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北宋
籍贯:江西修水人
关键人物:王安石、范寥、苏轼
非正常死亡方式:淋雨而死
非正常死亡原因:卷入新旧党争
童年并不远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这是黄庭坚的一阕《念奴娇》,其中“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一句最打动人。老子平生,大概经历了不少沧桑;江南江北,也许吃尽了愁苦滋味;但那临风的一曲笛声,就足以安慰这颗饱经忧患、离别的心了。这时候,恰巧有一个叫做孙彦立的善吹笛子的人在场,那悠扬顿挫的笛声响起,黄庭坚眼中噙着泪水,陷入到痛苦的回忆中。
黄庭坚这辈子尽在委屈中度过,幸亏他善于自我调节,要不然早憋屈死了。
黄庭坚的家世并不显赫,他的父亲黄庶虽中过进士,但仕途不顺,只做过边远地方的小官,而且最终死在任上,没有给黄庭坚留下可观的财产。黄庭坚跟母亲相依为命,他有一个藏书非常丰富的舅舅,非常喜欢他,舅舅的藏书,小黄庭坚可以任意的挑选阅读。因此,黄庭坚的幼年在物质方面虽称不上富裕,但在精神方面,绝对有自豪的理由。
小黄庭坚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他看见母亲为了生计日夜操劳,就决心长大后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小黄庭坚还有特异功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记忆力超强,能够做到过目不忘。他的舅舅时常考核他看书的效果,他发现小黄庭坚每天读完书以后都能将当天所习的篇章一字不差的诵记下来。舅舅很惊讶,认为小黄庭坚读书有一日千里之功,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
当小黄庭坚长大七岁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似乎就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非常深刻,好像是一个老人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壮志消磨以后,才能说的看透世事的那种话。
这一天他跟小伙伴到山坡放牛。他家是没有牛可放的,虽说家世不怎么显赫,但还不至于沦落到赤贫阶层。但他的很多小伙伴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上不起学,只能为家里放牛维持生计。小黄庭坚非常理解小伙伴的处境,经常把舅舅的藏书带出来,和这些无力上学的伙伴一起读,在他的带领下,穷娃们也能吟咏不少的古今佳作。
小黄庭坚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到河边放牛。那里有潺潺的溪流,鲜嫩的青草,数不清的大树相互交接形成了一道幽静清凉的屏障。林子里有小鸟鸣啭,溪流里有小鱼嬉闹,牛背上有牧童吹笛,黄庭坚一生最喜爱笛声,大概和他童年的经历有关。他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清风徐来,水波荡漾,读一篇杜甫的诗,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童年的黄庭坚在细流声旁、扶疏影下、翠锦屏中、水牛背上、短笛声里、俗世之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意的栖居。他多么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永远属于自己啊。可惜人总要长大,那种令人终生向往的诗意的栖居只能存在于回忆当中。
在年幼的黄庭坚看来,牧童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惬意的职业。周围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牧童可以躺在软软的青草上放逐自己的灵魂,还可以伴着鸟儿的歌唱演奏短笛,一切世俗的东西都不染心胸,心灵的纯洁一如没有尘埃的美玉,还如清澈的溪水。
小黄庭坚写了一首《牧童诗》,由衷地向牧童致以最羡慕的眼神:骑牛远远过村前,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说来也奇怪,难道是小黄庭坚读的书太多了吗?以至于他尚未涉世就已经洞察了世事的艰辛、人生的苦涩?要不然怎么会写出这样洒脱的文字?一个七岁孩童的稚嫩的双眼,竟然看透了尘世的名缰利锁的羁绊,淡泊名利的志向挥洒字里行间,竟然毫无矫情做作之态,这对于小小的黄庭坚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中国有句俗语讲,三岁见大,七岁看老。小时候的言谈举止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将来的人生境遇,这个细想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现在不是有不少的科学实验证实,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的养成跟童年的经历密切相关。
