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从一无所有,通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赤手空拳打下锦绣江山。这一殊荣,是属于刘邦和朱元璋的。他们的成功,给天下人树立了两座不朽的丰碑。无论是一介布衣、身无所长的刘邦,还是从乞丐到皇帝、白手起家的朱元璋,都靠着一股雄心壮志,完成了他们人生的一次传奇般的跨越。
英雄不问出处,仅凭这一点,刘邦与朱元璋的大名,就足以永垂青史。
雄踞东方的大秦帝国
公元前221年,大秦帝国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秦人的老祖宗,本来是西部的一支古老部落,在周孝王时,被赐姓为赢。到了西周末年,秦襄公才首先建立一个奴隶制国家。秦人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并赐以岐西之地。到秦穆公时,国势已经非常强盛,成为一个诸侯大国。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革新,使国力进一步强盛。等到一代霸主秦始皇出现,秦国在几代人的积累下,最终统一六国,建成了大秦帝国。
秦始皇是战国诸侯的噩梦,也是战国时代的终结者。他的出现,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诸侯混战,使六国最终走向了灭亡。当雄才伟略的秦王赢政指挥着他的虎狼之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终结了六国时,他绝对没有想到,就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也会被别人终结掉。
他更没有想到,最终取代他的,竟然是一个乡下的小混混刘邦。
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到了二十岁光景的时候,赢政果断地干掉缪毒、吕不韦,这次宫廷政变不仅对内没有引起民众的恐惧,对外也没有诸侯国的觑嘘,这次牛刀小试显示了少年赢政的王者之气。
经过长期的韬光养晦,秦王赢政已经逐渐成熟,此刻他开始着手从小立下的志向:荡平六国、统一天下。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打响了统一中国的第一仗,拿早已臣服于己的韩国开刀。韩国和秦国相连,也是六国中实力最为弱小的国家。赢政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虏了韩王安,所有贵族王室统统都被押送到咸阳,并在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韩国宣告灭亡。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六国中兵力最强的赵国。
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抓住战机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曾两次大败秦军的赵国良将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无所顾忌的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逼近燕国。
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过朝野上下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派出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但荆轲图穷匕见,未能杀掉秦始皇,被赢政发现。
赢政大怒,将荆轲解体,并决定向燕国进军。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闻风逃往辽东避难。
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军强攻无效。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国宣告灭亡。
下一个目标,六国中地盘最大的楚国。动师会议上,大将李信认为,楚国虽然地盘很大,但是它的兵力不强,如果率兵沿江而下,只要20万兵力,就可以征服楚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国。李信轻敌冒进,在楚地被楚将项燕打败,秦军遭到重创。秦王大怒,把李信革职,并最后下定决心必胜除国。
秦王亲亲自登名将王翦之门谢过,请其出征。
于是,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
王翦大军浩浩荡荡向楚国戟。楚国也动员全国兵力进行抵抗。王翦到了前方,只让兵士修筑壁垒,闭门不理杨国大将项燕的一再挑战。过了一段时间,面燕做出了一个错误判断,他认为秦国新败,没有实力和胆量马上戟,王翦是在这么驻防保护已被占领的韩国,于是放松了敬惕。就在项燕松懈之机,王翦突然发起攻势,楚国迅速瓦解。
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
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这时,燕、赵两国算彻底灭亡了。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因此,齐国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国都城临淄。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至此,赢政用十年时间,消灭六国,初步完成统一大业。赢政高兴地感叹道:“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
此后,秦始皇赢政建立了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诸侯割据纷争达五百余年的春秋战国终于结束。秦始皇的事业是在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的条件下,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完成的,这使秦的统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征。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秦始皇又推行严刑峻法以镇压人民,并且把数十万人民变为封建国家的囚徒。
在秦朝暴政之下,百姓生活悲惨,穿牛马之衣,吃犬彘之食,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举行暴动。这种种情况说明,急政暴虐激化了社会矛盾,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事业的同时,也造成了秦王朝倾覆的条件。所以西汉时的贾山谈到秦代“群盗满山”的情况时说:秦始皇在世时,他的统治已经在崩溃,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
直到他死后,天下才真正陷入混乱。
不过,这种混乱的时代,却为刘邦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于是,始皇死,刘邦兴,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一个属于刘邦的时代。
点评: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真正的得到统一。而秦始皇本人,也成为千古一帝。这是何等的雄姿,何等的气魄!然而,这个超级帝国的辉煌是在残酷压榨民众的条件下,于短短的十来年内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之特点。在始皇当政的十二年间,其为政之苛暴业已显露无遗。秦帝国虽然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军队,所到之处必是所向披靡。但在失去民心的情况,还不是迅速地灭亡了。
刘邦:综合能力,老子天下第一!
无论是当时,还是千百年后,刘邦的成功都让许多人跌破眼镜。这位不学无术的小混混,竟然在秦末大乱的天下中,与诸英雄豪杰争强斗胜。还打败了有史以来最为强悍勇猛的对手项羽,逼得项羽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每战必败、攻无有克的软脚虾,凭什么打败蛟龙称王?处于弱势的可怜虫又是如何抬头挺胸变成大丈夫?
这个问题人们争论了几千年,仍然不明所以。就连当事人西楚霸王都是稀里糊涂,临死之前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败的,只好拿“天亡我也”来安慰自己。其实,刘邦能胜,当然有他的道理。他虽然单项技能不怎么样,但却敢于对天下英雄说:“要论综合能力,老子天下第一!”刘邦的素质,是全方位的。
大风起兮云飞扬,一位乱世豪杰从历史烟云中向我们走来。
时世造英雄!一场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起义运动,终于把穷乡僻壤的刘邦推上了政治舞台。这个小亭长,世人眼中的无赖,却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与项羽这样的贵族相比,刘邦实在没什么可称道的优势。聚集在他身边的“人才”,也都是些个小吏(萧何、曹参)、屠夫(樊哙)、小贩(周勃)之流。
然而,就是靠着这些条件,刘邦却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也许很多人都在暗自奇怪,历史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小人物刘邦,而舍弃了盖世英雄项羽呢?表面看来,刘邦的实力远远不如项羽,首先,刘邦文不能提笔,武不能上阵,而项羽却勇冠三军,力能拔山举鼎;其次,楚汉相争时刘邦只有十万人马,而项羽却坐拥四十万雄兵;再次,秦朝灭亡后,刘邦被项羽封到地势偏僻,群山环抱,交通不便的四川,周围又用秦朝三员降将:章邯、董欣、司马翳重兵包围;而项羽则雄居关中地区,坐拥中原广袤的土地。在综合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刘邦的胜面极小。而刘邦却能够于短短的四年之内灭亡楚国,围杀项羽,他究竟靠的是什么?
更令人奇怪的是,英布、彭越、陈平、韩信……这些杰出的人才,一个个离开霸王阵营而投奔汉王麾下。为什么张良、萧何、樊哙、纪信……一个个为汉王而肝脑涂地,舍死忘生。终于,被三秦困在巴蜀的刘邦依然陈仓突出,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
也许仔细分析一下,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
事实上,刘邦的能力并不弱,我们不妨一个简单的比较?——让刘邦跟韩信比政治,让刘邦跟项羽比智谋,让刘邦跟张良比带兵,让刘邦跟萧何比打架?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有趣的比较——
统帅能力:韩信>项羽>刘邦>萧何张良
武力:项羽>刘邦>韩信萧何张良
智谋:张良>刘邦>韩信>萧何项羽
治国:萧何>刘邦>张良>韩信项羽
魅力(对部下):刘邦>项羽>韩信>萧何张良
魅力(对黎民):刘邦>萧何张良>韩信≥项羽
这样看,刘邦的能力就是5人之中的第一了!
这些简单的对比还远远不能说明问题,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刘邦在用人上绝对高人一筹,这也是他最终以弱胜强,打败项羽的关键所在。比如,萧何在楚汉争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好地稳定了刘邦的大后方;而项羽内部相当混乱,也没有哪一位重要的谋臣能够为他稳定后方。
其次,刘邦对属下舍得封赏,在楚汉相争期间大举封王、封侯。就像高起、王陵所说的:“陛下平日待人,未免侮慢,不及项羽的宽仁。但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每得一城,即作为封赏,能与天下共利,所以人人效命,得有天下。项羽妒贤忌能,多疑好猜,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人心懈体,乃失天下,这便是得失的辨别呢。”
最后,在管理能力上,刘邦的也是远胜项羽。由于汉初“三杰”各有所长,刘邦能够量才而用,让他们分别承担作战、行政、思想意识及经济领域等方面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开展及最终的完成,不但成为消灭项羽的基础和后盾,而且还为开创王朝,接管政权做好了准备。反观,项羽虽然也有范曾,猛将龙且、钟离昧等人才,却不懂得善加利用!
