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在本质内涵上与基础教育具有一致性
(一)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
“国民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国民素质是‘社会到位’的首要任务”。从此种角度出发,教育必须注重从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社会主体意识到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科技知识与文化素养以及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注重奠定坚实的基础,致力于基本条件的建设,增强其对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人的发展,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连续不断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新质的出现,都作为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促成其在新的水平上发展,人的可教育性,是在不断提高基础水平的嬗变中体现出来的。“素质不仅仅是先天拥有的发生性概念,而是一个可以在教育和实践中逐步增强的发展性概念”。
素质教育思想是一种开发性、发展性教育思想,它注重在人的发展需求下推动教育活动,又使教育活动始终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为人的发展服务。
(二)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科学化、综合化、实践化、人格化,而基础教育是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人格化
基础教育属于相对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普通教育;在普遍教育里面,相对于高等教育,称之为基础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九年义务教育,还包括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界定为是民族文化和科技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人格化,是因为:
第一,其基本定性是文化的教育化。这是对“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教育的共同属性的认同。无论民族文化还是科技文化,都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途径和人类历史遗传与发展的载体,必须转化为可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因此,文化的教育化居于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头等位置。
第二,其基本定向是教育的普及化。这是对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任务作出的特有规定。
第三,其基本定位是在民族文化与科技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基础上的人格化。这一定位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在“做人”上为学生打基础,使学生每一个体都向着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成为人格日益健全的学习主体,并向着成为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体的目标不断前进。
素质教育以民族文化和科技文化的传播发展为主导,要求课程内容要反映现代科技成果,教学过程要运用科技手段,要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技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求面向未来,增强现代气息,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社会适应力;要求突破学科界限进行广泛综合,加深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实践活动,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强调精神价值,强调综合素质的内化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
(三)素质教育是现代基础教育的科学理想
现代基础教育是作为现代国家的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所应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它包括个人终身发展的普通教育与基本职业准备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将来发展和适应社会打基础。现代基础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为了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及市场经济对教育系统的冲击,要求教育培养的人要充分具备从事现代经济建设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因此,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要把素质教育当作最核心的规定目标,并把这种规定目标内化为教育者真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因此,对于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不能单从升学率来衡量,而应从学生走出社会以后显现出来的适应社会的素质能力方面来衡量。我们在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时,应该自觉地根据未来社会人的理想形象来设计当代学生成长的蓝图,根据未来社会人才的标准来塑造当代学生的灵魂。
(四)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提高质量是教改的根本目的。任何降低教育质量的教育改革和试验,都是不成功的,不可取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里面,如何看待教育质量的高低是关键。根据柳斌同志关于“素质教育三要义”之表述,教育质量应至少体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面向全体。即质量应是一代人的质量、宏观整体质量。丢掉一部分人,甚至是多数人,只是面向少数,不能算是高质量。素质教育要求办好每一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全面发展。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就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只看智育,智育就看考分、升学率。智育应当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自主、创新、自学的能力等。
三是主动发展。要把学生当成是人,当成是活生生的、今后要继续发展的人,并不是创造以高分数为象征的“高质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未来发展性。如何检验质量,要注重看学生毕业参加工作若干年后,他们的能力、表现、态度及贡献等,而不是以一次的考试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同时,高质量必须是充分地因材施教的质量。要注重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帮助“差生”脱“差”,帮助优生脱颖而出。
总之,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具有一致性。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国民教育的根本要求,基础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正如柳斌同志所说:“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地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对基础教育认识深化的结果
建国以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四个以某种倾向性为主导的不同认识阶段。首先,从建国初到70年代末,认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入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因而基础教育就是基础知识教育;其次,大约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强调发展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成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上半叶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再次,80年代下半叶至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亦发生着较大变革,人们认识到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就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第四,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日益深入,人们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发生质的转变,使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功能、作用等的认识逐步深入,迫切需要找到上述几种理念的结合点,以建立适应于时代的崭新模式。在此情况下,素质教育这一更为综合、深刻的概念便迅速得到人们的认同。可见,素质教育是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对基础教育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
三、素质教育提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即以人的发展为基点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真正价值,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基础;体现了教育方针的要求,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由此,也从根本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即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体改进与创新。具体一点说,就是要积极构建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相吻合的课程体系及其教法模式。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解决传统课程体系课程门类过多、偏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以及脱离实际的问题;改革的方法不仅要对原有的课程内容加以精减和整合,而且要从未来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以及人的素质、能力结构出发,重构一种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应考虑把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性的学习、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等放在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即要创建一个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其能促进每一学习个体都能得到身心的充分发展。
四、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既密切联系,又存在区别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行为选择,基础教育是对中小学教育性质的确定,虽然其内涵层面是一致的,但从概念范畴上却有不同的规定性。无论基础教育的任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素质教育确保其实施,都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