小黄庭坚这首《牧童诗》或许对黄庭坚的将来有着一定的预示,试分析之:名利是人生的两大追求,贤愚概莫能外,但是人们只知道追逐名利,却不知道名利害人至深,在古人看来名利不是好东西,而是名缰利锁。看不透的,一辈子都只能背着这个沉重的枷锁生活,直到无力负担抑郁而终。看透名利的,也不把准能得到一个美好的结局,因为一旦勘破名利关,其为人就不会混同于流俗,更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样下去就会渐渐不被世俗所容,命运也因之崎岖坎坷,不如意的很。我们这样分析绝对不是牵强附会,更不是说黄庭坚一生必将艰辛难行,而是说黄庭坚具有潜在的倾向。这个倾向在这首《牧童诗》里表露无遗。
黄庭坚愉快而充实的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成人后他跟随舅舅到淮南游学,认识了当时的大诗人孙觉,这个人很了不起,对杜甫相当有研究,在他的影响下,黄庭坚也对这位唐代的大文豪、大诗人杜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黄庭坚成了杜甫的铁杆粉丝,谈诗必谈杜子美,论文必称杜少陵。为此,孙觉还把自己的爱女兰溪许配给了黄庭坚。黄庭坚没有想到对于杜诗的喜爱竟然给自己带来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不仅如此,若干年后,黄庭坚别开天地另创了一家江西诗派,他们奉杜甫为鼻祖,对杜甫顶礼膜拜。杜甫的诗沉郁苍劲忧国忧民,杜甫其人被誉为诗圣,其诗被誉为一代诗史,黄庭坚推崇杜甫,可见黄庭坚自认为和杜甫在性格和命运上大有相投相似的地方。
十年磨剑,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一试霜刃;数载寒窗,为的是终有一天会独占鳌头。黄庭坚到了参加省试的年龄,他来到省城准备施展才华一举成名。
那时的黄庭坚年少气盛,考试之前遍交朋友,同学们都认为黄庭坚必然高中,如果他都中不了,别人就更不敢奢望了。考试后,这种感觉在考生心理越来越强烈,以至于结果尚未公布,纷纷传说黄庭坚高中了解元。同学们为了表示庆贺,在黄庭坚住的客店摆了一桌丰盛酒席。酒席宴上,黄庭坚酒量比他中解元的消息更令人震惊,其他同学已经喝得烂醉如泥了,他依然谈笑风生。他好像从未到过考场一样,对考试结果一点都不关注,也许他的自信心太强烈了,大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可是转瞬之间,黄庭坚就迎来了他告别少年时代以后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正当他们豪饮的时候,有人跑过来说,你们这群人中有三个人中了,大家一阵欢腾,可是这个人接下来的消息令大家惊诧不已,他说考前人气指数最高的黄庭坚落榜了。
话一落地,同学们就感到非常尴尬,这是个坏消息,不应该出现在为黄庭坚庆贺的宴会上,于是他们全都低头不语。只有黄庭坚谈笑自若,照样喝酒,照样吃肉,酒足饭饱之后,拉起同学们的衣袖,一起风风火火的跑到榜前,观看榜上的名次排位。自始至终,黄庭坚表现出一贯的姿态,没有让想看笑话的人有机可乘。
看下一次吧,明年这个榜单上的第一名就会是我的名字!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
第一次考试的落榜是黄庭坚考场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失利,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经历类似的遭遇。他经过几次顺利的考试,如愿以偿的进入仕途。他开始了一段新的生命体验,在新的人生旅途中,他何去何从,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他最开始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县的主薄,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县委秘书,后来有了一次小小的升迁,也不过是小小的县尉之职。对于考场上得胜归来的黄庭坚来说,现在的状态距离那种辅佐君王、致君尧舜的理想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因此刚入仕的黄庭坚有些郁闷。自己的一生不会就这样消磨吧?自己满腹的才华不会就这样闲置吧?黄庭坚对波诡云谲的宦海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他这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之路应该怎么走,也不知道自己能在宦海波涛里飘摇几时。
