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02600000003

第3章 散落满地的思考碎片(3)

从通讯观点看,在发生信号阻塞时,最先受到影响的是联系相互远隔的大脑各个部分的那些过程。或者说,在精神错乱时,人脑较高级的运动过程最先恶化、紊乱。

在这里,维纳的天才是进行了最大胆的“语言转换”。当然,他一开始就声称:“我既不是一个精神病理学家,也不是一个精神病治疗专家”。但他作为一位视野开阔的数学家和有独创性的天才人物,却谙熟精神病学文献中的一些经典,并能找到语言转换的切入口。

这和他早年阅读的范围是分不开的。7岁,他就从达尔文读到金斯莱的自然史,再触及到法国精神病理学家夏尔科(Charcot,1825—1893)的精神病方面的论著。

他一直认为,两个领域之间的裂缝(Crack)常常是一些最有前途的研究课题。(天才和疯子之间的交换处或裂缝不也是这样吗?——我想)

距离这么远的领域的“语言转换”,在通常人看来。这思想、想法和所作所为还不是异常,还不是“疯”么?这是创造性的疯。

今天的中国科学界、文学艺术界和哲学界正需要这种疯。

那年5月,我从牛棚释放出来,6月底便下放辽宁干校。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从中关村科学院图书馆借来好几本书,维纳的著作是其中一本。在第18页,维纳写道:“7岁的时候,我的阅读范围从达尔文和金斯莱的自然史,到夏尔科的精神病论著。”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开头处的两个特殊标记,我想作两点说明:

1.用铅字“日”这个汉字,我庄重地盖了印记。说明我精读过。这是我的轻度强迫症表现。

2.读书日期,我做了一个暗号:“69年6月”,我分别用两个分数来表示:138/2和12/2.这是为了逃避当年军工宣队的检查。因为我刚从牛棚释放出来,就在迫不及待地读“封、资、修”的书,这是有罪的。这是抗拒思想改造的表现。“四人帮”倒台后,1977年10月,我又重读了我的笔记,才敢明白和公开地注明先后阅读的日期:“69.6”;“77.10”。这些被扭曲的记号反映了那个病理的时代。

16

最近10年,我的阅读和思考范围已经扩充到了脑科学领域。我想努力吸收和消化这方面的成就。为我所用。

我的目的有多个。其中两个是:

第一,了解人的行为根源,如人类战争现象的生物学原因;

第二,了解天才创造力和疯子这两个异常和反常的极端现象。

于是在本书中,我列出了大脑两个半球的解剖图。

那回肠状的大脑皮层,统摄着人类大部分高级、复杂的意识活动。脑科学家利用各种人为刺激的实验方法,仔细地标出了一幅功能图。

天才现象和精神病现象都同这些功能图有关联。

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不仅代谢发生了障碍,大脑结构也发生了器质性改变,结果便是思维的分裂和混乱,以及产生幻觉、妄想、情绪反应不当、行为古怪和失去现实感。患者往往将内心的病态想象当成现实,进而强化其荒诞行为。

天才的情绪、幻觉和思维尽管也大大偏离了正常或常态,但他最后并没有失去同现实的联系。他始终没有失去现实感——这一区别非常重要。

不过,一旦他的精神完全康复了,离精神异常状态远了,接近常人水平,他也就丧失了天才的创造力。

这正是天才创造力和疯的相互依存关系非常之微妙。

天才不总是处在灵感附身和疯狂的创作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如果延续三个月、半年、结果只有两个:发疯,进疯人院;或自杀。德国作曲家舒曼就是例子。

只要不再创作,天才又恢复到了普通、正常人的状态。

17

在精神病学中,有这样一种症状或临床表现:“注意固定”(Fixation of Attention)。

意思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一个观念上,牢牢锁定一点,让这个固定的观念控制整个意识,绝不移动、游离。

意味深长的是:这种症状既见于天才,也见于疯子。它好像是“双重间谍”身份。

由此可见天才和疯子是一板之隔的邻居关系。

“注意固定”这一症状对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是非常之重要的。比如法拉第就是日夜思考电和磁的关系,从不松手,可谓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专心致志,锲而不舍。

“注意固定”是造就天才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同样,它也是有些疯子(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偏执妄想)的主要症状之一。

疯子也将全部注意力牢牢锁定在某个病态的、内容荒诞的妄想观念上所以又叫“强制性注意”。

两者区别是:

天才注意的对象同现实世界有密切关系,日后会产生客观效果。他的执著和顽固会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塑造人类文明。

