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领导应当注意各种外力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因为你的商业活动是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具体的商业活动又有其具体的活动场所。这就要求公司领导善于把外力转化为内力,以便增大公司发挥的活力。
1.和谐与所在社区的关系
管理之要:常言道“黄金有价,人缘无价”,公司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交往、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就是公司的人缘。
商业活动无疑是社会的活动。
要进行商业活动,就得依赖社会所提供的环境,诸如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商业活动所需物资的来源等等。
而商业活动所需的场所,则是商业活动可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正如没有土地就没有万木欣欣向荣一样,没有商业活动所需的场所,就没有商业活动的进行。
商业活动是在整个社会中进行的,而具体的商业活动就需有具体的活动场所。在社会的各个地方都存在不同的商业活动。这些商业活动就依赖于其所存在的社区。一个商业活动能否在本社区得以存在并扎根,就要看其与所在社区关系的和谐程度。
然而,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的。
经商者进行商业活动,就有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占有和控制市场,以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而社区也有自己的原则与目的。对于一个社区来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社区自己的发展和利益,是为了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当经商者与社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撞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与摩擦。
一个社区的环境有利于经商者进行商业投资,在这里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但是,一旦社区认为这种经营活动不利于社区,有损社区的利益和发展,且破坏了社区的形象,社区就会对其排斥,不让这种商业活动进入本社区。经营者只能望“洋”兴叹。纵然,经营者强行进入社区,也会遭到社区的为难与刁钻让经营者在此无法安身,变有利可图为无利可图,最后怏怏而退,败走“社区”。
所以,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要想在社区中站稳脚跟,大力发展商业活动,就须学会低头,尽量与社区融合在一起。让商业活动社区化,成为社区的核心之一与形象的代表。使社区与本商业活动互惠互利,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可乐”作为一种较为高级的清凉饮料,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享用。在“可乐”家族中,可口可乐雄居第一。目前,全世界已有206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饮用它。每天要喝掉2亿瓶,约7.5万吨。
这就有赖于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伍德鲁夫。他是个精明能干,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在美国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他认为有必要另辞市场才有出路,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喝上可口可乐”。
然而,要打开国外市场,深入各国人心谈何容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料,且占据着国内的大量市场。而且,各国的人民都有不同的习惯。但是,伍德鲁夫成功了。可口可乐成功地进入别国市场,并迅速占有了市场和受到人们的欢迎。
伍德鲁夫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制定了“当地主义”战略。他的举措,有利于当地扩大投资,获得利润;同时又积极地帮助当地人开发资源,为当地的人提供了众多的福利。可口可乐公司的政策深入人心,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当地人也给予可口可乐公司极大的支持与协助,为可口可乐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口可乐公司就这样在当地扎了根,并迅速地发展了起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商者与社区相融合,携手共创事业的典型事例。一个卓越的商者,深知环境之重要性。其商业的活动依赖于社区的行为和环境。离开社区的支持与协助,商业活动就无法开展。既然身在他人屋檐之下,就应学会低头,与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之需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商者学会低头,为社区造福,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反而可以创造时机,为自己商业活动的开展和扩大打下良好基础。
商业的活动实质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过程。任何一步的断节,都会影响到以后活动的开展。而在社区中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就是为以后活动的开展创造契机。社区接纳一个商业活动,就会积极地支持和协助这个商业活动顺利开展,以便为自己的社区谋利。这样,在社区内,生产、运输、销售就会比较顺利地进行。整个环节可以正常运转,利润就可以滚滚而来。
托尼是一家冷饮店的经理。当初他把店铺建在这个地区时,曾受到该地区人们的强烈反对。因为该区素来以环境整洁优美而闻名。他们担心,托尼把冷饮店建在这里会严重地破坏该地区的形象。因为冷饮的销售很可能会增加本地区的垃圾:用来装饮料的器具可能会被到处乱扔。
