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指南>;
《旧唐书》因撰稿时间仓促,有些转抄自唐实录、国史的痕迹都没能抹掉,到了宋朝,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 总的说来,列传部分主要由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欧阳修主持下完成。
《新唐书》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新唐书》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
<;故事精选>;
1.王皇后后门迎虎——《新唐书·后妃传》节选
高宗李治的皇后王氏,是并州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唐太宗的姑母同安公主下嫁到王家,见王家的这位姑娘长得漂亮聪慧,便向侄儿推荐。唐太宗听从姑母的建议,为儿子李治定下了这门婚事。
李治立为太子,封王氏为太子妃。649年,太宗去世,李治继位为高宗,立王氏为皇后。王皇后没有生育,宫中只有宫女刘氏生皇子李忠和萧淑妃良娣生皇子李素节,刘氏位低微而无宠,萧氏位较高而得宠。王皇后经过一番衡量,想要收李忠为养子,并立为太子,以巩固皇后的尊位。萧淑妃则想立李素节为太子,为自己争宠增加政治资本。王氏怕萧氏争宠,知道高宗正喜欢已出家的武媚娘,暗中让武氏蓄发,把她召回宫,献给高宗。这位武媚娘就是后来的武则天。武媚娘刚回宫的时候,侍奉皇后很周到,皇后很高兴,多次在皇帝面前称赞她,所以把她升为昭仪。
但是武媚娘一旦得到的宠幸在萧淑妃之上,就逐渐与皇后不和。王皇后这个人生性比较单纯,不会拉拢上下的人,而她的母亲柳氏见到宫女也不懂得优待收拢人心,昭仪武媚娘却对皇后鄙视的人,必定会努力交结,把得到的赏赐,全都分赠给他们。因此皇后与淑妃的所作所为她全能知悉。
后来昭仪生下女儿,王皇后去看望逗弄,皇后走后,昭仪暗中把亲生女儿弄死在被子下,故意等到皇帝来时,假装欢笑说话,揭开被子看女儿,已经死去。又吃惊地问左右的人,都说:“皇后刚来过。”昭仪于是悲痛哭泣,皇帝不能明察,愤怒地说:“皇后杀了我女儿,过去与淑妃相互嫉妒诋毁,现在又干出这样的事!”从此皇帝就相信昭仪诋毁皇后的话,皇后自己无法辩解,皇帝更加信任宠爱昭仪,开始有了废黜皇后的打算。
武昭仪阴险地诬陷皇后和她的母亲用巫祝邪术诅咒皇上,皇帝相信此事,剥夺了魏国夫人出入宫门的证件,免去皇后舅父柳奭的中书令职务。李义府等人也暗中帮助武昭仪,用偏激之言激怒皇帝,于是下詔废皇后、良娣为百姓,囚禁在宫中。把皇后的母亲哥哥、良娣宗族全都流放到岭南。
刚开始的时候,皇帝思念皇后,偷偷来到皇后囚禁的地方,看到囚室门户牢固,只能从一个孔中送进饮食,心中很悲伤,喊道:“皇后、良娣好吗?你们现在何处?”二人同声说:“妾等因罪被废为婢女,怎么会有这样尊贵的称呼?”说话时流泪呜咽。又说:“陛下有幸思念往日的恩情,使妾死而再生,重见天日,请求把此地叫作回心院。”皇帝说:“朕将立刻办理。”武后得知这件事后,催促下诏杖打二人各一百,砍下她们的手脚,反绑双手,投入酒瓮中,说:“让这两名老妇骨头麻醉!”两人痛苦挣扎,数天之后死去,斩杀了她们的尸体。
当初,诏令送到时,皇后二拜说:“陛下万岁!武昭仪受到恩宠,我必死无疑。”良娣接到诏书后,却大骂说:“武氏像狐狸一样以媚态惑人,如此翻覆无常!我后世变成猫,要使武氏变成老鼠,我要扼紧她的咽喉进行报复。”武后听说后,下诏六宫不许养猫。
后来,武后多次看见她们二人披发流血像恶鬼一样,心中厌恶,就让巫师为自己祈祷解脱,随即迁居蓬莱宫,恶鬼重又出现,所以经常住在东都。中宗即位后,都恢复了她们的姓氏。
