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 林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那八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必须进行一些小练笔训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果能以教材为凭借,进行一系列合理、正确的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下面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描一描,丰富课文插图
在教材中,很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须再写,而有些插图文中写得不够全面,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插图上画的是男孩子小阮恒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一位女医生在安慰小阮恒的情景。课文中对小阮恒的神态、动作作了细致的描写。学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象小阮恒当时心里会怎么想,这位女医生会怎么安慰,然后以“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他一动也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心里想……”为开头进行小练笔,还要写一写医生是怎么安慰他的。通过描写文章中的插图,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小阮恒对朋友真挚的友谊,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仿一仿,模仿精彩篇章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要高得多。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极富儿童情趣的课文,是学生写作的典范之作。如何利用这一有效资源呢?可安排仿写段落的小练笔。儿童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片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特点,让学生仿写。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两句话:“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瓢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然后启发学生:“秋天的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呢?”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写几个美丽的句子。学生通过写话,感受到秋雨给大地带来的绚丽多彩。
你看,学生写得多精彩: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红色给了柿子,一个个柿子像红红的小灯笼高高地挂在树上,照啊照啊,仿佛把整个世界都照亮了;你看,它把紫色给了葡萄,它们晶莹透明,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又活像颗颗巨大的紫色珍珠,个个水灵灵的,看着就使人口水直流。
三、辩一辩,抒写争论之处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因为理解、看法不同而产生争辩、讨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个活泼、生动又精彩纷呈的过程。如教完《穷人》一文后,我问:“你们认为桑娜是否该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有的说:“应该收养,因为不能再让两条无辜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他们肯定能养活这些孩子的。”话音未落,就有学生反对说:“不能收养,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都过得那么拮据,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穷的!”于是我把学生分成“赞成”派和“反对”派,展开激烈的辩论。课堂上,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形成问题的对流、应答的交错。辩论一结束,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写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一篇篇带有自己深刻认识的小练笔就诞生了。这样做,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互动、创造生成的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四、续一续,想象文章结尾
不少课文的结尾,都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有很多“悬念”。学这样的文章时,我找准这些“悬念”,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如《小摄影师》写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因忘了带胶卷没照成的事,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然而小男孩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给高尔基照相了吗?学生们都期待着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于是,我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又如《窗前的气球》一文,写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小伙伴们不能去看望他,于是让一个画着笑脸的气球飞到他的窗前。课文结尾只写了科利亚望着窗外的气球高兴地笑了。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想象,科利亚的病好了之后,回到小伙伴身边,他会怎么做,怎么说?这样续写文章,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文笔。
五、改一改,重组古诗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编排有古诗,在教学中,如果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这些古诗改写成写景或叙事的小文章,就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诗人王维当时对家乡的思念,我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导语:诗人王维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每当这时,他就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弟兄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想到这儿他不禁潸然泪下,难以入眠。相信此时此刻的王维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能帮他把心里话说出来吗?这样,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入诗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一定会不同寻常,有话可说、可写。再如《赠汪伦》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可以让学生改写成一篇以“送别”为内容的叙事文章。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李白乘着船就要走了,突然,从来的路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李白侧耳细听,好像是几个人合唱,很有声势。他踮起脚,向岸上望去。来人近了,打头的那个不是汪伦吗?戴幞头,穿麻布衣,后面跟着一大群村民。他们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合着节拍,急匆匆地向渡船走来……
李白眼睛一热,失声叫道:“汪伦老弟……”人群来到岸边,停了下来,但他们的脚还在踏地,手还在不停地打着拍子……
“李兄,我率众乡亲特来相送。”歌声戛然而止,汪伦对着李白,双手抱拳,举过头顶。李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潸然泪下,他整了整斗篷,头扭向一边,向船家挥了挥手。船缓缓地开了……
实践证明,恰到好处地在课堂中训练小练笔,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丰富了词汇,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让我们拾“小练笔”之石,致力于优化课堂小练笔的实施,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铺就“大习作”之路。
(本文获第六届“快乐语文”杯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