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使者——李光伦心系社会公益事业的故事
冬日寒气袭人,而每一颗心却热流涌动。
2006年12月5日下午,名城遵义广电大酒店内的一间会议室里,浓浓的气氛热烈。
来自遵义县新舟镇新舟中学、新舟小学、沙滩中学等中小学校长、教办主任和县教育局局长20多人会聚一堂,围绕新舟教育发展大计悉心共商。
牵头组织、发动并请他们坐在一起的,不是当地的政府官员,也不是来自其他方面的示意,而是一个叫李光伦的民营企业家发自内心的自我行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行为,为家乡,为家乡的教育,李光伦像一个春天的使者,作了多少次,知情人说,已经数不清了。
少年求学新舟小学,事业有成后,李光伦情系桑梓,关心支持新舟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关注新舟的教育事业。
从有名的沙滩文化发祥地新舟走出来的李光伦,是全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百强青年企业家,遵义市兴宇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正安县政协常委,新舟小学名誉校长。
2004年10月,李光伦先生闻讯母校百年校庆的消息,在百忙中抽时间亲临学校,以一个普通校友的身份,自始自终参加庆典活动,并向母校捐款1000元,活动结束要离开时,他诚恳地对学校领导说:“我看到母校的发展很不错,但是条件还很艰苦,办学设施还很缺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我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现在该回报母校了,我要为母校做点实事。”事后,学校与李先生联系,李先生说:“现在学校最需要什么?”校方领导不好启口,他懂了校领导的意思:从学校发展的情况来看,还需要一些特殊教室,比如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音乐、舞蹈、专用教室、实验室等。
李先生说:“学校要建一座综合教学楼,才能满足教学所需,才能更好完成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我预计修这样一座楼至少也要70万元,虽然我个人不能担此重任,我可以想办法促成这件大事。”当时李先生就表态自己出资15万元。
经李先生多方促成,多方联系有识之士赞助,新舟小学综合教学楼经县教育局、县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破土动工。
李先生无时不在关心新舟的教育,特别是新舟小学的发展。
当校方提出礼聘他为新舟小学“名誉校长”时,他欣然应允。他说,一些名牌大中专院校聘任我当名誉校长我都没有答应,我的母校聘任我,应该的。
他从2005年3月担任名誉校长以来,常到校听取汇报,随时提出宝贵意见,经常打电话询问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关心教师的成长。每逢重大节日,他总是提前发来慰问信息,总要祝福教师们生活愉快,工作顺利,总要把先进的理念传播给大家。这两年的教师节和春节,他都要亲临现场祝贺,并送上礼品。
2005年8月,李先生得知母校召开教职工运动会后,亲临赛场鼓励大家奋力拼搏,并掏出现金5000元,表示对活动的赞助。
2006年10月,新舟小学举办第二届合唱节,李光伦多次到校查看筹备情况,多次打电话嘱咐要专心准备,提高品位。合唱节开幕时,他亲临会场讲话鼓励大家,当场拿出现金6000元,让全校师生和家长无比感动。
新舟小学百年校庆后,撰写了一部《百年历程》校史,李光伦获悉学校经费困难,立即汇来了2万元。近年来,李光伦先后向新舟小学捐款18万元。
李光伦先生是创业者、企业家、慈善家,他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2005年11月,禹门中学发起春晖助学行动,李光伦先生应邀请担任顾问,向该校捐赠价值6000多元的电脑。
2006年9月8日,李光伦和刘晓波、黎治泽、刘晓东、刘远航等人士向该校师生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
为了打好“沙滩文化”这一品牌,他多方奔走呼吁,将禹门中学更名为“沙滩中学”,目前已得到各界人士的响应。
1999年前的民主小学,是改建多年的木结构房子,不少木材已经腐朽,十分不安全,冬天,师生在寒风刺骨的教室里上课。让孩子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当地领导和群众多年的愿望。2000年,一栋12间的教学楼建了起来。李光伦先生得知群众集资修学校后,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联系,为学校捐款3000元。
2006年9月10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道路有些泥泞,在这第22个教师节的日子里,李光伦走进了马渡小学。当他看到学校设施简单、厨房简陋、厕所破旧漏雨、操场就是一片黄土地时,随即慷慨解囊4000元。接到这个教师节的特别珍贵的礼物,教师们感动不已。消息传开,枇杷村的村民们交口称赞:李光伦真是积极支持教育事业、造福子孙的楷模。
在正安搞房产开发的几年间,李光伦协助政府支持自来水工程,帮助解决正安县城6万多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当了解到正安县农机公司特困企业,亏损严重,职工发不起工资,经常要求政府救济,李光伦帮助农机公司改制,盘活资产存量,帮助公司还清了农行的贷款,使企业转亏为盈,县政府主管领导高兴说:帮政府分了忧,帮企业解了困,是一个几家双赢的好事。
正安县安场镇支前小学教学楼破烂不堪,严重危房,三百多学生无法上课,教学楼无门窗,校园无运动场。2003年,李光伦捐出8.6万元现金和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帮助改造教学楼,改善学校教学条件。还资助6个贫困学生上学,其中付恩琴、付恩礼两个学生考上了重庆大学和江苏南京大学。每年八一期间买电风扇、大米、菜油等物资慰问部队武警官兵。2004年,李光伦捐资15000元,并和杨禄公司一道支持了20吨水泥,帮助绥阳县枧坝镇中学建起了操场、羽毛球场……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李光伦资助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不下于50万元。
人们说,心中怀着一份真情,李光伦始终怀有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原载2006年12月7日《遵义日报》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