史家评论:武后从高宗时就挟天子的威权,控制天下,虽然驱逐后嗣皇帝,改变了国号,但赏罚大权在握,不授与群臣,越分称帝于上而能治理于下,所以能终享天年,危乱而没有灭亡。
2.唐宫骄女太平公主——《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节选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所生,武则天在所有女儿钟最喜爱她。荣国夫人死后,武则天请求让公主做道士,为夫人死后祈福。仪凤年间,吐蕃请求公主下嫁,武则天不想把公主嫁给外族,就真的建造了一座道宫,让公主像方士一样薰香斋戒,以此拒绝和亲之事。
等到太平公主十四五岁时,有一天公主身着紫衣玉带,头戴折上巾,在皇帝前面歌舞。皇帝与皇后大笑说:“女儿不做武官,为何突然要这样呢?”公主说:“赐给驸马可以吗?”皇帝知道她的心意,选择薛绍娶公主为妻,借万年县府作為举行婚礼的场所,因为县府大门狭小公主乘坐的小车无法通过,有关部门就毁掉围墻让车子入内,从兴安门沿路设置火炬相连,路旁的树都因此枯死。薛绍死后,公主改嫁武承嗣,正好赶上武承嗣患小病,因此退婚。于是则天皇后杀死武攸暨的妻子,让他与公主婚配。
太平公主性格和武则天特别相似,武则天也认为她很像自己。太平公主很有政治头脑,唐中宗复位,她也有一份功劳。唐中宗是个废物,他妻子皇后韦氏还有昭容上官婉儿都和武三思有奸情,但他却睁只眼闭只眼,朝廷大权全部掌握在韦皇后和武三思手中。她们自认智
谋不如太平公主,对公主还有所忌惮。公主也不怕她们,培植自己的势力,她经常引荐和奖励穷书生,得到了很多人的好感。
后来玄宗将要诛杀韦氏,公主参预密谋,让儿子薛崇简跟从。事情平定后,想要立相王为帝,没有人首先提议。公主见温王不过是一个小孩,可以迫胁他让位作為自己的功劳,于是入宫见温王说:“天下大事已归于相王,这里不是小孩子应该坐的地方。”然后挟持温王下殿,然后取来皇帝的车马服装进献给睿宗,睿宗即位,公主的权势因此威震天下。
每次公主奏事,她所说的话皇帝都得到听从,她荐举人才,有的出身寒微才能庸劣而破格升任侍从,不久又拜任将相。朝政大事如果不禀告她就不能执行,有时她不来朝谒,宰相就到她的府第商议决定朝政大事,皇帝只是画押而已。
公主长期事奉武后,善于谋算人主的心意,事先逢迎,无不切中。她的田园遍于近郊,都是上等肥沃之地。在吴、蜀给她制作器物,州县护送,一路不绝。天下的珍宝奇物美味充满家中,宝帐声伎与天子相同。
后来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并以太子身份监国,他的兄弟宋王、岐王等人也都统领禁军。当时朝中重臣大半出自太平公主门下,而公主忌惮太子贤明,怕他日后对自己不利,渐渐有了谋逆的想法。唐睿宗先天二年,太平公主串通窦怀贞、岑羲、萧至忠、薛稷、慧范等人谋划废掉太子。计划让元楷等人率领羽林军去武德殿杀太子,窦怀贞、岑羲和萧至忠在南衙举兵响应。太子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采取行动。他找来岐王、薛王、郭元振、王毛仲、姜皎等人商量对策。在政变前一天,让王毛仲以去内宫马厩领取马匹为由将富门打开,高力士等人率兵突袭,杀死元楷等人,粉碎了太平公主的政变计划。最后公主被赐死,她的儿子和党羽数十人也都被杀。
史家评论:太平公主虽不乏心机和才干,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但终未能承传母志,位列九五,只留下一点印记而已。
3.狄仁杰刚直不屈——《新唐书·狄仁杰传》节选
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当他还是儿童时,家里有位门人被杀害了,官吏到他家查询,众人争相申辩回答,狄仁杰读书而不予理会,官吏责问他,他回答说:“在书籍中正与圣贤对答,哪有时间和世俗的官史说话呢?”
