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60400000005

第5章 美德(3)

一、利己主义的魅惑(13)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并且是当今世界各国族中最为利己的,利己主义是支配国人行为的基本价值之一。

首先定义一下利己主义。托克维尔的巨著《论美国的民主》以一个触目惊心的评论而终结,见最后一个注解:

很难绝对地或笼统地断言,现时代最大的危险是放纵还是****,是无政府状态还是****主义。两者都是令人忧惧的,由于同样的原因,一个可能跟另一个一样轻易到来,此原因即普遍的冷漠(general apathy),它是我所说的个人主义的产物……因而,我们最应坚定抵制的对象,与其说是无政府状态或****,不如说是冷漠,它可毫无差别地制造出这一个或那一个。(14)

导致这种冷漠的是两种现代病:个人主义与物质主义。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讨论民主制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时,区分了古已有之的自私(egoism)与现代的个人主义:

自私是一种对自己的强烈的、过分的爱,它会让人把什么都跟自己联系起来,偏爱自己胜于世上一切。个人主义则是一种成熟的、冷静的情感,它让每个公民把自己与同伴相分离,与家人和朋友疏离,这样在他构造了自己的小圈子后,他就不管周围的社会了。自私源于盲目的本能,个人主义与其说源于堕落的情感,不如说源于错误的判断力;它既起源于心智的堕落(failings of the mind),也起源于心灵的败坏(vices of the heart)。(15)

按照托克维尔的说法,自私是古老的,是人的一种本能,始终伴随着人类。个人主义却是一种现代才出现的心智,甚至已经变成一种意识形态,是现代性的根本性构成因素。在实现了人的“状况的平等”的现代社会,个人主义是一种普遍的精神与生存状态。既然如此,个人主义也就不可能被完全消灭,而只能予以节制、控制,像托克维尔所说的那样:经由宗教,让人的目光暂时离开物质,而面向灵魂;通过广泛的自治,唤起和训练人们的公共精神。这些制度安排,或许可以对抗个人主义之恶,让平等的社会不至于变成冷漠的社会,让自由人不至于变成原子式存在。

我这里所说的利己主义,则是个人主义的坏的变体。迄今为止,现代社会的各种基础性制度在中国尚未健全地建立起来,但中国与现代性也“鬼混”了一百多年,也就出现了一种伪装的个人主义。它从一开始就是个人主义的堕落形态。换言之,说当代中国盛行着利己主义,我的意思是说,中国人处于“伪个人主义”的支配下,这种伪个人主义比现代欧美的个人主义糟糕很多倍,也粗鄙得多,其******、瓦解真理与善的作用也强大得多。

利己主义的历史根源

梁漱溟早就注意到,西洋人长于集团生活,而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16)这有点似乎不合常识。民国初年的启蒙运动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启蒙运动的主流意见都告诉我们,中国人缺乏个性,缺乏个人主义传统。但是,如果略为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中国人比西方人更为个人主义,至少并不逊色。

这与中西历史演进过程之分途有关系。现代西方乃是从封建社会演化而来的,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共同体主义,或者说“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17)。从十六世纪开始,欧洲从封建制向君主制过渡。不过,君主制只维持了非常短暂的时期,很快就因为宪政主义运动的兴起,而建立了以宪政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国家。个人权利观念兴起,民主制度成为基本政治制度。由此,现代市场就开始发育起来。在这种制度环境下,托克维尔提到的“个人主义”开始出现、流行,它主要体现于十九世纪初出现的现代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中。

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文人据此认为,西方文化传统是个人主义的。这一点大体上没有错,但他们可能忽略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习惯、理念,在欧洲社会有很多遗存。其中包括社群主义,各种社团,包括工人的社团在欧洲非常发达。十九世纪兴起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与封建的共同体主义之间存在直接联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评背后,就有一种留恋封建社会之温情脉脉的情绪。

反过来看中国,封建制在秦代就正式终结了,中国由此进入漫长的皇权-郡县制时代。它与欧洲历史上的君主制时期颇为类似,因而,在过去两千年中,中国社会就始终具有欧洲现代国家的部分特征:个人在法律之下平等,尽管法律不甚公平,但至少所有人被官府平等地统治着。土地和财产为私人完全所有,社会通过市场机制组织财富的生产与分配。历史上虽然有过一些反复,也确实存在着宗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但是,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人们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和小家庭。

