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卢梭
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普希金
学习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高校体育的发展现状、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高校体育概述
高等学校的体育,它属于教育学和体育学下的学科层次,应充分体现体育和教育的共同属性。一方面,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应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相一致;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又是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又应该充分体现体育的属性,即要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提高人的机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所以,综合来讲,高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心理潜能的过程中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一、高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高校体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赋予学校体育新的使命。
随着现代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体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高速度、高强度、高度紧张的工作和劳动。高校体育,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不仅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启智、育德、培养审美能力,发挥和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促使高校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新人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
1.我国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而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
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大多处于15~25岁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形态、功能、代谢功能发展,虽已不断完善,但仍保留有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身体尚未完全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以使身体各系统、器官发育和功能达到人生最佳水平。人的生长发育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种族、气候、遗传、生活环境、营养、医疗卫生等),但体育锻炼则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在学生时期,加强锻炼,能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强体质,为一生健康打下基础。民族体质的强弱,民族素质的优劣,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青少年体质水平是一个民族素质水平的象征和标志。
2.高校体育与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有密切关系
由于青少年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实际上正在成为我国全民健身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高校学生是未来的义务工作者,在校学习时具有终身体育的态度、能力和习惯,毕业后就可以成为全民健身的骨干和指导力量,就可以直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加速扩大体育人口,加速体育社会化进程。
(三)高校体育与社会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高校体育既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向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学校体育不仅可以为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保证,而且可以传播社会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是因为学校体育内容十分丰富,体育知识、技能、运动规则与方法都是人类长期体育实践总结的精神财富,它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现代文化激进性特征的竞技体育,是现代学校体育重要内容和手段,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竞争的加剧,加强后备人才的开放和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加之,学校开展竞技体育,符合大中专学生的特点,还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对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开放性格以及培养拼搏、惜时、讲效益的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扩大和占领学校文化领域,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学校体育是一开放系统,对文化思想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必然影响到全社会,因此,它也有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高校体育与现代医学
体育主要任务之一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劳动效率,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卫生的基本任务是保护人民健康,防治疾病,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可见,体育和医疗卫生都是为增进和保护人民健康,造福服务于人民的。体育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有着密切联系,祖国医学不仅把体育锻炼运用在健身防病上,而且作为一种康复医疗方法,运用在治疗疾病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体育活动不但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而且成为预防和治疗现代文明病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应提高的阶段,医学将从历史的临床治疗学,发展为“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健美医学”,这是历史的必然。
医学和体育学是两门独立学科,它们所研究的主体都是人,不同的是: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规律;体育学主要研究人体发展和体质增强的规律。但它们都是研究人的生命运动,同属于人体科学范围。它们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结构。体育学和医学这种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两者在发展中不断相互结合,以有利于共同发展。当前,运动医学、传统养生、医疗体育。康复医学就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体育与医学相结合,使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互相补充,以求达到实现人人健康的共同目的,这是现代体育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现代医学教育也必然要实现这种结合,以求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医生和高级专门医务工作者。
二、高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高校体育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决定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向与过程,是评估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起着引导、控制与激励的作用。根据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以及体育的功能,我们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确定为:完善学生身体发育,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能使他们获得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体育基本技能与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和世界观。
高校体育教育的具体任务如下:
