队为湘、淮军,两军素有门户之见。钦差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与前任两广总督张树声分别是湘、淮军的著名战将。朝廷调彭玉麟入广东的直接原因,正是认为张树声办理军务不善。张树声还曾经阻止彭来广州,所以两人关系紧张早已众所周知。

张之洞在奉命接署两广总督时,即致函彭玉麟,对他称颂备至,夸他以往屡辞高官不就,隐身江湖,过着逍遥闲逸的生活,可是一旦时局危难,他立刻挺身而出,丝毫也不计较职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精神矍铄地奉诏率军来到海防前线,从此南方边防多了一道可以凭倚的万里长城。在信中张之洞还对彭玉麟倚重有加,说自己来到南海,想让国防前线固若金汤,还必须依靠他的言传身教,希望他能传授机宜,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帮助自己做出裁断,并表示在某天一定前往拜访,亲耳聆听指教,不胜感激,等等。彭玉麟看了信后自然很高兴,对张之洞当然是倍加信任了。

张之洞笼络住了彭玉麟,就又开始安抚张树声了。而且张之洞抓住一个机会,成功地缓和并融洽了自己、彭玉麟、张树声三人之间的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张树声督粤时,有不少人参劾他,说他枉情徇私、巧取财物、玩视边防、贻误地方、名不副实、难胜重任……于是朝廷要求彭玉麟、张之洞查清复奏。张之洞知道,张树声虽已被革职,但仍有相当势力,原来的淮军各部自不待言,即便是各府州县官吏,也多有攀附,值此时危用人之际,不应自毁长城。因此,他在接到谕旨后,经过斟酌,向张树声通报了谕旨及各条参奏内容,准许他申辩。后来又与彭玉麟密谈,想方设法使彭不计前嫌,同意共保张树声,最后两人联合递上了一份“查复张树声参劾折”。

张、彭在奏折中不仅为张树声一一做着辩护,而且称赞他一贯做事谦虚谨慎,久经疆场,一直刻意自爱,在各地为官都是孜孜求治。至于被参原因,都是因为属僚妄生揣测,怀疑他排挤其他将领。由于人们不了解情况,各存成见,于是流言就多了起来。

张之洞和彭玉麟的做法当然令张树声感激万分,就这样,张之洞抓住这一关键事件,不但消除了张树声对自己的猜忌,而且使张、彭之间的芥蒂顿然消除。三人关系因此融洽起来,张之洞内外调度就顺手多了,从而使广州的防务得以顺利进行。

张之洞通过化解淮军将领张树声和湘军将领彭玉麟之间的矛盾,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又赢得了湘淮两军的人心,可谓一举而两得!此可谓巧结人缘。

想拥有好的人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地苦练内功。好人缘的人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诚实待人;②深谋远虑;③理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④不得罪别人,懂得尊重别人;⑤具有诚实、守信的好习惯;⑥善于团结协作。人缘好的人,在社会上的形象一定很好,社会评价也高,因而在和别人办事中容易得到理解、同情、支持、信任和帮助。

所以一个人缘好的人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7.分清场合,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卖什么就吆喝什么。”应用到社交场合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如果一个人不分场合地说话,那不仅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还可能因此吃大亏。

你若想受人欢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否则就会破坏交际效果。

在不同场合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小场合和大场合,家庭场合与公众场合,人们对于批评性说法的承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正因为受特定人际关系和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说,换一个场合就不行。同样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也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环境,才有利于沟通。不顾及场合的心直口快是不值得提倡的。在社交场合说话,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思想上强化场合意识

有些人在思想上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什么场合他都习惯从主观意识出发。以为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往往会冒犯别人。

小刘和小李平时爱开玩笑,几天没有见,一见面一个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后来小刘因重病住进了医院,小李去医院看望,一见面想逗逗他,又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小刘变了脸,生气地说:“滚,你滚!”把他赶了出去。小李在病房里对着忧心忡忡的病人说“死”,显然是没考虑场合,人家怎能不反感、恼火?其实,小李说这话也是好意,想让对方开开心,只可惜他在思想上缺乏场合意识,不该在这种场合开玩笑,才闹出了不愉快。

这个事例说明,有些人说话所以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2)要充分利用特定的场合讲话

克林顿之所以能当上总统,与他的绝佳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在1992年10月15日第二次电视辩论中,辩论现场只设一个主持人,候选人前面都没有讲桌,只有张高椅子可坐,克林顿为了表示他对广大电视观众的尊敬,一直没有坐,并且在辩论中减少了对布什的攻击,把重点放在讲述自己任阿肯色州州长12年间所取得的政绩上。克林顿的这种以柔克刚、彬彬有礼的做法,立即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感。

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克林顿潇洒的姿态,敏捷的论辩与幽默机智的谈吐使他大出风头。他在对布什的责难进行了有效的反驳以后,很得体地对广大电视观众说:“我既尊敬布什先生在白宫期间的为国操劳,又希望选民能鼓起勇气,不墨守成规,接受最佳人选。”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充分利用特定的交际场合,可以为你增添无穷的魅力,从而使你的社交能力进一步加强。

(3)要自觉摆脱谈吐上的习惯性

人们的言行往往带有一定的习惯性。这种习惯性使他们说话时来不及考虑就脱口而出,造成与场合的不协调。

李辉陪女友到商场购物,在熙熙攘攘的商场里,女友兴致很高,从这个柜台到那个柜台,买了这件又看那件,快到中午了仍没有离开的意思,李辉有些不耐烦了。当女友提出买一条纯金项链时,他终于承受不住了,生硬地说:“你怎么见什么买什么,能赚多少钱啊?我又不是百万富翁!”这句话刚出口,顾客们都朝他们看,女友本来微笑的脸顿时变了样,生气地反驳道:“怎么,我还没有花够钱呢,你急什么?我就要买,怎么着!你若怕花钱的话,咱们就此分手吧!”直把李辉顶得说不出话来,难堪极了。接着发怒的女友什么也不买了,气愤地头也不回就走了。使李辉不解的是,女友的性格本来很温顺,交往以来,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可今天为什么她的火气这么大呢?很显然,是李辉忽略了场合因素,把其惯用的说话方式用到公众场合来,用生硬的口吻指责女友,刺伤了女友的自尊心,才引发女友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表现出了强硬态度。

所以,心直口快的人必须有意识地摆脱自己口语表达上的不良习惯,养成顾及场合、随境而言的良好表达习惯。在交际活动中,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说话,以使自己的谈吐既符合场合要求,又考虑到谈话对象的接受心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交际对象的沟通。

一个人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时时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就必须做到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否则不仅会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可能更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8.恭敬谦逊,多说润滑关系的人情语

生活中,总有人掌握不好说话的分寸,不该说的话不分场合地说个没完,该说的话反倒惜语如金。例如,朋友帮了你一个忙,你却把这当小事,连句人情话也懒得说,结果惹得朋友不高兴。其实,类似一些感谢的话何妨多说几句,你不会损失什么,同时帮你忙的人也会觉得你比较有人情味,帮你这个忙值得,下次还会愿意帮你。

朋友也好、亲戚也好,帮个忙、送点礼是常有的事,人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并不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些什么好处,甚至于因为关系好会很乐意帮忙,他所要求的也并不是等额的回报。这时候,如果你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没有一句表示感谢的话,人家怎么知道自己的好意是不是已被你接受?要知道,再要好的关系,既然受了别人的施予,就要做出及时、明确的表示,当然,一句恰到好处的人情话也就足够了。

梁超大学毕业后当了公务员,妻子是本地人,结婚的时候他们曾到妻子的伯父家做客,伯父伯母对这个一表人才的侄女婿很是欣赏。伯父是一家国企的老总,两人坐到一起很能谈得来,一来二去,夫妻俩去岳父岳母家去得少,反倒去伯父伯母家去得勤。

