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嘉祐进士。曾官礼部尚书。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创作背景〕上联为岭南绝对,曾刻石征对。苏轼到广东,有人请他补出下联。轼问:“一块碑只一行?只一句上联?”说罢即离去。于是有人嘲笑苏对不出下句。至清代,李调元到广东,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清四川罗江(今德阳东北罗江镇)人。乾隆进士,官广西学政。当地人又请李对下联,并讲了东坡旧事,李说:“东坡已对出,我不敢再对了。”接着解释了对句,众乃叹服。
〔联句特色〕这副写景联,上联由眼前景而发,对句下联由眼前事而出,如同哑对,对语尽在东坡两句问话中。
上联之妙,妙在自然地用了四个“半”字,描写一段山路和一条溪流。路劈山而筑,缘山而建,看上去山“半边”,路“半段”,小溪流水因劈山筑路沙石堵塞,便使这条小溪半截有水,半截干涸。上联构思工巧,造语明白如话,清新自然。
东坡属对的下联以写实的手法,就事论事,以问暗示,“一块碑”,指眼前事,“一行字”指碑上镌刻征对联文,“一句成联一句虚”,指碑上只一句上联,一句虚着留他人对。苏东坡的奇思,李调元的妙解,神来之意,不着痕迹,串对上联,工稳而贴切,天衣无缝,读之令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