以上三点是刘邦综合实力比项羽强的证明。此外,在战略的采用和判断上,刘邦也比项羽要聪明的多。比如,在鸿沟结盟时,项羽如果能留下刘邦的父亲与妻儿为人质,直到自己的军队退到安全地带再放他们回来,刘邦必然有所顾忌。但项羽却傻呼呼地以为刘邦是个正人君子,结盟后马上就放了刘父及妻儿,使自己出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老谋深算的刘邦岂肯放虎归山,乘项羽毫无防备突然袭击,撕毁盟约,一举消灭了项羽。
当然,刘邦要战胜项羽并没那么轻松,因为项羽也实在够恐怖。
点评:
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说,刘邦只是一个卑鄙小人,而项羽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试问,能以弱胜强,把一个大英雄打到丧失信心、乌江自刎的地步,刘邦的能力,难道算不得英雄吗?事实上,不以成败论英雄,只不过失败者的借口。真正的英雄,即使被对手击倒一百次,也会反败为胜的。
恐怖的对手:霸王项羽
随着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为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乱世拉开了序幕,也为刘邦的崛起提供了良机。当时天下烽烟四起,各地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纷纷揭竿起义,响应陈胜吴广的号召集体拆国家的墙角,秦帝国这座大厦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一时间,天下风云际会、雷电激荡。
时势造英雄,但英雄绝非刘邦一人,与他同时崛起的,还有一个恐怖的对手。
正当刘邦带领一帮穷苦百姓,转战与大山沼泽之中时,这位刘邦生平最畏惧的对手也隆重登场了,他就是项羽!当时的项羽,无论其出身、风头都远远超过了刘邦。如果说,刘邦是一个忽明忽灭、朝不保夕的烛火,那么项羽就是一把耀眼夺目的火炬。
姓名:项籍
字:羽
出身:贵族
生卒年:公元前232—前202年
出生地: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
特长:武力
坐骑:乌锥马
兵器:霸王枪
名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最后悔的事:鸿门宴放虎归山
最痛心的事:虞姬自刎与帐下
最悲壮的事:宁死不过肯江东
历史评价:一位英武豪放、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为推翻秦朝的统治开辟了道路。
项籍这个名字,人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提起西楚霸王项羽的大名,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其实这两个称谓都是给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秦汉时期人人皆知的起义领袖。这个中国历史上名扬千古的盖世英雄,他的悲壮形象,成为千百年来令无数文人骚客扼腕长叹、悲戚难抑的吟诵对象,成为公元前三世纪血色残照中最悲壮醒目的背影!
项羽的真正名字是籍,羽不过是他的字,这个人的出身背景很不简单。在这一点上,草根阶层出身的刘邦确实远远不及项羽。
说项羽出身显赫,是因为他的爷爷项燕,是战国时期名扬天下的传奇将军。也就是说,项羽出身将门,这种特殊的身世,更为他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项羽刚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光芒万丈,使所有人都黯然失色!他的身上附和一个传奇英雄的所有要素,著名将领的血脉后裔,力拔山兮的豪情气魄,所向披靡的辉煌战绩,美人情重的生离死别,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伤心慨叹,霎那间彪炳于璀璨星空,转瞬又坠落于天际的短暂人生……围绕着项羽,有太多的亮点可以挑动诗人们那根浪漫的神经,从而吟咏出一篇篇文质粲然、辉映千秋的隽永诗篇。
项羽虽然勇武过人,却绝不是一介武夫。他并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事实上,他的政治手腕比大多数人想象得要来的高明,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更高明的刘邦而已。项羽之于刘邦,就好像周瑜之与诸葛亮,不是我军太愚蠢,实在是敌军太狡猾啊!也许项羽在自刎之前,在心里也不得不感慨:“既生羽,何生邦?”
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在项羽身上有着贵族的高贵和贵族的桀骜不驯。英国谚语说,三代人才能培养出贵族,项羽的贵族血统可是源远流长,足以把项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贵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项羽的祖先就在楚国带兵打仗,威震天下。项羽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的是经过时间砥砺和证明的高贵液体,在这一点上刘邦就不占优势。
秦始皇平定六国时,爷爷项燕统曾领楚国军队消灭了秦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使秦国一下子损失了20万大军,一时名声大振。可惜在后来的激战中,项燕不敌秦将王翦的60万大军,最终失败自刎。于是,从少年时代起,国仇家恨就像雨点一样砸到项羽身上,他的身心一直背负着报仇雪耻的志愿,对那个不可一世大秦王朝简直恨之入骨。
楚国虽然灭亡了,并被并入秦国的版图,而且项家的领军人物项燕也已经作古。但是项氏的实力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作为楚国的头号功臣,项氏族人始终以恢复楚国江山为奋斗目标。在项家,遗留下来的人中有三个比较知名的人物:项梁、项羽、项伯。
项梁是项家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作为项燕的儿子,项羽的亲叔叔,他也是很有本事的一个人。项梁不仅能文能武,而且善于交际,认识的朋友广泛,在当时可以说很有号召力。当父亲项燕死后,亲眼目睹国破家亡的他,理所当然地举起了报仇复国的大旗。项羽是由项梁抚养长大的,他从很小就跟着这个叔叔一起生活,因此这俩人的关系很亲密,虽说是叔侄关系,但是实际上和父子关系也差不多。
楚国灭亡后,秦始皇当然不会忘记项梁曾经给秦国带来的耻辱,于是项家理所当然地成了秦王朝打击的对象。为了躲避追杀,项梁就带着年幼的项羽隐姓埋名,他们先是躲到咸阳附近的栎阳。后来,由于项梁在栎阳犯了事又杀了人,他们实在无法在关中生存了,便带着项羽到江南避难,定居在会稽山北麓的一所无名小村。
当时,会稽平原是尚待开化的南荒之地,潮来是一片汪洋,潮退遍地沼泽,人们大多傍山而居。项羽也许没有想到,这片荒凉的会稽之地竟是他龙蟠虎踞,名扬天下的出发点。他们决定在这里定居后,项梁就选择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坡地,采竹伐木搭起三间简陋的茅屋。项羽更没有想到,这三间茅屋,若干年后竟成为自己的庙宇,被祭祀千年。
此时的项羽仅仅十一二岁,他天资聪颖、臂力过人。他继承了家族的优异基因,从小身体就出奇的棒。几百斤的青铜鼎普通人没有五六个别指望挪动弹,可十来岁的项羽好像是为了挑战人类身体极限似的,不费吹灰之力就扛了起来,一群小跟班儿惊得直咋舌。
这情景恰巧被项羽叔叔项梁看到了,看到这个侄子不是孬种,他心中一阵阵暗喜。他设想着经过自己调教后项羽呼风唤雨的威风,到那时候报仇雪耻就是小菜一碟了,于是项梁决定不惜血本来调教这个好苗儿。
只可惜,项羽虽然天赋极高,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小顽童。他生性顽劣,对读书没多大兴趣,对学剑敷衍了事。唯一爱干的事,就是成天指挥一帮玩童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项梁胸怀大志,一心想恢复楚国,当然不能眼见着项家的这个为一个的希望就这么荒废光阴,他要把项羽培养成一位超级天才。于是,他交给项羽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读书、写字。但项羽对接受教育显然有抵触情绪,他可不肯规规矩矩地听叔叔在那里海阔天空地“胡扯”。一眨眼的功夫,就从叔叔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项梁没办法,见项羽习文不成,就把自己精心研究的剑法传授给他。一开始,项羽觉得练剑挺好玩,于是一把宝剑日夜不离手,可惜他也只把练剑当成一种新奇的游戏,没过几天就把宝剑扔到墙角旮旯里了。
项梁没想到侄子这么没有耐心和毅力,终于忍不住生气了。他把项羽找来问道:“羽儿,你学写字你也学不好,学使剑你也学不好,你要学什么?”
不料,项羽不但不认错,反而理直气壮地对着项梁嚷道:“学写字有什么用?以后摆个摊,代写家书。学剑一人敌,我剑术再好,我就是杀一个人,我要学就学万人敌。”
项梁本来想教训一下项羽,但见他说出这么一番言论,不由得大吃一惊,开始对项羽刮目相看了。毕竟是一块老姜,吃惊之余项梁马上稳定下来,对项羽说:“好,那叔叔就教你就学万人敌吧!”万人敌指的就是兵法,从此项梁就开始教授侄子用兵之道。
这一次,项梁不惜翻老底把自己的知识一古脑兜售给项羽,指望着这个侄子能够学出些名堂来。项羽志向远大,而且又是自己提出要学就学万人敌的,而且学起来也是相当得用心。他勤奋苦学了一段时间,兵书的要领也掌握了七八分。这时,项羽身上那没恒心没毅力的毛病又犯了,觉得自己学得也差不多了,又把兵书给扔了。
见项羽连兵法也不肯学了,再怎么教育也没用,项梁这次真是束手无策了。于是,老头子摇摇头,就任凭项羽自由发展去吧。项羽虽然什么都学,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学好。但他的能力却不是一般的强悍,要不然也不会让刘邦如此惧怕了。这就是天分,有的人是天生的英雄,即使不怎么用心也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项羽虽然学过剑法,但在战场上并不用剑,他的成名武器叫霸王枪。这枪是由精钢与黄金混铸而成,端的是金光闪闪,霸气十足。威风八面的西楚霸王挥舞着这杆霸道的长枪,不知多少英雄好汉被它刺破胸膛,命丧黄泉。项羽一对一的功夫,独步天下。乌江之前,徒步短兵格斗,他一人竟杀汉兵数百人!
