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丹在百姓中的威望与日俱增,世人皆知大燕国有一雄才大略的太子,而一直处于幕后的燕王却似乎渐渐被人遗忘。
燕王姬喜在治国治军方面昏庸无能,但对于权力荣誉的的zhan有欲却是相当的强烈,对待功高盖主的臣子一向是非常的提防,前者伐齐的名将乐毅就是最好的例子,姬丹虽然是他的儿子,但一样不例外。
燕王借着为姬丹分忧之名将御林军的指挥权划给了丞相栗腹,又授于姬丹太尉的职位,统率除御林军之外的全国所有兵马。
这其实是明升暗降,大燕的军队在与秦军的战争中早就损失殆尽,新征入伍的士卒又缺乏训练,根本就形成不了战斗力,燕国的精锐之士只剩下了御林军,没有了御林军的指挥权,他这个太尉就和光棍司令没什么区别。
燕王如此信任栗腹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他最宠爱的第三十二个妃子为他生下了第十六个儿子,而栗腹则恰恰是这妃子的亲哥哥。有妹子在枕边吹风,本来就受到器重的栗腹自然就成了燕王最信任的人。
常言道免死狗烹,历史上无数的例子清清楚楚的记在姬丹的心里,他自然知道燕王是什么意思。他原来就想除掉燕王这颗眼中钉,先前只因战事紧密的原因才不得不暂时隐忍,如今外部的威胁已经消除,而燕王却先他一步发难,所以他不得不加快行动。
栗腹的优势在于朝中燕王和朝中大臣的支持,而姬丹优势则在于长期领兵,在军中很有威信。那御林军曾在姬丹的带领下击败了秦军三十万大军,军中的许多将校都是他从下级军官中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们对姬丹既怀有敬重之心又怀有感恩之心,是以栗腹虽名为御林军统领,但却根本指挥不动这些部下,军中的所有批文还是照样送到太子府上处理。
栗腹虽然多次上书请燕王撤换这些军官,但姬丹却以这些人有功于国家,若是冒然撤换恐丧军心为由强烈反对,燕王虽明知其中原由,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此时他还不得不靠着姬丹。
一方面因为姬丹娶了齐国的公主,对待他的建议自然要考虑到齐国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燕国的经济问题。
与秦军的长期鏖战几乎耗尽了燕国的全部财力,国库空虚之极,政财赤字居高不下,国内物价飞涨。而战争又导致了许多青壮劳动力的死亡,生产能力急剧下降,许多农田都因为没有人耕种而变成了荒地。
燕国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国家此时财政的唯一收入只有依靠与齐国和匈奴的贸易,而这其中的贸易顺差则主要来自于出售兵工厂的武器。
姬丹在原有的三司基础上又新增了一个贸易司,专门负责将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卖给外国,当然这里边的外国不包括秦国。
外售的武器会经过严格的审查,每一种武器基本上都是燕军要淘汰掉的,而且在卖出之前已经研究出克制其的武器,或是相应的战术,这主要是确保所售武器不会构成对燕国的实质性危胁。
例如这诸葛弩,齐国人就特别欣赏这种武器,他们这个国家军事实力不行,但却是非常的富有,齐王田建自与燕国联姻以后,似乎变得非常重视军队的建设,所以一次性就订购了十万架诸葛弩。这笔收入相当于燕国四个月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财政方面的燃眉之急。
当然,卖给齐国的诸葛弩只是三十二箭的二级改时进型,而燕军已经开始大量装备五十箭的三级超强型。
对于兵工厂的生产与运作,满朝文武没有哪一个通晓,一切皆有赖于姬丹,更何况在兵工厂中充当骨干的是大量的墨家弟子,这些人也只听从姬丹的命令,所以,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燕国的经济命脉可以说是掌握在姬丹的手中,燕王对他这个儿子还要给足面子,不然撕破了脸皮后果很难设想。
姬丹很清楚这一点,经济这种软实力往往要比武力这种硬实力要管用,不流血,不冲突,轻轻松松将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武器外售中的一半收入上交国库,另一半则被姬丹私自扣下,用来养活他那庞大的门客队伍。
凭借着经济上的控制,姬丹迫使燕王作出了很多让步,先是将卫尉换成了冷铁锤,掌握了宫门的警卫权力,然后又任命蒋中德为中常侍,宫中所有的太监都受他统领,此一来,燕王的一举一动皆在姬丹的掌握之中。
而在朝中方面,栗腹的党羽也遭到排挤,负责司法刑狱的廷尉何冲改任为负责教育的司徒,而廷尉之职则由墨家矩子无名的十弟子,精通各国律法的非涂担任。
无名的二弟子赵轲被任命为大司农全权负责全国财政,而原来的司农郑明则改任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
另外,燕国南部以及北部边境地区的大部分县令长也均换上了姬丹的人。
如此一来,全国的军政财法大权基本上都掌握在了姬丹的手里,燕王处于被架空的地位,那栗腹虽然在朝中和地方上仍有一定的实力,但根本构不成对姬丹的威胁,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完全处于下风。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尤其是在古代,失败者往往得付出生命的代价,那栗腹为官数十年,深知这官场的黑暗与险恶。他之所以能长期处于高位,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善长体察君王的心思,凡事以让君王舒服满意为第一要义。而另一个原因则是他够狠,基本上被他整倒的政敌没有一个能活下去的。
如今燕王已变成了傀儡,对他起不了保护的作用,而太子姬丹大权在握,身登王位是迟早的事情,到时第一个要除的就是他!所以只有破釜沉舟,抢先动手除掉姬丹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