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苦恼烦闷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上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自寻烦恼”。
星期天,小红跟爸爸去动物园看狮子,他们来到狮子馆。小红高兴得不住地问这问那,看了一会,她突然显得不安起来,爸爸问她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爸爸,我有点害怕。”小红颤抖着声音答道:“如果这头狮子挣脱出宠,把你吃掉的话,那我该乘几路电车回家呢?”生活中类似自寻烦恼的事实在是屡见不鲜。“魔由心生”的故事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传说唐朝时有一个妇女,曾经误食了一条虫子。她常常怀疑那虫子还在自己体内,因此忧郁成疚,多次治疗都没有效果。京城里的一位医生知道这妇女得病的症结,就请来这家的一个言语谨慎的老仆妇,预先告诫她说:“今天让夫人吃药后吐泻,你只用痰盂把秽物接住。当她吐的时候,就说看见有一只小蛤蟆逃掉了。但千万不要让夫人知道这是骗她的。”老仆妇照着医生的吩咐做了,不久那妇女的病就全好了。显然,这个妇女的病根在一个“疑”字,是没病想出来的病。京城名医还颇通“心理疗法”,对症下药,去其疑心,药到病除,实在是高明。这里讲的是治病的道理,它对我们处理人世间的许多其他问题,也是有启发的。对于那些疑虑重重的人,我们应像京城医生那样,解除其疑惑,开阔其心胸。而我们自己则应时时处处心胸豁达、超脱。有人窃窃私议,未必就是捣鬼;丈夫夜深不归,难道就是移情别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