项羽虽然学习兵法并不用心,但是他天生就是一块打仗的料儿,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实在是鲜有匹敌的,自二十四岁随项梁起兵,直至垓下之亡,一生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对兵法只略知其意的人,竟能有这样的战术修为?在起兵的最初阶段,简直就是战神的化身。若不是后来出了个兵神韩信,放眼天下只怕没人能治得了他。
且说项梁、项羽叔侄起义之后,项家军声望很高,一路上有很多人加入他们的队伍。陈婴、英布、蒲将军等也都率部前来归附,项梁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等他到达下邳时,已经有六七万人了。而年轻的项羽率领的部队,成为这支抗秦队伍的主力。
随着战争的发展,项羽的军事才能渐渐显露出来,成为一时的俊杰。
后来,在巨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率领大军进攻秦军的时候,前来援助的各路将领,都慑于秦军淫威,远远地作壁上观。巨鹿之战历时9个月,义军在项羽的统帅下,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项羽击溃秦军之后,立即召见他们。这些人个个胆战心惊,进入项羽的大营之后,都膝行而前,头都不敢抬。
巨鹿之战全歼秦军主力,是推翻秦朝统治的决定性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为义军西进关中,推翻秦朝,开辟了道路。可以说,推翻秦朝的首功却要归于项羽。在这一战中,项羽表现出他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各路诸侯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项羽俨然成了楚军和各路义军的最高军事统帅,威震四方。
这一年,项羽才刚刚25岁。
点评:
西楚霸王项羽,以卓尔不凡的姿态屹立在历史舞台上。他仰天长啸:要学就学万人敌!这声音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刚亮相就给了世人不同凡响的感受。在墨守成规的年代里,这个不拘世俗的少年,是如此另类。在他成年之后,其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令无数豪杰为之折服。刘邦有这样一个恐怖的对手,实在是不幸。也许这也是一种宿命,命运安排项羽与刘邦相遇,共同演绎出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创业艰难百战多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许多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起义不到三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与此同时,随着反秦战争的发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陈胜变得骄傲,听信谗言,诛杀故人,与起义群众日益疏远,派往各地的将领也不再听从他的节制。不久,围攻荥阳的假王吴广也与义军将领田臧意见不合,田臧竟假藉陈胜的命令杀死吴广,结果导致这支队伍全军覆灭。
秦国大将章邯在荥阳大获全胜后,乘机猛扑陈县,陈胜接战不利,突围逃至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为叛徒庄贾杀害。此后陈胜的部将吕臣率领的苍头军虽两度收复陈县,处死庄贾,但张楚政权已不复存在。
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虽不到一年就失败了,但在中国历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他们领导平民揭竿而起,树立了中国历史上反对暴政的一块丰碑。
陈胜、吴广虽然死了,但是由他们点燃的反抗秦朝之火却在各地到处燃烧。在南方的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声势更大。
而此时的刘邦,日子却并不好过。他虽然领导一群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但举旗容易,真正领兵打仗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了,更何况是一群平时只做到抡锄头的农夫、农妇呢?不过,从刘邦开始在沛县打响第一炮后,这帮最初就支持他的兄弟姐妹们就跟随他开始了艰难困苦的战斗之路,精神抖擞上前线。创业艰难百战多,却没有人会退缩。
这一年已经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也有四十八岁了。
与此同时,项羽和他叔叔项梁的抗秦队伍也在迅速崛起。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县)起兵后,没多久兵力就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其他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贵族后裔们也纷纷起兵,加入了灭秦的行列,组成了反秦联军。为了增加号召力,项羽还找到了楚国的王族后裔。立为楚怀王,并让他担任反秦联军的总司令。
不久,楚怀王一个约定改变了天下的命运,也改变了刘邦的命运。
这个楚怀王并不简单,他虽然只是项梁叔侄扶植的一个傀儡君主,但他却不甘心永远做傀儡,时刻想着拥有实权。他看到刘邦这小子有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一心想借刘邦的力量从西入关灭掉秦国,从而在声望与气势上与项梁的力量相抗衡。
当然,楚怀王也清楚的知道,灭秦这样的事,光靠一小撮力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反秦情绪高涨的当口,就与众将约定:谁先入定关中,谁就做天下之王。
可当时谁都明白,秦军的力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反秦起义的打击,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秦朝还没有到苟延残喘的地步呢,于是自然而然大家都对做王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将领们也都不愿意冒险西进和秦军决战。
只有刘邦踌躇满志,他才不会畏首畏尾的怕这怕那得。其实,他对当时的形势也了解的相当透彻,所以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他得到楚怀王的暗示后,便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项羽见刘邦出头,自己当然也不甘落后,也表示要与秦军决战。
于是,根据楚怀王的约定,刘邦与项羽各带一路人马,一个往西,一个往东,浩浩荡荡朝秦朝国都咸阳杀奔过去。
此时的反秦起义处于低潮时期,对刘邦的西进很不利。
当初陈胜发动反秦起义时,一呼百应,天下云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史无前例的军事集团。而此时的反秦力量,就像火山刚刚爆发过,现在仅仅是剩下的余威,远远不能跟陈胜、吴广起义时的盛况相比。
刘邦刚出发时,手下仅几千人,大部分还处在“山野村夫”的状态,可想而知这一系列的战斗何其艰难了。在秦二世三年七月,经过十个月的千里转战的刘邦终于带着他的部队打到了秦朝的南大门武关(现今陕西商县东)。这时间这路程,再看看这刘邦带领的“老弱病残”,活活上演了一场两千年前的长征。
下面,让我们来看下刘邦的西进路线:根据《高祖本纪》的描述,再综合有关传记,刘邦的战争线路大致如下:发于砀——至安阳,成武——至亳南(今河南商丘东南)——至成阳、杠里(均为今山东甄城一带)——至昌邑——至栗——至高阳、陈留、开封——至白马(今河南滑县东)——至曲遇、阳武(今河南省中牟、郑州一带)——至长社、宛陵(今河南新郑一带)——至颍阳、轘辕、缑氏(均为河南偃师一带)——至平阴、河津(今河南孟津)、洛阳——至阳城(今河南登封)——到犨东(今河南鲁山)、宛(今河南南阳)——至丹水(今河南淅川)——至胡阳(今河南唐河)——至析郦(今河南内乡一带)——至武关下,别师西定汉中。
刘邦从砀出征选择首战安阳,他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不能与装备精良的秦军正面交锋。所以把绕开秦军主力,让项羽的东路大军去打。在两个主力部队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刘邦也没有闲着,他趁机进攻东大门,秦军也没有足够的心思来对付他,胜券在握还能落个不错的口碑,这样的好事他一早就惦记着呢。
打破东大门后,刘邦虚幌一枪,来到彭城,彭城在安阳的西面,这样就造成了他继续西进的假象,从而牵制住了秦军。随后,他便掉头北上,在成阳、杠里一带攻击秦军王离的部队。秦军完全被刘邦搞晕了,一直朝西行军的刘邦部队,忽然又打到北方来了。所谓兵不厌诈,刘邦往北攻击王离显然不在他的西征范围内,他的这一举动实际是为了反秦联军作试探性的进军,在消耗秦军有生力量的同时,以向北压迫秦军,为日后在赵地决战奠定基础。
刘邦在面对自己实力不强,缺少万全之策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在西进前作一番来来回回的运动战,既把周边的秦军拖得疲惫不堪,又充分制造了假像。这种战略意图应该说相当高明的,但对于即将西征灭秦又人众有限的刘邦军队来说,这些任务还是过于沉重了。尽管如此,刘邦还是继续完成其西进以外的任务。
秦二世三年二月,刘邦向西攻击高阳、陈留,又北上袭击开封、白马,这一连串的行动都很好的跟反秦联军相互照应。在这一作战时期,刘邦的命运发生的至关重要的两个转折,一是攻占陈留,二是战白马。攻占陈留之前,刘邦的部队不满一万人,可是刘邦在取得了陈留的粮草后,他就开始在陈留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了,这对于西进灭秦是至关重要的。白马一战是刘邦部西进前到达的最北端,打到这,刘邦率领的这支战功卓著的疲惫之师这才开始了专心致志的灭秦之路,准备西进关中。
与此同时,隔河的项羽与秦军的战斗也取得了优势。可是项梁在获得了几次胜利后就变得更加的骄横狂妄,骄兵必败的道理在他身上得到了十足的印证,他不听别人的意见,连胜轻敌,在被秦朝章邯带领的援军偷袭后,大败被杀。
项羽为了给叔叔报仇,一怒之下改变行军路线,挥师北进攻打章邯。经过破釜沉舟的艰苦战斗,终于击溃了章邯的40万大军。不过,也因此耽误了向关中进军的时间。
而此时的刘邦,已经领兵浩浩荡荡地挺进关中了。
点评:
要说刘邦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打了不少了,离秦国的行政中心越来越近,虽然开始时不太顺利,但经过几次战役,刘邦步步西进,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了咸阳东边不远处的灞上(现在西安的东面)。秦王子婴一看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接下玉玺的刘邦满心的成就感,看着秦王朝就这样在自己的面前灭亡了。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等待着他。
鸿门夜宴的前前后后
不费吹灰之力,刘邦得意洋洋地进入了咸阳城,并以“关中王”自居。
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穷了一辈子的刘邦真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好好享受享受。妹夫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朝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手下第一谋士张良亲自来劝。
张良说,如今项羽的大军虎视眈眈,正在拼命的打过来,你这样做,不是找死吗?更何况,现在最重要的是安定民心,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啊!
刘邦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果断地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只要是正确的建议,刘邦总是会采言纳谏的,在这点上他远远超越了项羽,有着君王的容人胸怀。
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且说项羽好不容易打败了秦朝的猛将章邯,并且迫使他投降之后,这才领兵直奔关中而来,争夺做天下王的资格。可等他到了函谷关,见刘邦不但已经平定了关中,而且还派兵把守函谷关,气得七窍生烟,差点把帐子掀了,立刻派英布挥兵进入函谷关(增兵守关也没用,刘邦这次差点阴沟里翻船,赔了夫人又折兵)。
十二月,项羽进军戏亭(今陕西临潼东北),与刘邦仅四十里之遥。
他要让刘邦见识见识,谁才有资格称王!