这是一种悲剧的情调。黄庭坚的这种感觉是天生的,因为他初入仕途还没有经历过惨痛巨变和沉痛打击。他的这份自省使他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危机意识,即使外部不会强加给他什么,他的内心也会惴惴不安,他清楚的知道脚下的路是没有尽头且充满泥泞的。
做县尉没多久,黄庭坚被任命为北京(那时候的北京是现在的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在北方边境度过了漫长的七年。这七年对黄庭坚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尽管他做的是一个闲散的教书郎,但边地的贴近民生疾苦和逼近军事战场的环境,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阅历,使他的诗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的精神和境界得到了凝练和提升。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一切好的艺术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黄庭坚在边地的七年生活,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无起色的日子,也可能是他曾经不想面对的日子,但却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日子,最值得回忆和书写的日子。他接触到了淳朴的边地百姓,他目睹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他曾沉醉于遍地的黄花,也曾刻骨铭心于战争所带来的灾难,所有这些都使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况中,都要自我珍惜,生命是上天绝无仅有的一次赠与。
从边地回来后,黄庭坚觉得以前很看重的东西,现在似乎不是很重要了。生活需要有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若是因为汲汲于名利而失掉那份从容就大不应该。心灵应该翱翔于自由广阔的天空,而不是逼仄阴暗的角落。
感谢命运之神给予黄庭坚这样的生活态度,要不然真不知道在余下的岁月里,他会不会被随之而来的打击和煎熬所征服。生命中总是出现意外,让人无法躲避,如果你觉得你真的很委屈,请把苦水自己咽下,因为没人听你陈述,外来的困境还要靠内在的动力去化解,要不然你就会被命运打倒。
真正的胜利者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回到京都的黄庭坚写了两首古风送给全能才子苏轼。苏轼对黄庭坚的名声早有耳闻,一看他的诗文,更觉得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自古英雄相惜。真正的英雄会由衷地发出对另一位英雄的赞叹,而伪英雄则在发出赞叹之余,拔出那柄叫做嫉妒的匕首狠狠刺向你。唐代大诗人宋之问不是为了一首诗的著作权问题,把自己的亲外甥给弄死了吗?人心险恶,文人相妒的心更险恶。
幸好这样的事情没有在苏轼和黄庭坚之间上演。苏轼很赏识黄庭坚,认为他的诗“超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为造物者游,非今世所有也。”能得到苏轼的这种评语,黄庭坚果然是非常了不起的。这绝对不是文人之间的互相吹捧,苏轼还不至于沦落到靠吹捧同行混饭吃的地步,再说以他在文坛的泰斗地位,还用得着巴结一个后进的晚辈?他的赞美是由衷的,他的欣赏的自然的,好不矫揉造作。
两个具有英雄情怀的大才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黄庭坚成了苏门四大学士之一,深得苏轼的器重和欣赏。这两个人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都主张从容和淡然的面对生活中不可预料的意外。既然是所谓的防不胜防的意外,与其忧心似焚的寝食不安,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待之,以等闲的胸怀看待潮起潮落。
一场苦难正等着他们去遭遇,要不然我也不会浪费那么多篇幅不厌其烦地讲述他们的生活态度。苏轼对黄庭坚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尤其是政治上的影响,更是让黄庭坚荆棘一生,仕途起伏跌宕,命运多舛。同样都是诗词大家的苏黄,也同样是同病相怜的贬友。
一切都要从一个人和一场改革谈起。那个人叫做王安石,那场改革叫做王安石变法。北宋自太祖建朝,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富庶,文明昌隆,老百姓安居乐业。但盛世危言绝不是空穴来风。官僚机构膨胀,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国家虽处太平盛世,但极贫积弱已让有识之士痛彻心肺。这一切如果得不到改变,大宋王朝终免不了丧亡。