可是最近梁超发现伯父伯母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对他们越来越冷淡,有时候他们说要去看二老甚至遭到拒绝,这使二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岳母替他们解开了这个谜,伯父伯母家经济条件较好,经常接济他们,有别人送的好烟好酒以及单位里发的一些东西常让他们带回家。前段时间梁超曾提到想调到一个更有前途的部门,也是伯父通过关系帮他办成了。但是,就妻子这一边来说,可能觉得是自己的伯父这么亲的关系,就梁超这边来说,可能觉得这些对他们不过是举手之劳,因此,事前事后始终没说什么人情话。伯母有意无意地跟岳母提起,伯父为此很是生气,说他们没良心,不值得别人帮忙。二人一听连忙上府谢罪,才算挽回一点脸面。

在这里,梁超夫妻就是犯了不重视人情话的错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心里的感激人家一定知道。所谓话不说不明,即使人家知道,天长日久,帮完了忙总也听不到你一句人情话,心里也会不舒服的。

鉴于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刻意培养自己多说人情话的好习惯。

第一,经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见面语、感情语、致歉语、告别语、招呼语。早晨见面互问“早晨好”,平时见面互问“您好”。初次见面认识,可说“您好”、“很高兴和你认识”,分别时说“再见”、“请再来”、“欢迎您下次再来”。特定情况的告别可用“祝您晚安”、“祝您健康”、“祝您一路顺风”。有求于人说声“请”、“麻烦您”、“劳驾”、“请问”、“请帮助”。对方向您道谢或道歉时要说“别客气”、“不用谢”、“没什么”、“请不要放在心上”。

第二,养成对人用敬语、对己用谦语的习惯。一般称呼对方用“您”,对长者用“大爷”、“大妈”、“先生”,对少年儿童用“小朋友”、“小同学”,称呼别人的量词用“位——各位、诸位”,不要用“个”。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可以用“个”。例如:对方问“几位?”自己答“个人”。

第三,多用商量语气和祈求语气,少用命令语气。如“您请坐”、“希望您一定来”等。这样语词和气、文雅、谦逊,让人乐于接受。

第四,说话要考虑语言环境。即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谈话人的不同身份,谈什么事情,需要用什么语气。例如,商业工作者出于工作和礼貌需要,见矮胖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丰满”,见瘦长体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苗条”。其实“丰满”和“苗条”是“肥胖”和“瘦长”的婉转说法,但前者易为别人接受。其次,要考虑不同的对象。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地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因此见了外国人就不适宜问上述话语,可改变用“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等。

第五,注意说话的空间和时间。谈话人的身份各异,如果是长者、上级、师辈,谈话的距离太近和太远都是失礼的。男女之间谈话,距离则不宜太近。说话的时间过长、过多、中途停顿,都是不礼貌的。

总之,要根据时间、地点。对方的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和自己的关系,多说并恰当地选择人情话和礼貌用语。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该说好话时就要说,甚至多说一些也无妨,没有人因为听到好话而产生反感。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欢迎,就要适时地用语言表现出自己的礼貌与修养。

9.了解对方,赞美要真诚

你在办事时如果希望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首先就要了解人们喜欢什么,并去投其所好,否则的话,你就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失败。

人性总是喜赞扬而厌批评。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什么事情都好解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什么事情都可办成。

会办事者善于抓住不同人的特点,区别对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投其所好”。

例一:有一位美国的老妇人向史蒂夫·哈维卖保险。她带来了一份全年的哈维主编的杂志《希尔的黄金定律》,滔滔不绝地谈她读杂志的感受,赞誉他“所从事的,是今天世界上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最美好最高尚的工作”。她这番做了充分准备的谈话让主编兴奋了75分钟,直到访问的最后5分钟,老妇人才巧妙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保险的长处。就这样,她谈成了5倍于预期的金额的保险业务。

例二:布拉格尔电气公司的布朗也用投其所好的办法,使一个拒他于千里之外的老太太,十分乐意地与他做成了一笔大生意,顺利完成了推销用电的任务。那天,布朗走到一家整洁的农舍前去叫门。户主布朗肯·布拉德老太太得知是电气公司的推销员之后,便“砰”的一声把门关闭了。布朗再次敲门,没有一点回应。经过一番调查,布朗又上门了,他说:“布拉德太太,很对不起,打扰您了,我不是向您来推销用电的,只是要向您买一点鸡蛋。”老太太的态度这时比以前温和了许多。布朗接着说:“您家的鸡长得真好,看它们的羽毛长得多漂亮。这些鸡大概是德国名种吧!能不能卖一些鸡蛋呢?”布拉德太太反问:“您怎么知道是德国的鸡呢?”此时布朗十分清楚他的投其所好之计已初见成效了,于是更加诚恳而恭敬地说:“我家也养了这种鸡,可像您所养的这么好的鸡,我还从来没见过呢!而且我家的鸡,只会生白蛋。您的邻居也都说只有您家的鸡蛋最好。夫人,您知道,做蛋糕得用好的蛋。我太太今天要做蛋糕,我只好跑到您这里来了……”老太太顿时眉开眼笑,欢迎布朗进屋谈谈。

进屋后,布朗发现这里有整套的奶酪设备,断定男主人定是养乳牛的,于是继续说:“夫人,我敢打赌,您养鸡的钱一定比您先生养乳牛的钱赚得还多。”老太太心花怒放,乐得几乎要跳起来,因为她丈夫长期不肯承认这件事,而她则总想告诉大家,养鸡的收入更可观一些,可是没人感兴趣。布拉德太太马上把布朗当做知己,不厌其烦地带他参观鸡舍。布朗知道,他投其所好之计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了,但他在参观时还是不时发出由衷的赞美。赞美声中,老太太介绍养鸡方面的经验,布朗听得很认真,他们变得很亲近,几乎无话不谈。赞美声中,老太太也向布朗请教了用电的好处。布朗针对养鸡场用电的好处详细地予以说明,老太太也听得很认真。两星期后,布朗收到了布拉德老太太的用电申请。

与人办事,有时用直来直去的方法,显然难以奏效。反之,若根据不同谈话对象的特点,将谈话向其感兴趣的方向稍微绕一下,往往可以曲径通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一个周游世界的妇女,无论她走到哪个国家,都会立刻结识一大群朋友。一个青年问她其中的秘密,她说:“我每到一个国家,就立刻着手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并且只学一句,那就是‘美极了’或者‘漂亮’这句话,就因为我会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这个意思,因此我的朋友遍天下。”

是的,“美极了”的确是一个绝妙的词,我们可以对任何一个人用上这个词,也可以用在一餐饭上,甚至一只猫、一只狗的身上。只要一个人的听觉没有失灵,当他听到这个词时,心情一定会快乐许多,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山的崇高、水的清澈、花的娇艳、月的皎洁,使人们心驰神往。能诗能文的人,总要挥笔赞美它们、歌颂它们,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即使是普通人,在游山玩水时,在花前月下,也会发出感叹:“这山真雄伟啊!今晚的月光多好啊……”

别人身上可赞美的地方比自然界多上千倍万倍。有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的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政治领袖;有勤勤恳恳为社会服务的人们……诸如此类,都值得一赞。即使没有特别技艺和才能的人,他们性格上也有或多或少的优点。有豪爽的人,有和蔼的人,有细心的人,有大方的人,总之,凡是值得一赞的特征,我们都不妨去赞美。