为了能融入这个社区,一方面为自己的商店打开销路,另一方面维持整个社区的形象,托尼特地花上一笔钱,在这个社区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些垃圾箱被设计成各种形状多种颜色的,既漂亮又使整个社区看起来很美观。
托尼的做法博得了社区的称赞,他们深为托尼的诚意感动,并接纳了托尼。托尼的商品很快成为这个社区喜爱的物品之一。这个社区还帮助托尼推销其产品,使托尼的产品在其他社区也占有了市场。为了表示对整个社区支持和协助的感谢,托尼在社区办了一个“儿童读书室”,使社区的儿童可以看到很多精彩的书,而不是把空闲时间白白地浪费过去。
就在与社区互利的形势下,托尼扩大了其经营活动,在社区中取得了成功。
妇孺皆知的“活力28,沙市日化”,使产品、公司、社区的知名度同时提高。广东的健力宝集团公司更是将公司所在的马路命名为健力宝路。名牌产品——“神州”牌热水器将公司所在的社区取名为神州城。这些成功的公司都将自己的公司与社区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给社区公众带来了自豪感,也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对公司的关心支持。
社区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个具有远见的商者,就不能不重视搞好公司与社区的关系。从伍德鲁夫与托尼的经验,我们可以有这样的体会:
要对社区多做贡献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换取社区对公司的支持与配合。
社区需要从公司那里得到的可以分为这几类:为社区上缴稳定的税金、利润和各项费用、基金;为社区创办、扶持各项公益事业;为社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社区待业人员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教育,提高社区的知名度。一个优秀的商者在打入社区时一定要审时度势,在这几个方面下一番功夫,则定能在与社区的交往中取得成功,得到社区的支持与配合。
然而,公司在为社区作出贡献时,也有其一定的需求。公司与社区的关系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占有市场,控制市场,为自己营利。所以,公司在对社区作贡献时,也不能不讲求自己的原则。这些原则一般来说,应有这样几点:
互利性原则:既不损害社区利益,也不能损害公司的利益。
计划性原则:作为公司外部公关的重要一环,公司对社区所开展的活动不能是盲目的。
目的性原则:在具体的活动中讲求目的性。
持久性原则:公司社区关系永远存在,处理社区关系必须持久进行。
效益性原则:尽量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公开性原则:对社区的贡献应是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不能私下违法地进行。
公司与社区的睦邻关系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需要,也是社区繁荣稳定的可靠基础。社区是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而公司也可为社区作出贡献和帮助,促进社区的繁荣与发展。所以,公司与社区之间唯有互惠互利,相互帮助,结成睦邻关系,方能共同发展,共创美好前景。
一个优秀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公司领导者决不会离开社区,孤军奋战;或者无视社区的需要,盲目瞎干,只追求自己的利益。
这样,结局只能是失败。
同样,社区也需要公司的支持与扶助,离开公司社区也不可能有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社区与公司,分则两败俱伤;合则共同发展。
2.协调社区关系的常用手段
管理之要:一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否在本社区得以存在并扎根,就取决于它与所在社区关系的和谐程度。
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除了要使组织活动不损害社区公众利益外,还要加强与社区公众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交际活动。具体包括下列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向社区公众介绍本组织的情况,如公司宗旨、生产项目、员工素质、工资福利待遇、上缴税金及对社会、社区的贡献和支持等;
——收集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处理、反馈;
——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如节日庆典、文体活动等,联络感情,增进友谊;
——开放参观;
——为社区提供资金和服务,发展社区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改善交通、卫生状况,从而赢得社区公众的好感和信任。
商业活动无疑是社会活动,是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具体的商业活动又有其具体的活动场所。在社会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商业活动,这些商业活动就更紧密地依赖于所在的社区得以存在并扎根,就取决于它与所在社区关系的和谐程度。
前面我们提到的雀巢公司花4000万美元买到的教训,同时也很好地说明了公司与社区间的微妙关系。作为一家巨无霸的跨国国际公司,雀巢公司有恃无恐,公然与社会慈善组织对簿公堂,并无视社区居民的反应,结果,官司是打赢了,但与社区关系却变得一团糟,乃至在全球许多地区寸步难行。最后,不得不花费巨大代价,协调疏通与社区的关系,向社区公众低头。
是啊,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载舟覆舟的道理公司经营者应该懂得。
公司进行经商活动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占有和控制市场,以达到自己的赢利目的。同样,社区也有自己的原则和目的。对于一个社区来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维持社区居民的利益。当经营者与社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撞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与摩擦。
