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出自:中庸)
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不能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的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淳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榜样,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孕育出的理想人格的杰出代表。而无论古今,一个人如果没有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都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自身生存的真正使命的。特别是在当代,由于经济社会提倡价值多元化,使得社会道德的缺失和人们对自身精神层面要求的放松,成为时下引发不安定社会因素的根本原因。而榜样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树立核心的价值观来减少这些不安定因素对人们的负面影响,弘扬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榜样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人们可以直接汲取精神的营养,陶冶道德的情操,树立核心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榜样是从来都不会缺少的,从新中国开始,各个时代都因为当时不同的社会条件涌现出了许多的榜样人物。20世纪50年代的榜样人物,是为保护集体利益,与偷公社辣椒的地主进行搏斗而牺牲的英雄少年刘文学;20世纪60年代的榜样人物,是提出“先生产,后生活”口号、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油田工人王进喜;20世纪70年代的榜样人物,是一生默默无闻做了无数好事的革命战士雷锋;20世纪80年代的榜样人物,是身残志坚、自学成才的有为青年张海迪;20世纪90年代的榜样人物,是甘于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徐虎、李素丽……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榜样人物的精神感染力和行为影响力,才使得那些耳闻目濡着他们光辉事迹长大的人们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道德水准、精神面貌决定了他们所身处的那个社会的整体风气。同时,作为父辈的他们,其高尚的人品情操、良好的道德风范也会对后代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后世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无论是小到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大到社会中对众人的启迪,都在无形地发射着巨大的能量。
有一个人特别贪好杯中之物,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一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地上的雪积成了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兴冲冲地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一阵不规律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他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刚刚放学,正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踩着他的脚印走过来。
看到父亲发现了自己,儿子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走路呢!我可以保证每一步都能踩得准,这真是太好玩了!”
儿子的话让他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就会踩着我的脚印、顺着我走过的路也走到酒馆去。”
于是,他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坚定地向家的方向走去,儿子照样自己玩着他的游戏,同样踩着父亲的脚印走进了家门。从那以后,每当他想要去酒馆喝两杯的时候,就会想起那天发生的事,于是毅然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过酒馆。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他们最直接的榜样,在他们幼小稚嫩的心灵中还无法准确地分辨善恶、美丑、好坏,所以他们会完全按照父母的言传身教去认识这个社会,认识自己身边的人。如果父母给孩子留下的“脚印”是指向正确方向的,孩子就会一路奔向成功的怀抱;但如果方向错误,可能有少部分孩子会凭借自己成长时逐渐积累的智慧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而大部分孩子则都会盲目地相信父母的指引方向,一路跌进失败的深渊。榜样的力量不可谓不强!
同样是一位父亲,虽然身为高级知识分子,却因为经济不景气而最终失业了。穷困潦倒的他走投无路,只好卖起了力气做了一名干粗活的工人,夏天铺路,冬天铲雪,反正都是些最苦最累的活。
有一年春节,他的儿子眼巴巴地看着父亲进了家门,于是欢呼一声冲上去,缠着父亲要压岁钱。但是父亲在身上摸了半天只摸出了一颗糖送给孩子作为礼物,孩子感到非常失望,顿时委屈得放声大哭。
父亲拉过孩子,耐心地向他解释,之所以没有压岁钱是因为父亲把那些钱拿去送给更多真正需要的人了,他们甚至连过年的食物都没有呢!看到孩子渐渐停止了哭泣,懂事地点着头,父亲又微笑着告诉他,那颗糖只是对他的奖励,因为他在父亲工作的时候自己乖乖地看家,然后告诉他真正的礼物在后院。
孩子连忙跑到后院去看,只见后院有个三四尺高的雪山,顿时惊喜万分。父亲告诉他,这座雪山是父亲连夜清理附近的道路、用铲雪车把那些扫出来的积雪运到自家后院堆砌而成的,是送给孩子的新春礼物。有了这个礼物,孩子立刻成为当地所有孩子最羡慕的对象,因为他不但有最令人惊叹的礼物,还有一个被所有人都敬重的好父亲。后来孩子长大了,成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名人,不但如此,他还是当地最慷慨的慈善家,每当别人询问他的成功之路时,他总是提起他的父亲,提起父亲曾在春节的晚上给他上的那宝贵的一课。
这位父亲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榜样,为他选择了人生的正确指向,无独有偶,还有一位朴实的父亲同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验证了榜样力量的巨大。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的彩电冰箱还属于紧俏商品,要凭票供应。不过按照规定,出国人员是可以从国外带回一台彩电或电冰箱之类的大件商品的。当时,这位父亲刚刚从国外考察归来,带回了一台当时还比较少见的直角平面大彩电,孩子平时只在邻居家看过电视,此时一见自己家也买了电视,不禁兴奋地又叫又跳,当即就要拆开包装看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没想到父亲借来了一辆三轮车,搬起电视蹬着三轮车直接就将电视拉到了孩子的爷爷家。
一路上,孩子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把电视送给爷爷,为什么不能自己留着看?”父亲语重心长地向他解释:“爷爷现在岁数大了,以后看电视的机会不多了,所以应该先给爷爷看。我们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看更好的电视呢!所以不应该和爷爷争。”儿子一个劲儿地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回到家以后,父亲为了表扬孩子的懂事明理,于是特地买了最好的大对虾给孩子做了他最喜欢的油焖大虾。在饭桌上,父亲频频往孩子的饭碗里夹着大虾,儿子却又把自己碗里的大虾夹回了父亲的碗里,并大声对说:“爸爸你吃!以后我还有很多机会能吃大虾呢!”