其实,向来嚣张的项羽压根就没把刘邦放在眼里。这位楚霸王一向是自视甚高、死要面子,自从叔叔项梁战死后,他摩拳擦掌,恨不得整个军队都插上翅膀飞到关中去灭了秦朝,但是没能如愿。不夸张地说,他心里很可能一早就认为,最后进军关中的应该非他莫属。况且,如果不是他在北方牵制章邯的秦军主力,刘邦进攻关中的过程恐怕要更加困难。
现在,天大的功劳被别人抢了先,而且还是在自己打下的基础上拔得了头筹,心高气傲的项羽自然会十分的不舒服。这种不平衡的心态在得知刘邦增兵函谷关后彻底到达极限并爆发出来,因此形成了两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的局面。
至于称王关中,项羽大概并没有这种想法,否则他就不会在章邯刚刚投降时就封其为雍王,后来大封诸侯时,又将关中一份而三,交给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至于他自己,有人劝他以咸阳为都时,也表现得很不以为然,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推脱。
然而,因为天大的功劳被刘邦抢了先,让项羽面子上太挂不住,从而导致了他的出离愤怒。当然,这面子问题毕竟是微末小事,最重要的远不在于此。项羽真正担心的,是刘邦势力的膨胀。刘邦起初在各路反秦义军中势力并不强大,只有寥寥两三千人,且身份一般,又没有太高威望,但在西进关中的途中,沿路收集散军,军队人数渐众,入主关中后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关中民心迅速归附,俨然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新兴势力。
这也是谋士范增一心想除掉刘邦的原因。
项羽正在气头上,刘邦手下一个典型的卖主求荣的小人曹无伤趁机前去告状,把刘邦欲王关中的意图兜了出来(其实这还用他说吗,无端端白做小人,怪不了后来项羽不屑替他保密),对刘邦深具戒心的范增立刻抓住机会,力劝项羽攻打刘邦。
种种原因之下,项羽终于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
这个时候,日后将带给刘邦重大帮助的一个人登场了,这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张良在下邳当大侠时,曾经救过因杀人逃亡的项伯,两人关系很好。项伯不愿自己的恩人受牵连,连夜跑到刘邦军中,私见张良,想带他一块逃走。
但张良不肯走,人家好歹也是个大侠,当初能救得了项伯,今天怎能不救刘邦?于是他向刘邦引见了项伯,双方互敬美酒,笑语畅谈,气氛愉快而融洽,最后情不自禁地相互攀亲,“约为婚姻”。项伯对可以做刘邦未来的亲家公十分满意,回去绕着项羽说了一大堆好话,在他的斡旋下,刘项双方终于没有兵戎相见,而选择了一种“和平”的处理方式。
于是,楚汉之争中最精彩的大戏——鸿门宴隆重上演。
第二天,刘邦如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只带了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刘邦这么做是有深意的,他就是想表示一下自己没有想称王称霸得野心。等到了项羽的大帐鸿门外,当面向迎接他的项羽赔礼道歉,态度相当诚恳。项羽本就是个直来直去的人,一看刘邦就带了这么少的人来,而且言辞恳切,一下子就心软了。
但,老谋深算的范增却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知道必须想办法趁这个好机会将刘邦除掉,不然后患无穷。于是在酒宴上,范增一直用颜色暗示项羽,要他下决心除掉刘邦,上演了历史上很耐人寻味的一幕:范增“数目”项王,可他的项王就是不领情。
最后范增只能自己想办法,让项庄在席间借舞剑为名,想趁机刺杀刘邦,但是没有成功。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刘邦一看,范增这个老家伙不除,势必要成为他称王的障碍,此人一定要除。眼下不能再呆下去了,于是就借口上厕所逃走,回到了大营。
就这样,凭借一股无赖劲头,鸿门宴刘邦有惊无险的过来了。
鸿门宴之后,项羽突然杀心大起,带领着他的虎狼之师西进咸阳,并在咸阳城大肆屠杀,连投降了的秦王子婴也被杀死。项羽似乎把对秦朝的仇恨完全集中到了咸阳古城,对这个秦朝的首都施行了烧、杀、抢的战略,恢宏大气的阿房宫就在这时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了。
火烧阿房宫后,项羽总算解了恨,开始盘算着把秦朝这块肥肉给瓜分了。
点评:
项羽虽然出身显赫,但他也存在着严重的性格缺陷,比如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这种缺陷也给他惹了不少麻烦,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鸿门宴上,是项羽与刘邦的第一次交锋。虽没有战场上的血风腥雨,却处处暗杀杀机。刘邦对鸿门宴事件的处理,足见其老谋深算,其政治手段远不是项羽所能比肩的。
坐地分赃,一场虚幻的盛会
公元前206年,威风八面的项羽率领他的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函谷关。一心想当关中王的刘邦由于惧怕项羽,也不得不向项羽称臣。就这样,项羽与其他诸侯经过三年的反秦战争,踏平了秦国的首都咸阳,秦王朝终于灭亡了。
由于刘邦拱手让出关中,项羽遂进驻咸阳。抱着对秦人的切齿仇恨,他杀掉了秦王子婴,又纵火焚烧秦皇宫,大火三月不灭。
项羽大军的铁骑肆意蹂躏着咸阳古城,金碧辉煌的阿房宫被付之一炬。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火终于让项羽爽了一把,也使他狠狠地出了口恶气。
多年以后,人们面对着这一片废墟,只有发出无尽的叹息。
秦朝终于完蛋了,对于项羽来说,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分享这胜利的果实,如何论功行赏了。分封诸侯,本来是楚怀王的工作,为何由项羽来代劳了呢?原来,在当时群雄并立的局势下,项羽以为自己已得天下。
于是,得意忘形的他,通过加封义帝,不动声色地把楚怀王给架空了。
很快,项羽按照随他入关将领的功劳大小,提出“按功分封”的原则,分封了十八个诸侯。首先,他封自己为西楚霸王,占有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下游的九个郡,建都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此外,他又另分封了十八个王,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对刘邦始终不放心,他把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秦朝降将封于关中,以阻刘邦东出。之后,项羽就把虏掠来的财宝美女带归彭城,并下令诸侯解散军队,各到封地。
在我国历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分封原则,一种是“因亲封王”,就是根据血缘关系来分封。一种是“因功封王”,就是按照功劳大小来分封。项羽采用的是“因功封王”,在那个时代来说,确实有它的进步性。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做法应该说是非常公平的,只要有功之人就能得到应有的分封,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项羽分封诸侯,并不能使天下人心服,一些被封的人也不满意。尤其是刘邦,对关中之地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而自已被徙封于汉中,感到极端不满。齐国的田荣、赵国的陈余及起义将领彭越等人,因未得封王十分恼火。
刘邦虽然一肚子闷气,却不敢表现出来。因为项羽风头正劲,此时自己绝不是对手。一旦惹怒了他,自己恐怕连汉地也去不成了。于是,怀着一腔怨气,怀着卧薪尝胆的决心,刘邦带着部下走向了汉中之路。
当分封之事刚告一段落,田荣即于前206年五月反于齐地,逐田都,杀田市,自立为齐王。接着彭越、陈余等也相继起来反对项羽。
一时间,诸侯混战遂起。
点评:
当时诸侯,实力强弱可以这样排列:楚、汉、齐、赵、魏、燕、韩、秦。其余的可以算是附庸。汉是潜在敌人,被赶到了蜀地,也算差强人意了,可他却用最弱的秦做屏障;没有按抚田荣,于是有三齐之乱;让赵国内讧,使得韩信破赵更加轻松愉快。可以说,项羽的战略部署一塌糊涂。如果能有一幅当时的更详细的地图,就可以看出,项羽此人,十足的战略盲。这也难怪,他学兵法没有学到家呀,一流的兵书,往往讲战略多过讲战术,讲原则多过讲阵形,项羽缺的就是战略家的修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项羽分封后,刘邦装作很顺从的样子,带兵去了汉中。
据《汉书·萧何传》记载,刘邦在分封后非常生气,并决定要去攻击项羽,最后在萧何等人的劝说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段记载在《史记》中找不到,不知道班固从哪得到的资料。不过从当时的态势和刘邦的性格判断,《汉书》的这段记载倒是可以部分的接受。
经过鸿门宴的明枪暗箭,刘邦对关中称王的期望已经不高了,不过他觉得自己至少还能荣归故里,最不济也可以在中原分得一块地。可项羽偏偏把他分到了偏远的巴蜀,这种形势对军队士气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后来汉军不少兵士因思乡心切当了逃兵也充分验证了他的这种忧虑。在这样的情形下,他感到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过萧何一番劝说,刘邦最终还是很不乐意地带领众将士前往汉中。在就国的路上,他听从张良的建议,放火烧了途经的栈道,一则为防备诸侯的攻击,二则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争霸的意向。
张良这条“烧绝栈道”的计策历来为后人所称道,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学者朱熹就认为“其意在韩而不在汉”——烧了栈道,虽然达到了上述两个目的,但刘邦也差点就被憋死在汉中了,而张良则可以趁此机会壮大韩国。
朱老夫子的见解独树一帜,发前人所未发,可仔细想想,却全不是那么回事。
张良和刘邦的关系一直很好,在鸿门宴这种极端危急的关头,他都不肯舍弃刘邦,而是从中斡旋、陪他赴宴,冒着极大的危险帮助他脱身,最后还独自回到项羽那儿去收拾残局,怎么可能才过没几天,就一门心思想要算计刘邦呢?
