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丈夫李小龙
在我丈夫李小龙的心中,总以为他自己不只是个演员,更重要的是他深深体会到自己是个武术家。从他13岁起,为了自卫强身开始学习咏春拳。19年来他无时不是以他的智慧结晶来孕化出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与生命之道。由不断的锻炼来强化其身体;由阅读与深思熟虑来培养其心灵的力量,19年来他一直是不懈地如此。而这本书便代表了他19年来生命的成果,他的一言一行、思想、观念均包含在内。
在他一生中无止境地自我追寻自我表达中,他从未须臾中止过探讨、分析与修正其所学之一切;而他主要的资料来源是他个人的图书室,内藏二千册以上的书籍,包含有各式各样的武术、搏击技术、体育、防卫等等方面的资料。1970年小龙的背部受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医生嘱咐他停止功夫的练习,好好躺在床上等背部的伤痊愈。这段时间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难熬与最沮丧的时刻了,他躺在床上足足有6个月,他的脑子闲不下来,便开始工作,结果产生了这本书。这本著作大都是那时所写的。由他的个人读书笔记中可发觉他特别对一些人的著作感兴趣与受其影响,如 EdwinL·Haislet,Julio Martinez Castello,Hugo,James,Castello,Roger Crosnier。(译注:以上所列的这些人,都是拳击、西洋击剑中有极高深造诣者),李小龙有不少原理与思想是直接受到他们的影响。
小龙原想在1971年完成这本书,但他在电影上的工作却使他无法完稿,同时他亦为这本书的出版可能被人用于歧途而感忧心忡忡。这本书他并非想教读者如何去做、去学、去使用功夫。他只希望这本书能作为一个思想的方法,作为一种指引,而绝非一套固定的教法。倘你能以这种观点来看的话,你将会发觉这本书颇有可观之处。也许你会有一大堆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妨由你自己来解答罢。一旦你读完了这本书,相信你会更加了解李小龙,也同时希望你也能因此更加了解你自己。
现在,放开你的心灵来读这篇文章,尝试着来了解、体会,一旦你到了某种境界,不妨把这本书抛开。你将会发觉这本书是用来清除你纷扰之最佳途径的(这篇短文是莲达为吉尔伯特·强生编辑的《李小龙截拳道》一书写的序言。)
□黑带名家评论李小龙
自「唐山大兄」以來,电影界就有了发掘「新李小龙」的狂热,一个新人只要他能打,制片家便乐意把他捧为明星,而实际的演戏工夫则其次。但要成为一个真材实料的明星是否真的如此容易?答案是否定的。
观众终归会发觉到,真的李小龙电影无论在演技及动作上,都是不同凡响的。例如在《猛龙过江》中,李小龙的打斗工夫便大收牡丹绿叶之效。其它高手包括美国及世界七届空手道冠军卓.罗礼士,1970年全国重量级职业空手道冠军罗拔.和路夫,及《合气道》片內的韩国合气道七段高手黃仁植。虽然观众会说这不过做戏罢了,话虽如此,但是观众仍然可以从他们的出手,领略到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协调、才艺等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黑带杂志在李小龙成名前曾有过不少有关他的文章。
在此,我要强调一项事实————《黑带》杂志是世界武术高低的一个指标。以下便是该杂志在一篇独有报道中,有关世界各地高手對李小龙的评价。
把韩国跆拳道介绍到美国的七段高手李俊九师傅说:“截拳道”是一种十分科学,十分实用的武学,尤其是在自由搏击上。但丕士對他仍就是像父親對兒子一樣,這種場面,實在有點不大自然,情形有如在早年美國的西部酒吧內,一個一向被譽拔鎗最快的高手,悠然自得,拔鎗把玩之際,突然,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個子從正門進入,並向他道:『錯了,不是這樣,要我說多少次你方能學好!』那高手垂首受教。
简.古逊,刚柔流冠军,全美十大空手道高手之一,曾这样说:“布鲁斯的腿功劲力实在骇人,有一次我被他出橫腿踢中后,身不由自主向后飞倒,眼珠好像还留在原地。他把逻辑巧妙地溶合在他的武功內。”
法烈.温,美国另外一位十大空手道高手,他只能对李小龙滿口赞誉,而拒绝深入进行分析。“因为”他说:“我尚未遇到一位比布鲁斯更有修养,有更高造诣的武术家。”
窝利.载是柔道黑带五段高手,亦是美国最具时誉的柔道教练,对武术家素质有独到见解,他说:“布鲁斯是多姿多采,迷人的,无可比拟的。”,载先生继续表示:“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速度不会减弱布鲁斯出手的劲度。”载先生在武术界巳有四十年历史,他以一只温雅,敏锐,威猛的黑豹來比喻李小龙。
路易士.地利度,一位曾击败罗礼士而荣获纽约冠军的高手,在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份的《黑带》杂志曾这样说:“我从未遇到像布鲁斯这样的人物。过去我曾有几个难分高下的对手,但布鲁斯的拳脚真的使我难以捉摸,我和他过招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敬畏。”
