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像李开复这样有能力的人来说,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或者只有一条路可走,而是当有了选择能力的时候,如何选择。这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李开复职业生涯中的三次追随内心的重要选择成就了今天的他,但是,如果不是李开复有一个明确的人生愿景在指导着他,所谓的追随内心也只不过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晋惠帝司马衷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年闹大饥荒,官员汇报百姓无粮可吃,饿死了很多人。这个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痴皇帝很惊讶地问道:“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却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人们在作出选择时,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要追随你的内心,这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对于一个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对未来迷茫的人来说,就如同上面的笑话一样,这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
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需要明确的人生愿景做指引。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没有选择对明确的方向以前,单纯谈速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甚至有时等待优于行动。没有明确选择的行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瞎折腾”。瞎折腾的结果就是无序导致无效,这也是为什么会说,选择比努力重要。
当然,李开复也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愿景有了明确的认识,例如在申请大学时,他只是简单地觉得自己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于是申请了法律专业,但在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法律毫无兴趣,这让他走了一些弯路,但值得庆幸的是,他迅速地发现了这条路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于是调整方向转学计算机,才有了他今天的辉煌。
“我看到,我来了,我征服”,这是公元前47年,恺撒大帝在攻打小亚细亚吉拉城大获全胜后说的一句话。只有先看到未来是什么样子,并着手去做,才能达到目标。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始终不能回答我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样最基本的人生命题,就会陷入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追随李开复的脚步,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地树立自己的人生愿景,创造最有价值的人生。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这一辈子拥有什么,而是看你能为世界留下什么。”在李开复打算在中国创立一所世界级非营利私立大学的时候,来自马来西亚的郭鹤年先生让李开复理解了这句话的真谛。
2003年到2004年,当时的李开复找了很多富豪,希望他们能够捐赠这样一所大学,许多富豪都很客气地接待了他,但是只口不提捐赠的事;唯一例外的就是郭鹤年先生,他不但对这个计划非常支持,愿意出一笔钱来促成这样的私立大学,而且让李开复感触最深的是,当时李开复对郭鹤年先生说,你出了那么大一笔钱,这所学校应该用你的名字或者其他的方法来命名。但郭鹤年先生没有答应,他对李开复说,我知道你大学的资金会不够用,你拿了我这笔钱创立大学,有一天资金不够,但是这学校已经用我的名字命名了,那别人怎么捐钱?所以你一定要起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比如用地名或者用历史的名字来起名,当以后那个捐钱的人要捐钱的时候,你应该用他的名字来冠名这个学校。
郭鹤年先生的举动说明了,他做这个慈善是为了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而不是为了从中间来获得更多的名或者利,郭先生说的把命名权留给别人的这句话,让李开复理解了这句话的真谛——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财富的多少,而是真的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事情,留下了多少。
对这件事情,李开复最大的体会是,人生的理想可以用一个墓志铭来描述。如果一个人一生留下了什么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很可能会成为他的墓志铭,墓碑上那一两句掷地有声的话,才是他希望这个世界的其他人能够记得、怀念的东西。因此,墓志铭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理想、一生的追寻,和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所留下来的东西。
“在我接触中国的学生之前,我一直认为我的墓志铭是:把复杂的技术做得让人人可以使用。但是,当我发现我在学生中有很大影响力的时候,我觉得,我可能更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通过写作、网络、演讲,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找到他们自己的路,自己的心。如果今天我只能刻一句话,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不是说李开复是科学家或企业家,而是说李开复是一个热心教育者,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经过写作、演讲、网站,帮助了中国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叫他‘开复老师’。”李开复如是说。
在接受《财富人生》节目访谈时,李开复坦言自己最喜欢的两个职业:“第一个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把繁杂的技术做得让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第二种职业是能够帮助大批的年轻人或者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在这两个职业中,前一个职业是李开复的本职工作,人在职场,李开复不可避免地更换了好几份工作,到现在他已经先后在苹果、SGI、微软、Google等公司身居要职,但后一个职业,李开复却是十年如一日,一直没有变过。
如果说作为职业经理人,为企业创造价值是李开复的本职工作的话,那么作为青少年的导师就是李开复在本职工作之外愿意去奉献一生的工作,而且,李开复是真正喜欢做青少年导师的这份工作,自1998年以来,他曾先后给中国学生写过七封信,在大学校园里做过数百场演讲,甚至将在谷歌工作的20%可自由支配的工作时间专门拿来与学生沟通。
李开复之所以会为自己设定这样的人生愿景,并能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很大程度上还是与他在大学修读哲学系课程时老师对“make a diffe-rence”的解释的长远影响。——想象一个没有你的世界,让有你的世界和无你的世界作对比,让世界由于你的态度与选择发生有益的变化,这就是人生存在的哲学意义。将人生的影响力最大化的人生态度为李开复提供了一种思考方法与世界观,也使得李开复一直致力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做最好的自己。尽管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这一目标却从来没有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