再说韩国,项羽分封时的种种举措,其意图张良很有可能已经看出。而且分封后韩成没能成为一国之君,反而被项羽带着一同东归,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今后争乱再起时,项羽极有可能对韩成不利,这一点,张良也许也已有所察觉。他一直以来的“复韩”的心思,或许已经开始动摇。
退一步讲,即便张良没有考虑到这些,那在经过了先前在韩地的一系列挫折之后,他也应该早就看出单凭着辅佐韩成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当时的各路诸侯将领个个野心勃勃,天下远没到安定的时候,韩国本来就弱,夹在其中难免朝不保夕。要是把刘邦这样关系不错又有前途的可能盟友也憋死在汉中,那他才真的是彻底没指望了。
其实烧绝栈道,就是刘邦自己也认为是利大于弊的。虽然烧了栈道会使得以后的东进变得困难,但走上这么一步棋,以便防御诸侯、转移项羽的注意力,在他看来无疑更是当务之急。所以对张良的建议,他非常痛快地付诸了实际行动。
到了汉中之后,刘邦表现得非常安守本分,表面功夫做得十足,似乎要一辈子做汉中王了。然而在私下里,他无时无刻不在积蓄力量,准备杀回中原。
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相持。项羽虽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但其政治、军事上的弱点却日益显露。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丧失了有利的战略地势,无法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
项羽分封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
此外,项羽虽然作战骁勇,却不善于用人,以至在政治上屡屡失策。
相反,刘邦接受萧何、张良等人的献策,发展农业,安抚百姓,训练兵士,力量日渐强大。刘邦乘项羽征讨田荣等人之机,北定关中,消灭“三秦”势力,旋于公元前205年正月打着为义帝发丧之名义挥师东进。
刘邦与项羽这对宿命中的死对头,终于遭遇了彭城之战。
评点:
天下虽然暂时太平了,但这表面的平静下,却暗流涌动。一股更大的战争风暴在悄然酝酿着,但这一切,项羽并没有意识到。此时此刻,他正陶醉在成功者的满足感里。与他的得意忘形相反的是,刘邦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挺进到关中,站稳了脚跟,自此,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刘项之间的第一次对决
刘邦被项羽封在偏远的汉中巴蜀之地,本来就心存不满,一门心思想东向伐楚。而此时,一个绝好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
原来,当时项羽大军正在东边平定齐国之乱,导致后方空虚。刘邦抓住这个机会大举东进,一路上所向披靡,兵锋直指项羽的都城彭城。
史记载:“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这场大战是刘邦和项羽的第一次正面对决,对双方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刘邦这次是下决心一举灭项,项羽是自分封天下诸侯以来第一次认识到刘邦是他称霸天下的最大敌手。
大战之前,双方的兵力悬殊非常大,刘邦是56万大军,项羽却只带了3万精兵。这与鸿门宴上的情形可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这次,刘邦终于阔绰了一回,他雄心勃勃地率领着他的大军,内心不断衡量双方的实力对比,他实在想不出项羽拿什么赢他。
这里简要说明刘邦东进的部署,汉元八月,刘邦出汉中定三秦。“汉二年三月汉王从临晋渡”东进。分三路行军,中路军由刘邦亲自统帅,部将为张良、陈平、韩信,吕泽,张耳,卢绾,夏侯婴以及五诸侯军,是从洛阳直接向东,直取彭城。北路军由曹参、灌婴率领汇合陈余军从粱鲁,与中路军会攻彭城。南路军由薛欧、王吸(或有王陵军)自关中出武关走南阳,攻阳夏,向东进攻彭城。
汉二年四月,北路军破龙且于定陶,南下砀和刘邦中路军会师,接着攻下项羽都城彭城,刘邦似乎已经完胜。项羽兵微将寡,要想夺回彭城,机会实在渺茫。
此时,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1、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这是兵家大忌。当时,齐国尚未平定,如果回师救楚,必然腹背受敌,如果不救,则老巢难保。
2、双方兵力悬殊巨大。刘邦和诸侯的联军多达56万人,其规模空前宏大。项羽此时全部兵力不详,但必然远远少于56万,更何况这些兵力不可能全部返回来。
3、根据地沦陷,孤军深入,难以持久。项羽的地盘已经被刘邦尽占,没有根基地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4、长徒奔波,劳师远袭。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
5、盟友背叛,政治大环境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
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出笼了一个大胆战略部署:以诸将率领大军继续平定齐国,作为迷惑刘邦的手段。而自己亲自带领3万精兵绕道彭城后方,偷袭刘邦后方,尽灭刘邦军。听了项羽的作战计划,所有人都傻了,以3万尽歼对方56万,还要长途奔波,设局偷袭!然而战争的结果证明项羽的计划是正确的。
首先,项羽的决策非常正确。他避开了刘邦正面布防的彭城之东和彭城之北,将兵力布置在彭城之西的萧县,战斗也是从彭城西面的萧县打响的。
关键是项羽在刘邦未下彭城之际,已经回师彭城西边,断其后路,忽然出现在刘邦诸侯联军的后方。
项羽3万兵力在刘邦军尚未全部入彭城时,已经到达彭城西南断其后路,等待刘邦全部入彭城给刘邦联军致命一击。而长途奔波,饶道千里,断敌后路,攻其不备未给敌人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可真谓是前无古人!
项羽把大部队留在齐国迷惑刘邦,自己运用骑兵的机动性,绕道彭城西南的萧县。等待刘邦诸军全部进入彭城,混乱不堪,而且大将忙着部署北边建立防御,刘邦等主帅松懈的最佳时机。
项羽选择早晨开始向偷袭,可见他对时机把握的老辣,早晨敌人尚在睡梦中,正处于最疲惫的时候,突然遭遇大规模偷袭,其慌乱可想而知!而自己可以利用早晨天亮明了敌方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战术最大消灭敌人。很多偷袭喜欢放在夜里,这样有利掩藏行踪。但是项羽此次不光要造成敌方混乱,更要全歼敌军。
由于攻其不备,加上骑兵打步兵的优势。所以,项羽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刘邦56万大军完全打乱,刘邦几十万大军溃不成军。
项羽在战术的选择上直接攻击刘邦指挥中枢,造成刘邦联军指挥系统瘫痪!这样联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然后项羽死死咬住刘邦的主力进行攻击,不给刘邦喘气的机会。而且利用驱赶的方法把他们逼到河流边上,使他们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
刘邦联军犹如从云雾端落入无底的深渊,昨天还意兴盎然,大胜在握;今天就兵从天降,不知其然!不明白实情的联军又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此时正中项羽之计。由于兵力上的极大悬殊,如果硬拼无论如何都是要被消耗怠尽。
这里项羽用骑兵驱赶引诱把联军引向南方的谷、泗水,再此项羽展开攻击,杀联军十余万人。联军为了活命拼命南逃,逃到更南的灵壁东睢水上,这样联军自相残杀,被挤落水10多万。而刘邦本人,更是狼狈到只有一个夏侯婴为他赶车,一路狂奔,后面是几千名楚兵在追击。也许是他命大,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能逃出生天。
至此,彭城之战成了一面倒的局势,剩下就是追击残兵败将,扩大战果,收拾残局的事了。可惜由于项羽的兵力单薄,追击战并未产生多大效果,刘邦诸将收拾残兵汇聚荥阳,顶住了楚兵的追击。
汉军统帅刘邦从开始就被楚军咬住,在彭城西用旧情使楚将丁公放自己一马,逃出彭城被楚军围住,由于大风吹散楚军阵型,刘邦得以逃脱。刘邦此时向北逃跑,过老家沛县,欲收家小向西。却引来楚骑,家小被楚抓到,靠推儿子女儿总算逃过一劫。
刘邦老婆吕后的兄长吕泽跟随刘邦参与彭城之战,战败后先带兵逃到下邑。刘邦绕了大圈子跑到下邑,收其散兵才缓过劲。彭城兵败后,萧何曾感叹“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可见损失之惨重。
对项羽而言,此战可算是一个完胜结局,不但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再次陷入被动。更扭转了项羽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在大的政治环境方面,原来投向刘邦的盟军此时又背叛刘邦,或则投靠项羽,如塞王,翟王。有的则重新脱离刘邦的控制走向刘邦的对立面,如魏王豹,陈余。
刘邦原本是个速胜论者,满心想的是一举灭项,统一中国。然而双方第一次对决,项羽就指挥他的三万骑兵,摧枯拉朽般地收拾了刘邦,彻底打破了刘邦的迅速灭项之梦,也使刘邦第一次领略到项羽的军事才干。
看来,要战胜项羽,绝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个强大的对手,始终是刘邦心头的一片乌云。
点评:
刘邦与项羽的第一次对决,他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遭遇如此惨败,实在是不可思议。可以想像,这次失败对刘邦带来的打击有多沉重。他的自信心遭遇极大的挫折,项羽几乎成为他不可逾越的障碍。当他狼狈不堪地从乱军中逃得性命时,似乎看到项羽就站在身后对他无情地嘲笑。看吧,我3万兵力就可以将你的56万大军击溃,你有什么资格同我竞争?然而,刘邦毕竟是刘邦,他很快就从失败中恢复过来,再次以自信的姿态站在了项羽的面前。这不能不说,刘邦的抗打击度,也是举世无双的。
元朝,又一个短命的帝国
元朝是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一个来自大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
然而,和大秦王朝一样,元朝也是短命的,从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前后共九十七年。自元世祖忽必烈始,先后经历了十一个皇帝。
成吉思汗、忽必烈这些草原英雄,在打天下时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然而一旦坐稳了江山,英雄的后代们,在锦衣玉食的滋养下,一个个都成了饭桶、草包,祖先开创的铁桶江山顷刻间土崩瓦解。元朝后期统治者的无能,同样为朱元璋的崛起创造了良机。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个强大却又短命的王朝,是如何从强盛走向灭亡的。
众所周知,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族。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铁木真。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公元1206年,52岁的铁木真被推举为大可汗,称成吉思汗,意为“世界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他的帝国经不断的征战,于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消灭金朝,最终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
此时的蒙古帝国依然强大,并没有因成吉思汗逝世而停止扩张,相反他的子孙们把他的帝国席卷延伸至欧洲,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空前帝国。帝国的建立,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通行无阻的商道,使当时的人对世界有更新的了解。
蒙古帝国是一个超级大帝国,地域之广,几乎无法作有效的统治。于是,蒙古人采取分制的制度,把他们的帝国分为几个汗国,分别为元帝国、吐蕃宗教国、察合台汗国、窉察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等。
公元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称帝,把原来属西夏帝国,金帝国,宋帝国,大理帝国和蒙古本土合并成一个帝国,国号“大元”,为《易经》“大哉干元”之意。从此,蒙古国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变为中华帝国正统王朝的一个朝代。而北京,也逐渐成为中国此后近七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
与秦朝人一样,蒙古人也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元世祖忽必烈更是一个好战的帝王,甚至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统一中国之后,他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先后使高丽、缅甸、台城、安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
