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90900000016

第16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概述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

一、安全生产的含义

安全生产的主要含义是在生产过程保证从业人员的生命,死亡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是指建筑生产过程中要避免人员、财产的损失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保证建筑生产过程中施工一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004年初,******做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安全生产的中长期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07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第二阶段,到2010年,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阶段,到2020年,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概念

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或报废、机械设备毁坏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建设工程安全事故与质量事故的区别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与质量事故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受害人往往是一线从业人员,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受害人往往是工程的使用者。

(2)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一般是在使用过程中。

(3)发生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总与安全违章行为有关,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总与质量违章行为有关。

(4)安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前者关注“人”,后者关注“物”。

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思想基础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作用因素的科学判断。关心和维护专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特点或实际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关爱生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即依法保护人的生命权,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人身权利和与人身有关的财产权利。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五、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建筑法》第36条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众基础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第3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也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要坚持的方针。

所谓“安全第一”,是指将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放到第一位,当安全工作和生产工作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必须解决安全问题,保证在安全的条件下组织生产。同时要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保证人身安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最重要手段,应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进行安全控制,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隐患,尽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类推荐
  •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

    刑事涉案财物包括违法所得、违禁物和供犯罪所用之物。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措施既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性、控制性措施,也包括拍卖、变卖、返还、退赔、没收等处分性措施。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法律性质具有多元性。其中,没收违禁物和供犯罪所用之物的法律性质属于保安处分,没收违法所得上缴国库属于国家公法债权的实现,返还被害人财产或责令退赔则属于被害人民事财产权利的保护措施。本书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在进行理论剖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操作方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书分别从刑事涉案程序的法律性质、基本原则、审前查控、审前处分、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多个角度全面解读了司法实务中常见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 哈耶克法律哲学

    哈耶克法律哲学

    对我来说,最富启示性的发现之一就是,越趋近西方,亦即越趋近自由制度依然比较稳固、信奉自由信念的人数依旧相对众多的国家。那里的人们越不真正准备对他们自己的信念进行重新考察,越倾向于作出让步或进行妥协,也越倾向于把某种他们所知道的自由社会的偶然历史形态视作一种终极标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在那些直接经历过全权式政制(atotalitarianregime)的国家抑或在那些类似全权式政制的国家中,只有为数极少的人从这种经验中更为明确地认识到了自由社会赖以实现的条件和自由社会的价值。
  • 家庭生活法律一本通

    家庭生活法律一本通

    本书介绍了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是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或许是由于太熟悉,家庭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往往不太受大家的关注,其实其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往往涉及到好多法律问题,由于青少年对法律的陌生,导致在面对侵权时不能很好地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护。下面就让我们看下青少年在家庭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论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论

    本书包括八章:绪论、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知识产权对民法理论的影响、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他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与途径、高新技术贸易中的法律问题。
热门推荐
  • 双笙魔探

    双笙魔探

    过着平凡生活的林笙,遭受生活重创,接受不了现实,轻生不成功,受奇境,获得前世的记忆,为了结前世与妖魔的恩怨走上一条不平凡的路......
  • 诱妻成瘾:腹黑老公霸道爱

    诱妻成瘾:腹黑老公霸道爱

    大婚当日,新郎背叛,小三竟是自个儿堂姐。还有比这更狗血的么?好!叶楼清你不屑娶,她白千晨更不愿嫁!随手拽个男人当她老公,咋滴!不过渣男前任,以后见到本人记得要叫大嫂!礼堂之上,无视父母的错愕,她含笑华丽变身成为渣男大哥的新娘!他日她定要让那对狗男女也尝尝今日她所受的屈辱。本来事情都随着她心意发展,却不知为何开始发生了偏差!“喂,叶子苏不是说好计划报复么?不是说好五个月后各自飞么?你脱我衣服干嘛。”“女人,从你嫁给我的那一天我就没想过离婚。”
  • 哪里有神明啊

    哪里有神明啊

    一代九重天界巅峰大神,在开辟第十重天界时不幸发生意外,坠落小小修真界富商家里,莫名其妙有了一个有钱媳妇……
  • 守约

    守约

    一对青梅竹马的情侣,一段刻苦铭心的爱念,一场不得而知的风波,一次深藏已久的阴谋,为了再次相逢一生不变的约定,终于他们实现了当年的誓言!
  • 封神之问道

    封神之问道

    李山君重生到了封神之前的商朝,他忽然发现自己姿势有些不对,自己竟然重生成了一个半妖!本以为上山做了和尚,就可以安然无事,谁知道最终还是被迫离开。机缘之下,一心想要活命的李山君加入南伯候的军队,开启了别样的封神之路。
  • 鬼王的科学家宠妻

    鬼王的科学家宠妻

    现代社会上一个女科学家发明了很多弄明奇妙的东西,还特别幸运的奇遇,坐着时空机穿越古代与罗曼国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绝世皇女

    绝世皇女

    谁说皇女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一国之主?吃喝玩乐享受人生才是王道!他们是爱慕她的痴情男,他是寻找她十世的负心汉,是娶一个爱自己的,还是自己爱的?这个千古难题即将揭晓!
  • 独宠纨绔妃:腹黑殿下靠边站

    独宠纨绔妃:腹黑殿下靠边站

    【独宠+爽文】卧底身份曝光,她走投无路以身殉职,醒来竟成了镇国大将军嫡女。身份虽牛逼,可这本尊竟是个肥挫宅丑药罐子,处处不得人心各种被嫌弃。还道是天意,却不想都是人为!她狠下决心,脱胎换骨,变身云影第一美人,手撕渣女脚踩渣男!华丽变身第一天,她坑了当朝最得圣宠,以不讲道理,杀伐果决闻名天下的宣王殿下。于是一道圣旨狠狠砸在她头上,某女一脸懵逼。什么?嫁人?!只是,说好是为了报复她,为啥后来每天都被他各种强势撩,画风越来越歪?终有一天某女忍无可忍:“我跟你好像不熟!”某殿下邪魅一笑:“你连本王的衣服都脱了,竟然说跟本王不熟?”
  • 小事决定成败

    小事决定成败

    本书主要从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特质:爱岗敬业、忠诚敬业、不推卸责任、慎重地重视小事、工作作风严谨等方面,论述了世界顶级企业最完美的员工行为准则。
  • 法律隐喻学

    法律隐喻学

    全书五编,第一编除具有的导论性质外,它的原理与方法还辐射于其他四编。第二编立足于“法的本体”的研究,侧重于法是什么的思考,这里用隐喻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作为法的要素的法条与法律原则。第三编立足于“法的创制”的研究,研究对象侧重于法律规范创制的过程。第四编立足于“法的实施”的研究,研究对象侧重于动态的法律运行过程。第五章立足于“法律文化”,研究对象偏重于各种法律文化现象,它们虽与实际的法制运行过程有关,但比较间接、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