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志坚
1978年,国家经委成立不久,我从科委转到经委。十几年来,一直在袁宝华同志领导下工作。我对宝华同志的印象非常好,突出的印象有四点。
一是宝华同志善于出主意。这是做领导工作很重要的一条。记得根据当时情况,宝华同志突出地抓企业整顿,做了大量的工作。后来又组建企业管理协会,兼任企业协会会长。“**********”期间,国民经济陷于崩溃边缘,企业乱得一塌糊涂。打倒“******”以后仍然乱七八糟,不加整顿,就无法前进。我看当时宝华同志出了这个主意,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企业整顿上,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宝华同志善于用干部,大家都有这个印象。子庆你们都有体会嘛。(李子庆:“这是我们的共同感受。”)我从科委到经委一比较就比出来了。宝华同志在经委是起核心作用的。他善于用干部的具体事例很多。
三是宝华同志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搞好协调是经委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如经委和计委的关系、经委和各部门的关系、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关系协调不好,经委工作是很困难的。宝华同志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做得很出色。
四是宝华同志关心干部,深入群众,作风民主。我到经委工作不久,宝华同志就到我家看望。那天我不在家,老宋在家,你说一说好吗?(志坚同志的老伴宋大姐说:“那天,志坚不在家。宝华同志敲门,因互不相识,我问贵姓,找谁?他自我介绍说:‘我是袁宝华,我来看看志坚同志,来认认门。’他慢言细语,问长问短,使我很受感动。志坚回家后,我马上告诉他说,宝华同志到咱家来看你了。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总体来说,我对宝华同志突出的印象,就是他善于出主意,善于用干部,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工作扎实,作风民主,清正廉洁。
我在经委工作的十几年,是心情最痛快、最舒畅的时期。我是1918年生,到1978年整60岁,按年龄该下岗了,实际上这时正是我发挥作用的时候,正是我为党的事业做贡献的时候。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正确路线占了领导地位。中央重新改换了我的工作,要我主持标准局工作。成立标准局是中央讨论决定的,聂老总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一个意见。他坚持主张计量标准局一分为二,因为标准工作是生产部门主管的事情。宝华同志参加了这个会议,回来就照办了。那时,方毅同志主持科委工作。从这以后,李正亭同志领导计量工作一批干部留在科委。我带着做标准工作的一批干部到经委来了。
宝华同志对标准局工作很支持。我向宝华同志报到时说,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首先要解决办公的地方,宝华同志立即想起月坛北街有一楼层原先给经研所做办公室,他们不去,问我:“你们到那里可以吗?”我看了之后,决定作为标准局办公的地方。有了办公地点,就可着手工作了。我原是标准计量总局副局长,一分为二之后,我担任标准局局长,一心一意想把标准化工作做好。我又物色了一些干部,把这个摊子就支起来了。宝华同志和经委党组决定要我做经委副主任,分管技术局的工作。我在科委搞技术工作,到经委继续做技术工作,我很高兴。我除管标准局外,还管技术局。当时,经委很重视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我拟了一个抓产品质量的方案,并在已成立质量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质量协会。1978年8月31日,在西苑大旅社召开了第一次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代表会议,选举成立了中国质量协会。我的这些工作都得到宝华同志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我的工作大有抓头了。标准局抓标准化;技术局抓质量管理。我干着很起劲,每年开展一次质量月活动,连搞了七年。后来,有一位中央领导认为全国开展的这个月那个月活动太多了,提出不要搞“质量月”活动了。大家对活动停下来很有意见,后来质协又恢复了“质量月”活动。
宝华同志对铁路运输问题也很重视。当时,铁路运输非常紧张,对于怎样解决,铁道部有两派不同意见:一派主张从美国买一批大马力内燃机车;一派主张国内多生产蒸汽机车。主张多生产蒸汽机车的一派给宝华同志写信要求支持。宝华同志征求我的意见,我认为从美国进口内燃机车较为现实,机械委范慕韩也赞成。当提到党组会上讨论时,宝华同志发言说:“看起来内燃机车非买不可,不买跳不过这个坎。这么大的运量上来,不下决心不行,花外汇就花外汇吧!”当即决断,安排从美国进口350台大马力内燃机车。(宋大姐插话:“说起美国,我补充一个情况。1993年,我在美国芝加哥我儿子那里住了一个时期,大约是8月间,我看到一张中文繁体字的《世界日报》,据说是台湾人在美国办的。登有两篇短文,一篇是说******的,称赞朱是经济强人;一篇是说袁宝华的,称赞袁是经济管理行家。我看过之后剪下带回来,交给计委老干部局郭景辉。”)
说个实实在在的话,宝华同志始终是经委的顶梁柱。一把手换来换去,宝华同志总是经委的顶梁柱。
1996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