最后挽救危亡的重任落到了王安石的肩头。王安石顶住强大的压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王安石确实是一个不朽的人物,他的变法也暂时的缓解了北宋中后期的颓势,但不可否认,王安石的急功冒进,使得改革派的队伍里鱼龙混杂,做出了不少伤害百姓,有违国体的事体。一方面王安石为了国富民强而呕心沥血,另一方面投机分子希望能从剧烈的变革中获得暴利,后者玷污了前者的良苦用心,更破坏了改革者的声誉。
巨大的阻力从四面八方涌来,王安石成了孤家寡人。原本反对变法的越来越强烈了,认为王安石的改革祸国殃民;混在改革队伍里的投机分子与王安石改革的初衷渐行渐远,他们打着改革变法的旗帜,排斥异己,清除政敌,使变法成了一场血腥的杀戮。
黄庭坚对这场声势浩大的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在他的眼里,王安石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政治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生的富裕,但他忽视了投机取巧的人大大超过真心变法的人。很多人混入变法的队伍,为的是获得更大的权力,以便谋取更丰厚的利益,这些人的险恶用心致使王安石的变法大打折扣。黄庭坚埋怨王安石用人不明,使原本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改革变味了。
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黄庭坚过上了“老子平生,江南江北”的生活。
贬谪,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情调,生命可能在贬谪的过程中破茧成蝶,完成最后的羽化。贬谪又是一种跌落,从庙堂到江湖的跌落,从此再也不为家国计了,只剩下一身青影,仗剑天涯。江南江北是落魄江湖的飘影,老子平生是尝尽人生百味的老到和辛辣。贬谪是一种生活味道,沧桑和悲凉是它的主旋律,黄庭坚在这样的乐曲中,既沉醉又痛苦,既彷徨也清醒,既失落也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希望在向他招手。或许,这种贬谪的生活一直到死都不会结束,因为这条曲线过于悠长,说不定哪一刻就会终止到某一点上,那一点是生活的终点,却不是生命的终点,只是结束了沧桑,却没有结束希望。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重温这句话就像在品一杯陈酒。酒是陈的香,路是走过来的令人回味悠长。生命是一场经历,经历的越多,生命就越厚重。如果不经历落拓江湖的辛酸和苦难,怎么会喊出“老子平生,江南江北”这样既豪壮又充满悲情的慨叹!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
这辈子没这么爽过!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这阕词是黄庭坚在宜州见梅时做的。那时他是个贬官,心中多少有一丝的寂寞和愤慨,但更多的是对岁月流逝的痛心和无奈。去过十年老尽少年心,这不正是一曲凄凉的挽歌吗?有什么比老去更令人追悔莫及的?何况黄庭坚的老乃是阅历催成,沧桑使然,他的江南江北的经历告诉他,不老都不成。
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黄庭坚被贬于此,虽然心情有所惆怅,但宜州的青山秀水也算给了他一丝慰藉和补偿。
有一个文学青年对黄庭坚非常仰慕,在黄庭坚人生落寞的时节,在他飘零无依的关头,这个青年来到他的身边,为他送来了人生旅途上的最后一份友情。或许黄庭坚这辈子就交了两个朋友,苏轼算一个,跟他同是天涯沦落人,一样的被贬谪得远远的,可是苏老夫子依旧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豁达的词句,这一点对黄庭坚的影响非常之深刻,他和苏轼就是靠着这样一种达观的胸襟来度过困厄的。
另一个知心之交就是这个文学青年,他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宜州,依靠的仅仅是一股崇拜的冲动,不带有任何功利的意图,陪伴着黄庭坚走过了最后的岁月。
这个文学青年叫范寥,是个热血沸腾的小伙子。
当范寥来到宜州的时候,黄庭坚已经习惯了当地嘹亮婉转的山歌。“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一声声甜美的山歌入耳,倒使得黄庭坚有了心安处即故乡的感觉。他居住的乡里都知道黄庭坚是个好官,但是得罪了当权的新贵,被贬到宜州这个鸡不下蛋的蛮荒之地,人们同情他的遭际,愿意跟他亲近。
黄庭坚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宜州这个地方虽僻处蛮荒,远比不上中州文化昌明,但青山秀水却别是一隅怡人的所在。这里有不少读书人,对“苏黄”的大名如雷贯耳,当黄庭坚贬居于此的消息传播时,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真是那个在书法和诗词方面的造诣堪与苏东坡比肩的黄庭坚吗?他到宜州来了,他会用自己的诗情才思赋予宜州山水永远生动的内涵,这难道不是宜州的福分吗?