忽必烈虽然传承了成吉思汗好战的血统,将对手一个个击败,建立了强大的元朝。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没能让元朝长治久安,反而为这个地域辽阔的帝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这个隐患的来源,就是元朝的民族不平等制度。
原来,为了统治汉族人民,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等地人口)、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在这种制度下,汉人的地位极底,成为了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于此相对应的,元朝统治者还把把职业的等级分十级,分别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者的地位比娼妓还低,仅仅比乞丐高一点。
这些等级分明的政策,不但没能加强统治,反而成了国家的不稳定因素。在元朝统治初年,曾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义,但都未能成功。
几次反抗不成功,不代表永远不成功。只要这种等级制度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就不可避免,起义和反抗就会永远存在,而且总有一天会成功。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这种等级分明的统治制度存在,元帝国也不会这么快灭亡,朱元璋也未必能雄霸天下。
当然,王朝也并非一无是处,忽必烈也不失为一位伟大的帝王。在元朝统治前期,还是做出了相当的历史贡献的。
元朝结束了自唐灭亡以来长达三百七十年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使中国再次实现了大统一。这为之后明清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得到更大发展,回族就是在元代形成的。元朝的地域异常辽阔,这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雏形。
另外,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所以元朝的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经济的起步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元朝年间,中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纺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以黄道婆为首的一批手工业者,使当时的棉纺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元世祖年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在它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的记载了当时元朝大都的繁荣景象。
然而,物质的丰富使元朝统治者生活逐渐奢华起来,同时,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更加激化。在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先后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至元顺帝共八代皇帝。
由此可见,当时元朝内部的斗争之激烈。
于是,强大的元朝很快走向了衰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其间的“英宗新政”也仅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败之势,后来新政失败,英宗也死于非命。元末农民战争的爆发,只不过是加速了它的灭亡。
到了元朝后期,各皇帝都过起豪华的生活,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尤其是汉族人民被压迫尤为严重。于是汉族人民以各种形式起来反抗元朝暴虐的统治,早在1352年,河南赵丑厮、郭菩萨的起义就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而后,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席卷了整个中国。
在起义军中,出现了一批优秀将领,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所领导的部队实力最为强大。从1356年1359年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并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部,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他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协助下,于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从此,元朝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点评:
由于元朝对汉族人民的歧视,使其过早灭亡,成为将来的清朝统治者的前车之鉴。此外,元朝的统治,为我国画订了以后的大致范围,自元末直到清朝中后期,中国的疆土在此基础上一直未发生太大变化,而蒙古族在此之后也成为了中华大家庭的一部分。
从阎王殿里逃了回来
朱元璋个人事业有成,但当时整个起义军的大局势却相当不妙。
元朝虽然腐败透顶,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的军事力还是不容小觑。眼看着到处都是起义军,元朝统治者很快作出反应,派出大军,四处镇压。
十月间,元朝丞相脱脱亲率兵马,在徐州大败义军“芝麻李”。不久,赵均用、彭早住两部人马也被击溃,一起窜入濠州。赵彭二人兵多将广,进入濠州后反而成为郭子兴等“五帅”的首长。于是,“五帅”见风使舵,郭子兴尊礼彭早住(彭大),孙德崖等人拥推赵均用,各自拉帮结派,斗得不亦乐乎。
而城外,脱脱派大将军贾鲁率大批元军,已经把濠州围个水泄不通。
内忧外患之下,濠州眼看不保,可是城内仍然在搞内斗。孙德崖挑拨赵均用,说他眼中只有彭大。赵均用愤怒之下,设计诱执郭子兴,捆起来准备杀掉。
朱元璋当时正在淮北带兵,闻讯大急,忙回濠州向彭大诉怨。彭大也十分恼怒,拍着胸脯说大声:“你放心,有我彭大在,你岳父肯定无事!”于是,两个人拥兵而行,直冲入赵均用府邸,把浑身枷索的郭子兴放出。
这一次,面对朱元璋这个狠角色,赵均用没敢吱声。
濠州被围七个多月后,元军主将贾鲁病死,濠州城总算保住了。城内的赵均用和彭大来了精神,一个称永义王,一个称永淮王,关起门当起王爷来。一山不容二虎,彭、赵二人继续争权,而且越演越烈。有一次士卒内斗,彭大本人竟中箭而死。由此,赵均用一支独大,兼并彭大手下部伍,狼戾益甚,开始又打郭子兴算盘,时刻想整死他。
朱元璋正率部在外攻城略地,知道这种情况之后,急忙派人去劝解:“赵王您当年落魄趋濠州,倘若郭公闭门不纳,必死无疑。入城后,赵王您又踞位其上,以势凌之。郭公乃无大略之人,容易对付,所可虑者,乃郭公手下驻滁州将领。”赵均用想了想,甚觉有理,再加上收受朱元璋大笔金宝孝敬,便放郭子兴去滁州。
不久,郭子兴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刻率两三万人马来归。老郭感觉很好,也想过下当王爷的瘾,想立刻称王。
朱元璋劝阻他说:“滁州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求安立国之地。”郭子兴虽然悻悻,但自己现在是空头司令,不得不听。
郭子兴这个人,一向枭悍善斗,本性刚强不容人,待人寡恩。每当遇到危机时,总召朱元璋谋议,亲信如左右手一样;事解,则马上轻信人言,戒备这位屡立大功的朱女婿。这回,进入滁州才一个多月,老郭就听信谗言,剥夺朱元璋一切兵权,并要召朱女婿的文胆李善长为自己做事。老李是厚道人,“涕泣不行”。
更糟糕的是,此时郭子兴随时随地都可以除掉朱元璋。
在这种危险情势下,朱元璋发挥其天性中的“大奸似忠”品质,对老丈人“事之愈恭”。与此同时,他还让老婆马氏从家中拿出大把金银珠宝往自己干妈那里送。于是,郭子兴的老婆天天在老公面前说干女儿、干女婿的好话,终究使得朱元璋免于被杀的命运。
内部的危险暂时逃过了,但是外部的危险又接踵而至。
1354年11月,元朝丞相脱脱统兵百万在高邮(今江苏高邮)大败张士诚,又分兵围六合(今江苏六合)。当时六合在赵均用、孙德崖手中,危在旦夕,守将向郭子兴求救,六合在滁州东边,是滁州的屏障,如果六合一失,滁州也就变得危险了。
然而,郭子兴对赵均用、孙德崖这俩人恨得咬牙切齿,死活不肯发兵救援。摆明了要看着这两个冤家对头似无葬身之地。
朱元璋认为,六合与滁州唇齿相依,不能不救。于是,他对老丈人苦口婆心地劝说:“唇亡齿寒,六合一破,滁州不能独完,奈何因小而忘大事!”郭子兴这才醒过味来,连连称是,询问诸将谁愿领兵救六合。当时,元军号称百万,众人皆畏,纷纷借口求神不吉,推辞不去。关键时刻,又是朱元璋领兵救援,表现了他超人的胆量和气魄。
朱元璋率兵来到六合,与将军耿再成合守瓦梁垒,元兵人多,每次进攻,都排山倒海,六合城的防御工事几乎全部被毁,朱元璋率军拼死抵抗,激战数日,元军仍然攻势凶猛。朱元璋忧心忡忡,这样死守下去,就算全部拼死了恐怕也守不住。
想要取胜,必须用计,才能够出奇制胜!
急中生智,朱元璋很快就了主意。
他把队伍全部撤到堡垒里,并收拾好粮草,然后让全城妇女站在城门前大喊大叫,骂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攻城的元军都愣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站在原地呆呆地望着却又不敢前进。这时候,全城人马乘此机会列队而出。妇女和牲畜在前,青壮年在后,浩浩荡荡往西走。等到快要撤到滁州城的时候,元兵才知道上了当,急忙策马加鞭去追。
突然之间,滁州城里战鼓齐鸣,响声震天,全部兵马倾城而出,元军大败。朱元璋获马匹无数,但他的头脑非常冷静,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认为,元朝军队兵多将广,很快会再来攻城,必须设计使元军退兵,不敢再来进攻。
于是,他派地方上的父老乡亲抬着酒赶着牛去犒劳元兵,并将缴获的马匹送还给元将,并且口口声声称城中全是良民百姓,因兵荒马乱,结寨自保,其目的是防盗,并不是有意和元军作对。元军有了面子,又攻不下滁州,就上报说“招安”了滁州,径直参与高邮围城战,放了郭子兴、朱元璋一马。
于是,滁州就以这种非常搞笑的方式得以保住,六合解围。
在六合保卫战中,朱元璋勇救六合,设计制止并使元军退去,初步显示出他出奇制胜、善用心计和远见卓识的军事才能。表现了他那大智大勇的英雄气概,他那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的做法,赢得了全体官兵的赞许和敬佩。
点评:
不得不说,造反实在是个危险的职业,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愿意走这条路的。但是朱元璋却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战场上刀光剑影自不必说,便是起义军内部,同样充满了明枪暗箭。朱元璋几次三番死里逃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运气好,更主要的是他在一次次死亡游戏中锻炼出来的求生智慧。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人太刚直就容易折断,不能长久。
真正做大事的人,向来是能屈能伸。曲时忍辱负重,伸时才能扬眉吐气。
朱元璋一生善用谋略,在大事的处理上,总是保持屈伸有度,绝不鲁莽行事,该进的时候就进,该退时毫不犹豫地退,所以才能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总是立于不败之地。
且说元军退去之后,郭子兴非常兴奋,脑子一热,非要在滁州称王不可。这一次,朱元璋还是极力反对,力劝郭子兴:滁州是座山城,既不通船只、商贾,又无险可守,不是长久立足的地方,在此称王只能树大招风,招致元军再次来攻城,这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郭子兴听了以后,沉思良久,最终,称王的事被暂时搁浅。
滁州虽然暂时保住了,但在不远处脱脱率领百万元军猛攻高邮。张士诚拼死坚守高邮,外城仍然被元军攻破,眼看就坚持不住了。就在张士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时,奇迹出现了,元朝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激化,顺帝一张诏书解除丞相脱脱兵权。
这样一来,高邮城外的元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片。
张士诚看准机会,抓住时机率领大军全力出击,大获全胜。这一战,可以说是元朝自己打败了自己。从此,元军士气低落,一蹶不振。
高邮之战是农民起义军新的起点。刘福通率领的北方红巾军也开始大举反攻,并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宋,年号龙凤,都城就建在毫州(今安徽亳县)。
随着斗争形势的好转,滁州也转危为安。朱元璋想主动出击,但滁州严重缺粮,而城中屯聚着的大军有四万之多,如果长期如此下去,时间一长,军心肯定会变得涣散,他建议向南攻取和州(今安徽和县),让兵士到那里去,以此来解决缺粮的问题。同时,他又向郭子兴建议说:“和州不能力胜,只能智取。”
郭子兴就问,怎么个智取呢?