耶鲁大学著名教授莱昂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闷热,他走进拥挤的餐馆去吃午饭。在服务员递菜单时,他说:“今天那些在炉子旁烧菜的小伙子一定够受的了。”那位服务员吃惊地说:“上这儿来的人不是抱怨食物不好,就是指责服务差劲。10多年来,你是第一个对我们表示理解和赞扬的人。”这位教授后来说:“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点作为人应享有的关怀。”

不要怕因赞美别人而降低自己的身价。相反,应当通过赞美,表示你对人的真诚。记住这一句话:“给活着的人献上一朵玫瑰的价值,要比给死人献上一个大花圈的价值大得多。”生活中没有赞美是不可想象的。百老汇一位喜剧演员有一次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剧院,给成千上万的观众表演,然而,没有赢得一丝掌声。他后来说:“即使一个星期能赚上10万美元,这种无人喝彩的生活也如同下地狱一般。”

赞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平时对一切都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好像人世间根本不存在值得他赞美的事物。这种人缺乏真情实感,缺乏谦逊的品德。即使口中说出赞美之词,也像是一种虚伪的客套,甚至被人误认为是在讽刺。

当你赞美别人的时候,好像用火把照亮了别人的生活,使他的生活更加五彩斑斓;同时,火把也会照亮你的心田,使你在这种真诚的赞美中感到愉快和满足,并推动你对所赞美事物的向往,引导自己向这方面前进。当你向朋友说“我最佩服你遇事能够坚决果断,我能像你这样就好了”的时候,同时也会被朋友的美德所吸引,竭力使自己也能够坚强果断起来。妻子或丈夫如果学会多赞美对方,那就等于取得了最可靠的婚姻保险。

经常赞美别人的人,胸襟多半是开阔的,心境多半是快乐的,与人的关系多半是和谐的,而他个人的生活也多半是富有生命力的。

赞美还能有助于被赞美者不断地把自己的美德发扬下去。你赞美一个人的勇敢,就能使他加倍勇敢;你赞美一个人的勤劳,就能使他永不懈怠。多少人在热烈的掌声中,更加奋发;反之,多少人在责怪、怒骂声中消沉下去。

此外,赞美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彼此的怨恨。某地有一家历史悠久的药店,店主皮亚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离他不远的地方又新开了一家小店。皮亚对这位新来的对手十分不满,到处向人指责小店卖次药,毫无配方经验。小店主听了很气愤,想到法院去起诉。后来,一位律师劝他,不妨试试表示善意的方法。第二次,顾客们又向小店主述说皮亚的攻击时,小店主说:“一定是误会了,皮亚是本地最好的药店主。他在任何时候都乐意给急诊病人配药。他这种对病人的关心给我们大家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我们这个地方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做生意还有很大的潜力,我是以皮亚作为榜样的。”当皮亚听到这些话后,急不可耐地找到自己的年轻对手,还向他介绍自己的经验。就这样,怨恨消解了。

可见,赞美别人的功效多么巨大和神奇。

10.成人之美,复杂人生的立足点

只要是好事,有益的事,我们就应该放手去做,别问它有什么好处来回报我们。这并不是在唱高调,人只有具备这样的情怀,才能聚合人气,才能有所成就,有所发展。

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生立足的艰难。人们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键在于方法。如果在社会上遇到了这些事情,要么是你求别人帮你办事,要么是别人求你办事,你都要有一定的方法,不然就很难办成。

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去找人办一些事,同样,别人也可能找你办点事,人人都无法脱离这种责任。

无私的人正是看到这一点,并诚实而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别人的生活中,给别人以温暖和善意,同时也使自己快乐而充实。

自私的人正是无视这一点,无情、冷漠、贪婪地从别人那里为自己索取和争夺。这种人最后得到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优良品质的丧失,他的躯体和灵魂都已被自私所腐蚀了。

也许没有比帮助别人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温暖而贴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美好的希望的意义。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你的一句话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几十元钱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干出一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谈心可能会使他建立起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勒马后重新振作起来,找回一个全新的自我。

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道信赖的目光,这一道目光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的强大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朋友的巨大支持。

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忙,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出善良的难得和真诚的可贵。说不定当他看到有人遇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呢。

总之,在生活中大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热情的手给予大力帮助,使之功成事就,总会有所报偿的。

我们对于好心人总是会发出这样由衷的祝福: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如果说这个世界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那就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拥有这种品格的人才会真正生活得坦荡、充实快乐,他们那种无私、博大的爱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这样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不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吗?

11.责人如责己,别用批评发泄心中的不快

在生活和工作中,批评和奖励一样必不可少,因为缺点每个人都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进步。自己认识不到就得靠别人来帮助,这就是批评的价值所在。所以,批评人让对方认识到批评的价值才不会使批评走向误区。

但是,在开展批评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里也有艺术性。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1)体谅对方的情绪,取得对方的信任

这是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的第一步。心直口快作为人的一种性格,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体现出它的优点,但在批评他人时,却往往把事情搞糟。因为心直口快者往往不能体谅对方的情绪,只图一时“嘴快”,随口而出,说完就忘,而在被批评者的心理上却蒙上了一层挥不去的阴影,进而对批评者失去信任。所以当你在批评他人时,不妨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得了这种批评。如果所批评的话自己听来都有些生硬,有些愤愤不平,那么就该检讨一下措辞方面有何要修改之处。

另外,也要考虑场合问题。不注意场合的批评,任何人都不会接受。

(2)诚恳而友好的态度

批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哪怕是轻微的批评,都不会像赞扬那样使人感到舒畅,而且,批评对象总是用挑剔或敌对的态度来对待批评者。所以,如果批评者态度不诚恳,或居高临下,冷峻生硬,反而会引发矛盾,产生对立情绪,使批评陷入僵局。

因此,批评必须注意态度,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就像润滑剂,往往能使摩擦减少,从而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

(3)只说眼前,不提过去

批评并不是回顾过去,而应该站在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将来如何改进的立场上进行,最重要的是将来,而不是过去。

不追究过去,只将现在和将来纳入需要解决的问题,亦即不是责备已成的结果,而是对今后如何做有所“鼓励”,这样的批评才是理想、得当的。

(4)只论此事,不谈其他

如果一次批评涉及许多事情,不仅使内容相互抵消,而且还可能把握不住重点,同时也容易使被批评的人意志消沉。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面谈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形,日常的工作场合说话的机会很少,所以便趁面谈的机会把过去的一切全盘托出。对方因此会产生对抗的心理,为了有效地说服,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

(5)人员一对一,莫让他人听到

这是因为批评时若有他人在场,被批评者会有屈辱感,因此心生反感,只会找理由辩解,而无心自省,也就无法产生效果。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尤其不要当众批评部下,除非是与自己有信赖关系的部下。

(6)别用批评来发泄心中的不快

所谓的“批评时不可加入感情”,意思是说责备别人时要公事公办,不要混杂私人的不快感情,而是进行冷静的批评。可是,批评是人的感情行为,不可能脱离感情,那种如同戴面具的批评是令人生厌和有违自然规律的。因此,如何正确地表现感情就成为批评重要的一环。换句话说,透过批评表现出自己的感情打动下属的心,才是有成效的批评。

要想真正打动下属的心,达到说服的效果,绝不能把自己表现得完美无缺,高高在上地批评对方。这样只是使批评的一方获得自我满足,毫无半点成效。而应该将对方的缺点和错误看成是自己的,抱着希望对方能发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并予以纠正的心情。

也就是说批评对方也等于批评自己。因此,作为能左右别人的上司,必须以责己之心来批评部下,否则就收不到真正的批评效果。

“责人如责己”,这一点不可忘记。

12.打破常规,不走旧路子

有一则脑筋急转弯这么说:“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拉也拉不开,为什么?”回答是: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来的。