换言之,西方人从封建制下解放出来只有几百年,而中国人在后封建体制下已经生活了两千多年。这种体制因为缺乏成熟的民主、宪政制度,因而不算今人所说的标准现代,但确实具有强烈的“准现代性”。单是这一点就决定了,中国人的个人主义文化与集体心理积淀,要比欧洲更为深厚。

就像托克维尔所担心的,个人主义只要迈进一步,就会堕落成冷漠。阻止其堕落的唯一因素是成熟的宗教、伦理体系,它们提撕人心,规制行为。在美国,如托克维尔观察到的,宗教在个人主义的现代美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凝聚人心的作用。

在传统中国社会,儒家与其他宗教发挥了类似的作用。

儒家的理念与信念体系是一种君子之教、君子之学。儒家乐观地相信,人人皆可成尧舜,这反映了一种伟大的平等理念。只是,“可以”并不等于“是”。成为尧舜,需要一番正心、诚意、修身的功夫,儒家要人们转向自己的内心,运用自己的思,存心养性。换言之,儒家所设想的成人、成圣的途径,主要是个体的精神自觉与上进,而并未借助于外在的规范之约束。这似乎已是一个定论:儒家走的是“内在超越”之路,为此,宋明儒家也确实发展出了一门寻求个体内圣的功夫论。

问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从来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实践这种功夫,大部分人必然缺乏这种内圣的自觉,也缺乏运用“思”、反思、内省的能力。在有些时候,普通人确实可以“行焉而不察”,百姓日用而不知,其行为仿佛合乎天理。但毕竟,普通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相当微弱的,而现实世界的物质的诱惑是多样而巨大的。因此,缺乏精神自觉的普通人很容易被“人欲”所控制。似乎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佛教、民间信仰发达起来,弥补了儒家的不足。诚如人们在今天的台湾所能看到的,对普通民众进行教化、规范的,主要是人间化的佛教、民间信仰,乃至会道门。

由此,中国文明似乎形成了一种教化的分工:儒家训练君子,佛教、民间信仰则在底层社会进行教化。当然,“熟人社会”的舆论奖惩机制,也共同发挥作用,普通民众可能出现的利己之心被约束,使之不至于堕落而变得没有廉耻。这样,传统中国虽然具有强烈的世俗化与个人主义特征,但上述机制控制了人们堕落的倾向,社会正常秩序尚能得到维持,尤其是基层社会,尚能保持较为健全的公共生活。

利己主义的结构性根源

二十世纪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则解除了中国社会的这几种教化与约束机制,让中国人的自私精神得到彻底释放,并以伪个人主义的形态呈现出来。

第一个冲击波是新文化运动。启蒙运动的导师和学生们始终强调,现代的、先进的西方文明是个人主义的,个体高于群体、社会,蒙昧的、落后的中国人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学习这一点。这是一种道德和政治诫命,惟有通过这样的精神转换,中国才能民主、富强。因此,过去一百年间,中国最先进的时髦文人一直主张,个人应当从一切既有的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首先是从家庭中走出来。一场又一场启蒙运动传播的正是个人主义价值,它在八十年代得到了存在主义、在九十年代又得到了自由主义的呼应。

大体上,这种个人主义还是比较健全的。它们凸现了个体自由选择的道德与政治权利。但此后又出现了两种力量,从相反的方向强化了这种个人主义向利己主义堕落的倾向:

第一种力量是五十年代兴起的集体主义。这里的“集体”既不是家庭之类的共同体,也不是现代社会中个体自愿结成的社团。其典型形态是遍布城乡的“单位”。从历史上看,这类集体出现之际就是社会被消灭之时:它们是以打碎一切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为前提的。个人首先被完全作为对象“解放”出来,随后被自上而下地安排进人造的集体中。此时,集体之外的社会已不复存在,个人别无选择,选择的权利被剥夺,个人离开集体连生存都不能维持。个人被迫对集体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中国出现了再封建化。

