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想活得潇洒点就别太认真
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太累。潇洒的人之所以潇洒是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事该认真,什么事该糊涂,总能够宽容待人,不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活得太累的人,总是为一些小事烦恼,走不出自造的死胡同。
为人处事最忌太过认真、计较,没有人愿意与斤斤计较的人打交道,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认真,过于讲求原则就会对什么事都看不惯,不仅容不下别人,自己也会为周围的人所不容,甚至会引来仇恨。这就要求人们做人、处世,不要太认真,只要不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糊涂一把也无妨。
郭子仪的一生算得上完美了。功名、利禄、福寿、天伦都被他占齐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他功高盖主,但是却能让皇帝信任他;他也遭人嫉妒,但总能化敌为友,甚至敌人都对他敬三分。郭子仪能潇洒地过完他的一生,与他宽厚待人,不与人计较,懂为人处事之道有很大的关系。
郭子仪戎马一生,为朝廷效力六十余年,系天下安危于一生,为大唐的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即便是遭人陷害却依然能以国事为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敌人的尊敬,最终使所有对他有偏见的人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郭子仪不仅骁勇善战,有勇有谋而且还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可谓是假糊涂,真聪明。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功高震主却没有遭到帝王猜忌的人。
郭子仪与李光弼同是唐朝的名将,都曾在朔方节度使麾下当牙将,但因为性格不合,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提拔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担心郭子仪报复,故意刁难他,就想调到别的方镇去。但是让李光弼没有想到的是,郭子仪不仅对以前的恩恩怨怨只字未提,还举荐他为河东节度使,并分了1万军队给李光弼,送他出征。
郭子仪的做法把李光弼给搞糊涂了,心想一定是让他去送死,但是朝廷之命又不能不从,所以在临行前李光弼对郭子仪说:"我死而无憾,但求你放过我的妻儿。"郭子仪听到李光弼误会了自己,就伤心地说:"现在国难当头,我欣赏将军的才能,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保家卫国,哪里还有什么私仇呢?"李光弼听后十分感动,二人前嫌尽释。李光弼带领郭子仪分给他的军队,屡建奇功,成为与郭子仪齐名的保国功臣。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趁郭子仪出兵平乱之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这件事惊动了唐代宗。唐代宗派人破案,可是却没有结果。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多次向皇上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叛乱,班师回朝。他入朝觐见时,皇帝先提起此事,然而郭子仪却一边哭一边说:"我作为主帅,一生杀敌如麻。这一定是因为我罪孽深重,触怒了玉帝。玉帝便派天兵天将把我的祖坟挖了,让我披上了不忠不孝之名,这是报应呀!"皇上以及满朝的大臣原本都很担心,怕郭子仪闹事,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非常钦佩。
郭子仪把祖坟被挖归结为天谴,让唐代宗及满朝文武大臣,虚惊一场。同时,这件案子也就不了了之。其实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也是明白的。但他却心系国家安危于己身,无暇顾及自己的私人恩怨。
郭子仪功德越高却越受人们尊敬。吐蕃、回鹘很佩服他,称他为神人,皇帝从不直呼他的名字,甚至一些安史之乱的叛将都很尊敬他。
难得糊涂,是人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从容。成功的处世之道就在于人宽广的胸襟,非凡的气度。为人不骄不躁,谦恭而不张扬,处事不惊不慌,冷静而不失措。对小人的嘲讽谩骂,不愠不馁;用一颗平凡之心,拥有大庸大俗的豪放与粗犷,方能行效君子之美行。人至察则无友,做人不能太较真,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太累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