比如,一个社区的环境有利于经营者进行商业投资,公司可以在此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一旦公司疏于协调与社区的关系,而社区认为这种经营活动有损于社区的利益与发展,破坏了社区形象时,社区就会对公司提出警告,甚至加以排斥和抵制,不让经营者进入社区。公司如仍采取视若无睹的无理或强硬态度,同样会遭到社区的为难,使其无法安身,难以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所以,公司要想在社区中站稳脚跟,大力发展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学会低头,尽量与社区融合在一起,学会协调自身利益与社区利益。让自己的商业活动成为社区所必需,成为社区的核心与形象的代表。使社区与本公司的经营活动互惠互利,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甚至做到荣辱与共。
“可乐”作为一种清凉饮料,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享用。在“可乐”家族中,可口可乐雄居第一。目前全世界已有206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饮用它。每天要喝掉2亿瓶,7.5万吨。
这就有赖于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伍德鲁夫。他是个精明能干、具有雄才大略的公司领袖。在美国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他认为有必要另辟市场,故提出了一个一鸣惊人的设想,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喝上可口可乐”。
然而,要打开国外市场,深入各国人心谈何容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料,且占据着大量的国内市场。而且,各国的人们都有不同的习惯。但是,伍德鲁夫成功了。可口可乐成功地进入别国市场,并迅速地占领了市场,受到人们的欢迎。
伍德鲁夫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制定了“当地主义”战略。他在当地设公司建厂,在当地招收工人,有利于当地的就业;资金在当地筹措,有利于当地扩大投资,获得利润。同时又积极地帮助当地人开发资源,为当地人提供了众多的福利。可口可乐公司的政策深入人心,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当地人也给予可口可乐公司极大的支持与协助,为可口可乐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口可乐就这样在当地扎了根,并迅速地发展起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公司与社区相互融合,携手共创事业的典型事例。一个卓越的经营者,深知环境的重要性,其商业活动依赖于社区的行为和环境。离开社区支持与协助,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无法开展。所以,公司对社区应该采取友善的态度,与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公司为社区造福,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反而可以创造时机,为自己商业活动的开展和扩大奠定良好的基础。商业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系统,任何一步的脱节,都会影响今后的活动。而在社区中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就是为以后的活动创造契机。社区接纳一个公司,就会积极地支持和协助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便为自己的社区谋利。这样,在社区内,生产、运输、销售、水电等能源供给就会比较顺利地进行。公司生产经营的整个环节能够正常运转,利润就可以滚滚而来。
妇孺皆知的“活力28,沙市日化”,使产品、公司、社区的知名度同时提高。广东的健力宝集团公司更是将公司所在马路命名为健力宝路。名牌产品——“神州”牌热水器则将公司所在社区命名为神州城。这些成功的公司都将自己与社区融为—体,不仅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给社区带来了自豪感,也进一步促使社区对公司关心和支持。
公司与社区的睦邻关系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需要,也是社区繁荣稳定的可靠支柱。社区是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而公司也可为社区作出贡献与帮助,促进社区的发展。所以,公司与社区之间唯有互惠互利、结成睦邻关系,方能共同发展,共创美好前景。
3.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管理之要:公司不仅要追求利润,也要对所处的社区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积极地投入到公益事业的建设中去。
如前所述,商业活动是社会的活动。
商业活动是社会重要的活动之一,为社会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同时,还应放眼百年,履行其所应当承担的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在吴庆德等编写的《美国公司经营管理学》一书中,对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作出了解释:公司为了所需的社会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责任即是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对公司的要求。它体现出了公司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公司是社会的器官,其存在依赖于社会所提供的一切。无论是生产、经营、销售、还是运输,公司的活动都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生产需要社会提供的资源: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公司的经营、销售,依赖于社会制定的法规及政策;而商品的运输则依赖于社会所提供的设备与措施。总之,一个公司的活动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其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存在,才能发展,才能实现其效益。