榜样的力量在家庭的教育中卓有成效,对社会环境的净化和社会风气的培养更是影响广泛。
在南京的紫金山上,人们常会见到一位拄着拐杖的八旬老人,每天上午和下午,他都在慢慢地登山,不过,与一般游人不同的是,他所注意的不是山中林木茂盛、一片葱郁的美景,而是被人们丢弃在山路上的垃圾。只要看到垃圾,他就会走过去捡起来,实在弯不下腰的时候,就用拐杖钩垃圾。每天早上8点,老人一定会准时出现在山路上,一直呆到中午12点,只要身体没病,肯定是天天来。
有人说,这有什么奇怪的,现在靠捡垃圾、卖废品过日子的人多了,别看人家整天穿得又脏又破的,去打听打听,人家靠干这个也能挣来年薪几万呢!但是这位老人可并不是专业捡垃圾大军中的一员,他原本是一家工厂的工人,从年轻时起就养成了随手捡垃圾扔进垃圾桶的习惯。退休后20多年来,他就本着为社会发挥余热的想法,义务帮助附近的地段拔除杂草、清理垃圾;有时看见路面坑坑洼洼的不平或者下水道、排污井堵塞造成污水横流,他也会带上工具去清理。后来,老人家搬到了紫金山附近,他便每天爬山锻炼身体,但第一次上山就发现在秀美的风景间夹杂着很多不和谐的地方,游玩的人们缺乏自觉的公德心,什么易拉罐、塑料袋、花生壳扔得满地都是,老人实在看不惯,于是边走边捡,不一会儿就抓了两手的垃圾,他只好先扔到垃圾桶里,然后返身回来再捡,就这样往返了许多次。第二天,老人再上山时,手中多了两个黑色的大垃圾袋,依然是边走边捡,捡满一袋就扔到垃圾桶里去。
在老人身体力行的带动下,许多经常来游玩的人都认识到了自己随手乱扔垃圾是一种公德心缺失的行为,不但显出了自身人品修养的欠缺,更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少人都以老人当榜样,自觉自愿地当起了“清洁工”,不但自己上山时注意不乱扔垃圾,并且看到乱扔垃圾的现象也会及时上前制止,还有许多老人加入了义务捡垃圾的队伍,看到地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久而久之,游客们都惊奇地发现,紫金山比以前要干净整洁多了。
作为道德修养的一项内容,公德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动之中,它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自身信念的力量来起到一定的作用,达成一定的效果。像这位捡垃圾的老人,正是用几十年默默无闻的实际行动折射出了精神层面上的闪光本质,成为平常百姓心目中学习和敬重的榜样,从而感动并唤醒了无数人潜在的道德良知和本已缺失的公德意识。
当然,榜样人物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或者换句话说,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不应该树立太多的榜样,因为每当一个新的榜样被立起来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这二页翻过去不提了”的感觉,尽管在主观上谁都没有否定旧榜样的意思,但事实是,每个人大概都会在心里琢磨“啊,又立新榜样了,看来过去提倡的那一套已经不时兴了”,这种错觉的产生使得人们对榜样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不再重视,反正不管你立了谁,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再推出新榜样的,既然我总是跟不上榜样变化的脚步,那我又何必去信榜样、学榜样呢!
的确,我们树立榜样,并不是因为这个人做了什么值得标榜的事,而是要从这些事上显现一种精神,我们所说的学习榜样也并非是狭隘地去学习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而是要去学习他在做这些事时所体现的那些精神。既然如此,那么确实没有必要在各行各业、各朝各代都推出全民必须学习的榜样,只要提炼出一些值得人们学习的永恒品质和高尚精神,然后稳定地树立一些榜样就完全足够了,因为这些永恒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就像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统统以孔圣人做榜样,儒家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奉行并且深入人心,即便在后来的社会变迁中有人超越了孔子,但封建统治者们依然只认孔夫子为榜样,不会因改朝换代而推出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圣人。
而现在的社会似乎特别热衷于推出各种类型的榜样,一个阶段的历史有一个阶段的“榜样”,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榜样出,最终目的是想把所有老百姓都培养成多面手,让他们在众多榜样的教化和感染下,综合优点摒弃缺点,变成闪闪发光的“完人”。不但要学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张海迪“生命不止、自强不息”,学欧阳海“见义勇为、奋不顾身”,还要学诸如其他各位榜样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廉洁奉公、心系百姓”、“敬岗爱业、努力进取”等优秀品质。但是,这些榜样自己就一定是完人吗?他们身上就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吗?既然人类的某些劣根性在榜样们身上都不能得到彻底的根除,又凭什么要求老百姓综合他们的优点成为完人呢!榜样太多了,人们心里自然消化不了,就像吃多了山珍海味同样会导致胃口变差一样,而榜样也就变成了人生中可有可无的一道风景了。
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命令只能指挥人,而榜样却能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