(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点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应该是系统的、全方位的。体育教育则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展创新思维,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二)促进学生的身体和运动素质的继续发展,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提高学习效率
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姿势,促进机体的发展,培养走、跑、跳、投、攀爬、通过障碍等基本技能,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基本素质方面,打好基础。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发展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保持良好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如果停止体育活动2周,人体各项机能就会显著下降,如果10周以上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健康状况就会下降到原来水平。实际上,如果有4周以上不参加运动,已经提高的身体机能可下降50%。我们通常所说的增强体质,还有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意思,即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协调、耐力的提高。
(三)使大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明确规定:“体育是全民教育体制内一种必要的终身教育因素”,“确信保持和发展人的身心、心智与道德力量能在本国和国际范围内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有一项全球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得以贯彻于每个人的一生”。可见终身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终身体育使生命过程始终保持精力旺盛,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社会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四)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体育能力
使高校学生明确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一般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够懂得个人、集体比赛的一些组织方法,培养、提高体育锻炼中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监督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在未来各种工作环境中,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高校体育教育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培养竞争意识、法律意识,体验竞争的激烈和残酷性,经受成功和失败的磨练,培养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和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意志品质。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六)发展学生体育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在普及群体的基础上,对一些体育基础较好并有一定专项运动才能的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化训练,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使之成为大学生优秀运动员和大学群体活动的骨干。进一步推动大学体育的普及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和其他优秀体育人才。
三、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一)体育课
体育课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健全体育课的教学常规。教学中,应贯彻现代教育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为提高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体育课按教学的不同任务,可分为普通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等多种类型。
(二)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主要组织形式。《体育法》第20条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的训练和体育竞赛,并根据条件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三)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课余体育训练是指高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并有体育专长的大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它是实现高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
体育竞赛是高校课外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高校开展体育竞赛,对于检验体育教学和训练效果、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对于广泛吸引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推动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体质,增进才智;对于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体育意识,培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建设校园文明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高校体育竞赛有校内竞赛和校外竞赛,应以校内体育竞赛为主。要经常开展校内群众性体育比赛,如组织各种球类、越野跑、“达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比赛。
四、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随着“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新的健康观念正在使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内容和方式发生着变化。
(一)教育指导思想——健康第一
高校体育正在把第三次教代会提出的“健康第一”作为其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正在从单纯的追求体制的发展和技术的传习,转变为新的健康观指导下的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逐渐把其教育的最终目的确定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人,要完成这一体育教育的育人宗旨,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教育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人
体育教学要为完成这一任务服务。为此,体育教学要在两个方面转向:其一,在目标的空间上,从单纯追求学生的外在技能水平转移到全面追求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上来,即打破以往的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建立起合理的运动实践手段,全面完成增强体质、发展身体活动能力和锻炼习惯的统一协调的新教学体系。
其二,在目标的时间上,要通过体育教学不但完成在校期间增进学生生长发育、培养技能、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能力和意识,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活动打下基础,即完成对现在和未来两个方面的培养任务。
(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在教学内容方面继续强调要打破以竞技运动项目(特别是以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改变把“素材”当作教材的错误观。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全面结合体育文化的显性教材意义(健身和技能培养的功能)和潜性教材意义(对人的社会化,人格培养和情感的作用),许多新兴的项目(如旱冰、体育舞蹈、登山、攀岩、击剑等)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丰富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高校体育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正向多样化发展。教法的改进主要分三个方面:
其一,改变过去只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的现象,采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原理、掌握技术和体验乐趣的新的教学方法。