巴尔的摩市的市长舒华,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尽管他并不是一位公司领导者。
除了周末的时间以外,他会在司机的陪同下,到各个地方去看一看。当他看到路面上的洼洞、坏掉的街灯、凹凹凸凸的垃圾箱、脏乱的公园、社区暴动、没人要的车子、倾斜的交通信号、枯死的树木、遗漏的公车站牌、走道上的垃圾时,他就会拿出笔和备忘录把该做的事一件件记下来。这些备忘录在星期一早上就会出现在各个顾问的桌子上,而这些垃圾、洼洞、弃车,在他下次开车经过时就已消失。
舒华就是这样以认真的态度来引起人们对公益事业的重视,让人们意识到其社会责任的重大。同时,舒华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迅速地进行了解决,使社会能以美好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为人们的安全、健康和愉悦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公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舒华是一位政治家,他把对自己所管辖的城市持有一份责任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同样,作为一位公司领导者,也需有此心此德。不仅仅要追求公司的利润,也要对公司所处的社区承担起一份礼会责任,积极投入公益事业的建设中。
其实,商者负担社会责任,进行公益事业,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有见识的商者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商人中间,以其余财,用于慈善、公益事业上面,表现较高道德风貌的,最早见于史籍的则是春秋末期的陶朱公范蠡。
范蠡善经商,十余年中三至千金,再分散于贫交疏昆弟,几次疏财济人,贫交乡党皆分沾其惠,无愧乎“富好行其德者”的赞语。“后来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他的行善分财,并没有影响资本积累,倒是后来越来越高,由“千金”而至“巨万”。
范蠡以后,在这方面舍得花钱的商人——诚贾、良商,历朝历代都有,而以明清晋徽两大商帮最为著称。较普遍的是将资金用于助赈救灾、施衣送药、修路筑桥、浚渠固堤等公益性事业中,很多是属于商人的善举义行。
而且晋、徽两大商帮之富者很热心于为其同乡宗族办好事,其中尤以徽商更为突出。他们“兴义学、置义田、建义宅、设义冢,宗祠赖以建,宗谱赖以葺,族之贫乏赖以渡艰,族之子弟赖以成才”,在其本乡本族照顾了一大片。山西永济的“归儒”学院即为商人秦魁炎所建;安徽歙县城内的“紫阳”书院,城外的“山间”书院,都是在扬州经营盐业,担任总商的鲍氏出巨资11000两白银重建于重废之时的。设置义田、修祠、恤贫、赈孤的情况也很多。
晋徽两大商帮,为本乡本族之公益虽所费不赀,但所得亦不薄。一些大商人并未因此而影响其资本的积累和继续增加投入。而且,他们还获得了好名声,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商誉和在商界的地位。他们尊祖、荣宗、睦族、恤亲,更可帮助宗族努力来建立商业垄断,开展商业竞争,控制从商伙计,内修宗祠,外建会馆,是徽商发展商帮的两大支柱。商帮势力的壮大,商人其业更隆其家更饶,远远超过了其先前的投资。
古之商人尚能“富而有德”,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今之公司在财力范围之内,对这方面的工作自然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意义。古之商人尚知急公好义,为国纾难,今之商人更应热爱自己的国家,担负起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美国的“计算机大王”诺顿夫妇,其庞大的别墅每年接待成千上万的募捐者和参观者。夫妇俩决定将他们的钱财贡献给社会的慈善事业,并扶助艺术方面的新生力量,他们成立了不止一个基金会,资助艺术馆、博物馆、财政困难的报社和儿童救助以及教育事业。
诺顿夫妇的所作所为,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广泛的赞扬。
义利两重的商人精神,古今有之;如诺顿那样热心公益的企业家,中外有之。由此可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商者、公司领导者大有人在。所谓的“见利忘义”、“毫无社会公德”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身于商海的人。
然而,在现实中,的确有一些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为了装满自己的腰包,不顾公众利益,不顾社会的发展。他们无视法规,无视道德,用尽各种手段来破坏整体的利益,换取自己的利益。这些公司和商人也不可能有长久的发展,最终会被人们抛弃,身败名裂而退出历史舞台。
有一段时间,纸价暴涨,造纸业有利可图。于是,许多投机者纷纷建起了小型的造纸厂,以此牟利。
从所周知,造纸业是污染很大的产业之一,国家对造纸业的检查与监督都很严格。只有那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能严格控制污染的公司才可能存在。然而,这些小型的造纸厂不顾国家法规,照旧让机器不停地转动,污水也不断地流出。
这些有毒的污水被排入河中,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人们的生活。但是,只因有利可图、有钱可赚,这些公司根本没有想到环保和社会责任。
这种不顾公众利益的行为所导致的唯一后果就是:关闭。公司不为社会负责,不考虑社会效益,社会就会对其进行惩罚。国家对这些小型的造纸厂进行了一次大的“扫荡”。勒令他们迅速关门,并为其造成的不良后果负责。
这就是不顾社会公益事业而最终“自毙”的实例。
一个公司的存在与发展是长久的,而不是一时的存在之后就消失。要想长期地发展,长久地运行,就需认识到一个公司在社会中的责任,为社会的公益事业而尽力。唯有如此,公司才具备长久发展的条件与环境。
作为公司领导者,其面对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其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从已举出的实例和现实中,我们可以把公司的社会责任概括为五个方面:
公司的社会服务。指公司应为社会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服务,公司的决策者必须面向市场,面向顾客,满足他们的需求,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公司的社会历史使命。即公司成员对社会作出贡献及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的使命,促进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繁荣与稳定。
