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父母,大概最怕的就是孩子哭了,婴儿不会说话,只是哭,父母就会莫名其妙。专家建议:父母要掌握孩子哭的规律,因为哭是孩子跟父母表达意愿的一种方式。
需要爱抚:婴儿有时哭了,抱起来就不哭了,这是他感到孤独了,他需要母亲的爱抚。他在母亲子宫里时,无时无刻不受到羊水和子宫壁的轻抚。初来人世,孤零零地独自躺在小床上,有时他会感到害怕。把他抱在怀里,接触到亲人,他便感到安慰。这时,妈妈可把孩子紧贴在胸前,让他听到母亲心跳的声音,他就会慢慢安静下来。
饿了:饥饿是婴儿哭闹的主要原因,吃饱了就不哭了。有时候,孩子只吃几口就不哭了,这表明婴儿少吃都不行,不吃饱了,他就使劲哭。孩子饿了就要喂,不用按时,不要教条地使用时间表,特别是新生儿。新生儿隔两三小时就要吃一回奶。
尿了:孩子尿湿或大便后,就会使劲哭,他是要妈妈给他换尿布,否则他不舒服。
脱衣服:孩子不喜欢脱衣服,脱衣服使他感到紧张。因此,妈妈给孩子脱衣换衣时应尽量快些。脱衣服时,可一边脱,一边跟孩子说说话,转移他的注意力。
累了:婴儿睡眠时间长,吃过以后还要睡,大人不要总逗他,打扰他。累了、烦了他也会哭。
惊吓:孩子受到光线、声音、物品的突然刺激,会感到不安全,也会哭。这时,要抱起来安慰他。
疼痛:疼痛会使孩子大哭不止。妈妈要抱起孩子,找到疼痛的原因,必要时要带孩子去看医生。
生病:孩子不舒服时,除了哭,还表现为不爱吃东西。宝宝生病时妈妈不要大意,应尽快带他看医生。
温馨提示:
千万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哭闹,哭闹是形成脐疝的诱因。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组织十分薄弱,而两侧腹直肌的前后肌鞘在正中线尚未合拢,成为一个薄弱的环口,这就形成了脐疝发生的内在条件。当孩子咳嗽、哭闹、挣扎时,腹内压增高,于是,腹腔内的部分组织就易从环口膨出,到脐部皮下形成脐疝。长时间哭闹,不但会对宝宝生理不利,还会对宝宝的心理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