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的几点建议本课题受到南开大学“百项工程”学生创新基金的资助,特此说明。
——基于问卷调查所得出的几点看法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社会大众
历史知识调查研究”课题组中学历史教育是历史知识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大多数人而言,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历史知识和所形成的历史观念,将不仅对其历史认知具有终身的影响,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如何不断改进中学历史教育,也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教材修订,不少有识之士就教材编写体例、史学观点取舍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应当说,关于中学历史教育问题的讨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但是,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也发现,已有的探讨大多停留于理论层面,或者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基于中学生历史学习实际状况的实证分析则十分少见。
为了全面掌握中国历史教育的现状,特别是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情况,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于2005年寒假前成立“社会大众历史知识调查研究”课题组,并得到学校“百项创新工程”项目资助,精心设计问卷之后,于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之际对浙江杭州、安徽郎溪两地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在对有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从中学生的视角观察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查找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以中学历史学习“过来人”和史学专业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提出若干改进意见,以期对改进中学历史教学、促进史学知识社会化有所裨益。不当之处,敬请师友批评指正。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主要不足
课题组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问卷调查表明:在学生对历史教学的“投诉”中,教材内容索然无味高居榜首,将近七成的学生表示课本知识老套是导致他们对历史学习兴趣下降的主要原因。自2000年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仍停留于“小修小补”的改进,并没有触动以政治史为纲的整体框架,现用教材所呈现的历史仍然瘦骨嶙峋,缺少血肉和鲜活性。干瘪的内容加上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难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教学形式单一,课堂缺乏互动。老师板书和口授仍是当前中学历史课堂上的主要授课模式,与此相应,学生则被动地做笔记,按照老师划出的条条框框对教材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学生所掌握的只是一些互不连贯的重点(知识点),几乎没有什么讨论和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对笔记和“划重点”过分依赖的习性。我们注意到,部分中学购置和使用了投影仪、幻灯片等新教学设备,然而奇怪的是,不少学生对这些变化仍颇有微词。48%的被调查者认为,幻灯片、投影仪等设备的使用,本质上并未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课堂仍旧是一片死气沉沉,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这似乎说明,相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学生更希望老师在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等方面多下工夫。
3.历史知识来源单一,过分倚重教科书。问卷调查表明:课本是中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最大源泉。这种现象原本无可厚非。只是在教材内容不如人意,电视剧又充斥着“戏说”的情况下,历史知识来源单一化的问题就显得很突出、很严重了。问卷调查同时显示:在条件较好的城区,博物馆、纪念馆成为当地学生自觉接受史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在乡村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学生对博物馆、纪念馆显得较为陌生。因此,扩大中学生,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来源和渠道,应当引起中学历史教育者的特别关注。
4.课本内容缺少乡土气息,历史知识亲和力不足。乡土史教育的缺席是当今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一大缺憾。调查显示:超过70%的学生对本乡本地的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说明与宏观的大历史相比,本乡本土的“故事”有其特殊的亲和力,结合学生熟悉的乡土环境讲述历史,更能培养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乡土历史文化内容丰富,是一笔异常宝贵的历史教育资源,如能加以认真发掘并进入中学历史课程,使广大学生从了解家乡开始认识世界,必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广大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5.知识点大而全,趣味性和美感不足。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在购买课外历史读物时倾向于选择人物传记和政治谋略类图书,学生们对现用教材中关于政治人物、军事战争等方面的内容也比较感兴趣。但是,有不少学生反映,历史教科书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过于“脸谱化”,对重大事件(故事)的记载过于“八股”(基本不外乎是“背景—经过—影响”的三部式),反映他们仍嫌现用教材中的历史叙述“大、空、泛”,缺少美感和趣味,学习兴趣因此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历史课考试也存在一些问题,答题和评分往往只看能够背出几个死的知识点,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发挥个人见解的空间,其结果是使学生们的历史思维变得僵化生硬和简单机械。
二对改进中学历史教育的几点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历史学专业背景和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转变的切身感受,我们对中学历史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变教材的叙事风格,增强趣味性和灵活性。关于教材的编撰体例,学界已有过不少探讨,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已形成了大体的共识。但是,教材编写如何处理好知识的完整性、正确性与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之间的关系,仍然值得认真思考。
我们认为,中学历史教育应坚持“基本知识—创新思维—人文情怀”三位一体的原则,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一些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中学历史教学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则又需以增强历史课本的吸引力为先,在教材编写方面下更大的工夫。建议今后历史教材的编写,在内容设置和叙事风格等方面作适当调整,在注重知识系统性和观点正确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思考题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喜爱历史,使他们通过课程学习,既能获得一定的历史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历史思维方法,同时提高他们的历史鉴别和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倡师生互动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方式,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两个关键。由于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仍存在一些不如人意之处。因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我们认为,中学历史老师应当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历史教学不能囿于教师课堂宣读教材,而应安排适当的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和各种历史遗迹,扩大历史知识的来源和渠道;课程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师满堂灌输,而应努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对历史问题的看法,指导学生组成课外兴趣小组或学习沙龙,都是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根据课题组对杭州余杭高级中学的调查,该校高三的政治课学习,采用了由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沙龙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据笔者与该校历史、政治教师交流所知,该校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高二、高三年级的政治教学上采取由学生自己组织团队、确定题目、收集材料、自行主讲的热点问题沙龙课,并且取得了极好的实际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在历届高考中该校的文科综合都有不俗的表现,2002年文科综合居全省第一,可谓闯出了现有体制下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这种方式很值得中学历史教学借鉴。
3.组织专家编写适合中学生的历史读物,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阅读课外历史书籍是中学生自主补充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课题组的调查显示:45%的学生有购买历史书籍的习惯,但每人年均消费集中在50元以下,亦即每年1~3本的购书量,其中包括考试参考书。即使如此,中学生对历史书籍仍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史学工作者不应对此“视而不见”。由于现行学术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史学家埋头从事高深学术研究,几乎完全无暇编写普及读物,市面上的历史读物大多难如人意。我们认为,教育部门和历史研究机构应积极组织力量,加强面对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水平读者的历史读物编写工作。这类读物应充分考虑当代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口味,在内容上既应关照教科书,又尽量避免与教科书过分重叠。我们相信,优秀课外历史读物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辅助和补充。
4.给予本地历史以应有的地位。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乡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且乡土教育应当主要在中小学阶段实施。目前乡土历史在中学历史教育严重缺位,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建议各地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育,因地制宜地添入一定本乡本地历史的内容。随着近一个时期的高考制度改革,省市级教育机构考试命题的权力扩大,建议各地历史考试命题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本地历史的考题,以此增强中学生对本地历史的学习和了解。
5.加强中学和高校历史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现行教育制度下,中学历史教师的职能偏重于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大学历史教师又主要强调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难以很好地衔接。建议高校历史院(系)面向中学历史教师,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讲习班和进修班,让他们较好地把握历史学的发展动态,接受前沿学术的熏陶;反过来,中学创造条件为大学历史专业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以便他们了解基础历史教育的状况。两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推动双方调整历史教学内容,优化配置历史教学资源。
中学历史教育是中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青年一代的人文情怀和提高未来公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教材、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对此,众多有识之士已有很多精彩讨论。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应当有的放矢、稳步推进,尤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自己的想法和他们对历史教学的诉求,不能脱离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执笔:孟黎华,指导教师:王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