公司的社会利益。即公司必须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利益作为评价其经营活动的有效指标。
公司的行为顺序。即公司在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时,应当优先考虑由于这种使用而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公司的社会产品。即公司提供的各种产品,既要为公司自身带来经济效益,又要对社会负责,创造社会价值。
公司不同于慈善机构和民政部门,不可能把公司的目标转向公益事业。但是,公司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和抛弃其社会责任。公司为公益事业作出的贡献,必定会在社会中得到回报。社会会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就如同晋徽商帮一样,在为社会作出贡献时,其利润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吸引众多的顾客,使公司的资金不断聚积,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公司作为社会的器官,应当履行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公益事业作出贡献。当公司把闲置的资本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时,其失去的不过是一部分的经济利益,而获得的则是无穷的社会效益。这种社会效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正是公司所希望得到的。
雄才大略之人,必具有此种远见,看到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而给公司带来的巨大效益。其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愿意为社会的公益事业而奉献。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赞助公益事业的主要形式和技巧
管理之要:雄才大略之人,必具有此种远见,看到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而给公司带来的巨大效益。
公司向公众提供物资或金钱的帮助,是公司赞助公益事业的常用技术之一。它可以体现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争取公众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对于公司来说,这也是一种较好的促销手段。提供社会赞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主要包括:
——赞助体育活动,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具体包括承担运动队经费、赞助比赛等;
——赞助文化艺术活动,如赞助文艺团体、文艺演出、节目制作等,这也是常用的、效果明显的赞助形式;
——赞助教育事业,这是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形式,如向学校提供部分经费或设立奖学金、奖教基金,赠送图书、教学仪器,出资修建教学设施等;
——赞助出版物的制作;
——赞助展览等专题活动;
——赞助社会慈善和福利、环保等;
——赞助学术研究活动;
——赞助救灾和其他社会活动。
提供社会赞助应本着双方受益的原则,结合公关活动来进行,并要注重信息传播,恰当选择赞助对象,使赞助活动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取较好的社会效果。
提供社会赞助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如:
——成立赞助委员会、集体决策,既可以避免个人决策的片面性,也有利于抵制不合理的征募者;
——集中多个分公司的财力建立一笔慈善基金,并将其投入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公益福利事业中;
——投入某团体一笔资金,建立新的基金会;
——集体捐助某一敏感事物,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赞助儿童教育事业,为组织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最好集体捐助。
总之,公司支持公益事业,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同时也能得到回报。赞助公益事业,是公司树立良好形象的好时机。
北京桑普电器公司是生产小家电的知名公司。1995年,恰逢意大利等足球强国的多支甲级劲旅访华比赛,在全国引起不小的轰动。在凌波公司形象设计所的策划下,桑普电器抓住这一机遇,大做“足球”文章。在中国队与桑普多利亚队比赛之前,他们向国脚们赠送了足浴器,并将桑普净化器作为中国足协的礼物送给意大利大使馆和桑普多利亚队的官员;在国安—AC米兰之战中,设立了“桑普电器纪念杯”,组织啦啦队,赛后向国安队赠送了空气净化器;在国家队与佛拉门戈队的比赛中,为了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特设“罗马里奥—符宾攻守奖”,以刺激罗马里奥为荣誉而战;在国家队与佩那罗队的比赛中特别设计的桑普电器卡通人在赛场上格外引人注目,他引队入场并进行了场间表演……
一系列的活动引起了新闻界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足球报、中国商报等多家新闻单位进行了及时报道,使桑普电器树立了民族公司支持民族体育事业的良好形象,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好评。
可见,公司赞助公益事业,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当然,公司赞助公益事业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前一段时间,国内一家公司花数亿元在媒体上大做广告,却不用于新产品开发,结果所生产的产品市场饱和,卖不动,大批积压,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这虽然不是一个赞助公益事业的事例,但同样可以说明,公司出资赞助要适度,不可变好事为坏事。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珍稀动物面临濒危灭绝的险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赞助环保事业,尤其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有效防治污染,也是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公司义不容辞的义务。
