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逐步从在父母的庇护下转向接触外部事物,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的际遇或许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句话并不为过。我们虽然不能说李开复今天的成就全拜良师益友所赐,但至少与良师益友的帮助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今天,李开复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解答人生中的迷茫。
在青少年时代,“尊何人为师,交何人为友”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在这一时期,我们开始学会形成自己的思想,面对各种纷杂的信息,我们会如饥似渴地吸取各种信息,将其变为自己成长的营养。然而,对于未知的世界,此时的青少年思想却极不成熟,宛若开天辟地之初的一片浑沌,尚未有清晰的边界。
良师益友对一个人的帮助在于,与良师益友交往,他们会用他们的经验给你以启示,给你一个积极向上的力量作为指引,让人生走上更加光明的路途。面对在你面前的无数条人生岔路,有了良师益友的指引,你也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那么,应该如何去结交良师益友,从良师益友身上获得力量呢?
1.以能者为良师,保持空杯的谦虚心态
何谓良师?
良师或能以学识服人,或能以性情动人,或能以品德教人,或以爱心化人;既睥睨千古,又谦逊好学;既卓尔不群,又平易近人;既求异创新,又不哗众取宠。
向强于自己的人学习不难,难的是向那些地位、财富等各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能者为师,就是要学习他人身上的闪光之处,只要他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管是耄耋老者还是黄口小儿,也不分巾帼或是须眉,都能成为你的老师。为孔子指点迷津的顽童,磨杵警策李白的老妪,都是名副其实的良师。所谓“无长无少,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先把自己的观念清空,保持空杯的谦虚心态,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2.以生活为良师,从平凡的事物中感悟
以生活为良师,实际上就是从周围熟悉的人和事中善于学习。
父母永远是每一个人的第一个偶像和第一任良师。“子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着的,有什么样的父母,也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子女。
除了向父母学习做人的道理,更要向生活学习这个世界的法则。生活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无穷的知识与道理。只要你善于去发掘,去挖掘,去领悟,总可以学会如何做人,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生活之所以能为良师,是因为它每天都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你,无时无刻不在你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在教着你,只是你没有发觉到它罢了。只要保持一颗感悟的心,就能从周围的人和事中吸取力量。
3.慎重选择自己的朋友
在2600年前,释迦牟尼就告诫过他的信徒们:
莫与愚人为友,莫与恶人为友。
要与比自己优秀者为友,要与走真理之路者为友。若不能交良友,不如像犀角那样独来独往。
宁可独来独往而不随便交友,这就告诉我们,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确是需要慎重选择的。与什么人交朋友,正是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乃至未来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选择好的朋友,会如同人生路途中的灯塔一样,帮你找到正确的方向;交了品性不良的朋友,不仅不能对你有所帮助,还很容易误入歧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不以自己的好恶亲疏结交朋友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正直的朋友可以指出自己的缺点,诚实的朋友不会暗害自己,多闻的朋友可以使自己增长见识,这三种是谓益友;而心胸狭窄、缺乏主见、喜欢阿谀奉承的朋友则需敬而远之。
不以自己的好恶亲疏结交朋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是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唐太宗,也曾经为诤言不讳的魏征激怒,说出“总有一天我会杀了这个乡巴佬”这样的话。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正确对待周围人的赞誉和批评,才能让朋友成为你的选择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