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经济学现有理论是否能解释品牌?这是品牌建设动机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其中,国家动机是大势,企业和个人追求,只有符合国家发展大势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借势而起。也只有符合国家发展大势的理论,才有用武之地。
我们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四种类型:
(1)自然资源型:即通过出售自然资源来获取财富。以自然资源为财富来源的地区,由于自然资源被少数人占有,从而只能是富了少数资源占有者。由于原料价格总体低于产成品价格,则自然资源输出和产成品的输入,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输出地区的价值外流,以及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自然资源地区的长期发展处于越来越贫穷的状态。
(2)劳动加工型:即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来获取加工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制造”,其实就是产于中国,也即中国代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优势不断降低。由于永远存在比我国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因此,等到我国市场被培育起来之后,这些追逐低劳动成本的企业将转移到更低劳动成本国家或地区。
(3)产品跟随型:即跟随在位者的产品,通过引进技术或自己设计,能够独立生产出具有一定功能的合格产品,但通过降低价格来夺取市场。随着成本的提高,产品跟随型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少,从而难以为继。
(4)品牌对立型:我们将品牌的通俗意义确定为使目标顾客不假思索且持久选择的理由。品牌对立型经济就是与强大的在位者形成品类对立的品牌,即以迂为直,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最大的迂回就是在位者的背后,即对立。
与四种经济增长方式对应,我们将技术划分为两类,即硬技术和软技术。
所谓硬技术,以自然物质为研究对象的,称其为硬科技,提高的是资源生产效率。前提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总能按照既定价格有利润的卖出去。
所谓软技术,以人类行为为对象的,称其为软科技,提高的是顾客选择效率,即测定出顾客或对象直接的、间接的、终极的需求。
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和德国这五个国家中,2004年每100美元的GDP中,分别有51.73、60.06、72.2、51.55、59.74美元是由世界500强品牌企业创造的。在2005年,美国世界前100强品牌企业中,所拥有的34个企业的销售额为31866.699亿美元,比2004年28768.114亿美元销售额增长了10.77个百分点(可比口径),远远超过美国当年GDP3.5%的增速。试想,如果把这34个企业的销售额取消,美国的GDP将减少多少?!
我们认为,发达国家先进的不仅仅是硬科技,更先进的是软科技:他们太清楚人们需要什么了!因此,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得到世界消费者的选择,从而成为强国!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企业也将日益壮大,必将面临着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在位者。如何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是我国所有企业从而也是我国国家策略所面临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只有采取与这些强大对手品类对立的品牌策略,才能取得全球市场的胜利。中国发展到今天,从宏观上看,我国不缺资金,不缺劳动,最缺的就是能够降低目标顾客选择成本的品牌。从技术进步到全球竞争,都是通过品牌来体现的。但是,根据我们在企业的长期实践,发现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不知道什么是品牌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品牌建设,从而浪费了巨额资金,其代表是央视“标王”们。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关政府部门开展的所谓著名品牌评选,不是在促进而是在误导中国品牌建设,因为品牌不是政府哪个部门评选出来的,而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当今的中国经济,早已从自然资源型、劳动加工型、产品跟随型发展到了品牌对立型。在品牌对立的品牌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只有通过品牌创新,才能实现企业和整个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国家必须走品牌强国路线才能实现和平崛起。在品牌对立创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在生产技术上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因为正是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价值的最终实现,换言之,在品牌经济时代,我们不仅需要硬科技,更需要软科技。其实,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在各自的论著中,早就有了消费者选择决定企业价值实现的经典论述,这些论述在过剩条件下的品牌经济时代,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