美国杜邦公司的实验室对员工接触的化学药品经常加以调查,并一直为员工和退休人员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谢夫隆石油公司经常给各种非赢利性的环保组织提供赞助,公司员工还自愿频繁参与环保活动——包括在约塞米提国立公园植树和对密西西比河、佛罗里达海滨等的清扫,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众所周知,国外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格外重视环境保护,各种环保组织对各个社会组织的生产经营进行监督,那些破坏环境与生态的公司将遭到社会的谴责和公众的声讨。
但是,在国内,有一些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顾公众利益,不顾社会的发展。他们无视法规、无视道德,不择手段,不惜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这些公司是不可能长久发展的。
有一段时间,纸价暴涨,造纸业有利可图。于是,许多投机者纷纷建立了小型的造纸厂,以此牟利。事实上,造纸业是污染很大的产业之一,国家对造纸业的检查与监督很严格。只有那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能严格控制污染的上规模的企业才可能存在。然而,这些小型造纸厂不顾国家规定,照例让机器不停地转动,污水也不断地排出。这些有毒的污水被排入河中,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人们的生活。但是,因为有利可图,这些公司根本不考虑环保和社会责任。
当然,其后果也只有一个:关门停产。国家对这些小型造纸厂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勒令他们迅速关闭,并为其造成的不良后果负责。
这就是不顾社会公益事业而最终自毙的实例。而公司赞助公益事业,则是在为自己的发展进行“储蓄”,储蓄人才,储蓄支持,储蓄良好的形象,储蓄口碑,储蓄未来……
“在我们所服务的社会中,无论是在世界何处,摩托罗拉都努力成为深受信赖和尊重的好公民”。——摩托罗拉公司首席执行总裁 盖瑞·吐克这样说。
摩托罗拉所尊崇的公司文化就是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摩托罗拉作为一个高科技公司,深深懂得基础教育对于培育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因而,摩托罗拉的宏愿就是要以教育为本,以教育兴国。
摩托罗拉公司响应“希望工程”的号召,是中国希望工程的最大捐款者之一,对于这项支持中国农村建立希望小学及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计划,在几年以前就已捐赠了近700万元人民币。摩托罗拉还积极支持中国的高等教育,公司为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内的中国大学提供了2000个名额的奖学金,总金额达170多万元,鼓励学习优秀的大学生,并为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订阅了10余种价值40余万元的优秀外文期刊。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大学还建立了3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实验室及5个通信实验室,并将在今后几年内把计划扩展到20所大学,公司还为中国约30所大学提供了电子工具箱及技术手册。
此外,摩托罗拉热衷为中国的环保事业作贡献。与天津环保局共同举办环境保护研讨会,邀集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管理者以及全国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针对中国环保进行研讨。
摩托罗拉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公众心中留下了良好印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公司作为社会的一个器官,应当履行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公益事业作出贡献。当公司把闲置的部分资金用于公益事业时,失去的只是部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获得的将是更多的社会效益。而这些社会效益反过来又会为公司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公司的这些资金并不是无端地丢掉了,而是进行了高回报、高收益的投资,这也正是公司所希望看到的。
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应该有这种远见,有选择地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积极塑造良好公司形象,进而获得更大效益。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愿意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的公司领导,也一定是对企业有责任感的经营者,有这样的领导,公司才会有长远发展。
5.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
管理之要:坚定股东的信心,加强与股东的信息沟通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常言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公司现有的股东出现了抛售或者转让股票与债券的行为,就是公司内部自乱阵脚,更谈不上吸引新股东了。因此,需要坚定股东的信心,加强与股东的信息沟通是最为有效的办法。股东并不能完全了解其投资公司的具体业务状况,当公司身处逆境时,许多股东就不知如何是好了。所以公司公关部门应加强与股东间的信息沟通。公司公关部门应经常地主动地向股东提供他们想知道的有兴趣知道的资料。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者,他们对公司的关心也是对其所投资金的关心。股东与公司是一种“投资——分利”的关系,而股东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紧紧围绕这个关系展开的。公司应如实向股东提供有关公司生产经营的信息,绝对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若对于公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掩盖,长此以往,势必丧失股东对公司的信任。