朱元璋说:“我从前攻民寨时,曾得庐州兵三千,今选三千勇士,穿着青衣,扮成北军模样,用四头骆驼载着货物,声言是庐州兵护送北使人和州犒赏将士,再以红巾军万人潜随其后,等青衣兵骗开城门,举火为号,红巾军可乘其不备攻入城中。”
郭子兴认为可行,于是采纳了朱元璋的计策,派妻弟张天佑带着青衣兵袭取和州,又命朱元璋领兵前去支援,结果一举拿下和州城。
郭子兴获得捷报后,非常高兴,立刻提升朱元璋为统帅和州兵马总兵官。
刚刚消停了几十天,濠州“五帅”之一的孙德崖率部下涌至和州就食。朱元璋见老上司来,不敢不让他进城,连忙热情招待。身在滁州的郭子兴闻讯大怒,率众兵前往和州,想与老对头孙德崖火拼。老孙听说老郭气汹汹而来,心里也惊,忙指挥人马往外撤。
朱元璋觉得过意不去,亲自送部队出城,并让老孙率军殿后,镇抚己军,免得与老郭的入城先头部队发生冲突。不料,郭子兴怒气冲冲来得很快,正赶上孙德崖往城外走。仇人见面,分红眼红,两支友军登时交手,杀得你死我活,昏天地暗。
结果,孙德崖被郭子兴活捉。
此时朱元璋还在城外呢,闻变,调转马头就想跑,被孙德崖手下军将一棍子打落下马,捆个结实。队伍继续往外走,不久遇见孙德崖弟弟,大家一起商量,准备杀掉朱元璋泄愤。
这位日后的朱皇帝此刻真是命悬一线,只要有哪位急红眼的孙德崖兵上前给他一刀,恐怕此后的中国历史会全然改观。
关键时刻,孙部中有一位张姓将领全力上前阻止杀人,认为现在还不知道孙德崖死活,如果杀掉朱元璋,主帅也必死无疑。
众人觉得有道理,还是先去探探城内动静再说。
和州城内,郭子兴正高兴逮住孙德崖,准备千刀万剐了这个“老战友”以泄愤。忽听女婿朱元璋被对方生擒,老郭快乐顿成郁闷,顿感如失左右手,立即派徐达为“人质”换回朱元璋。又是那位张姓将领力争,孙部兵将这才释放了朱元璋。
朱元璋回城之后,苦口婆心向郭子兴陈述利害。
无奈之下,郭子兴只能放掉了孙德崖,不久汤和也从孙部得归。
此次遭遇,险过剃头,如无那位张姓将领,老朱早就被砍掉人头。可叹的是,这位张姓将领并未留下名字,日后再无出现于史书之中。一是可能在混战中死亡,二是可能隐姓埋名。否则,老朱就会和他儿子朱棣一样,也有一个“恩张”了。
作为堂堂一方统领,郭子兴因放走孙德崖一事郁闷至极,终日咬牙切齿,自己和自己叫劲。三个月后,老哥们酒后越想越气,一下子脑溢血,喀崩一下,死了。
评点: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生涯中,朱元璋非常注意斗争策略,从不凭一夫之勇蛮冲蛮打,鲁莽行事;有时候,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朱元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冒险攻击敌人,甚至做出某些让步,从长计议,以免吃眼前之亏。他很清楚,在军事斗争中,只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快,解一时之恨,危害是非常大的,有时还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前功尽弃。只有具备了长远眼光和全局观念,有屈有伸,善于斗争,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夺取最后的胜利。
因此,学学装愚,隐藏实力,待机而动,才能有大的作为。
疯狂地抢占地盘
元末农民起义,始于公元1351年五月的刘福通。刘福通以红巾军起义于河南颖川,义旗一举,天下苦元已久,于是纷纷揭杆而起——徐寿辉起于湖北罗田,芝麻李起于江苏徐州,张士诚起于江苏泰州,郭子兴起于安徽濠州,明玉珍起于湖北随州……
这和秦末的农民起义很有点相似性,当年是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应者云集,一时间,到处都是起义的义军。元末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于是,在这些起义军的群殴之下,元朝的军队迅速瓦解。而各路起义军开始疯狂地抢占地盘,纷纷自立为王。到了公元1356年,黄河以南基本上已是汉人天下: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浙江等地。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将称帝——这四支队伍是消灭黄河以南元朝势力的主力军。
当时的天下,真有点军阀格局、春秋战国的味道。
此时的朱元璋,虽然在郭子兴死后,继承了老丈人的队伍,但则兵力也不过区区二、三万,地仍然局处于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朱元璋翻出地图,四下里一看,天下都快被瓜分完了。自己那块地盘,根本不够人家吃的。而且,这地方穷得快吃不上饭了,连扩充人马都不可能。要靠这么小一块地盘去争霸天下,简直想都不要想。
除非……自己愿意投靠谁,好歹混口饭吃。
不过,朱元璋好不容易成了老板,哪怕有一点出路,他也不想再投靠人,再去当受气受累的打工仔了。他要在这乱世当中,碰碰大运。
可要在乱世中生存,首先得有地盘和人马。自己现有的地盘太小了,得赶紧抓住时机抢地盘,否则早晚会成为别人嘴里的肥肉。然而抢地盘,又向哪儿抢呢?北面是义军中势力最大的刘福通,黑压压横亘在中原,元朝军队全靠他挡住,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施展的地方。东面沿海一带,是张士诚的地盘,西面则是徐寿辉,以自己现在这点力量,跟谁抢呀?
但聪明如朱元璋者,自然有他的办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敏锐地发现元朝势力最薄弱的是在南方。自己要想拥有一块天地,就得从这里寻找突破口。当时的南方,还有一块风水宝地在元朝手里。那就是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中间的江苏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长溜地方。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饶,如果拿下这块地方,朱元璋的势力立刻就能倍增,同时也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说干就干,朱元璋立即发兵,由采石矶偷渡长江。攻下南京后,又继续向南进攻。
紧接着,他又用四年时间,一直打到浙江的金华、衢州。
从元朝那里抢到了足够多的地盘之后,朱元璋便把矛头对准了阻挡他称霸天下的人。从此之后,他开始和徐寿辉打,和陈友谅打,和方国珍打,和张士诚打。总之,他一直在和汉人打,而再也没有打过蒙古人。
因为,朱元璋打仗的目的之后一个,那就是抢占地盘,争霸天下。什么反抗元朝暴政,为天下百姓谋幸福,全都是扯淡。据临天下,才是他想要的。
就在朱元璋疯狂抢占地盘的这几年,起义军大头目刘福通也没闲着,他的势力更是迅速增长。不久,刘福通联合抗元势力,分四路大举向元朝进攻,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
一时间,红巾军号称百万,几乎掀翻元朝。
其实,凭刘福通此时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彻底推翻元朝,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只可惜,刘福通在军事战略上大有问题。他本来应该集中兵力猛攻北京的,这样就能直捣黄龙。但他最终选择的策略是兵分四路,四面出击。结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让元军得以各个击破。另一方面,元朝这时也出了一个救星。这个救星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是元朝不可多得的将领。在短短十年间,他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这个奇人,名叫察罕贴木尔。
察罕帖木兒,字廷瑞,虽然只是一介布衣,却有浩然凌云之志。他年轻时得不到朝廷重用,但时势一乱,察罕帖木兒的军事才能就显露出来了。
当时天下义军四起,元军征讨全部失败,察罕帖木兒挺身而出,组织地方军队镇压起义军。在短短时间之内,将很多起义军击退甚至歼灭。朝廷正被起义军搞得焦头烂额,此时一看,居然还有这样一个高人,立刻像见到救命稻草一般,立刻授察罕帖木兒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
在刘福通百万大军打过来的时候,察罕帖木兒刚刚受到朝廷重用。于是,他迅速组织起一支精锐部队,对起义军迎头痛击。军事天才察罕帖木兒果然出手不凡,屡战皆胜,将刘福通百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纷纷败退。
在以后的几年里,元朝军队反守为攻,察罕帖木兒兵锋所及,自陕西、宁夏、山西到河北、河南,并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终于在1359年,察罕帖木兒攻破了刘福通的首都河南开封。刘福通仅仅带着韩林儿和几千人马南逃,后被张士诚部所杀。
一代英雄刘福通,终于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一命呜呼。
1361年,察罕帖木兒又挥师东向,短短一年时间,收复了除益都以外的山东全境。这样,百万红巾军基本全部被歼。整个中国北部地区,又重回元朝手中。察罕帖木兒“献捷京师,欢声动中外”,被目为大元朝的力挽狂澜的救世英雄,立即拜为副宰相。
至此,天下大势为之一转,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与此同时,察罕帖木兒的辉煌战绩,深深震动了朱元璋。难道元朝真的气数未尽,为何出来个如此厉害的人物?在朱元璋看来,以察罕帖木兒的雄才大略和辉煌战绩,来日收复南方,恢复元朝统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朱元璋深知,察罕帖木兒下一个要对付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从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朱元璋,此时却分明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点评:
朱元璋既有一代枭雄的狡诈,又有着他农民式的务实竞争。在争霸天下的旅程中,他一路行来,稳扎稳打,每夺取一个地盘,便广积粮,高筑墙,扎下根来。最终,他的地盘和势力迅速扩大,为他将来争夺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举平定南方
刘福通死后,红巾军并被如山倒,被察罕帖木兒轻易击溃。
此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兒的威胁之下,情势岌岌可危。如果察罕帖木兒挥师南下,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出道以来,一直是战绩彪炳,从未失败过。当他在面对察罕帖木兒的大军时,却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为这个强悍的对手,简直是一尊不可战胜的恶魔!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是绝对无法与之相抗的。
察罕帖木尔几乎成了成吉思汗的化身,那他神话般的战绩下,朱元璋的信心开始动摇了。
朱元璋十分清楚,他所占领的地区几年来之所以比较安定,军事力量之所以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凭小明王的红巾军主力在北边掩护。现在局势突变,万一安丰失守,就得直接面对元军的主力进攻。分析敌我实力,实在相差太远,硬打硬守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避免和元军主力决战,以图生存和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决心向察罕帖木儿求和。他两次派使臣去见察罕帖木儿,送上重礼和亲笔信,请求通好,实质上就是表示投降。不久,察罕帖木兒回书说:已经报告朝廷了,准备弄一个省长给你当当。
不战而降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朱元璋已准备认命。可是,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意外。最终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也彻底改变的元朝的命运。
这个意外就是,战无不胜的察罕帖木尔的突然死了!
