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之后的徐志摩很快又做出了另外一个令朋友们吃惊的决定——他要离开康桥返回国内,继续向他梦萦魂牵的林徽因发动“爱的攻势”。
1922年8月,徐志摩挥手作别了他挚爱的康桥,转身踏上了回国的渡轮。10月15日,徐志摩乘坐的渡轮顺利抵达上海港,阔别家乡4年之久的徐志摩终于又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
在老家和父母家人团聚了数日之后,徐志摩又匆匆忙忙地跟着父亲启程前往南京。当时,徐志摩的父亲受邀参加南京成贤学舍的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先生的讲学活动,而徐志摩的最尊敬的老师梁启超也在南京的东南大学讲学,所以徐志摩就跟着父亲一起前往了南京。
在抵达南京之后,几年未见梁启超的徐志摩却无法安静下来跟着老师做学问,整日都烦躁不安——他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跟林徽因已经订婚!这一消息对于徐志摩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不过,徐志摩在听说这一消息之后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因为他还对林徽因抱有一丝希望,觉得喜欢文学爱好诗词的林徽因是不会喜欢上学习建筑的“工科男”梁思成的,再者,他和林徽因相互通信的过程中,已经听到了林徽因心中为他而发出的点点悸动声。
就在徐志摩被林徽因和梁思成订婚的消息弄得痛苦不堪之际,他突然接到了梁思成写来的亲笔邀请信,邀请他前往清华大学文学社做演讲。本就想着再见林徽因问清楚她和梁思成之间关系的徐志摩在接到这一邀请之后,马上便辞别老师梁启超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10月下旬的一天,徐志摩在梁思成等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清华大学高等科的小礼堂里。早在徐志摩踏上讲台之前,台下就坐满了慕名前来听讲的清华学子,大家都想一睹梁启超的弟子、名闻英国文坛的大诗人徐志摩的风采,想听一听他对于文学和诗歌的见解。
面对讲台下热情满满的清华学子,一心想着与林徽因见面的徐志摩却根本没有将心思用在这场演讲上,这让台下的听众们非常失望。他几乎整场都在按照“牛津的方式”宣读他的讲稿“艺术与人生”(ArtandLife),虽然演讲稿写得非常精彩,但是由于缺少演讲的激情与生动的阐释,台下的清华学子们的脸上还是流露出了失望之情。一位听完徐志摩这场演讲的清华学子对于徐志摩这场讲座的评价是:“他大段地使用英文在演讲,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听过的词汇,很费解,不过唯一能确定的是他真的很渊博。”
这场演讲结束之后,徐志摩就通过梁思成再次见到了他日夜念想的林徽因。可是,一直对林徽因抱有一丝希望的徐志摩等来的却是更多的失落——林徽因并没有表露出对他有任何一点点想念的意思,在她眼里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朋友。
事实上,林徽因对于苦苦追逐她的徐志摩并非没有一点感情,只不过在跟随父亲回国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独处,她那颗被徐志摩炽热的爱渐渐迷惑的心又清醒了过来,只有十几岁的她明白自己跟徐志摩这样一位浪漫多情的才子是不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的,因为徐志摩爱上的只是那个理想中的林徽因,并不是她这个真实的林徽因。对此,几十年之后,林徽音的儿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一文中对林徽因此时的心境做了描述:“母亲当然知道徐在追求自己,而且也很喜欢和敬佩这位诗人,尊重他所表露的爱情,但是正像她自己后来分析的: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的那样一个人……”
另外,林徽因回国后在父亲的安排下开始跟梁思成接触,毕竟他们是从小就订下婚约的——林家与梁家是关系极好的世交,林徽因的父亲一直非常喜欢梁家大公子梁思成,而梁启超也一直将冰雪聪明且温婉秀丽的林徽因视作亲闺女,所以他们两家在很早之前就为两个人订下了一纸婚约。而林徽因在回国后不久,就跟梁思成谈起了恋爱。
当徐志摩在看见自己成为林徽因眼中的“某位朋友”之后,他感到自己简直是世界上最为可怜的人,为了林徽因他放弃了学位、抛弃了妻子与孩子、冲破了家人和朋友的重重阻力,最终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苦涩的结果。因此,受到严重打击的徐志摩开始一蹶不振,整日里都在写诗中打发苦闷的时光,在极度颓靡中一点一点地将林徽因从他的心间消除出去,正如他在《清风吹断春朝梦》一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片片鹅绒眼前纷舞,
疑是梅心蝶骨醉春风:
一阵阵残琴碎箫鼓,
依稀山风催瀑弄青松:
梦底的幽情,素心,
飘渺的梦瑰,梦境,——
都教晚鸟声里的清风,
轻轻吹拂——吹拂我枕念,
枕上的温存——,将春梦解成
丝丝缕缕,零落的颜色声音!
这些深灰浅紫,梦魂的认识,
依然粘恋在梦上的边陲。
无如风吹尘起,漫潦梦屐,
纵心愿归去,也难不见涂踪便;
清风!你来自青林幽谷,
款布自然的音乐,
轻怀草意和花香,
温慰诗人的幽独,
攀帘问小姑无恙,
知否你晨来呼唤,
唤散一缘绻缱——
梦里深浓的恩缘?
任春朝富的温柔,
问谁偿逍遥自由?
