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在上海出生。对近代物理学的杰出贡献是: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之谜——即后来所谓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中宇称守恒,那么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是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该是同一种介子。李政道和杨振宁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还是第一次。李政道又是到那时为止历史上第二个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李政道在其他方面的重要工作还有:
1949年与M。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密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1952年与D。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见固体中的元激发)的构造。同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统计物理中关于相变的杨振宁—李政道定理(包含两个定理)和李—杨单圆定理。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1957年与R。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CP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同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运动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同年又合作分析高能中微子的作用,定出此后20多年这方面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工作的方向。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1964年与M。瑙恩伯合作,研究了无(静止)质量的粒子所参与的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消问题。这项工作又称李—瑙恩伯定理,或与木下的工作合在一起,称KLN定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
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又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还就色禁闭现象提出了真空的“色介常数”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继续在路径积分问题、格点规范问题和时间为动力学变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后来又建立了离散力学的基础。
李政道关心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自1972年起多次回中国访问讲学;并协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同步辐射的设备,使基础和应用科学能结合。1980年以来,他发起组织美国几十所主要大学在中国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不少贡献。李政道受聘为暨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