但这样的集体并无封建共同体的那种温情脉脉。它本来就是由掌握权力者刻意设计的组织,内部运转的基本机制是权力支配人身,并分配一切资源。这样,与外部世界没有有机联系的单位内部人员,彼此之间也没有纵向、横向的有机关系。集体内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彻底的原子式存在。在这样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是高度自私的。比如,在七十年代的国营企业,大量存在着工人盗窃企业原料、产品的事情。至于单位领导滥用权力的事情当然非常普遍。在乡村集体中,同样广泛存在着“******”行为。可以说,五十到七十年代的强制性集体主义生存状态,在人们心灵中深植下了利己主义的种子。一旦集体的控制弱化、坍塌,被压制的利己主义精神就开始呈现自己。

恰在此时,经济学成为显学,它为这种泛滥的利己主义提供了貌似科学的论证,利己主义终于在中国成为一种高傲的信仰。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把斯密视为自己的老祖宗,但斯密究竟在说什么,恐怕没有几个现代主流经济学家清楚。要弄清斯密思考什么、说些什么,也确实不大容易。身处十八世纪剧烈变动中的不列颠,斯密的思想是高度复杂的,其复杂性难以被后世的经济学家把握。

斯密成长于苏格兰道德哲学传统中,他的立论基础不是个体,也不是个人的自私,斯密从来没有说过人是自私的。相反,在斯密看来,之所以出现分工、交换,之所以出现市场,乃是因为人普遍具有“通情”能力,也即《道德情操论》中不那么准确翻译的“同情心”。也即,个人可以感受他人的情感、能力。这才是斯密眼里人的基本属性,也是市场与社会秩序得以形成的基础。

不幸的是,经济学发展似乎面临一个两难困境:经济学狂热地追求科学化、数学化,而这就需要对斯密的假设和理论进行简化。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简化斯密理念之复杂性的过程。于是,经济学教科书中出现了“理性经济人”概念,又出现了个人始终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假设。经济学家以此理解市场,新制度经济学又雄心勃勃地试图以这种肤浅的、扭曲的关于人的假设来理解人类社会的种种制度。

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正是这种关于人的简单化假设与结论,而他们的傲慢又超乎其国外的同行。人们因为反感计划经济,所以似乎特别信赖为市场辩护的经济学家。人们因为厌倦了集体主义,所以热烈拥抱一切为个人权利、利益伸张的理念、主张。经济学似乎就是因为这些论说而在九十年代成为知识与舆论的主流。

经济学的另外一个论说则满足了正处于价值真空中的中国人的需求,或者说给他们提供了一种虚幻的价值替代品:每个人只要埋头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也可以实现,甚至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共之善。这样,人就不仅应当关心自己,而且应当只关心自己,关心别人反而是一种罪过。至于对自己最好的关心,就是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并不断发掘、扩大这种欲望。

这样,伴随着启蒙运动,伴随着现代国家的初步构建,以及商业的发达,在中国兴起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它的堕落版:利己主义,以及与之同时出现的物质主义。曾经,人的目光停留在自上而下构造的虚幻的外部世界,后来,他们迫切地把自己的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回自身。但并不是转向心灵,而是完全停留在肉体的层面。他们以为,这就是真实的自我。

社会与公共的解体

这个肉体的存在当然不是真实的自我。当代中国人关于这个自我的幻象,让他们毅然地甚至有点自豪地抛离了他人和社会,成为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

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区别在于,个体摆脱了个别的身份,获得了相对独立的道德、法律、社会与政治主体性,而成为普遍的、平等的国民。国民的单位当然是个体,由此,个人主义之出现乃是必然的。但在托克维尔看来,个人主义会削弱人们的公共精神:“自私会让一切美德的幼芽枯萎,个人主义最初只会消耗公共生活的美德的元气,但久而久之,它也会攻击和摧毁一切其他美德,最后堕落成为自私。”(18)民主社会本来需要人民的参与、行动,但民主社会的平等却又制造出导致人与人隔阂的个人主义,这样的个人主义将使个人丧失采取政治行动、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此,在民主制度建立之后,人们普遍看到一种参与的冷漠。

但无论如何,民主制度中还是存在公共生活的。可以说,每一个国民都是私人-公民的复合体。他在很多时候对他人呈现为冷漠的私人,但在必要的时候,他会成为一个公民,介入公共生活。更宽泛地说,在欧美社会,每个国民都是私人-社会人的复合体。由于宗教的存在,由于各种形式的自治制度的运转,还有传统的延续,在这些社会还是存在真正的“社会”的。在现代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是受到各种因素的抑制、调和的。