像这样需要变通的情况,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有时候,你会为某一个失败而懊悔,但是,如果你稍稍变通一下,就会是另一个结局。生活是多变的,事物也是多变的,在这个随时都在变化的世界中,你得学会随机应变。多多训练你的应变能力,你将受益无穷。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一些傻事。有时候,这些傻事会傻到让你吃惊的程度,但你又避免不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你的脑筋太直,不会转弯。

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常常以过去的成败来看将来的机会。如果你的过去特别艰难困苦,你大概得加倍努力,才可以看到将来的前途。

但是,经验也常常限制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看不到新东西,创造不出新方法。

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总是依赖经验,你就限制了自己。所以,要善于变通,敢于变换过去的做法。

你也许常抱怨生活平淡如水,但你却不知,正是这平淡中蕴藏了许多智慧。这些智慧不是书本中教给你的,而是生活实实在在教给你的。好好留心生活,你将会变得聪明。

我们对待人,对待事,往往习惯于用一些想当然的办法,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办法毫无效果。比如,批评人的时候,你多半会很严肃,言词尖锐、语调凝重,但受批评者可能一点都没把你的话听进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得想办法,变通一下办事的方式,效果肯定就不一样了。

变通讲究灵活,它不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是时常变换几个角度,以此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你早晨一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早饭、上班或学习……在这一系列生活片断中,你一定会养成某些习惯,比如刷牙时,你常用一定的姿势,吃饭时你常坐某个位置,上班时,常走某条线路。习惯使你的生活有规律,可以使你少动脑筋,很自然地就完成一些事,习惯使你感到舒畅。

但是,习惯有一个很大的害处,就是使你总是在老路上走。这就像你看书时,把某一页纸折了个角,然后合上书。过一段时间,你重新打开书时,便会一下子翻到有折角的那页。我们的习惯就像那折角一样,会使我们重复过去的办事方式,而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很多人会告诉你,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劲,这没错。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因此而固执己见,不知不觉中,一条道儿走到黑。事实上,坚持一个方向走到底是不太现实的,就像你开车,不可能总是方向不变,而是不时地调整方向。有时候,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还不得不另辟新路,你注定会栽跟头。

同样的动作、语言、思维方式,会使我们的头脑产生一种定势。比如,有人问你:“牛的头朝南,它的尾巴朝哪里?”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朝北。”但合理的答案应该是“朝下。”又比如问你:“三点水加一个‘来’字念什么?”你依据经验回答:“念‘来’。”又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呢?”你可能会回答:“念‘去’。”其实,你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三点水加一个“去”字,那分明是个“法”字嘛!

要摆脱这种思维定势,需要你发挥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灵魂。有了它,你才会变化自如。

有个成语叫“曲径通幽”,意思是说,做事时可以用迂回的方式达到目的。生活中,有许多事,你强攻硬取往往会坏事,但如果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却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你也许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做任何事喜欢参考别人的做法。你也许很害怕打破常规,不愿去做一些出格的事儿。这一点可能不会给你带来意外的麻烦,但也不会给你带来非凡的成功。不凡的成果常常是你突发奇想时获得的。

讲变通,是要让你不要死守老路,目的在于取得更高的效益,更好的结果。变通不是朝令夕改,不是故意寻求新奇,它只是让你更好地实现目标。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

下篇:放弃那些让自己被动的说话办事方式

1.切忌交浅言深

一位少年只身离家,要到外面打天下,临行前,他的父亲告诉他:“多听少说常点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这位父亲真是个尝过人生滋味的人,“多听少说常点头”,这句话真是一颗“金丹”。

事实上,这句话相当浅白,不用解释也懂,但为何要如此做,可不是人人都懂。以下就简单地一一说明。

“多听”,就是多听别人说,听别人的做事经验,听别人的人际恩怨,听别人话语透露出来的有关周围环境的讯息……你多听,别人就会因为你“多听”而多说,他说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

“少说”,多听自然就会少说。少说不但可以“导引”对方多说,还可以避免流露自己的内心秘密,更可以避免说错话,得罪别人。少说,你就成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一切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常点头”,这并不是要你做个没有主见的应声虫,而是避免在群体中成为别人眼里“不合时宜”的人。也就是说,听别人说话时,多点头,表示你的专注和附和,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先点头再提出。无关紧要的事,不必坚持己见,多点头附和,并且配合。这样人人都会当你是好朋友,你就没有走不通的道路。

“多听少说常点头”的原理就在于顺着客观环境,避免突出自己,为的就是减少别人对你可能的伤害。

“多听少说常点头”这个原则适合于人一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同样适合处理每一阶段的人际关系。初出社会“多听少说常点头”是学习;中年时期,事业呈现往上的态势,“多听少说常点头”则可减少阻力;到了老年,事实上,老年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如缄默养气,并且多“点头”,鼓励年轻人,否则就无法获得别人的敬重,成为人人讨厌的倔老头了。

和人交往,与人初次见面,或才见过几次面,就算你觉得这个人不错,而你也喜欢他,也不该把你的心一下子就掏出来。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意思是说,对还不了解的人,无论说话或做事,都要有所保留,不可一厢情愿。

告诉你不要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并不是教你做个虚伪、城府深的人;而是人性复杂,你若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用心和他交往,那么就有可能“受伤”。

把心掏出来,这代表你的真诚和热情,但见你把心掏出来,他也把心掏出来的人不太多,而且也有掏“假心”的人。若这种人又别有居心,刚好利用了你的弱点,好比薄情郎对痴情女一般,那么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会玩手段的人,更可以因此把你玩弄于股掌之中。

也有一种人,你把心掏出来给他,他反而不会尊重你,把你看轻了。有些人就是有这种劣根性,你对他冷淡一些,他反而敬你又怕你。换句话说,对这种人来说,太容易得到的感情,他是不会去珍惜的,那么你的付出不是很不值得吗?至于你与他的关系,就不用想着什么发展了。

另外还有一种状况,你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如果对方是个谨慎的人,那样你反会吓着了他,因为他怀疑你这么坦诚是另有目的,如果是这样,你不仅弄巧成拙,也弄坏了有可能发展的关系。

此外,你把心掏给人家,结果没有得到相等的对待,那种被“抛弃”、“背叛”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

因此,与其把心一下子掏出来,不如慢慢观察对方,有了了解后再“交心”。你可以不虚伪,坦坦荡荡,但绝不可把感情放进去,要留些空间作为思考、缓冲——不掺杂感情因素,那么一切就好办了。

不要把心一下子就掏出来,这和修养、道德无关,而是顾虑到现实人性的特点。

2.避免说话不过脑子

说话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话语的联系而恰当地选择语言。

几位年轻的员工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骨真够硬朗,今年高寿啊?”老工人回答说:“77岁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活到了82岁呢!”“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冠军啊。”“不过,××去年驾鹤西行了。”“唷,这回可轮到您了。”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上。前面老人刚说完老同事逝世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了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员工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不快了。

讲究说话的艺术对于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营造良好的气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则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说不同的话。大家知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乱邦,所以老于世故的人,总是精于此道,可以不开口的,就情愿学金人之三缄其口,实行其“庸人之谨”。比如他的隐私唯恐人知,你说话时偏在无意中说出他的隐私,基于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道理,他会认为你是有意揭露他的隐私,恨你入骨。所以,揭人隐私是说话的第一忌。

他做的事,别有用心,他对自己的“用心”,极力掩饰不让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他非常不利。你如与他向来熟悉,对他的“用心”知之甚深,他虽不能断定你一定明白,然而终究会对你感到十分疑惑与妒忌。你处于这种困难境地,绝不可对他表明绝不泄密,那你将如何自处呢?你唯一的办法,只有假装耳聋,若无其事。自作聪明是说话的第二忌。