□成龙谈及李小龙
1971年,香港电影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事情的开始要追溯到1970年。邵氏兄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邹文怀对公司吝啬的薪水感到不满,离职出走,自立门户。他建立的嘉禾公司改变了传统的做法,一开始就依靠独立制片人发行影片。但是邹文怀清楚,公司要有一些真正的大动作才能够引起电影界的注意。
于是在1971年,真正的大动作来了。那年10月,特技界都在纷纷议论邹文怀雇佣了一名新人的消息以及前所未闻的最高酬金,尽管这名新人从来就没有在本地或是西方的任何一部影片里担任过主角。这名新人是一位在美国出生的华人,曾经在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国电视连续剧里担任过配角,这使他成为美国和香港影迷心中的偶像。有消息说,此人自命不凡;还有消息说,他有能力为自己说过的每一件事情提供担保。
他就是李小龙,在短暂的生命里给香港电影界带来的震动犹如一场地震。就在与嘉禾签约几个月后,公司发行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唐山大兄》。这部影片表现了另一种类型的英雄和难度更大、速度更快、也更加激动人心的打斗:象眼镜蛇的攻击那样快速致命,简捷到只有朴实无华的实际效用。打斗场面刻板做作的剑侠电影使邵氏兄弟公司发财致富。比较而言,《唐山大兄》跟这些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看上去暴烈、凶险、让人难以置信。李小龙扮演的英雄,不是麻木不仁的显贵,也不是耗费毕生精力寻求体面的报复。他是有不良行为的少年,是一个因为喜欢格斗而被赶出家门的街头斗士。简而言之,他是真正的男子汉。
我和兄弟们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巨大的人群中了。他们为了一张电影票已经等了好几个小时。如果没有潜行和特技的能力,我们是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剧场的。这部影片做到了我们拍摄过的电影所没有做到的一切。也许《唐山大兄》在今天看来并不会给人很深的印象,但是当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启示。《唐山大兄》轰动一时不单是在香港,而是在整个亚洲。它的成功使那个叫龙的人成为香港最红的明星,也使嘉禾从一个起步者一举迈进了竞争者的行列。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电影业被搅得天翻地覆。邵氏兄弟公司一直都是香港电影界无可争辩的霸主,几乎就是垄断者。但是他们错误地把李小龙让给了嘉禾。(李小龙最初想去的是邵氏兄弟公司,但他得到的只是一份普通的、极小的合同,仅仅能维持生活。)通过向嘉禾公司的帐户注入的每一笔票房收入,李小龙让邵氏兄弟公司付出了百万倍于这种羞辱的代价。
与此同时,香港的每一个独立制片人、制片公司的执行人员和梦想成为电影巨头的人们,都在人行道上搜寻着长相、谈吐、行为举止或是格斗身手象李小龙的武术家,下一个李小龙。这为我们特技人开创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为了自己,我们都想见到这个人。不久,我的机会来了。嘉禾公司准备拍一部电影《精武门》,主角正是李小龙。剧中有很多特技人的角色,我获得了一份。我将进行观察、倾听和学习。如果有机会,我要向那条小龙展示一个山东汉子能够做些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在来到片场时意识到,几乎每一个拥有各种头衔的特技人都受到了雇佣前来参与这部影片的制作,其中我看到了把双手插在衣袋里的元彪、身材瘦长的师兄元华。元华已经被选中作李小龙的特技替身,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技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体形与李小龙精瘦、矫健的体格相吻合。李小龙摇晃着脑袋突然出现在片场里。他看上去非常生气,而且这种表情并不象是装出来的。元华比不上李小龙强烈的个人魅力,即使是在走路的时候,这条龙似乎也能放射出电流的光华。紧接着,他生气的原因很快就清楚了。跟在李小龙身后赶来的是身体沉重、戴着眼镜的导演,著名制片人罗维。罗维拍摄过很多成功的影片,其中就有李小龙的处女作《唐山大兄》。显然,李小龙对这个自诩为“龙师父”的人只有蔑视。
“你的要求已经超出了合同规定的范围,”罗维在李小龙身后大声表示反对。
“都写在合同上呢,对吧?”李小龙用带有威胁的语气说。
“我从来就没有说过我教过你怎样格斗,”罗维挥舞手臂试图打消明星心中的疑虑“我只是说过,我教过你如何在镜头前进行打斗。技巧、才能,那都是你的,我最多给你稍稍地雕琢一下......”即使说那就是一部电影的话,也没有错。李小龙阴沉、愤怒的表情暗示罗维的日子也许不会长久了。就在形势看上去一触即发的时候一只纤细的手伸了出来,碰了一下李小龙的肩膀。那是导演的夫人刘亮华。“求你了,小龙,”她说,“别把我先生的话看得那么认真。他的话没有冒犯你的意思。每一个人都知道你是大师,我们只不过是些学生!”