在中国,公共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固然高度匮乏,就是社会也依然大体停留在废墟状态。这样,个人主义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个人的主义。每个人都是原子式存在。人基本上就是私人,而几乎未有扮演社会人和公民的角色。

这样的人当然就是物质主义者,每个人,从官员到农民工,从商人到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从大学教授到公司白领,都投入全部精力于占有、增加、享受及滥用权力、金钱、房产、美色的事业中。

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结果是,人们相互的冷漠,人们不关心自己的邻居的生存状态。由此导致公共生活的空白:人们也不关心正在发生的可能影响他们的公共事务。因而在这里,不存在最基本的社会与政治制约与平衡:官员、企业经营者,甚至大学教授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滥用权力;被施加了这种权力的对象似乎也不觉得这种权力是恶的,相反他们一方面固然愤怒,但另一方面也向往自己拥有这种权力。在利己主义世界中,是没有是非、善恶之分的,人的一切决策惟眼前的物质的利益是定。利己主义者总是物质主义者。

这种利己主义心态未必妨碍经济增长。事实上,它完全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但是,这样的世界注定了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性。只关心自己的人不会关心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制度。利己主义者注定了是铁杆儿“搭便车者”,制度绝无可能向着正义的方向演进,因为利己主义者没有正义感。由此可能出现一个出乎利己主义者预料的后果:从长期看,每个利己主义者的个体的财富都是不稳固的。甚至可以说,现在积累财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未来的掠夺者预备的。利己主义世界的故事情节是相似的:人们以为自己的利益在不断增进,但其实是在相互欺骗、抢夺财富与幸福感。

重建道德和社会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社会必须构造出种种机制来抑制其内在的个人主义精神。在中国,需要抑制的是作为个人主义之堕落版本的利己主义。此一任务的难度要大得多。但其途径,倒也不出托克维尔已经提到的两个主要方面:宗教与基层公共生活。立刻可以发现,在中国,从事这两项工作的难度是异乎寻常的。

宗教的重建似乎是首要的。只有通过某种机制,把人们的目光部分地引向心灵,引向身之上的心,个人的视野才有可能超出自身狭隘的物质利益计算,部分地面向他人。由此,人的社会性才有可能得到确认,个体才有可能从私人变成社会人,进而成为公民,最终以这种复合的身份在不同的社会层面中健全地生活。

为此,学术上的反思是必要且重要的。学术可以影响人的价值结构,尤其是知识人。经济学曾经扮演过这个时代的神学,并塑造了这个时代普遍的利己主义精神结构。正确地理解斯密,有助于经济学重归正道。

由此再进一步,引入及深思斯密所在的苏格兰道德哲学传统,则有助于国人更为完整、准确地理解所谓的现代性。中国知识人中间流传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常识:现代人就是自私的、个人主义的。但苏格兰道德哲学的主流论述却是:人尽管有自私的一面,同样有仁爱的一面,后者同样是本能的,天生的。更重要的是,人天生都有“通情能力”,因而天然地适合于过社会性生活。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托马斯·阿奎那的西方主流思想传统之基本命题,它与中国儒家论说之间对话的空间也较为充裕。

此一论说的政策结论是:一个社会,如果能够透过各种机制,让人的这种社会性本能得到存养、运用、扩展,则这个社会就会形成相对健全的社会生活与公共生活。设计这种机制的工作部分地属于立法者,比如,容许广泛的自治的发育和扩展。但推动立法者设计这种机制、并维持这些机制运转的,则是社会各个领域的绅士或者君子。而出现绅士或者君子的前提是,在社会各领域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士形成道德自觉与公共精神自觉,克服搭便车心理,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哪怕为此要冒一定风险。

因此,价值、思想、学术的转向,与因此转向而形成的新绅士群体之努力,乃是走出利己主义深渊、通往健全社会秩序和公共秩序的关键所在。利己主义是社会精神病症,能够治疗它的只能是健全的心灵本身。

