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一个高效能的人,在采取一些会产生很大影响的行为方式之前,为了强化其目的性,有必要反复地扪心自问:
你将要做什么?
你的选择有足以说服自己的根据吗?
你预期的目的是什么?
你有为达到目的而不懈努力的准备吗?
你的行为是高效的吗?
在这些问题没有考虑清楚之前,有的人就匆忙做出了努力的决定,结果不但未曾讨得一点好处,反而使自己一头扎进了人生的失败中。为什么呢?因为盲目的励志将人推入了失败。
假如一个身材矮小的人,期盼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队员;
假如一个智商低下的人,幻想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科学家;
假如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期盼能成为一名射击运动员……
这种奢望和为此付出的努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成为一场悲剧。
为不可能和无意义的事盲目激励自己,结果一定是悲哀的。
当个人受到能力限制,生理上与心理上的缺陷成为阻挡动机与实际目标的障碍时,失败、挫折和困境也就在所难免。
构成这一挫折,通常有五个条件:
第一,具有必要的动机与目标。
第二,要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和行动。
第三,没有达到目标。如果动机和目标能顺利获得满足和实现,则证明了判断正确。但在实际生活中,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阻碍,如果不钻人生的死巷,绕过阻碍而达到目标或阻碍虽大但能及时改变目标的话,也不会构成挫折。如果有阻碍而又不能克服或超越,则构成了挫折。
第四,个体在因实现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挫折时,必须有所知觉。如果虽客观有阻碍存在,但自己并不觉得,也构不成挫折。
第五,有对挫折的反应,失败、抑郁等。
一位身高不足170公分的小伙子,在他18岁的时候深深地迷上了篮球运动,为此他立志要做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几乎每天都泡在篮球场上,平时看的、谈的、干的也几乎都与篮球有关。经过两年的苦练,他成了学校篮球队队员,然而在报考专业队时被淘汰下来了,就因为他个子太矮,主考官为此劝他不要再做篮球梦了。个子矮这个无法克服的障碍,给了他无穷的打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夜不能寐,茶饭不香,他为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从此以后,他无法容忍别人说自己的个子矮,见了比他高的同学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嫉妒……
“忽视自身缺陷和不足的人,常常要受到这种缺陷的惩罚。”这位篮球迷后来成了影坛巨子,他就是张艺谋。十年后在他回想起这段经历时,由衷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是的,遭受创伤的人,常常是由于“扬短避长”而造成的。
在生活中,这种没有根据客观情况盲目励志的人不少。
或许,不幸常常就发生在对自我无知的时候。显然对自我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就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真正优势和缺陷,也就无法做到扬长避短,那么挫折及挫折所带来的烦恼、沮丧的绝望也就在所难免。这样的人,不管怎样励志,即使是卧薪尝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中国有一句谚语:“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尽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一个人行行都得心应手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体育比赛而言,你可能成为一名游泳健将,却可能无法成为足球的最佳射手;就写作而言,你可能写得出漂亮的新闻稿,却无法完成长篇小说的创作。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的能力是静止不变的。当你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完成长篇小说创作的时候却硬要去拼,去钻这一人生的死胡同,就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就会遇到挫折,最终就会后悔。
报社记者刘某,毕业于某名牌大学中文系。两年的记者生涯使他在新闻报道上进步很大,但这不是他的终极目标。大学时的作家梦,依然是他的理想。他自认为积累已经够了,便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事与愿违的是,几年过去了,他的“长篇”依然踪影全无。为此,他患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从这可以看出,当一个人的目标超过了自己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却又拼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试图取得成功,那么他注定会失败、后悔、不幸福。
无论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还是能力上的不足,都不是造成失败的决定因素。人们产生失败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判明形势,期望目标和期望值超越了自己的能力,那必定会带来心理压力。
所以,当我们放弃了某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欲望的时候,后悔和烦恼也就消失了。
不要再为不可能做到的事而孜孜不倦了,不要为无意义的事去“抛头颅,洒热血”了,不要再在绝路上盲目励志了,离开人生死胡同中的不归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