李小龙放下拳头,放松了绷紧的肩膀。“好吧,罗夫人,”最后李小龙说,“出于对你的尊敬,我会忘掉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的丈夫再对记者谈起我的话,我就要给他一个教训,让他明白怎样去格斗。”然后他摇头晃脑地走到场地的另一边去。罗维面色苍白。“那是威胁吗?”他冲我们忧虑地摆了摆手,嚷嚷着:“他是在威胁我吗?你们都是证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李小龙。
人们总是向我问起李小龙。为什么不呢?当时他是香港电影史无前例的头号明星。生前是一座丰碑,逝后是一个传奇。他使功夫片引起了世界的注意。我想,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人听说过成龙。在《精武门》和稍后的《猛龙过江》里,我通过对他的观察,学到了许多东西。人们对他的谈论完全可以写出一千本厚厚的书,但是这对他来说,仍然是不公平的。如果你和他呆在一个房间里,忽视他是不可能的,而要对其他事物保持注意力却是困难的。他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武术家,一丝一毫都像人们讲述的那样出色。我并不以为自己可以在真正的格斗中击败的,也不至于蠢到要去做那样的尝试。(信不信由你,三毛(洪金宝)做到了!一天,他在嘉禾公司的走廊碰到了李小龙。他们谈起了功夫,并且就地进行了一场小型的比试。据三毛说,比赛打成了“平手”。不过,由于没有目击者在场,因此,谁又能证明是或非呢?)
人们见到的李小龙有一个最明显不过的特征:他每时每刻都处在压力之下,醉心于使自己变得完美,下决心要达到个人目标。在拍摄现场,他以一当十地工作,编排动作场面,对我们进行单独指导,甚至通过镜头观察来确保银幕上的最终结果就是他头脑中的设想。也许罗维是影片的“导演”,但是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李小龙掌管着一切。如果你问我,在与李小龙共度的时光里,你学到些什么?我会说,我学到了两样东西,两样对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
第一,巨大的成功只跟远大的抱负相伴。反观李小龙内心,我遇到了一个想改变世界的人。在他看来成功就是让数百万人崇拜、热爱和牢记在心。不足10年的演艺生涯和区区5部影片就使他实现了个人目标。
第二,李小龙不是神话,也不是神。他是一个人!他是一个值得你敬仰,但又无须顶礼膜拜的人。在拍摄现场,他总是被靠近他的人团团围住,他们都在告诉他:“李小龙,你是最棒的,你是最了不起的。”跟其他任何人一样,我敬畏他,不过,我是永远也不会让自己加入到那个人群里去的。我会站在他们背后30米的地方远远看着,对于甚至有数十年资历的特技人也去拍他马屁感到有点恶心。毕竟,到那时为止,我们都感受过他的拳脚,它强劲富有技巧性。不过,我认识跟他一样强壮,甚至更强壮的人;我还认识同样富有技巧,甚至更有技巧的人。这没有关系。李小龙就是李小龙,他是最出色的。其实李小龙并没有要求过这种待遇。他非常聪明,他明白:所有的赞誉是多么的空虚,他们又是多么有赖于他所保持的巅峰状态,以及他为影业公司赚到的钞票。
后来,当我自己也获得成功之后,我才开始理解李小龙当时的处境。如果你是“超级明星”的话,无论这意味着什么,总会有人对待你就好象你不再是人了。为了纪念李小龙,我不会再犯那种错误。对我来说,他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小龙,而是一条巨龙。他曾经是,也将会是李小龙,一个伟大的老师,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我也希望,那将是人们纪念我的方式。
现在,当我欣赏他的影片的时候,我认为它们都是杰出的作品。它们树立了其他每一个人都想效仿的标准。如果不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的话,它们总有一天成为李小龙业绩的证明。他有制作电影的才能和品格,这些都将成为永垂历史的经典之作。但在他有这个机会之前他的生命就结束了。我看过巴斯特.基顿、查理.卓别林、金.凯利以及弗雷德.阿斯塔尔的电影。我说,哇!这些都是经典电影。即使在今天,它们也是伟大的。而李小龙的电影则像是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发芽的种子一样。