公司与股东沟通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如:
编制年度报告。这是公司处理股东关系最重要的工作。它逐渐成为发给员工、顾客和新闻媒介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领导的重视。
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年会是股东的“审判日”,是公司与股东直接沟通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就在于可以与股东有直接的接触,易于交换意见。
信函往来。这是与股东交换意见,联络感情的一种好方法,既可以与较近的股东沟通,也可以与较远的股东沟通。
召开临时会议。可用于公司的周年庆典等,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要与股东建立良好的关系,除了与股东进行沟通之外,还要尊重股东的优越感,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股东。股东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无论投资多少,都是公司的“老板”,其优越感是比较强的。公司的公关人员就要充分尊重股东的这种优越感,不可完全用经济的眼光看待股东,更不能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看成是单纯的“投资——分利”关系。要让股东在公司中感到亲切,让他们感到自己与公司是休戚相关的。
公司对股东要一视同仁,无论股东出资多少,都是公司的“财源”,公司对股东,不可厚此薄彼,让人觉得认钱不认人。
公司与股东,正如流与源。源头越多,河水就越多;一旦源头没有了,河水也就会干涸。公司只有拜好“财神”,才能广开财源。
6.重视公司与科教界的关系
管理之要: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必须重视科教,提高公司中人才的素质,协调好公司与科教界的关系。
公司的发展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再先进的管理模式离开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也无异于无本之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教界,公司新产品开发同样离不开科教界。
向科教界寻求人才,求教于科教界,无疑是公司获得人才,求得发展的最佳途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经济效率的提高,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美国,与电脑行业相关的一些股票,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足以证明科技的巨大威力。而科技的进步,又在于劳动者素质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于人才的培养。
日本的经验表明,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级,技术革新者的比例平均增加60%,工人提出技术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5%,而科技人员的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15%,特别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员,推广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和技术,更可降低成本30%以上。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生产者智力和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一个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对公司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必须重视科技、重视教育,提高公司中人才的素质,协调好公司与科教界的关系。
华东某县有一个劳动大学的校办工厂,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搞过科技开发项目,主要靠移植其他厂家的老产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生存越来越困难,全体领导班子被迫辞职。年轻的厂长到任后,对厂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教训:工厂生产经营不景气,关键是不注重科学技术,不能推出新产品,产品结构单一。管理者认识到这一实质问题后,决定依靠科教界的后援打一个翻身仗。他们把科学技术作为兴厂的根本,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和本厂的科技人员内外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由于开发了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如今已成为全省医药系统五大公司之一,来自全国的客户源源不断。
是否重视科学技术,是否重视与科教界的合作,其生产经营的效果大不一样。公司之间的竞争,实质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生产力的竞争。作为公司领导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科技,把科技与公司新产品的开发、与公司的生产管理结合起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而这离不开科教界的帮助。重不重视科学技术,是否与科教界联手共建公司,其生产经营效果大不一样。