具有非常顽固妄想观念的患者所注意的对象既没有丝毫意义和价值也不会产生任何客观效果。因为它是病理性质的,荒诞的,违反逻辑的,经不起实践检验。

天才和疯子处在同一条直线左右两个端点上。

但疯子的顽强性和执著,毕竟令我敬佩。即使是病理性质的也令我惊叹,是我学习的榜样,只是方向和注意对象要加以彻底改造。

18

不论是从天才身上,还是疯子那里,我们这些普通、正常人(亲爱的读者朋友和我)都能学到许多珍贵的东西,有助于自我发现,以及发现生命的可贵和健康的价值。

指出这一点,是我撰写本书的宗旨之一。

比如“变兽妄想”这种病理现象或症状。

病人确信自己已变成了某种动物,如猪、猫、狗,并有相应的异常行为,如吃草,在地上爬等。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这种症状中学到什么呢?受到什么启发呢?比如进行语言转换,将它换个角度,加以彻底改造,从负面转变成正面,转变成有创造力的一种世界观。

我想起我国宋朝画竹大家文同(1018-1079)的一句名言或白白:“竹如我,我如竹。”

他还赞美竹子的品格,将竹子人格化:“竹是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若将文同的自白转换一下便是:“竹子是我,我是竹子。”

这是“变竹妄想”。有了这种精神状态,还愁画不好竹!

画家理应有这种健康的,富有创造力的妄想;理应有这种痴迷状态。

比如某画马大师。

他整日同各种品种的马厮守在一起,观察它们的习性和动作。最后同马融合、交汇为一体,说:“我就是马,马就是我!”

17世纪法国伟大画家普桑的历史人物场景画的背景常常是大自然f第一风景)和建筑(第二风景)。历史事件是在这两重风景所搭成的舞台上展开的。普桑一定吃透了这两个层次的风景。看他的画,我仿佛听到他的一句自白:“我就是大自然和建筑;大自然和建筑就是我!”

没有这种健康的、富有创造力的“妄想”(Delusion——在精神病学中,这是一个重要术语或关键词),普桑能画好吗?能画出境界吗?

可见将“变兽妄想”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作一次语言转换是多么有用啊!

今天的环保主义者。更需要作“变兽妄想”的语言转换,并喊出这样的口号:“我就是大地上的草和树;我就是小溪、小河、冰川;我就是野羚羊、野驴和山鹰:我就是天上的云和雨!”

生态保护思想家带头这样醒悟,然后亿万人也被带到自觉。

最近三十年,西方开展了一场“深层生态学运动”,一些生态哲学家呼吁“宗教环境伦理学”,呼吁给动物生存权(Animal Rights),说:“人和其他生物都是漫长进化之旅中的同伴。”

在生态上,人与山川动植物(即便是一只小小的、只有米粒大的昆虫)是平等的!

由大气、云层、风雨、岩石、土壤、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一个共同体。我们人类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对这个共同体,我们既缺少了解,也缺少同情和爱——若把这种思想再往前推进一步,便是健全的、拯救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兽妄想”:“我们人类已经变成了大气、云层……和山川动植物了!”

这是件大喜事。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将因此而得救。

“变兽妄想”听来很别扭,因为它来自精神病临床症状。为了听起来顺耳些我想把它改成:“变天鹅妄想”。

“宗教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运动,它在呼吁,不要再对野生动植物发动不义的战争;它们的灭绝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灭绝。在长长的死亡名单上,最后尚有一处空白。这是为人类自己留的!多可怕,多愚蠢!

任何一场伟大的、席卷世界和人类的运动都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嘲笑、争论和接受。

“变天鹅妄想”运动也不能例外。

目前,“变天鹅妄想”运动受嘲笑的第一阶段总算过去了。它正处在争论和接受之间的阶段。

真是无巧不成书。

就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2002年8月26日地球峰会(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这是21世纪迄今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中心议题是积极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按我的理解,它由两句口号组成:人与人友善相处:人与大自然友善相处。

多数人贫穷、少数人富得冒油,加上不断加剧的全球生态危机,野生动物加速灭绝,世界气候变暖,全球社会的发展便是不可持续的。

健康的“变天鹅妄想”运动理应席卷世界每个角落和全体人类。它是“人与大自然友善相处”的要害。

19

有则寓言说,一个男孩爬到他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峰上,发现了一个鹰巢,取下一只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在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一只小鹰。

小鹰和一群小鸡一同长大。

一天,一只老鹰翱翔在天空,并发出呜叫,可谓“饥鹰叫秋草枯色,小鸡成群乱阡陌”。小鹰觉得奇怪。所有的小鸡和出来觅食的田鼠们为什么如此惊恐和仓皇?自己反而感到十分亲切和兴奋?抬头往上看去,小鹰仿佛听到一声声命令性的感召:“养鸡场根本就不是你呆的地方,你要飞上蓝天,去鹰击长空,俯瞰山峦大地一览众山小!”

过了些日子,又有一只苍鹰下击秋原,小鹰终于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本能冲动,“霍”地一下,展开了双翅,冲上了青天。

是鹰的身体结构、基因和它的脑构造决定了“鸟散秋鹰下,侧目望霄近”的气势。同样,天才同普通人,同疯子的区别,主要也是由他的脑和基因决定的。

当然,恰当的时代和恰当的环境也是决定天才的两大因素。这就是以有为之人(a right Man),逢有为之时(a right Time),据有为之地(a right Place)。

三者缺一不可。比如假设莫扎特生活在今天的阿尔巴尼亚某个贫穷、闭塞的小山村,他的天才能显示出来吗?他能征服世界吗?