我拥有的演艺生涯要长得多,而且我拍摄了自认为的确可以引以为荣的电影。我不知道它们在我身后是否也会被看作是经典;我想历史将会回答这个问题。然而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试图比较我和李小龙,并且使我们看上去像一对竞争者。再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了。有李小龙可以做得到,而我办不到的事情;也有我可以办得到,而他却做不到的事情。而且,你要知道,我从来就不想成为第二个李小龙,我只想做第一个成龙。
□李俊九(美国跆拳道之父)忆述李小龙
在1964年国际空手道大赛中,我开始认识李小龙,那次我和他分别在会场中做示范表演。从那次开始我们便成了好朋友,并常常互相拜访,有时甚至阖家来往。在武术界中,认识李小龙的人很多,我们都觉得认识李小龙是一种光荣,因为他是一个慷慨、大方、热心、诚恳和仁慈的人。事业上,我再无法遇到一个像李小龙那般对武术狂热的人了。假如你们有机会到他家里看看的话,你会发觉他的家藏满了武术书籍和摆满了练功器材,数量多得令人咋舌。
我还记得,1968年李小龙主演了一剖电视片《青蜂侠》,那时他的经济还有点困难。于是有人游说他开设“空手道武馆”,并计划把武馆扩充到全国去。当然,在他理想中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有一次他对我说:“这些鬼玩意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从今天起我便要实行我的大计!”接着他说,“俊九,我告诉你,在5年内,我要成为每一个人所共知的明星,亦是一个著名的武术家!”果然,他达到他的目的。虽然已达到目的,但他对于练武从未松懈过,他绝不放弃他的理想,纵使经济上毫无困难,他一样是那么努力,一样是那么兴致勃勃地练武。假如有人问我,谁对自己最有信心?我一定说是李小龙。
李小龙实在非常努力,他肯去拼命,这是他成名的原因。我相信他的本领一半是天赐的,再加上他的努力,便成了一个成功的大人物。他发拳快、准、有劲,足以令他雄视武坛。此外,他对各种武器的认识和纯熟,可以称得上专家,就是这些已经没有人及得上他。李小龙很爱惜自己的身体,对自己很有信心,他的信心令他发展了不少武术哲学,有些是体力的,有些是理论的,这些哲学都是他的宝贵经验。当李小龙来我家或我到他家的时候,我们常常讨论武术问题或练武一直到清晨4点钟,有时练拳法,有时练踢击,把整个人弄到疲极始睡。李小龙富于幽默感,他常常说笑话,令练武的气氛轻松些。
李小龙是个充满欢乐的人,我常常对人说他像个7岁的孩子,充满活力地到处跑来跑去。当李小龙在我家练武的时候,我太太常常替我们准备好食物,我们一旦感到饥饿时便随时可以吃东西,李小龙喜欢吃“饭包”和韩国菜,吃完东西后,我们再继续练武,直到疲倦为止。他死前,我相信我是最后一个从美国去香港见他的人,那时候我刚刚拍完《跆拳震九洲》,李小龙在机场等我出来,然后我们一起去吃晚饭。李小龙谈话时显得非常忠直,当我每次见他的时候,我内心总是这样对自己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象他那么坦白的人!”初次见面时他只有22岁,在数年间,他变得很快,变得圆滑很多,“外交”辞令也很纯熟,别人找他做事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拒绝,事实上,这才是处事之道,你不帮别人,别人怎么会帮你呢?由于李小龙太坦白的缘故,有些人会不喜欢他,但无论如何,他总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李小龙对多方面的武术都显得很狂热,相信再找不出第二个像他一般优秀的演员,他亦是第一个东方人在美国领导功夫片走向白热化,替其他武术人士铺了一条演员的道路,如果没有李小龙的电视片集,也没有他的电影的话,人们对功夫片没有现在那样狂热,所以,我对李小龙十分敬仰。我会尽我的能力去干,希望发扬一下李小龙的武术,假如我的“美梦”实现的话,我会把每年11月27日————李小龙的生日,定作“功夫节”,相信这个节日除了纪念外,还将给他的门徒起一点鼓动的作用。
