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抛开孩子无意识打人的情况不提,而是分析3~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养成打人的习惯,父母的态度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对待孩子打人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例如:
(1)用商量的口吻制止,当孩子打了别人,妈妈用商量的口气说:宝宝,咱别再打小朋友了好吗?这样的问句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
(2)显而易见的明贬暗褒:“我家阳阳总被告状,整个幼儿园谁也打不过他,真拿他没办法。”
(3)不恰当的玩笑:“冉冉,打这个臭哥哥。”
(4)口头制止没有行动:看到孩子打别人,家长只是呵斥孩子一句“不要打人”。但没有用行动去拉开孩子。
(5)有制止的行动没有批评:只是拉开了打人的孩子,但没有告诉孩子他的错误所在。
(6)过激的反应强化了孩子打人的意识:面对其他家长的告状,火冒三丈的爸爸一巴掌下去,“看你下次再打人!”孩子也会学着把打人视作发泄情绪的手段。
温馨提示:
家长的态度应十分明确,首先要及时制止,郑重告之“不许打人”。然后允许孩子申诉打人的原因,父母要明确地表示对此事的态度,并给孩子讲清道理。如果打仗是其他小朋友引起的,应告诉孩子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孩子情绪激动,听不进道理,可以暂时“冷处理”,待孩子平静以后,进一步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