只看一般梦意阑珊,——
诗心,恋魂,理想的彩昙,——
一似狼藉春阴的玫瑰,
一似鹃鸟黎明的幽叹,
韵断香散,仰望天高云远,
梦翅双飞,一逝不复还!
所幸,就在徐志摩陷入痛苦与颓丧的深渊之际,一直都很关心他的梁启超介绍他到北京松坡图书馆第二分馆工作,担任第二分馆的英文秘书。梁启超的良苦用心并没有白费,徐志摩在工作之后马上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而在工作之余,徐志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举办沙龙,他的座上客有胡适、梁启超、张君劢、丁文江等京城文化界名流,有时候林徽因也会前来参加,这让他感到十分的满足与高兴,因为他觉得能够经常见到林徽因就是一种幸福。
随着徐志摩在京城的文化圈中越来越有名气,他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又认识了京城名媛陆小曼。
说起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的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陆小曼的丈夫王庚。王庚是徐志摩在北京举办艺术沙龙的常客,但是他的身份相较于胡适、梁启超等人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他的正式身份是政府高官,时任哈尔滨警察局局长。
徐志摩第一次看见陆小曼的时候,就被这个漂亮且有才气的女人“征服”了:陆小曼有着不输于林徽因的容貌,虽然她没有林徽因那股子夏日清荷般的清纯气质,但是她却有着一个女人最为吸引男人的特质——她比林徽因更柔媚,更容易让男人们为她倾倒。虽然,陆小曼在才学上比林徽因要差一些,但是她从十四五岁起就精通英、法两国语言,而且钢琴弹得好、油画也画得很不错,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才女。当时,热衷于社交的陆小曼一进入京城达官贵人们的社交圈,就成为了北京城中最有魅力的女人。
从林徽因给的“伤城”中走出来的徐志摩又开始追逐起陆小曼来了,他的这一举动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王庚是他很好的朋友,他却去追逐朋友的妻子,这直接让他跌进了舆论的漩涡之中,当时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纸都以报道徐志摩、陆小曼和王庚三人之间的情事来吸引读者,而且销量还非常不错。这足可见徐志摩当时所承受的舆论压力有多么巨大。
然而,生性浪漫渴望爱情自由的徐志摩是不会管别人怎么说的,流言蜚语根本不会成为他追逐爱情的“绊脚石”,他一封一封地给陆小曼写信,一次一次地寻找机会去接近陆小曼。最终,在他不懈的努力下,陆小曼也开始喜欢上了他。陆小曼开始觉醒,她觉得自己应该冲破世俗伦理的束缚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爱情,她从来都不喜欢自己的丈夫王庚,因为他只是父母告诉她应该与之结婚的那个男人,从来都不是发自内心想和他白头偕老的那个人,只有风度翩翩一身诗意的徐志摩才是自己理想中的男人,他是那么的浪漫、那么的体贴,有着足以让无数女人为之倾倒的魅力……所以没过多久,陆小曼就冲破世俗伦理的这道横亘在她和徐志摩面前的墙,成为了徐志摩的恋人。
陆小曼的到来不仅让徐志摩深感幸福,也彻底释放了掩埋在徐志摩心底的浓浓爱意。在和陆小曼热恋期间,徐志摩挥笔写下了旷世名篇《爱眉小札》,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炽热感情感动了很多人。
我的胸膛并不大,决计装不下整个或是甚至部分的宇宙。我的心河也不够深,常常有露底的忧愁。我即使小有才,决计不是天生的,我信是勉强来的;所以每回我写什么多少总是难产,我唯一的靠傍是刹那间的灵通。我不能没有心的平安,眉,只有你能给我心的平安。在你完全的蜜甜的高贵的爱里,我享受无上的心与灵的平安……眉,我感谢上苍,因为你已经接受了我;我的灵性有了永久的寄托,我的生命有了最光荣的起点,我这一辈子再不能想望关于我自身更大的事情发现,我一天有你的爱,我的命就有根,我就是精神上的大富翁……你我从今起对爱的生活负有做到他十全的义务。我们应得努力。我们的爱,并不浅薄。即使有道德罅隙,也是最精纯完美的……有志事竟成,没有错儿。奋勇上前吧,眉,你不用怕,有我整个儿在你旁边站着,谁要动你分毫?有我拼着性命保护你,你还怕什么?
徐志摩的缠绵让陆小曼决定以身相许,这对热恋中的情人很快便决定结婚——1926年10月3日,这日恰好是农历七夕日,就是传说中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徐志摩和陆小曼也特意选择在这一天举行婚礼,他们希望彼此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深爱着对方,希望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天长地久永生不分离。
那一天,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的婚礼十分盛大,前来参加的宾客不仅有政界要人也有学界大腕,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人是胡适,隆重的婚礼场面堪称“世纪婚礼”。但是,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却都不看好这对璧人,一个是风流才子,一个社交名媛,几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觉得他们的结合像是一时冲动的娱乐闹剧(徐志摩的伴郎竟然是陆小曼的前夫王庚)。梁启超给学生徐志摩的证词更像是一番戒训: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徐志摩、陆小曼,你们听着!你们都是离过婚,又重新结婚的,都是过来人!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希望你们不要再一次成为过来人。我作为你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还认我为先生的话——又作为今天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我送你们一句话,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