其实,我们大脑的潜能(尤其是高级机能)远没有开发出来。我们不仅要“了解脑”(Understanding the Brain),还要“开发脑”(Creating the Brain)。

你的大脑比你以为的要灵光得多。说句英文就是:Your brain is much better than you think。

脑科学家指出,一般而言,我们通常只使用了大脑智慧潜能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能开发出潜能的一半,那会是惊人的成绩。关键是开发利用大脑的潜意识或右脑。

我们的教育应着重开发右脑的创造。

我们的右脑是远没有开发利用的脑半球。

我说过,左脑是抽象脑,科学脑,擅长意识机能;右脑是形象脑,艺术脑,擅长潜意识或下意识机能,主要是管理、发挥直觉。关于天才的直觉和第六感觉,我在后面还要讲到。

20

疯子(精神病患者)发生不幸乱套的地方,正是天才大展宏图、出类拔萃、最富有创造力之处。

比如丧失记忆是疯子临床症状之一。他的父母、妻儿来精神病院看他居然认不出自己的亲人!这是件多么不幸的事!

而特强的记忆力往往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因为记忆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活动。它是精神发展的大前提和创造力的基础。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有一次,他在议论把法律编集成典的场合,竟夺口而生,整段整段地把古罗马的《万国法》(即国际法)背诵出来,令众大臣十分吃惊。原来,这是拿破仑在10年前即1794年因热月政变被关在狱中得空闲研读这部法典时记住的。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病由心生

    病由心生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然而对于这一点人们往往只有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会感受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有人说事业最重要,也有人说金钱更宝贵,于是便开始盲目地追求事业、金钱、成就和荣誉,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所谓的快乐和幸福。然而一旦失去了健康,所有的这些必将变成“零”。
  • 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本书是著名心理咨询师顾歌,全程记录抑郁症男孩G的治愈过程的咨询手记。作为业界第一部抑郁症案例的全程记录,顾歌通过真实生动的心理咨询对话中,对抑郁症男孩G深入分析与专业解读。此书由SMG《相约星期六》主持人倪琳、朱桢,《生活启示录》编剧王丽萍以及《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等业界名人联袂推荐。出版方漓江出版社表示,这本《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堪为心理咨抑郁者的自助宝典,咨询师的咨询指南。对于抑郁症患者,以及想要了解、帮助他们的亲友,都是一部答疑解惑的宝典;对于咨询从业者和普通读者,也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优秀读物。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于每个人对社会生活、对万事万物的态度千差万别,人们的情绪自然也就大为不同,即使是对待同一件事物,在每个人在生活的不同时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当然,无论情绪是如何地千变万化,情绪所涵盖的内容却具有确定性。一般说来,情绪包括以下内容:引起情绪的情境,人对情境的理解、主观体验、神经过程以及表情。
热门推荐
  • 剑渊

    剑渊

    一座孤岭中的玄天九重塔,一柄深渊中的漆黑墨剑。一个身怀神技的邪气少年,一段传奇的异世人生。持天为剑,踏地为渊,且看我如何凭一己之力,斩尽乱世群魔!
  • 凡塔

    凡塔

    世间有座塔,亦妖亦魔,它无处不在,却鲜有人能寻,寻到如何寻不到又如何,奈何奈何,为何世人为寻它如走火入魔?
  • 请永远热爱生活

    请永远热爱生活

    即使生活再忙,也不要忘了静下心来记录一切值得被珍藏的人和事,或悲伤或感动或热血沸腾…无论如何,请永远热爱生活。
  • 倒版西游记

    倒版西游记

    孙悟空!西游是神话,我讲的便是倒着看的东游!这里讲的都是人性!也包含了大荒传说,还有西游的一些记事,到底这个单纯的猴子结局如何,还请各位看官们仔细阅读了!
  • 梦寐高手

    梦寐高手

    一场意外没有死亡,反而获得了重生,并拥有了一种超凡的控梦能力...命中注定他要将走过的人生重新再来一次。身处绝境的他唯有从最基层的搬运工做起,在浮燥的社会,在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里,靠着超凡的能力,洞察先机,助自己发财,助朋友平息灾难。异样的梦境与现实中一次又一次演译着自己荣耀,把自己的人生一次又一次推向一个个新起点.....
  • 守护甜心之你好,那年初夏

    守护甜心之你好,那年初夏

    被陷害的她,真的能不再计较吗?还是……复仇呢?
  • 周先生小妖怪很烦

    周先生小妖怪很烦

    周影帝万万没想到32岁的自己对一名外科女医生一见钟情了,可是他的经纪人却凉凉的告诉他: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都是看脸而已。。。。。。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