黄庭坚在宜州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因为令他感动的事情太多了。这里的人民无比的淳朴,这里的山水如此的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读书人都十分好学,对于他这个遭到贬谪的老头十分礼遇,甚至奉为宗师。有时候,黄庭坚读书写作之余也会站到山岗上唱几句山歌,用当地人的话讲,他也会兴致勃勃的吼几嗓子。
我们的头脑中有这样一幅图景:一个双鬓星星的老头站在山岗上,头上戴着遮荫挡雨的斗笠,手插在腰间,手中拿着一本书,似乎是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另一只手搭起凉棚,向无限延长的远方瞭望,他看到山下的茶田里有美丽的姑娘在采摘茶叶,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嘴里流露出欢声笑语,为首的采茶姑娘看见贬居于此的黄老夫子在注视着她们,她们心神荡漾,唱起了脍炙人口的山歌,歌声流转,传到黄庭坚的耳朵,黄庭坚放弃了最后的一点矜持,也肆无忌惮的吼了起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只不过他的歌声沙哑而苍凉,仿佛一个年老的水手在爱抚自己钟爱的船桨,更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望见自己夕阳中的投影而发出的令人悲凄的长叹。
这种情愫既让人欢喜也让人寂寞。山歌使自己的落寞情绪得以宣泄,可是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呢?这样的贬谪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呢?黄庭坚或许已感到了时日无多,但他无能为力,要不就安之若素,要不就郁郁而终,只能二选一,没有别的选择。
聪明的黄庭坚选择了前者,如果不能改变现状,最好就是安之若素,这样可以换来平常的胸怀,这样可以安享暂时的宁静,既然得不到永恒,为什么不奢侈的享受一下当前呢?
范寥来得很是时候,正是树叶飘落的金秋时节。还有几天就是重阳节了,那是老人的节日,当然也是黄庭坚最喜欢的节日,重阳节有酒喝,而且是伴着摇落的菊花一起喝,人生当中这样的情景最令人希冀了,菊花,落叶,秋风,把酒,填词……夫复何求!
黄庭坚很喜欢范寥这个小伙子,和他谈话的时候他仿佛看见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么愣头愣脑的吗?和自己崇拜但陌生的人在一起时,脸上会流露出羞涩的笑容,那是因为热切的恐惧。黄庭坚把自己的日记交给范寥,日记的名字叫做《宜州家乘》,上面写满了黄庭坚的心情和经历。
重阳节那天,黄庭坚携着小友范寥,登山望远,徘徊不已。心中有喜有悲,惆怅难遣。眼前竹影荫翳,林鸟鸣啾,河流如碧带。远处又腾起一片袅袅的山歌。黄庭坚不由得诗兴大发,填词一阙云: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吹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似今秋胜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酒酣耳热之后,往往是诗人剖解心灵的时刻。黄庭坚感觉自己老了,再也经不起如许的愁郁。仕途坎坷,种种打击,化作诗人眼中泪,杯中酒,无奈和孤寂遗落字里行间。黄庭坚可能终结于此,但诗歌却生出翅膀传遍了大江南北。
忧郁无助的镜头定格在黄庭坚六十一岁的某一天。
这一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的小雨。黄庭坚像是一个遗弃的孩子,被赶出了最后可以遮风挡雨的居所,躲到山前的一个寺庙里。贬居的日子里,黄庭坚爱上了喝酒,酒可以浇散心中的块垒,一醉解千愁。小雨如织,密密匝匝的打在窗棂上,声音悦耳动听,好像在聆听天籁一样。醉意熏熏的黄庭坚听着这雨声,忽然想起了李商隐的一句诗来,留得残荷听雨声,这里虽没有残荷,但却有满山的翠竹,不是一样能够听雨声吗?雨点叮咚的声音拨弄的黄庭坚的心里痒痒的。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仍免不了冲动,他乘着酒气来到栏杆处,脱掉了自己的鞋子,斜躺在胡床上,把赤裸的双脚伸到雨幕里,任凭雨点肆意的打在他的脚上。黄庭坚一脸惬意的笑容,他回头对范寥说:信中(范寥的字),我这辈子没这么爽过!
说完,黄庭坚满意的躺下了,双脚仍然留在雨幕中。
诗人就这样死去,像一个顽童似的把脚伸进雨幕里,欢喜得认为自己“平生无此快”。范寥把这件事记载到《宜州家乘》的序里。
谁能够想到,一场雨淋竟葬送了诗人的余生。
宜州,诗人溘然而逝,长眠于此。
宜州,不仅出了会唱山歌的刘三姐,还留住了一代诗人的英魂。宜州,因刘三姐而钟灵毓秀,因黄庭坚而厚重蕴藉。两个人赋予了宜州不同的气质,而宜州同样封存了两种耐人追思的传说和记忆。
去过宜州的,一定会去寻找黄庭坚的遗迹。也许寻找本就是盲目的,只是为了排遣心中久积的怀旧的情绪和淡淡的伤感。
寻找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也含了亢奋的情愫在里边,因为我们看到的结局,是生命里的永恒的积淀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