同类推荐
  •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之一,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八年雄居港商首席。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八字箴言是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的心得,更是他做人与经商完美结合的深悟见解。八字箴言,字字渗透着李嘉诚经营谋略与文化的精华。
  • 公共场所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

    本书着重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的礼仪要求,包括商场购物礼仪、参加会议礼仪、观看演出比赛礼仪、在图书馆阅览礼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礼仪等诸多方面的礼仪。书中所介绍的礼仪知识是公民在公共场所活动中的行动指南。
  • 领导讲话艺术

    领导讲话艺术

    领导讲话贯穿于领导活动和领导过程之始终。领导讲话水平是领导水平的重现。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或哪一个层级的领导,都是一个群体或团体行动的筹、指挥者、领路人和代言人。不论是下决策、作指示、安排工作、部署任还是发动群众、教育群众,都需要通过讲话来完成。换句话说,要做一名称领导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讲话水平。领导者立权立威的过程其实也是立言立过程。讲话作为领导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可以说是考验领导者综合素质的镜子,也是评价领导水平的一把尺子。
  •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应酬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应酬中有规则,有方法,有技巧;讲策略,讲心机,讲变通。会应酬,大困难也迎刃而解;不会应酬,小问题也焦头烂额。一个真正的高手,必定深谙其规则与潜规则,将应酬做得恰如其分,滴水不漏。
  • 影响力 意志力 创新力

    影响力 意志力 创新力

    本书是励志类读物,该书在总结众多成功人士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影响力、意志力和创新力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为人们详尽提供了发掘和提升影响力、意志力和创新力的有效方案和途径,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打造强大影响力,锤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培养良好的创新习惯和思维,从而有效应对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拓展事业和生活空间,成就辉煌事业和美好人生。
热门推荐
  • 可以存档的修仙

    可以存档的修仙

    这是我的修仙,一个每次可以存档三次的修仙之旅
  • 满月遗恬

    满月遗恬

    由几大家族的后继者们引起的一系列乱七八糟乌龙。由主角可男可女,揭露最大家族背后的黑幕乌龙史。
  • 庶门嫡女

    庶门嫡女

    莫离微原本只想好好的过完这一生,却没想到竟然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父亲的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本放浪不羁的世子又是为何要缠上她?某世子:别误会,我只是对你感兴趣呀!
  • 极品驸马

    极品驸马

    命里犯桃花,拈花一笑风月无边!胸中有杀气,顿戟一怒伏尸百万!我是薛绍,大唐驸马。我将要在属于武则天的时代里,打下一片大大的天下!
  • 因为你微风很甜

    因为你微风很甜

    炙热的午后,瓜农百无聊赖地叫卖着又大又可口的西瓜,一个漂亮地呆呆的女孩低着头,快步走过,对面突然冲出来一辆摩托车,小女孩躲闪不及,摔倒了。时间像静止了一般,小女孩快速整理衣服,一瘸一拐消失在男孩的视线里。男女主的故事由此开始,美好,纯粹的青春爱恋故事!敬请各位期待!
  • 大佬总想让我叫爸爸

    大佬总想让我叫爸爸

    硬妹和纪大校草的相爱相杀,从校园到职场的甜美爱情????
  • 蹈蹈

    蹈蹈

    "我们以为爱的很深,很深,来日岁月,会让你知道,它不过很浅。很浅。最深和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你是否曾问过自己,那个傻傻的少女,到哪儿去了呢?
  • 我能看到世界属性

    我能看到世界属性

    旧世界的阴影,新时代的浪潮。光阴和黑暗,混沌与黎明……在机械和巫术的世界中交替出现!可这跟我穿越者有什么关系?!!肖恩只是觉得在自己眼前整个世界都如游戏般看的清清楚楚。所有的属性,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呃……好感度。这是一个贵族奋斗的故事(一个在NPC中有着玩家属性的故事)【克苏鲁、朋克风】【小说群:490187427】
  • 穿越萌妃

    穿越萌妃

    在一次无节操的穿越中,她莫名成了穿越的炮灰!那么,就看她如何玩转古代!
  • DD的平行世界奇妙冒险

    DD的平行世界奇妙冒险

    【JOJO同人】二十世纪,杜王町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新的生命,婴儿接纳了某个时空的死去灵魂。接下来替身泛滥的数十年里,应该怎么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