他有阴谋诡计,你却参与其事,代为决策,帮他执行。从好的方面说,你是他的心腹;从不好的方面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你虽谨慎地保守秘密,从来不提及这件事,不料另有智者猜中此事,对外宣告,那么你无法逃掉泄密的嫌疑。这种情况下你只有经常接近他,表示自己绝无二心,同时设法侦察泄露这个秘密的人。为阴谋献策是说话的第三忌。

万一对方对你不太了解,不十分信任,你却极力讨好他,对他说极深切的话,假使他采用你的建议,然而试行的结果并不好,一定疑心你有意捉弄他,使他上当。即使试行结果很好,他对你也未必会增加好感,认为你只是偶然看到,实行又不是你的力量,怎可算你的功劳,所以这个时候还是不说话为好。急于献策是说话的第四忌。

他犯有错误被你知道,你便直言进谏。他本来就已觉得愧疚,唯恐旁人知情。你去揭破,他自然更觉惭愧,由惭愧而愤恨,由愤恨进而与你发生冲突,你不是凭空多了一个冤家?所以,即使告之,也应以婉转为宜。直言进谏是说话的第五忌。

假如你为你的上司出谋划策而使事情大功告成,他则必会深恐好名声被你抢去,内心惴惴不安。你知道了这种情形,就应该到处宣扬,逢人便说,极力表示这是上司的善谋,这是上司的远见,一点也不要透露你曾经出了什么力。与上司争功是说话的第六忌。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说话是最关键的。在社交场合中说话,“嘴上一定得留个把门的”。说话之前一定要学会过过脑子,慎重考虑好了再说,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乱说。

3.对市侩小人不能缺少城府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生活中的市侩小人随处可见,他们对权势钱财看得特别重,谁有权有势就巴结逢迎谁,看到腰缠万贯的人更是趋之若鹜,这种人不问是非曲直,吃吃喝喝就能混在一起。他们以“朋友”的面目出现,追求实利。对于这类小人,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努力识别防备并尽量远离他们。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取得成绩有了荣誉之后,总有人殷勤地表示友好,而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这些人则躲得远远的。有的人对那些于自己有用的“朋友”,就千方百计地加以笼络,对暂时用不上而将来有所求的“朋友”,则敷衍了事、若即若离地维持;对曾经有用、今后不再用的“朋友”,则置之脑后不予理睬;对那些过去有恩于自己、后来陷于困境需要他帮助的朋友,则忘恩负义,甚至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这种势利小人,之所以与你交往,看重的是你的权力、财富、美色,而一旦你失势、破财、人老珠黄,他就会弃你而去。与这种人实无友爱可谈。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不应该与被财富毁了的人来往。”并警告我们不要交酒肉朋友、势利朋友,不要与势利之徒搞在一起,成为所谓的合作者。

对待散布谣言的人应谨言慎行。

在任何社交场合,热衷于散布谣言的人都不会受欢迎。习惯上,大家把这种喜欢搬弄是非、传播谣言的人称为“扩音器”。

人们对这种人,通常有两种态度。一是可以利用他们的嘴巴传播某些事情,在他们尚未知觉时就把他们当做有效的工具。二是担心他们胡说八道、惑乱人心,因而不会在他们面前讲什么知心话,特别是一些很需要保密的心里话。

当某位“朋友”因忌妒你的才华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要造成你和朋友之间的隔阂,往往是利用“扩音器”来使用反间计。他会做出一副真心为你的样子向你转述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朋友对你的诸多不满。你一听定会非常气愤,想起自己平时待他不薄,立刻会做出言语上的反应。你的做法恰恰落入了对方的圈套,因为他可以拿着你气愤时所说的反击语向那个朋友转述。如此一来,你和那个朋友便成为真正的仇敌了,而在中间散播谣言的人则会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看你的笑话。对于这种势利小人,一定要心有戒备。切记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遇见市侩小人,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与他们起正面的冲突,能避则避开。因为你根本不值得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上。一旦把握不好自己的行为尺度,得罪了小人,他就会想方设法来算计你,破坏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使你不能安心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可谓是待人处世中与小人打交道的至理名言。

4.如果超出原则的底线绝不能忍让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会隐忍,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勤劳、质朴、吃苦、耐劳这种精神任何时代都应提倡和发扬。忍对他人来说是尊重,对自我则是一种约束和克制,有忍耐力的人实际上是有修养、有自制力、有知识的人。但是“忍”也要有一个度,我们不能没有原则地忍让。一个人如果不敢坚持原则,以牺牲根本的东西来换取一时的风平浪静,那么这样的人就只能是人们眼中的“窝囊废”,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为人们所唾弃。

不敢坚持原则的人主要原因是不敢付出代价,以原则做交易,以牺牲原则来保住自己看重的那一点点其实价值不大的东西。坚持原则虽然有时可能会得罪别人,但却能保住自己的根本利益,在众人眼中树立起一个敢于维护原则的好形象,有利于工作和个人的长久发展。所以,千万不能一味地忍让,不能丢掉忍耐的最后极限。

人是应该看重原则的,虽然有时候出于一些不得已的原因,一些小的、非原则的事情可以不放在心上,但当根本原则受到侵犯时,就不能再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了。

我们知道,量与质是对立统一的,质的变化是由量变引起的,事物的性质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而一旦超出了这个度,事物的性质便会出现新的特点,正如水在100摄氏度之内仍然是液体,可一旦达到沸点便变成了气体一样。在对待忍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度。

为了帮助你掌握好忍的度,我们提供了以下几个大概的原则供你参考:

第一,不能忍无止境。

也就是说,你对同一对象的忍,可以一次、两次,但绝不可一再退让。对待这种人,在经过几次忍让之后,看清了其真面目,则不应再忍下去,可以适当地反击对方,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

第二,当对方的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必须予以坚决反抗。

有时对方的一些过分之举在你看来是区区小事,不必放在心上的,但对方可能会认为你软弱可欺,因而得寸进尺,触及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这时你就不能一味忍让。否则的话,你就是没有原则之人了,也更加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其恶性膨胀。因此,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予以坚决反抗。

第三,当恶棍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行其恶时,不能忍让。

忍无可忍的情况有时也会出现在一些公共场合。有些人认为别人不认识自己,而且以后彼此间很难相遇,因而处于一种相对匿名者的状态中。这种场合往往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责任感,也会不同程度地丧失自己的良知,因而发生和做出一些过分的行为。例如,在火车上、在公园里、在公共汽车里等。在这种公共场合,有些老实人常常抱着一种尽量少惹麻烦的心理,对于一些过分的、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持“忍”的态度。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有时不但不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还可能助长了对方的气势,使其更加咄咄逼人。因此,对待这种情况下的恶人,必须以硬对硬,以毒攻毒,反正他也不知道你的底细,只要有把握,就可以坚决反击对方。这样一方是咄咄逼人,另一方却又是息事宁人,很容易造成一种有利于某些人不断膨胀其侵犯心理的环境和条件。但是,也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些人肆无忌惮地一意孤行,也很容易把人们逼到一种忍无可忍的地步,进而做出奋起还击的行为。

要保持自己的气度,把自己的刀剑插入刀鞘,但需要自卫时要毫不犹豫地拔出来。既然你已经躲不过去了,不如趁早解决的好。千万不要再一味地忍让下去了。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需要把握好“忍”这个度。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不涉及原则的小事上当忍则忍。但一旦触及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甚至超过了原则的底线,我们就一定不能再忍下去,否则不仅助长了某些人的嚣张气焰,更丧失了我们的做人原则,这一点务必希望大家保持高度的警惕。