其二,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组织纪律性的呆板教学方法,实现课堂上不拘泥于形式的整齐划一,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进入课堂。强调体育教育的参与性、娱乐性,降低学习难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其三,改变过去“千人一法”的教学模式,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组织形式——全园化
高校体育过去只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目前高校体育正在向全校园进行体育教育的方向发展,即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把其列入整体体育教育的范畴。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养成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思想。同时改变体育教育总是体育教师的任务这一现象,调动其他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体育教育全园化。
(六)考核方式——科学化
高校体育的考试方式正在从过去以运动技能的好坏、运动素质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方式改变为从能力、参与、健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从单一的评价转向全面的综合质量的评价,强化普及教育,淡化技术技能评定。
(七)俱乐部正在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载体
各种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在各大高校中方兴未艾。体育俱乐部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吸引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是高校学生今后课外锻炼的主要形式。体育俱乐部具有以下功能:
为学生提供一个体育活动的场所。
为学生提供一个社交的地方。
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提高体育技能的课堂。
组织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参加校内、外各级比赛。
组织校内、外各级各类体育比赛。
(八)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高校体育越来越重视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课外活动相联系,重视体育教学与生活体育、社会体育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向社区体育活动内容靠拢。非场地型的野外型活动日益受到重视。自由表现类项目受到重视。体育与现在、未来生活的结合日益受到重视。
第二节 高校体育的实施途径
一、实施创新体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实施创新教育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教育在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创新教育作为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营造一个能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自由释放其创新灵气的学习环境。
1.建立活跃、宽松、民主、高效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在承认学生具有可以开发的巨大创新潜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乐于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机会和条件,适时地作出有利于促使学生创新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意议论、相互交流、回答提问等作过多、过细的限制和要求,避免产生学生因害怕违反教师的有关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压抑的现象。
3.多肯定,少批评。对学生的独创表现,不要轻易地加以否定,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露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思维方法甚至出现的错误不压制、不讽刺、不嘲笑,给学生有一种“创新”的安全感。
(二)转变观念,不断创新
要求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因为传统的学校体育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并由此形成了教师以教材和课堂讲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不要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确立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三)修改教学大纲,调整考试内容
我们多数的教学大纲都偏重于技术和理论的教学,忽视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和被动学习。修改大纲所选用的教材应体现出“创新性”、“趣味性”、“专业性”并满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需要。调整考试内容,除正常的体育技能考试外还应增加能反映学生创新能力及其他能力的考核,使考试真正成为检查和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
(四)革新教法,不断创新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创新
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应重视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上,要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散性思维、联想能力放在教学法目标的首位。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加强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其能自由选择相应的目标,既量力而行又不随心所欲,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力求有新意
教师要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目的,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手段、技术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创新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坚持启发式教学
创新本身也是自主性的活动,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坚持以“导”为主,通过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摸索规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五)体育教学应注意开发右脑训练
1.开发右脑训练的依据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工。左脑控制人的右半身的活动及主要具有言语的、数理的、抽象思维和求同思维的功能,而右脑是控制人的左半身活动,主要具有非言语的、直观的、感知音乐旋律、进行模仿以及整体性、综合性、创新机能、形象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功能,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本质决定了它只能是左、右大脑的整合效应。美国学者奥斯汀还发现当大脑两半球对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另一边配合时,其结果是脑子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得到很大加强,这个加强不是按1+1=2 来计算,而是以5倍、10倍甚至更多倍数增强。传统的学校是一个“左脑社会”,教学活动几乎都围绕着发展左脑功能而不利右脑发展。而一个人大脑右半球的发达与否,同其创新、创造能力紧密相关。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全球展开了1990—2000“脑十年”活动,旨在促进脑科学研究,以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2.开发右脑训练的方法
开发右脑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那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右脑呢?