□罗礼士(全美七届空手道冠军)忆述李小龙
罗礼士:我第一次和李小龙见面是在1967年,当时我正在纽约参加“全美国空手道大赛”,我的对手是祖.路易斯,如果我能把他击倒的话,我便可以赢得奖牌。在那次比赛中,李小龙也是嘉宾之一。结果,我把对手打败了,我走到李小龙面前,和他拉拉手,并自我介绍一番,就这样,我们开始谈了起来,比赛结束已经是夜里11点许,我们各自返回酒店去。
真巧,我和李小龙竟然住在一间酒店,于是就到他的房间去聊天。怎知一谈便说了8小时,竟然整整的谈了一夜,由夜里11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钟。我们谈的是武术的哲学,从那次谈话中,我深深地了解李小龙的确是一个有深度的武术家。在那晚之前,我实在是不认识李小龙的,以我的习惯来说,我不喜欢批评别人,除非我真正地了解他。以前我听人说过,李小龙很自负,而且还常常看轻别人的武功,看不起其他门派的武术,但李小龙确实对我很友善,他并没有在我面前表现出他胜过我,更加没有露出瞧不起别的门派的态度,他只是提出他对各种武术的意见而已。自从和他谈过一夜后,我知道他的武术知识十分丰富,我和他整整谈了8小时,却好像才过了20分钟似的,李小龙从言谈中表现出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体力或哲理上,他都胜人一筹。当时,李小龙是不大喜欢向上直踢的,更不相信这种踢法的威力,他只喜欢从腰部以下的部位起脚。但后来,我对他提出我的理论,我认为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位置起脚————从头以下任何高度都可以,踢出来的威力完全没有减低。
当我回到洛杉矶后,我便到他家中去练功,我们常常一起讨论研究,我学他的中国功夫,他学我的高踢法,这样,大家的武艺都有显著的进步。有一次,我到李小龙的车房去,当时他拿着一个人形沙包对我说:“踢它的头部,来、来!”。当时我说:“恐怕不行呵,因为我的裤子很紧!”结果,我被他说服了,只好试试,但我的裤子实在太紧,脚也举不起来,我只好把裤子的缝隙割开,一直裂到下部,正想举脚踢去,岂知李小龙的太太莲达就在这时走进来,我吓得连忙掩着裤子,借故溜了回家。从此以后,我穿的裤子全部都是双重缝线的,这样即使裂了一层,尚有一层作后备!
李小龙是一个很“自我”的人,他很看重自己,他常常对别人夸耀自己的长处,很多人不喜欢他这种作风,不喜欢他自我炫耀,于是人们便说他骄傲,我想李小龙招人妒忌就是这个原因。但对我来说,我完全不介意,因为我明白这是他的个性。
不论我的想法对或不对,总之我觉得他是个强人,是个值得自负的人,也是世界上武功最好的人!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李小龙并不胡乱看书,但当我和他一起练功的时候,大家交换武术学问和哲理的时候,他总表现出急于求学的精神,令我很佩服。李小龙又富于创造性,他真是个天才!他常常创出新意念、新动作,他的创造令我眼花缭乱!他不论练什么器械,都一定把自己锻炼成这方面的专家!不然的话,他是不会罢手的!李小龙个人的招式只有他自己才懂得去用,别人是摸不着他的门径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像他那样去练武,早上6时他便起床练跑,整天不停地练、练、练,直到晚上睡觉才停止。如果他不练武的话,他便去想,去研究,他总是孜孜不倦的。除了晚上睡觉外,他从没有休息过,他要去发明、去创造新招式,去研究其他门派武术的优点,以吸取其长处,他的脑袋是不停地思考的。
在《青蜂侠》一片中,他大大地发挥了武术的威力,特别是替中国功夫创出一条生路,令电影界掀起功夫热潮。所以他之死,是武术界的巨大损失,我除了感觉无限难过外,并希望他的门徒继续努力,去发扬他的武术。不过他的功力,比一个练了七、八十年的人还要高得多,在他的一生中,他已经达到他的目的。长寿不一定有用,问题是生存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作为。像李小龙,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已经干过一番大事业,他是一个世界知名的电影明星,武术界的杰出人才,我觉得他已经渡过了完整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