5.办不到的事别硬撑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亲友或上司找我们帮忙办某事,这个时候请你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满口答应。就算碍于情面也要让自己冷静一下,大脑快速地考虑几分钟,掂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办得到、办得好。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然后再作决定。

许多事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有时受各种条件、能力的限制,一些事是很可能完不成的。因此当朋友提出托你办事的要求时,你首先得考虑,这事你是否有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你就得老老实实地说,我不行。这时,如果拉不下脸来,随便夸下海口或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都是非常有害的。我们知道,言而有信是做朋友的信条,也是友谊的基础。明明办不成的事却承诺下来,到时候不仅令人失望,还可能耽误朋友的事情。因为如果你办不成,他可能找别人办或另想其他的法子,但你答应了却没有办成,这样做,就会伤了情义。这就是平常所讲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如果为了一时的情面接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或无法做好的事情,一旦失败了,同事、亲友、上司就不会考虑到你当初的热忱,只会以这次失败的结果来评价你。

某教师刚刚师范毕业被分到某中学工作,正赶上市教委要求该校抽调人员对全市的中学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因这位年轻教师还没有安排授课,因此就选中了他。起初,他感觉为难,自己刚刚走出校门,不仅对本市教学情况不熟悉,就是对教育工作本身,又能知道多少呢?本不想参加,无奈校长已经开口,实在不好拒绝,只好勉强服从。

一个半月过去了,别人都按分工交了调查报告,唯有他一个,由于不谙世故,又缺乏经验,对自己分工调查的三个中学连情况都没摸准,更不用说分析了。市教委主任很恼火,责备校长,怎么推荐这么一个人。某教师面子受不了,又是气又是羞愧,最后只好以辞职来解脱自己。

这位教师由于当初不好意思拒绝,最终面子难保,身心都受到了伤害。这对他是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如果你认为这是上级交给你的事不好拒绝,或者害怕因拒绝会引起上司不高兴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更艰难。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量力而行,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气,很巧妙地告诉上司,这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既不让上司觉得你缺少能力,也别让自己硬接下来,若到时完不成更加损害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毕竟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做自己的事情时,有时会涉及别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必须全盘衡量,把握分寸,协调好各方面的利害关系。

有些事情,不该做时就不能做,一旦做了,可能就违情、违理、违法,使自己或别人遭受名誉、经济或地位的损害。当有人托你办风险很大的事时,你也绝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不负责任地答应他、纵容他,一定要慎重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如果有人想整治别人,编造假的事实,求你出面作伪证,或者有人想让你同他一起干违法乱纪的勾当,如果你不想与其同流合污,就应有勇气拒绝这类对自己不利的要求。

另外,有人请你代其完成工作时,如你的同事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往你身上推,此类情况,都应拒绝。因为,形形色色的人们在社会舞台上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既然承担了某种社会责任或契约,就应该践约。

的确,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有体会。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时,更是叫人左右为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难以说出拒绝的话了。

不过,当你经过深思熟虑,知道答应对方的要求将会给你或他带来伤害时,那么,就应该拒绝,而不要为了面子问题,做出违心的事来,结果对双方都无好处。

人际交往中,遇到那些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的为难之事时,聪明人的做法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推一推、拖一拖,把事儿推掉、“拖黄”。虽然有时也会惹人不高兴,但于己却不会有太大损失。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当有人找我们办某件事时,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外,就要果断地予以拒绝,否则其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

6.拆掉沟通时的“架子。”

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总喜欢摆出一种高高在上、令人难以接近的姿态,与他人保持着相当的情感上的距离,也就是所谓的“架子”。“架子”这东西,最好不要放在心里,更不要把它当成“脸谱”,尤其是在与人建立友好关系时,因为它最容易使人产生反感情绪,造成不够良好的人际关系。它最能阻碍你与他人之间的成功交往。对于一些人来说,平心而论,他们并不想摆出架子,只是一种心理的惯性使然。如果这种心理惯性已经影响到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那就必须毫不犹豫地把它当成枷锁一样砸烂。

一个调查表明,不愿被接近的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架子大”;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双方关系不融洽的主要责任在对方,这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刚进入一个新的人际场,较为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大家会在暗中观察、分析他。例如,他的能力如何,他的思想修养怎样,他的言谈举止是否恰当,他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缺乏自信的人,会因此而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认为别人不尊重自己,于是,当他不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距离时,往往就在行为上来一个反抗——表面化的威严,这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架子”。另一方面如果过多考虑自己如何如何,忽略了与大家感情上的沟通,都会使人认为你摆架子。给人的印象,以及在人情绪上造成的影响都是很不好的。有自尊心的人会尽量避免与你接触。所以,千万不能忽视这看起来不甚重要的行为,放下架子,不仅能赢得建立关系时的畅通无阻,更重要的是能获得思想感情上的相通和互相信任与尊重。

王某办一个手续,连跑了几个地方,不知为什么,总是解决不了问题。有人说要送礼,他不懂送礼也不愿送礼,只有愤愤然骂上两句,自己苦恼不堪。

朋友了解此事后,指点他去直接找某主任。可他到办公室却扑了个空,追到家里也没人——还被势利的保姆“损”了几句。他顿时火起,却又“好男不跟女斗”,只得裹着满腹懊恼回到家,发誓再也不去找人办事儿了。

朋友知晓后,哈哈大笑,说:“你呀,就这么不济事!在外边办事情哪有这么容易的!现在,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架子了!”

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王某。第二天,他又去找某主任。虽然没带任何礼物,但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地顺利,主任只照例问了一些问题便为他办了手续,烟都未抽一支。

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往往“脸皮薄”,放不下“清高”的架子,自然也就不能为社会所接纳,不能与环境相适应,自然也就难以真正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说话办事,放下自己的架子,将使我们更易被他人理解,也更易被他人接受。

7.杜绝不给别人说话机会的毛病

大多数人,为了让别人同意他自己的观点,把话说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销员,常犯这种划不来的错误。尽量让对方说话吧,他对自己的事业和他的问题了解得比你多。所以向他提出问题吧,让他告诉你几件事。

当他有许多话急着说出来的时候,即使你试图打断他,他也不会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听着,抱着一种开放的心胸。要做到诚恳,让他充分地说出他的看法。

每个人都重视自己,喜欢谈论自己,即使你的好朋友也一样,他们可不愿听你唠唠叨叨地在那儿自吹自擂。

法国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如果你想树立敌人,只要处处压过他、超越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得到朋友,你就必须让朋友超越你。”

这是什么道理呢?当朋友优于我们、超越我们时,可以给他们一种优越感。但是当我们处在压过他们、凌驾他们之上时,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而导致嫉妒与不悦。

所以让我们谦虚地对待周围的人、事、物。鼓励别人畅谈他们的成就,自己不要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需求,都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关心自己,为什么不肯牺牲一点点,让别人得到愉快的感受呢?