科学的体育活动是开发右脑功能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拇指和食指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比整个胸部代表区总面积还大几倍,说明感觉越灵敏、精细,大脑皮层下达的神经纤维数就越多。同样大脑皮层内支配肢体运动的运动区域面积的大小,也与运动精细复杂程度密切相关。手与五指在大脑皮层所占区域几乎与整个下肢所占区域相等。因此,大脑从手指得到的感觉信息最多,同时反馈于手指的指令也最为频繁。所以,通过手指体操运动对开发大脑尤其对开发右脑具有重要意义。如创编一些以左侧手指活动为主的指尖、指端活动,拇指、食指活动,同时兼顾每个手指的运动,每个手指关节都参与的活动,手腕部位的各种活动等。从而使手指的运动更加协调、更加全面,使更多的刺激信息存入大脑。同样研究表明,通过左侧体操更多地活动左侧肢体,对右脑能够产生更多的良好刺激,因为无论人体的感觉传入信息或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都是交叉的,所以开发右脑要多动左侧肢体。左侧体操的创编要从左侧手指、手掌、手腕、肘关节、躯干、髋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使左侧的各关节都得到充分活动,并应有头面部的双侧活动的跳跃运动等,以增加传入右脑的信息量。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可有意识地规定用左手运球、投掷、打羽毛球、地滚球、用左脚踢球、踢毽子等。在课的准备部分可有意识地编几套左侧体操、手指操,还应加强音乐伴奏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体育课中恰当地运用音乐伴奏既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又有利于开发右脑功能,因为右脑是主管音乐的。
(六)建设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只有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自觉地将“创新”体现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才能创新性地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创新性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施启发式教学,向学生灌输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二、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应该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实行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的关系上,主张把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主张教学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强调体育课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二)从体育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排球教学中,先向学生宣讲排球运动最大的特点——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有进取心和荣誉感;由于排球各环节的相互联系作用,对处人处事、学习、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作用。教师的积极引导,提高了学生对排球学习的兴趣,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目标设置、创设情境、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内在动机。所谓体育动机是指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向实现目标的内在动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属于有目的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目标设置来激发动机。例如在双手垫球练习时,由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在小学就学习过,当中学体育课上再次出现时,他们就没有多少新鲜感。因此,高校教学应根据学生心理设置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努力提高一个垫球次数等级标准(如将过去的良好提高到现在的优秀)。当这种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时,学生的练习就会经常处于自我意识控制之下,积极性和自觉性就会随之增加。另外,可以增加学生在练习时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增加对力学知识在排球运动中的应用的要求。
(三)教师要善于发现、培养并保护学生的表现欲
自我表现欲,是个人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学生的表现欲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望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将会极大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师更要能够及时发现那些内隐、含蓄、带有某种自我抑制的学生的表现欲。当学生有了积极旺盛的表现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珍惜保护。教师绝不能对学生所表现的行为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甚至用简单的“你不行”、“就你显能耐”之类的话语给学生泼冷水。相反,如能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语气来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其受到鼓舞,增强其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和动力。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学生,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引人注意的“丑小鸭”,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也要加以呵护。体育课堂是学生展示个性和潜能的舞台,因此精心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尤为重要。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不求完美,但求参与”。
第三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概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于2007年颁布实施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同时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1.什么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健康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涵盖的是与学校体育密切相关的学生身体健康范畴。为了界定它的内涵,又避免与三维的健康概念混淆,故将“体质”作为“健康”的定语以示其内涵。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意义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使你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还可帮助你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这些都有助于你在新的一年里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功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名称的外延涉及到它的激励和教育功能、反馈功能和指导锻炼功能。
(1)激励和教育功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所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将使学生和社会能够对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人们去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还规定,对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学生颁发证章,以激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在积极性。
(2)反馈功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并规定了各校应将每年测试的数据按时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并定期向社会公告。该系统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了在线查询和在线评估服务,向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使学生能够在准确地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锻炼;该系统还可为各级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翔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使之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3)引导和锻炼功能,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增加了一些简便易行,锻炼效果较好的项目,并提高了部分锻炼项目指标的权重,对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同时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学生还可以查询到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处方,用于自身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及评价指导