原来,察罕帖木尔在进攻山东东平时,东平守将是原来元朝投降红巾军的田丰和王士诚。这两人见察罕帖木尔大军到来,又投降元军。后来察罕帖木尔扫平山东,只剩益都一座孤城一时打不下时,这两人忽然又起叛心。1362年六月,他们趁察罕帖木尔十分信任自己之机,安排好陷阱,然后请察罕帖木尔来视察。尽管部下力劝,察罕帖木尔却毫不怀疑地带了十一名随从前往,结果被二人杀死!
察罕帖木尔的死,是元朝一大不幸,却是朱元璋的绝对大幸。据说,当朱元璋听到察罕帖木尔的死信,不由得跳起来大喊:“天下无人矣!”短短五个字,表达出朱元璋对察罕帖木尔的重视、佩服、害怕等复杂种种的心情。
察罕帖木尔一死,元帝国顿时阵脚大乱,再也找不出杰出的大将南下平乱。这使南方红巾军得到了相对从容的环境,也给了朱元璋整合南方各部的机会。再没有后顾之忧的朱元璋浑身轻松,于是倾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
在南方的各路起义军之中,对朱元璋称帝威胁最大,即势力最强的是张士诚与陈友谅。张士诚领导的红巾军的势力范围是江浙膏腴之地,是当时乃至今天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号称天下最富;陈友谅领导的红巾军的势力范围则是荆湖地区,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大片土地,号称土地最广,实力最强。
如何对付陈友谅和张士诚,成为朱元璋的左右权衡的重大问题。朱元璋的绝大多数部下对陈友谅心怀畏惧,对张士诚则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因为前者非常凶悍,后者意志柔弱,所以他们希望先捏软柿子,自己的以充实后再碰硬石头,这是合情合理的。事实上,朱元璋也动过这种念头,但他也知道付诸行动的危险性,最后,朱元璋听从了谋士们的建议,决定先除掉雄心勃勃的陈友谅,尔后再回过头收拾软骨头张士诚,因为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势必乘虚而入;若先打陈友谅,不思进取的张士诚可能坐山观虎斗。战略步骤定下了,朱元璋克制自己的贪欲,不为蝇头小利所动,暂时把近在眼前张士诚放到旁边,全力对抗强大的陈友谅部队,从开始就在战略方面占据了优势,为日后霸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我们看看这两个人的出身和德性。
这个陈友谅,乃沔阳打渔人出身。他做过小县吏公务员,趁着天下大乱便投笔从戎,加入造反农民的队伍。他曾在起义军头子倪文俊手下当小文书,翅膀张硬后发展自己的势力去了,很快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地方势力。
倪文俊与合伙人闹矛盾,不得已跑往黄州自己老部下陈友谅处落脚。谁料,此时的陈友谅已经变得心狠手辣,而不再像当时那样毕恭毕敬了。却说陈友谅正愁自己手下人马不多呢,见老上司这块肥肉自己喂到嘴边,假装兴高采烈的欢迎莅临。几天后,陈友谅就在酒宴上宰掉老上司,同时宣布收复其兵马,自封官职为宣慰使,又自封为平章政事。
再说张士诚,他是乃泰州人,靠走私贩盐发家致富,盐铁是国家严管专卖物资,所以走私贩盐利润丰厚。后来天下大乱,有了经济积累的他们兄弟几个就起兵闹事,起义之初无非杀人泄愤而已,先闯进盐场保安室把保卫乱刀剁死,然后遍灭周围诸富家。当时盐场工厂生活极其艰辛,干苦力活的劳工对生活很不满,于是纷纷加入队伍。天下动荡形势犹如潮涌,张士诚带领数百人竟然顺利拿下泰州,接着又拿下兴化、高邮,迅速占领了常熟、苏州、湖州、绍兴、宜兴、淮安、徐州、宿州、泗州,连带朱元璋的老家濠州,全部归其所有。
很明显,这两个家伙水平都不高,只是动荡乱世中浮出的渣滓罢了。
朱元璋出身卑微,虽然陈友谅和张士诚也都是平民出身,但他们的家庭背景比朱家好得多,他们个人也没像朱元璋那样经历太多苦难,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两人在个人素质上逊色于朱元璋。据说,在革命队伍里,朱元璋经常要读书人为自己读史,可见其谦虚好学的学习精神是相当积极的。何况,朱元璋身边围聚着很多腹有良策的奇才呢。
1363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取得江西全部。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1365年平定湖南、广东。1367年又完全打败张士诚、方国珍。总之,最后陈友谅和张士诚都被朱元璋灭了,尽管过程是曲折的、甚至小有反复,结局是注定的。
至此,南方基本统一在朱元璋旗下。接下来,他将率领他的百万雄师,对大元帝国发动总攻击。这一天,朱元璋已经等得太久了。
点评:
朱元璋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军事行动,以取得理想的战果。
他比如,他抓住元朝内部打得难解难分、无暇他顾的有利时机,乘机东征南伐,扩大地盘,充实军事力量。这为将来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朝的灭亡无可挽回
朱元璋消灭元朝,统一中国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
察罕帖木尔是元末挽救元朝的唯一希望,他一死,元朝的灭亡已经无可挽回。
表面看起来,似乎元朝的地盘全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在同时代的起义军里,朱元璋消灭的元朝军队是最少的。元朝虽然被明朝取代,但它并非亡于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双方同时同根相煎、同室操戈的结果。
当朱元璋忙着统一南方时,北方元朝内部发生了内乱。
1367年前后,北方的几个元朝将领为争军权、抢地盘,一心一意打内战,拼得你死我活,杀得昏天黑地,谁也顾不上反元的势力。
在军事将领之间打内战的同时,元朝统治阶级最上层宫廷的内部矛盾,也日益激化了。宫廷的权力斗争与军队的相互厮杀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利用,元朝统治阶级就分裂成为两个相互倾轧、残杀的集团。双方都要争夺政权,都有贵族官僚支持,都有军事力量做后盾,势均力敌,斗得不可开交,逐步形成了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
两大军事集团互相攻打,使得形势愈益纷乱险恶,内战无休止地延续下去。结果使得元朝陷于一片混乱,日趋衰弱。更糟糕的是,元朝这时候又出了个叫绰斯戬的奸相,做了许多臭名昭彰的事,在元朝这个垂死的巨人身上又狠狠地插上了一刀。
乱世出奸臣,这话真是一点都不假。
这绰斯戬为了自己大权独揽,陷害了宰相泰费音,将他罢免后又逼他自杀,自己坐上了丞相的宝座。同时,他还拼命的捞钱。身为丞相的他,竟然雇人印起假钞,以大发横财。终于搞得财政混乱,民生凋敝。风雨飘摇的大元王朝,经绰斯戬这一番折腾,早已成了一个空架子。难怪朱元璋能够在南方放开手脚,顺利地统一了南方。
1367年,平定了南方的军阀头子,朱元璋终于腾出空来去看北方了。
他惊喜地发现,元朝的同室操戈正打得不亦乐乎,丝毫没有终止的迹象。而身为最高统治者的元顺帝,眼见臣下都只顾一己私利,不听招呼,也懊恼起来,不再管国事。整日躲在深宫,研究起建筑和木作来。
什么叫天赐良机,这就是天赐良机!如果不趁他们乱哄哄的时候来个趁火打劫,那简直是对不起自己。于是,朱元璋很果断地下令北伐。
1367年十月,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大军二十五万,浩浩荡荡朝北京进发。
不过,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刘福通上次北伐的失败还历历在目。朱元璋也不敢掉以轻心,他深怕元朝再出现一个像察罕帖木兒一样的人才,那就大大不妙了。因此,在大军出发之前,朱元璋再三叮嘱徐达,一定谨慎缓行,稳扎稳打,一见不妙就开溜。
没想到,明军这一路行去,几乎兵不血刃。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元军要么迎旗而降,要么闻风而逃。数得上的战斗,只有洛阳一场:当时洛阳守将托音帖木尔在洛阳城外聚集了五万军队,欲与明军一战。却被常遇春一冲,立即溃败。
于是,广大中原地区,明军仅仅用了八个月就全部占领!
最可笑的是,元朝军队几十万精锐,此时全部都对明军的进逼视若无睹,仍然一如既往的在自相厮杀!当朱元璋北伐大军临近城下时,元朝的军事将领们才如梦初醒,急忙停止内战,但又不愿意和其他元将配合,不愿听其他元将指挥,还是各保一方,各自为战,这又为朱元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提供了良好时机。
这样混乱的王朝,不灭亡才怪。
1368年8月,明军攻进北京城,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而那些手握重兵勇于内战的军阀,在明军逼来时,竟也一枪不放,全部逃跑。就这样,朱元璋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以极小的代价,就轻轻松松地捡来了整个北方,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明朝。
点评:
同秦朝的灭亡一样,元朝的灭亡也是无可挽回的。与其说元朝是亡于朱元璋之手,不如说是亡于自己内部的腐败和纷争。当中原各地刀柄四起,起义军铺天盖地的杀来之时,元朝统治者没有想方设法挽救大元王朝,却仍然忙着窝里斗,其失败也是必然的。朱元璋不过是因缘际会,在南方的同根相煎中获得胜利,又在北方的同室操戈中捡了个大便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