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切主要方面和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一,从资本主义生产来看,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能否获得剩余价值和获得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的。第二,从资本主义分配来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同样是由取得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的;对于劳动成果的分配,实际上是各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瓜分。第三,从资本主义的交换来看,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物质条件;出售商品是为了实现剩余价值。第四,从资本主义的消费来看,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个人消费都是为了生产和再生产剩余价值。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全过程。资本的原始积累聚敛货币财富和剥夺农民等都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婪和不断追求,也加剧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由它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最终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向灭亡。
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新特征
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家赚钱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正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科学理性批判,武装了工人阶级去进行自觉的阶级斗争,迫使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断调整统治方法。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及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150年后的今天,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在生产形式、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资本占有权的变化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占有权出现三个变化:过去那种个人资本所有制转变为资本家集团所有制;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由直接、有形和全部占有,向股份和债券等形式的间接、无形和局部的占有转变;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资本家从直接经营转变为雇佣经理和专家进行生产管理。这些造成了资本社会化日益扩大的局面。
股权高度分散化,使部分劳动者从一无所有到掌握少量股票。战后许多国家推行职工股份制计划,一些上市公司发行法人股、小额股票,甚至有不足1美元的股票面世,扩大了金融资本的社会资本基础,也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股票交易创造了条件。
但这并没有消除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因为工人股份的数额十分有限,股息并不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仍然是他们的基本收入来源。
(二)劳动者在生产中地位的改善
劳动者过去是机器的附属物,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胡萝卜加大棒”的驱使下,毫无自主性可言。战后,现代企业以民主化管理为主导,管理人员与全体员工分享权力、信息、知识,也分享报酬。
现代社会创造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已经与早期主要是体力劳动的雇佣劳动者有很大不同。知识、技术和智力因素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本家对员工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脑力、智力、才能的综合发挥。为了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企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发挥其智力和才能创造条件,如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赋予员工全面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等。
员工中的管理层,同生产资料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他们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或只拥有少量以股票形式存在的财产),但因专业和技术专长等知识资本而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的日常控制权。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双重职能:一方面执行资本的职能,即对生产过程和劳动有一定的监督权和控制权;一方面执行总体工人的职能,即作为熟练脑力劳动的出卖者,也为资本所雇佣。
通过雇佣劳动者参与生产管理等活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三)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改善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及接受教育更新知识所需的社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具体表现为:①工人获得的实际工资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许多国家规定了以劳动力最低价值为基础的最低工资标准。②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使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范围扩大,以前少数人的生活奢侈品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或一般社会需要进入劳动者的消费范围。劳动者收入不断提高,也刺激其消费水平的提高。③劳动时间缩短。早期延长工作日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早已让位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者不仅实行8小时工作日,还普遍实行周五工作日。④工人及其家庭文化教育水平提高,普遍受到教育或职业培训。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往“文盲型”雇佣劳动者被高素质的劳动者所取代,国家以及企业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对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大。
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解决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也使资本的利润得到实现。
(四)剩余价值生产的变化
在工作日缩短的条件下,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通过使用新的现代化技术来实现。劳动生产率是以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产量来计算的,它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劳动的强度、劳动者使用的先进技术和劳动组织管理等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主要依靠生产技术的改进来获得。据统计,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0%以上是靠利用新技术实现的。西方可持续增长理论提出的“全因素增长率”,把增加资本投入所产出的GDP增长率称为资本生产率,把增加劳动投入所产出的GDP增长率称为劳动生产率,而由科技进步(包括体制改革、管理改进)所产生的GDP增长率称为全因素增长率(TFP)。美国等18个OECD发达国家1974~1992年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2.17%,全因素增长率为1.09%,占前者的50%,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0%。1998年法国经济增长3.2%,其中95%~98%是靠新科技实现的。
从剩余价值生产范围看,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为其资本家带来大量超额剩余价值。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部门利润率下降等因素,为了扩大市场,追求更高的资本利润率,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便大量涌人发展中国家,通过产业转移获得巨额比较收益。
(五)剩余价值分配的变化
在雇佣劳动制下,劳动力的再生产及生老病死问题,也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成为社会问题。社会福利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实现再分配。国家不仅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且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私人企业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从而改变了平均利润的一般形式。实际上,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割。
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使各阶层居民的收人不至于过分悬殊,使贫困者、失业者,以及失去工作能力的人也能有起码的生活保障,从而使社会矛盾不致激化,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另一方面,收入的再分配使部分居民消费能力有所提高,消费市场扩大,从而促进经济较稳定地发展。它是与生产高度社会化相适应的收入分配的社会化,广大劳动人民有可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冲突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可在危机时安抚一下社会,充当一种政治“润滑剂”,又给国民经济注入巨额公共开支,提供有力的经济刺激。
综上所述,尽管现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也做出了调整,但这既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本质,也没有改变劳动者隶属于资本的关系。
现代工人阶级仍然是没有生产资料、出卖劳动力、在社会生产中行使纯执行者职能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对他们而言,“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即使是白领阶层,劳动始终是被资本雇佣的。资产阶级仍然是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被劳动力创造出来的巨额剩余价值仍归资本家集团所占有,社会财富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总之,掌握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就可以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去认识它的剥削本质。尽管当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巨大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只要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存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规律就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