(1)测试项目 大学各年级均为必测三个项目,选测三个项目,合计需要测试六个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从1000m跑(男)、800m跑(女)、台阶试验中选测一项;从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中选测一项;从50m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中选测一项。
(2)评价指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从小学到大学都分别规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项目的测试值进行评价的。有的是直接利用测试值进行查表评分,如立定跳远;有的需要进行计算,如肺活量体重指数和握力体重指数;此外,身高标准体重是根据所测得的身高和体重查表进行评分。因此当测试项目确定后,评价指标也就相应被确定。评价指标和测试项目都是相对应的,要想选什么评价指标,就必须选测相应的测试项目;同样,测试了相应的项目,就要选评对应的指标。
大学各年级的评价指标有五项: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两项为必评指标;选评指标有三项,分别是从1000m跑(男)、800m跑(女)、台阶试验中选评一项;从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中选评一项;从50m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中选评一项。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操作方法
(1)身高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②场地器材。身高测量计,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线的高度是否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③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cm。
④注意事项。
·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测量身高前,受试者不应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体重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②场地器材。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kg。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kg、20kg、30kg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标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灵敏度的检验方法是:置100g重砝码,观察刻度尺变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mm或游标向远移动0.1kg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
③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标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测试误差不超过0.1kg。
④注意事项。
·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
·每次使用杠杆秤时均需校正。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较对砝码重量避免差错。
(3)台阶试验指数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心血管机能。
②场地器材。台阶或凳子、节拍器(或录音机)、台阶实验仪。
③测试方法。男子用高40cm台阶(或凳子);女生用高35cm的台阶(或凳子)。测验前测定安静时的脉搏,然后受试者作轻度的准备活动,主要是活动下肢关节。上、下台阶(或凳子)的频率是30次/分。因而节拍器的节律为120次/分(每上、下一次是四动)。受试者按节拍器的节律完成试验。
被测试者从预备姿势开始:
·被测试者一只脚踏在台上;
·踏台腿伸直成台上站立;
·先踏台的脚先下地;
·还原成预备姿势。用2s上、下一次的速度(按节拍器的节律来做)连续做3min。做完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后的1min至1.5min、2min至2.5min、3min至3.5min的3次脉搏数。并用下列公式求得评定指数,计算结果包含有小数的,对上数点后的1位进行四舍五入取整进行评分。
④注意事项。
·心脏有病的不能测试。
·按2s上、下一次的节律进行。当受试者跟不上节奏时应及时提醒,如果三次跟不上节奏应停止测试,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上、下台阶膝、髋关节都应伸直。
·被测试者不能自己测量脉搏。
·如果受试者不能完成3min的负荷运动,以实际上、下台阶的持续时问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和方法同上。
(4)肺活量指数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它是指人体尽全力深吸气后,再尽全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即一次深呼吸的气量,是呼吸动态过程中的一部分。被测者肺活量实测数值除以当天测得的公斤体重值,其商为肺活量指数。
②场地器材。用电子肺活量计测试。
③测试方法。房间通风良好;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则每换测试对象需消毒一次。每测一人时将口嘴向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min后测试为好。
首先告知被测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令被测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面对肺活量计站立试吹1~2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用鼻夹(或自己捏鼻孔);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像闻花似的慢吸气);学会吸气后屏住气再对准口嘴吹气,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二次吸气。
被测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的吸一口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5s,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精确到个位数。
④注意事项。
·电子肺活量计的计量关键部位在口嘴前方的气筒内,被测者吹出的气体直通大气,未进入显示数字的仪器部分。计量部位的通畅和干燥是仪器准确的关键,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
·每测试10人及测试完毕后用干棉球及时清理和擦干气筒内部。严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体冲洗气筒内部。
·导气管存放时不能打折。
·定期校对仪器。
(5)50m跑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②场地器材。50m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发令旗一面,哨一个,秒表若干块。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s。标准秒表选定,以中央台标准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s。
③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挺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2s读成10.s记录之。
④注意事项。
·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6)立定跳远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②场地器材。在沙坑(沙面与地面平齐)或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cm。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③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落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④注意事项。
·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再跳至取得成绩为止。
·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7)坐位体前屈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身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②场地器材。使用坐位体前屈测量计测量。将仪器放置在平坦地面上。测试前,用尺进行校正,即将直尺放在平台上,使游标的上平面与平台呈水平,将游标的刻度调到0位。