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科学技术运用的竞争。管理者要想把科学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向科教界寻求帮助,与科教界携手共创公司。
前不久,中科院的两名院士呼吁公司不要搞“万岁产品”。所谓万岁产品,就是那些追求功能齐全“一劳永逸”的产品,这种产品其实是最没有出路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个“解放”牌汽车可以生产三四十年不用更新换代,但今天的电脑,从386到586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科技的飞速发展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新产品不断涌现,旧产品迅速被淘汰。据报道,在国外,许多有眼光的公司开始研制生产“短命产品”。美国人出门不爱带雨伞,碰上下雨,花二三美元买一把喜欢的素色伞,用后即扔。台湾制伞商据此设计了一种简易伞,只能开合四五次,大受美国人欢迎。如今,这种台湾伞占据了美国进口伞6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2000万美元。日本有家公司,研制了一种外观漂亮,但寿命只有9个月的纸制手表,价格仅3.5美元,十分便宜,一下子打开了北欧市场,风靡全欧洲。大量的事实表明,科技越发展,市场化程度越高,短命产品就越有市场,并将成为一股消费潮流。公司开发短命产品,既可以减少消耗,降低成本,使产品的目标市场量大而广,又可以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而公司要想把握住“短命产品”这一商机,一方面要靠及时周密的市场调查,另一方面则离不开科教界的帮助,公司只有协调好同科教界的关系,联手进行新产品开发,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立足。可以说,在未来社会中,不能及时推出新产品的公司也必定会成为“短命公司”,很快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彻底挤出局。从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公司处理好与科教界的关系非常重要。可以极大地提高公司生产者的智力因素和技术因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形成新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7.公司发展依靠科教界
管理之要:公司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和科技,唯有与科教界携手合作,才能有辉煌的未来。
国内彩电公司的一匹黑马,就是靠走科技型的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一鸣惊人的“乐华”。乐华的老总认为,乐华要长期发展,做国际名牌,绝不能搞捞一把就走的游击做法,必须走科技型的发展道路,而要走科技型的道路,当然离不开科教界。
从乐华自身来说,乐华的科研投入占到了销售收入的15.3%以上,这个比例在国内外都属罕见,需要很大的决心和魄力。107名世界电子工业专家与资深工程师、近2100名专业技术人才、良好的科研运作能力与机制,使乐华的产品真正做到了科技领先。在与国内科技界携手合作的同时,乐华又在美国、日本、德国设立了电子科研所,在法国建立生产基地,与日本松下、富士通、三菱、三洋、东芝,荷兰飞利浦,德国根德,西门子,美国RCA等共同构筑了成果共享的国际技术协作体系,跟踪消化世界最新动态成果,确保乐华的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实力。
在公司追求与科教界的合作时,应该看到公司与科教界的关系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种广义的交换基础上的。双方的合作首先是为了各自的发展,而这种各自的发展又可以推动对方的进步。因此,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公司与科教界的关系,大致可有以下一些:
公司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稳定的科研、设计、生产联合体,共同负责人才培养、科研以及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应用工作。
闻名于世的美国“硅谷”,就是围绕斯坦福大学建立的包括大大小小的公司和科研单位,包括材料、设备、工艺、研究、教学在内的一整套工业体系。日本的筑波工业城,北京的中关村都是这种类型的工业体系。
公司同教育科研部门合作,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人才,进行人才储备。
日本有一家由年轻的总经理领导的“斯瓦民”公司,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就在于重视对员工的教育。为了培养和教育业务能力较强的人才,该公司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其教育经费高达1.5亿日元。新员工进入公司,首先要接受英语和韩语的特别训练,公司用重金聘请英国教师教授会话。每年还派出人员到大阪语言专门学校和富士通公司办的国际经商人才的学校去学习。由于积极地培养人才和开拓国际市场,这个仅有55名员工的公司,一跃而成为人员少,盈利多的知名公司。
公司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智力、技术优势,加快公司的技术改造。实践证明,公司搞技术改造投入少、见效快,是一般新上项目所难以比拟的。
公司与科教界的联合可以说多种多样。公司应同科教界时刻保持密切联系,同高校、科研机构联姻,与科研机构配合,携手走向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向教育界、科研事业投资、促进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还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为科研单位提供开发试验基地,为高校提供学生实习基地。这样,有利于公司吸引人才,选择人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公司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和科技。唯有与科教界携手合作,才能有辉煌的未来。
科教兴国。同样,只有科教——才能兴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