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流,技术与资本则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支撑。中国加入 WTO,与世界更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更多的跨国公司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企业要同时面对国内竞争对手和跨国公司的双重挤压,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实际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的性质。企业的国际化就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以攻为守,到海外去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市场取向方面,民营科技企业也需要面向国际市场进行资源配置,配置的领域要从传统的能源、原材料扩展到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最现代的活动领域,竞争要求新的更迅速的产品创新、更灵活的反应、更广泛的网络以及更加紧密的跨国公司与地区的一体化生产体系。而到境外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境外投资,则是有效建立广泛的国际网络、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从资源观的角度来看,资源被视为企业进入市场并参与竞争的平台。但是,民营科技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成立的时间不长,组织中积累的知识不多,企业控制的内部资源有限,所以创新能力受限于内部资源和知识,仅仅依靠内部成长难以应付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实现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依靠国际化来实现企业的成长。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引进、开发先进的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搜集各种经济信息情报等,弥补其资源的某些缺陷并增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
民营科技企业不仅面临国际化的紧迫性,而且已经有众多有利的客观条件使其国际化具备了可能性。首先,外贸发展已经进入起飞阶段,相当多的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初级的国际化阶段积累了一定的国际营销经验。其次,民营科技企业的对外投资整体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境外贸易型企业发展成绩显著,部分实力企业跨国投资生产研发已初见成效,为企业从全球视野配置要素开拓了市场,实现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像万向、华立、飞跃、正泰等企业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同时一批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及国际营销网络的实力企业也基本具备了发展对外投资的条件。最后,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的集群特点也为中小型的企业提供了支撑条件。集群中的民营科技企业更为符合网络理论的关键命题,即“单个厂商的生存依赖于其他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企业是通过其在网络中的地位来得到这些外部资源的,而企业国际化就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集群中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资源的联合以及整体优势的提升实行国际化战略。此外,在以知识互补性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已经不再简单的取决于其规模,更多的取决于其拥有的知识质量、数量。对知识密集型的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如何创造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复制和转移才是企业成长的关键,企业通过国际化进行独创研发和模仿研发来进行知识的创新与积累是其迅速成长壮大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