后来狄仁杰通过明经考试进入官场。在担任汴州参军一职时,被下属诬告,阎立本负责调查,不但查明了真相,还从调查过程中发现狄仁杰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举荐他为并州法曹参军。
唐高宗年间,狄仁杰担任大理丞,他善于断案,一年之内就将涉及一万七千多人的大量积压的案件审理得清清楚楚,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是冤枉的。从此名声大噪,成为当时有名的青天大老爷。狄仁杰还敢于直谏。当时有两个大臣不小心把唐太宗陵前的树砍了,这种行为被看做是对皇帝的极大不敬,但他们确实不是故意的,应当免罪。唐高宗知道后大发雷霆,下诏要将他们处死。狄仁杰上奏说他们不应该死,高宗说:“那些人让我成为不孝之子,我杀定他们了!”狄仁杰冒死上奏:“他们本来就不该死,陛下非要杀他们,这就是为了几棵树而杀大臣,天下人以后如何看待陛下?”唐高宗醒悟过来,免去了这两个人的死罪,几天后,还升狄仁杰为侍御史。
左司郎中王本立仗着皇帝的恩宠而桀骜不驯,一狄仁杰根本不怕他,上奏朝廷将其论罪。越王造反的时候,余党两千多人被判了死罪。狄仁杰上书密奏,请求免他们一死,朝廷同意了,只把那些人判处流放。那些人从死牢里出来后,他们的家人拉着他们的手说:“多亏狄大人救了你们的命啊!”那些人在流放的地方给狄仁杰立了块碑,感谢他的恩德。
当初张光辅讨伐越王的时候,他的军队在当地横征暴敛,狄仁杰在当地做官,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张光辅很生气,说:“一个小小州官居然敢为难元帅!”狄仁杰说:“现在作乱的只是一个越王,而大人带领的这些兵涂炭生灵,会激起更多的人作乱的。如果觉得我做得不对,可以用尚方宝剑杀了我。”
武则天掌权后,狄仁杰被朝廷委以重任。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时政绩很好,但是还是有人说你坏话。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说:“陛下认为我有错,我就改,认为我没有错,那是我的荣幸。但我并不想知道是谁说我的坏话。”武则天赞叹他有长者之风。
来俊臣诬陷狄仁杰造反,把他抓进了监狱。当时,被审讯谋反者一经盘问便承认有罪,可以免去死罪。来俊臣审问狄仁杰,让他承认自己造反。狄仁杰说:“现在是周的天下了,我作为唐的臣子,也可以说我造反。”来俊臣对他宽大处理关进狱中。
来俊臣的下属王德寿用私情劝他说:“我有心略微升迁一下官职,你只要攀扯杨执柔是同伙,我就可以为你免去死罪。”狄仁杰叹息说:“皇天后土,竟让我狄仁杰做这种事吗?”随即用头撞柱,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而致歉。
后来看守人逐渐放松了警戒,狄仁杰就要来笔墨将冤情写在帛上,藏在绵衣中,好言对狱吏说:“天气正热,请交给我家里拆去棉絮。”狄仁杰的儿子狄光速得到书信向朝廷告发谋反,武后派使者查证。
来俊臣命令狄仁杰穿戴整齐地来见使者,暗中指使王德寿伪造谢死表,交给使者上报。
武后便召见狄仁杰,对他说:“你为什么承认谋反?”他回答说:“如果不承认谋反,早就死在鞭笞之下了。”武后拿出谢死表让他看,他说:“我没有写过。”武后知道有人代写,于是免去死罪。
史家评论:武后利用唐朝中衰之际,执掌了生杀大权,窃取了天下而颠覆唐室。狄仁杰蒙耻尽忠,策划大计,引用张柬之等人,终于恢复了李唐皇室,功盖一时,人们无法得知。所以唐吕温赞颂他说:“从虞渊中取出太阳,放入咸池中洗濯。悄悄交给五龙,夹着太阳飞升。”