③测试方法。受试者坐在连接于箱体的软垫上,两腿伸直,不可弯曲,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5cm,踩在测量计垂直平板上,两手并拢;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中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伸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时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O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如为正值则在数值前加“+”符号,负值则加“-”符号。
④注意事项。
·测试前,受试者应在平地上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
·测试时,如发现两腿弯曲或两上臂突然前伸时应重做。
·测量计应靠墙放置。
·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8)握力指数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②场地器材。电子握力计或合格的弹簧式握力计。
③测试方法。被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此时握力计不能接触衣服和身体),计下握力计指针的刻度。如刻度不足一公斤四舍五入。用有力(利)手握两次,取最大值,以公斤为单位,测试时保留1位小数。取最好成绩与自身体重相比为握力指数(握力/体重)。
④注意事项。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势,手心向内,手不能接触衣服和身体。
(9)800m(女)或1000m(男)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②场地器材。400m、300m、200m田径场跑道,地质不限。也可以使用其他不规则场地,但必须丈量准确,地面平坦。发令旗一面,秒表若干块,使用前需要校正,要求同50m跑。
③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时就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测试人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测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小数。
④注意事项。
·测试人员应向受测者报告剩余往返圈数,以免跑错距离。
·测试人员应告诉受测者在跑完后应继续走动,不要立刻停下,以免发生意外。
·受测者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
·对分、秒进行换算时要细心,防止差错。
(10)仰卧起坐
①测试目的。测试腹肌耐力。
②场地器材。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并铺放平坦。
③测试方法。受测者全身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便固定下肢。受测者起坐时两肘触及式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min内完成的次数。1min到时,受测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数。
④注意事项。
·如发现受测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测者报数。
·受测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11)引体向上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发展水平。
②场地器材。高单杠或高横杠,粗杠以手能握住为准。
③测试方法。受测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额超过横杠上沿为完成1次,记录引体次数。
④注意事项。
·受测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住其他附加动作撑起。
·两次引体向上间隔超过10s终止测试。
(12)掷实心球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上肢肌肉爆发力发展水平。
②场地器材。长度在30m以上的平整场地一块,地质不限,在场地的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实心球若干,测试球重为2kg。
③测试方法。测试时站在起止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脚可以向前跨一步但不能踩线,每人可以投三次。记录最好的一次成绩。记录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点。丈量起止线后沿至球着地后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了准确应有专人看球的落点。
(13)跳绳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②场地器材。平整场地一块,地质不限,主要测试的器材秒表、法令哨、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
③测试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记录,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1次且摇一回环(一周圈),计为1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1min跳的次数,单位次数。
④注意事项。测试过程中跳绳绊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14)篮球运球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篮球运球基本技能水平。
②场地设置。测试场地长20m,宽7m,设标志杆10根(杆高1.2m以上),设置。
③测试方法。出发口令发出后开始计时,运球依次过杆返回到起(终)点线时计时结束。每次过杆时需换手运球。运球过程中球脱手应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计时不停止。每人可测试两次,以最好的一次记录成绩。
④注意事项。
·测试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
·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
·受试者有2次测试机会,2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
(15)足球运球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足球运球基本技能水平。
②场地设置。长度40m以上平整场地。测试距离30m,起点至第一杆距为5m,各杆间距5m,共设5根标志杆(杆高1.2m以上)。
③测试方法。出发口令发出后计时,运球依次以s形绕5根标志杆达到终点线时计时结束。每人可测试两次,以最好的一次记录成绩。
出现以下行为测试成绩无效:抢跑,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要求路线完成。
④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抢跑、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
受试者有2次测试机会,2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
(16)排球垫球
①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排球基本技能水平。
②场地设置。测试区域为3m×3m。垫球高度:大学男生为2.43m,大学女生为2.24m。
③测试方法。在测试区域内连续正面双手垫球,达到规定高度,每触击球一次,计数一次,球落地为结束。非正面双手垫球方式触球、测试区域之外触球、垫球高度不足等视为调整,不计次数。每人可测试两次,以计数最多一次记录成绩。
④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如出现以下现象均只作为调整,不计次数:采用传球等其他方式触球、测试区域之外触球、垫球高度不足等。
为方便判定垫球高度,可将排球场的球网调整到相应的高度,或者在测试区域外相距0.5m处插2根标杆,标杆顶端用橡皮筋或标志线相连,将标杆调整到相应的高度,测试时通过比较垫球的高度与球网或标志线的高度进行判定。
三、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
1.评分表的使用方法
使用评分表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对各项测试结果分别评分,得出相应评价指标的得分和等级;第二部分是对每一个学生给出一个总的得分和等级。下面就分别予以介绍。
①先按年级、性别,找到对应的评分表,使用该表查出相应指标所处的档次及其得分。通过这一步对受试者每一项指标进行评价,就可以了解该生在体质健康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和等级,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够理想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鼓励学生进步与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如果想要对它进行总体评价,就需要查出的分数进行下一步计算。
②等级评价。
优秀:总分90分以上;
良好:总分75分~89分;
及格:总分60分~74分;
不及格:总分59分以下。
2.身高标准体重查表补充说明
如果个别学生的身高(太高或太低)在表中查不到时,可按下列方法折算后再查表。当学生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实测身高需要加上与下限值之差,并且身高每低1cm,实测体重需加上0.5kg,再查表确定分值。当学生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的上限值时,实测身高减去与上限值的差值,身高每高1cm,其实测体重需减去0.9kg,再查表确定分值。
思考题:
1.谈谈你对高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你认为今后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