所以如果你希望别人的看法与你一致,达到说服的目的,别忘了给他人说话的机会,使之能畅所欲言,让他们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8.消除强迫别人的怪癖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强迫着去做事或者接受他人的意见,都喜欢按自己的心愿去做。同时,人们都喜欢有人来征求自己的意见、愿望和想法。

韦森是一家服装图样设计公司的推销员,他几乎每星期都去找纽约某位著名的设计师,这样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每次这位设计师都不拒绝见韦森,而且还总是把韦森带去的图案仔细看一遍,但就是不买。

经过了150次的失败后,韦森觉得自己必是过于墨守成规。所以他决定每星期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研究一下人际关系的法则,以帮助自己获得一些新的思想,产生新的热情。

不久,他决定采用另一种方法。他拿了几张那些设计师们尚未完成的图样,走进那位买主的办公室。这次,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请求买主购买这些图案,而是请求设计师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拿回去把它完成。设计师把草图留了下来,让韦森三天后去找他。

三天后,韦森又去他那里,听了建议后,把图样拿回去,按照那位买主的意思画完。这笔交易结果如何?不用说,这位买主完全接受了。

那是9个月以前的事,自从那笔生意完成后,这位买主又订了10张图样,都完全是照着他的意思画的,韦森就这样赚了1600多元的佣金。

韦森过去失败的原因——总是强迫设计师买他认为对方需要的图样。可是现在韦森所做的,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韦森请设计师提出他自己的意见,使设计师觉得那些图样是自己设计的。现在韦森不用要求他买,他自己也会来向韦森买。

长岛有一位汽车经销商,用了同样的方法把一辆旧汽车卖给了一对苏格兰夫妇。过去这位汽车经销商,把汽车一辆又一辆地给那对苏格兰夫妇看,但他们总是认为有问题,不是嫌这辆不合适,就是嫌那辆什么地方有了损坏,再不就是价钱太高。

同事建议别强迫那种意志不定的人买他的汽车,要让他自己来买,也不必建议他买哪一种牌子的汽车。总之,要让顾客觉得这是他自己的意愿。

几天后,有一位顾客想把他的旧汽车换一辆新的,那位汽车商就想到了那个苏格兰人,也许他喜欢这辆旧式的汽车。于是他打了个电话给那个苏格兰人,说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他。

那位苏格兰人接到他的电话后,马上就来了。汽车商请他帮忙评估一下车子的价格。

那位苏格兰人听到这些话后,满面笑容,终于有人来请教他了。驾着这部车子兜了一圈,回来后他建议商人以某个价格元买进这辆车子。

于是汽车商问他愿不愿意以这样的价格购买这辆车。他当然愿意,因为这是他的意思、他的估价。所以这笔生意立刻就成交了。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一向是人际沟通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立场,也因此而习惯于执著在自己的领域当中,却忘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他固执的一面。

9.改掉优柔寡断的缺点

纵观许多成功人士,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够果断地处理一切事情,因为成功人士深刻地意识到优柔寡断的个性只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些遇事总是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人一定是个性软弱、没有主见的人,他们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但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做事前要么是犹犹豫豫,无法决断,要么就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的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更不会成就一番事业了。

有些人的优柔寡断简直到了没有主观见解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事情,更不敢承担风险。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还是坏,是凶还是吉。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决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使自己美好的愿望陷于破灭。

有这样一位女士,当她要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她一定要把全城所有的商场都跑遍,从一个柜台跑到另一个柜台。

她要买一套保暖的衣帽,不喜欢穿戴得太笨重,又不喜欢过分暖和。她要买一件衣物,既便于夏天,又便于冬天;既适用于高山,又适用于海滨;不仅可用于正规场所,又可用于休闲。心中带着这种不现实的苛求,还能从哪里买到这样的东西呢?万一碰巧她买到了这样一件衣物,她心中还是怀疑所买的东西是否真的不错,是否要带回去询问他人的意见,然后再回店中调换。无论买哪一样东西,她总要调换两三次,最后还是感到不满意,抱怨货物不是这里不好就是那里不好,但就是不认为自己太挑剔。

曾经有一位担任著名公司要职的女士,一直以来她工作很投入、很卖力,成绩突出,因此深受上级的赏识,不断地被提拔并被委以新的重任。上任伊始,她就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工作,有些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但她不畏惧,非常努力地工作着。她什么事都亲历亲为,唯恐事情办不好。

即使这样,有些需要即刻作出处理的问题在她案头仍然堆积成山,这倒并不是因为她办事效率低,而是有些问题她拿不定主意,便希望放一段时间,等事态更明朗一些再作决定。

所以,许多需要十万火急解决的问题就飞快地在她的案头沉淀起来,老板和同事看待她的工作时,眼中都有了异色。大家对她的评价,也逐渐由赞扬、欣赏转为了办事拖沓、优柔寡断。她为此受到困扰和痛苦,夜不能寐,烦躁不安,工作效率也开始下降,这种情况更加重了她的担心和恐惧,当面对未决问题时,她更加感到难以自控。

令她觉得心理上不平衡的是,她办事的出发点是想再等等看,观察事情有何变化再作决定,没想到,大家的评价竟是“优柔寡断”。

她承认她从不担心会把事情搞糟,但是,有时候她也会担心没有把事情做得更好。

一旦发觉自己某方面的工作有可能做得不尽如人意,则焦虑不安,犹豫不决,久而久之,“前怕狼后怕虎”的状态出现了,用完了创业初期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事业走下坡路的苗头出现,焦虑症状产生了,各种躯体的症状也随之表现出来,一连串的生理、心理疾病就不免产生了。

这位女士想等事态变得更明朗时再作决策,以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原本有一定道理,但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而她在等待与拖延中极有可能白白错过机会。何况,公司的工作有一定的流程与安排,她的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确会产生危机。

行事果断,是在克服优柔寡断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的。人有发达的大脑,行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但过多的事前考虑,往往使人们犹豫不决,陷入优柔寡断的境地。许多人在做一件事时,常常感到这样做也有不妥,那样做也有困难,无休止地纠缠于细节问题,在诸条选择中徘徊犹豫,陷入束手无策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这就是事前思虑过多的缘故。大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的,然而生活中真正称得上大事的并不多。况且,任何事情,总不能等到形势完全明朗时才作决定。事前多想固然重要,但“多谋”还要“善断”,要放弃在事前追求万全之策的想法。实际上,事前追求百分之百的把握,结果却常常是一个真正有把握的办法也拿不出来。果断的人做任何事情都绝不犹犹豫豫,他们会大刀阔斧地去做,然后再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尼古拉斯在对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的铁路线进行初次勘测时意识到,那些对此次任务信心不足的官员,其原因多数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对技术问题的担心。于是他决定快刀斩乱麻,以大刀阔斧的做法来解决这一复杂问题。当部长把铁路路线勘察的地图摆在他的面前,试图解释铁路的铺设方案时,他拿出了一把尺子,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画了一条直线,然后用不容辩驳的语气斩钉截铁地宣布:“你们必须这样铺设铁路!”于是,路线就这样确定了。

行事果断的确让人受惠无穷。也许一开始,你做的事情不免有错误,但是你从中得到的经验和益处,足以补偿你因错误而蒙受的损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在关键时刻放开手脚去做,会赢得他人的信任。拿破仑在紧急情况下总是立即抓住自己认为最明智的做法,而牺牲其他所有可能的计划和目标,因为他从不允许其他的计划和目标来不断地扰乱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勇敢决断的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立即选择最明智的做法和计划,而放弃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优柔寡断的人遇事总是徘徊在取舍之间,无法定夺,这样不仅白白浪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坐失良机。人生很多时候,只有及时抓住机遇,大刀阔斧地去做,才能取得成功。优柔寡断的做事方式到头来只能害人害己,一事无成。

10.谎言使自己的信用打折

真话与假话是相对立的,它会导致与人交往的两个不同结果,想要获得众人的信任,铸就自己的信誉,必须靠讲真话来赢得。真话假话表面看来是说话方式的选择,实际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假话纵然能蒙蔽一时,但最终必将真相大白,说假话者只能处于一种窘迫的境地。

说真话,即用真挚诚恳的语言去打动对方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这里的“真”不仅仅只是“真实”的意思,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有“真情”。