4.郭子仪以德报怨——《新唐书·郭子仪传》节选
郭子仪字子仪,是华州郑县人。身高七尺二寸。郭子仪是武举出身,安禄山反叛时,郭子仪任九原太守,他率领部下抵抗安禄山,打了很多胜仗。
宦官鱼朝恩向来妒忌郭子仪,经常讲他的坏话,害得郭子仪被剥夺了兵权。虽然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从来没有对朝廷失望,反而更加忠心。史思明反叛的时候,重新起用郭子仪的呼声很高,于是他重新掌握了兵权。
肃宗死后,代宗即位。当时的宰相程元振担心郭子仪不好控制,就在代宗面前挑拨,罢免了郭子仪副元帅一职,让他当了个闲官。郭子仪把代宗即位前和他来往的书信全部送给代宗,以表示对朝廷绝无二心。代宗当年和郭子仪一起打过仗,看了郭子仪的上书后很后悔,对他更加尊敬了。
仆固怀恩作乱的时候,曾经诱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少数民族共三十万人入侵唐朝。
郭子仪当时奉命驻守泾阳,手下才一万人。他刚到泾阳就被包围了,郭子仪命令部下死守,自己率领两千铁甲骑兵冲锋,在敌阵中来回冲杀。回纥人很奇怪,问道:“那个领头的将军是谁?”唐军说是郭子仪。回纥首领很吃惊地说:“郭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说唐朝天子已死,郭令公也去世了,中原现在乱成一团,所以我们才想占点便宜。既然郭令公还活着,那天子呢?”唐军告诉他们天子也没死。回纥人这才明白他们都让仆固怀恩给骗了。郭子仪派人劝说回纥停战,回纥人说:“本来以为郭令公去世了,不然我们何必这样呢?既然令公还活着,我们能不能见他一面呢?”郭子仪准备去见回纥人,部下都劝他不要去。郭子仪说:“敌人比我们多,硬拼是打不过他们的。我只能以诚相待了。”郭子仪只带了几十个随从,没有穿盔甲,骑着马到回纥军营去了。郭子仪见到回纥首领,对他说:“你们和我们交往很长时间了,为什么要反叛?”回纥首领当即下马,跪拜在地上说:“果然是郭令公啊!”双方一起赴宴,言归于好。郭子仪对他们说:“吐蕃本来和我们是亲戚,没想到他们这次居然来打我们。如果你们能反戈一击的话,他们的牛羊不都是你们的了吗?”正好这个时候仆固怀恩死了,回纥就答应了。吐蕃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夜撤了回去,半路被唐朝和回纥联军赶上,死伤惨重。
郭子仪对朝廷很忠心,对待下级也很宽厚。他虽然曾遭到小人的陷害,但从来没有因私废公过。他经常带领大军在外面打仗,但只要朝廷召他,他马上就上路,从来没有犹豫过,所以那些诋毁他的人都找不出他的把柄。他在灵州和吐蕃作战的时候,鱼朝恩派人把他父亲的坟墓给挖了。这件事轰动一时,挖人祖坟是对人最大的羞辱,大家都担心郭子仪会动怒。郭子仪来朝见的时候,人们都怕他会作出不理智的行为。等见到皇帝后,皇帝慰问了他。郭子仪伏地痛哭道:“我做军队统帅很久了,手下士兵难免有发掘别人坟墓的行为。现在有人发掘我父亲的墓,这是上天对我的报应,不能怪人啊!”
鱼朝恩又约郭子仪参观他修建的章敬寺,元载派人来告诉郭子仪鱼朝恩要做坏事,言下之意就是寺里有鬼。部下请求郭子仪在衣服里.面穿上铠甲以防不测,但他没有同意,只带了十几个佣人前往。鱼朝恩问:“为什么带的车马随从这么少?”郭子仪就告诉鱼朝恩,别人说鱼朝恩要害他,但他绝不怀疑鱼朝恩,就没多带人。鱼朝恩哭着说:“你如果不是个厚道长者的话,能够不怀疑吗?”从此鱼朝恩对郭子仪尊敬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