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要清醒地对自己说:我知道的还远远不够,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就算是对于擅长的东西,我们也不应矫揉造作,因为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知道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古代的大学问家尚且如此谦虚,自认为无知,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所知道的东西就更加有限、更加不值一提了。
如果没有一点自知之明,有了点成就就到处炫耀、不再进取,不但是无知,简直是可悲。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应该是无言胜有言,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处之。巧妙地掩饰是赢得赞扬的最好途径,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总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露你所有的本领,要慢慢来,逐次增多。成功的人都善于学习,只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即便是博学多才的孔子,也有不懂的东西。
相传孔子带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在去参观鲁桓公的祠庙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看起来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很随便地放在地上。庙宇的守护人告诉孔子他们:“这个能用来装水的东西叫‘欹器’,用处和座右铭差不多,是用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听了,说道:“我以前也听说过这种器皿,只是没有真正见识过,没有想到能在这里见到。听说这个容器在没有装水时就会歪倒;水装得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端正正、稳稳当当;而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又会翻倒。”见孔子如此详知此物,守庙的人都赞叹孔子的见识过人,孔子却连连摆手自谦,说这不值得夸耀。
孔子在确定这个东西以后,就让他的学生一个个地倒水进去试试。于是,弟子们一个个舀来了水,慢慢地向这个器皿里灌水。果然跟传说中的一模一样,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稳稳当当地立在那里,一点都不歪斜。但是水灌满以后,它就翻倒了,容器里面的水就流了出来。等到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又自动爬起来,跟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了。
见了这样的情景,孔子也不由得大发感慨,说道:“骄傲自满的人容易栽跟头,就和这个容器是一样的啊,世界上哪会有太满而不会倾翻的事物呢?人也一样啊,为人处世应该谦虚谨慎,骄傲自满是不可取的。”
几千年前的孔子从一个容器里就能有“做人不可以骄傲自满,为人要谦虚谨慎”的认识。恃才傲物不可取,和逊致谦好做人。
哲学家芝诺曾经就“求知”做了一个精当的比喻:他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的部分代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圆圈外代表自己不了解、不明白的知识。圆圈越大则代表自己掌握的知识越多,那么圆的周长也就越长,圆圈和未知世界的接触面也就越多,不知道的东西也就越多。这个比喻是很形象的,每个人的知识都是一个圆,只是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大一些的圆自然跟外界的接触就多一些,小一些的就少一些。因此,即使有才华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和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往往骄傲自大的人更喜欢见到依附他或谄媚他的人,而不喜欢结交高尚的人。结果这些人把他由一个笨蛋弄成一个狂人,而他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人类有着几千年浩瀚的文明史,与它的博大精深相比,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如同沙漠里的一粒沙、大海中的一滴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就算是再怎么努力的人,也无法掌握其中之万一,更别提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了。只有不断学习,时刻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才能尽可能地把自己知识的圈子扩大,接触到更多。
所以,不管别人把你评价得有多么高,永远都记得向别人请教,请好好记着这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永远都要清醒地对自己说:我知道的还远远不够,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就算是对于擅长的东西,我们也不应矫揉造作,因为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展示也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赢得一次辉煌的成功后再进行下一次,获得热烈的掌声后再期待更大的成功。
那些轻易自满的人,只会让自己那艘尚不足以装下大海的“小船”,瞬间倾覆掉。
吾得势而不得心,吾之失也;吾得势而得心,乃人之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