笃诚和真情是说真话时尤需注意的要素,以真实为基础,以真情动人、以真情感人,才能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情感是人的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对他人和外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具有情境性和直接性,情感的产生需要外界的刺激。在人际交往之中,饱含真情实感的言语是唤起情感的一种最具神力的武器。运用真情的言语策略,可以顺利促使双方产生情感共鸣,融洽关系,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可以较快地促使双方强化相应的感性认识,形成并巩固某种态度倾向和观念信仰;可以有力地推动人们将某种行为动机付诸实施,并为成功积极奋斗。

而另有些人不管什么情况都以说谎来解决,这种人可说是心态上已经有了病症。但是,不论任何时候,一旦有了骗人的想法,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继续下去,因为“谎言就像是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

一些人企图以谎话连篇取得别人的信任,而且大多数人也都以为说谎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几乎没有人是真正地绝对诚实,但朋友之间切记不可互相欺骗。

我们常听人家说“出家人不打诳语”,由此可以知道说谎是清修得道的障碍。

虽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说过谎话,而且要自诩做到绝不说谎,也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不管怎么说,朋友交往的时候还是要努力由内心做到不说谎。因为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前提,还是要抓住对方的心。因此,朋友之间绝对不容许有背信的行为。

当你对某一个人说谎的时候,第三者正在冷眼旁观地看这件事,或许就因此产生了绝望的心情。因此,你虽然只是欺骗了一个人,但感到你不诚实的人却可能包括其他人。你只要有欺骗的行为,人格就会遭到质疑,而且会迅速地散布到你周围的其他朋友。朋友是你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得到的资产,却因为说谎而轻易地毁弃掉,岂不是大错特错了吗?

有些人非常喜欢说大话,也常对别人大吹大擂地宣称某位社会名流是他的好朋友。当别人前来拜托他帮忙拉关系的时候,他又要制造出其他的谎言来自圆其说,结果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这种人纵然是费尽心思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但所能得到的成效却十分有限。

有时你说假话即使并没有直接伤害到他人,却已经破坏了自己的信用。所以尽管生活中谎言不可避免,但有损于自己信誉的谎言还是少说、不说为好。

同类推荐
  • 醒醒吧,女人:给聪明女人看的智慧书

    醒醒吧,女人:给聪明女人看的智慧书

    聪明的女人,精神上也是独立的,她们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轻易改变自己。她们有主见、有魄力,在某件事作决定时.勇敢地相信自己!
  •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在绝境求生存、求发展、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的典型案例,并加以说明和评论,从十二个方面分别展开,力求给读者新的启示,在求职、工作、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化劣势为优势。
  • 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本书内容包括:“创业的秘密:让自己拥有老板的雄心和雇员的姿态”、“成功本质的秘密:要读懂成功的内涵”、“成就未来的秘密: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等10个部分。
  • 犹太人的经商心计:塔木德大智慧全集

    犹太人的经商心计:塔木德大智慧全集

    向犹太人学习经商已成为热门话题。是的,要做商人,尤其是成功大商人,没有向别人学习的心态,那是不可能实现的。犹太人敢于与痛苦挣斗,善于在磨励中生存是因为他们对人对事都颇有心计,尤其是赚钱的心计。对他们来说,财富是人生的重要目标,因为在他们看来,做一百件看不见目标的事,不如做一件能够挣到钱的事。在他们的财富辞典中写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本领的人,就没有得到财富的机会。机会不在别人手里,而在自己的商业大脑中。”这就是说,能否把握住发财机会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足够的心计和智慧。只有那些“有心”的人,善于“用心”的人,才可能在复杂万变的商业机。
  • 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善意带来的惨祸,不装饰的自然之美,相信并坚持就是胜利,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在平凡中取得成功,做事就要风雨无阻,放下架子试试看,别受了眼睛的欺骗,留住朋友的原则。
热门推荐
  • 红妆莫负,待君归

    红妆莫负,待君归

    那个少年曾几何时他愿意为了你做任何事,可是现在呢?不,现在也是一样,那个少年只是在远方,他一定会回来,会回来见她,会与她携手一生,不离不弃。
  •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包括《生物的特征》说课稿、《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课稿、《生态系统》说课稿、《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观察植物细胞》说课稿、《观察动物细胞》说课稿、《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课稿、《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说课稿、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说课稿、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说课稿、《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种子的萌发》说课稿、《开花和结果》说课稿、《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说课稿、《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说课稿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座美男契约

    星座美男契约

    身边总有美男跟随,“喂,你们能不跟…”这不行!”白羊强势的说。我们不跟着,谁保护你”金牛温柔的说。我还要和你一起吃遍天下所有美食呢!”双子可爱的说。你是我们的契约者,不跟你跟谁?”巨蟹妖孽的说。说好的给我做一辈子的饭呢”天秤纳闷的说。9494,你别忘了,你咬了我,我现在可是你的人呢!”双鱼赖皮的说。不是说好需要我的肩膀吗?”处女温柔的说。别耍赖,说好的我每天接送你上学的”天秤体贴的说。女人,你以为我想跟着你啊!还不是因为你是我们的契约者。”狮子不羁的说。跟着你不行?”天蝎冷漠的说。蓝曦,你躲不开的”水瓶同情的说。既然你是我们的契约者,那么这辈子你都别想逃”射手霸道的说。
  • 问秦灵

    问秦灵

    赵灵儿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自小奶奶去世时给了她一枚玉佩,她才知道,自己乃是大秦后人,玉佩是身份的证明。据说,这块玉佩可以护人一世平安。作为一个现代人,赵灵儿怎么可能相信这种鬼话?直到有一天……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影笼中鸟

    御影笼中鸟

    当世界被一场世纪大雨冲洗,一群特殊的人也应运而生,御影者,他们影响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而他们中新晋的一员,将再次重洗这个扭曲了的世界。
  • 江山瘦

    江山瘦

    东方版冰与火之歌升级版权力的游戏这是一部虚构历史背景的古代战争、权谋并带有一定奇幻色彩的史诗作品,多角色推动多条主线,并互相渗入交织,人物变幻莫测,情节出其不意,严格遵守出版和影视剧的审查标准,不涉及违规内容,着重描写真实的人性,疯狂的欲望,残酷的权谋和极端的情仇,是一部集小说、影视、游戏等等于一体的超级大IP。
  • 佛说灌佛经

    佛说灌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世聘,二嫁千岁爷

    倾世聘,二嫁千岁爷

    她是穿过嫁衣、心有烙印的怪女子。一道懿旨,她被迫嫁给全天下女人都不会嫁的男人。*他是权倾朝野、恶贯满盈的宦官九千岁。一朝得赐皇姓,姬妾娶了一房又一房,但都不长命。听说,第一个姬妾因常在他面前进言,他嫌烦,便命人割去舌头。听说,第二个姬妾因叫不出他爱听的那种声音,他一生气,便命人将其削发为尼。听说,第三个姬妾仅因为花了他一两银子,就被他活活打死。听说,听说……大喜之日,没有宾客,没有拜堂,一顶花轿将她送入新房。洞房花烛,盖头未揭,她的夫君就将一托盘工具丢到她眼前,“选一个。”后来,宦妻有喜,惊呆世人!所有人都以为残暴不仁的九千岁定会将其扒皮抽骨,或者活生生踹掉她腹中孽种。但是,九千岁却是凤眸轻挑,淡淡地说,“留着吧,爷刚好缺个孩子。”*当一切真相揭开,她转身,重投先夫之怀。他将她逼至墙角,“爷向来不喜欢别人欠爷东西。”“我欠你什么?”她淡漠以对。“你欠爷……”他眸光转冷,恨意浮现,“一个孩子!”※※※旧文推荐:《皇家逆媳,彪悍太孙妃》http://novel.hongxiu.com/a/98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