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得到诗人马占祥送的精装版《纳兰词》,没有舍得拆封,就找出家中原有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的上下卷点校本,重读一遍。其实之前也翻过,但没能理解得深一些,现在读来和上大学时阅读的理解的确有很大不同了。
在大学阅读,读到了优美的语句里饱含着淡淡的哀愁,正符合了青年时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理状态。沉浸在那种忧郁的氛围里,感受着某种颇具浪漫色彩的情调,以之为青春气息里多余出来的累赘,给心绪缀上这样不显眼的吊饰,如同现在的年轻人给包包上、衣服口袋上拴着很多亮亮的小工艺品,两者相较,一个外在随性,一个内在负重。或许是那时没有过多的小工艺品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联想就因为读《纳兰词》显现了。
现在细读一遍,突然间感受到一种“哀音”,一种哀愁的气息弥漫于字里行间,让字与字的空隙,词与词的空隙,句与句的空隙,挤得满满的,压抑得透不过气。从后文收录的一些祭文中看到评说,“深于情者”“多读书必先读曲”“素爱李后主”,基本可以推断纳兰性德是一位性情中人,有些忧郁的气质。李后主的词固然是“情到深处人孤独”,那是亡国后的慨叹,而纳兰性德的“素爱”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了一种隐性的续弦,是否对其生存时代本身的一些问题会有预知?还是纳兰性格中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只不过从对李后主词的“素爱”中,让后来者洞察了一点点端倪吧。其二,十九岁成婚,二十三岁妻卒,对风华正茂、仕途顺利的他不啻为致命一击,悼亡诗在全部作品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从作品的数量可以看出,此后的余年中,纳兰一直未能走出失妻的伤痛,原本忧郁的性格,又被沉重的哀伤浸润,以纳兰的内在柔弱装饰外在刚强,偶遇疾患,无从抵御已成自然之态。些许见地,有个人主观妄断的成分,仅属于纯粹的阅读直觉,无关乎任何学理考据。纳兰出身正黄旗,在与汉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没能将其祖先骁勇善战横戈跃马的遗传基因激发出来,再现其英雄气质,如顾贞观《纳兰词·原序》中所说“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反而将其内在多情的一面激发出来,成就了他一生的才情,让《纳兰词》成为时代之绝唱。
也许其本性更乐意与那些才子交往,诗词唱和,即使有王侯之位虚待,皇亲国戚之贵,他仍热衷于文情而非武事。在跟随皇上巡游边关时,有多少边塞诗,写不尽千古尘怨,短短36字的一曲《长相思》纵览无余!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些诗意里映照的失意,不愿细评,只愿细品。另有几句有深意的词句一并收录下来,慢慢品味。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英雄辈,事业东西南北。临风因甚泣。”(《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滁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临江仙·寒柳》)
读《纳兰词》又回眸了一个时代的文情武事,诸多感慨。
§§后记
月明风清,渴望一味书斋境界,阅读中分享圣贤的智慧启迪;享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愉悦,抒写自然和生活赐予的思考,这是来自心底一种无法抵御的力量,说不清缘由,就这样毫无理由地确定了方向和目标。
小学阶段读到《聊斋志异》,被其中神奇的一切吸引,确定了写作的理想。经过多年历练,2007年正式拐到了写作的轨道上。近五年时间,得益于母校导师郎伟、李生滨、王岩森、孙纪文教授的提携,诸位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支持和鼓励,是这本拙作集成的最大基石。得益于文学老师石舒清、漠月、梦也的指点,从多位作家老师那里领悟了些许创作经验,杨梓、安奇、单永珍、马占祥很多诗友的督促推动,还有许多文友的相互学习,都是进步的动力源泉。阅读写作逐渐提升,慢慢走上了写作的路途,终于积累成了第一本作品集。付梓时,心生忐忑,不知道拿出来的东西意义何在,唯一可以确定一点,就是多年来,在阅读写作的道路上,如一个行者,从未放弃前进。
走着,走着,道路愈加明晰和开阔。圣贤、老师、亲友的助推作用,让早年播撒的种子面对阳光,增长了自信。在文学的园林里感受土地、小草、森林、河流、天地风物的灵动美,让营养化为汁液,润泽身心,心怀感恩,壅厚天赋灵感与才情,将内在世界的期许与外在世界的回馈,融于以艺术为乐的同一生活平台上,不虚、不武,简洁朴素地履约写作也是一种布施的警醒。在文学的河流里,丰富水的细胞,平和心境。
很想以散文的笔法抒怀,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又是评论的形式。读别人的文章,谈自己的感想,似乎比认识自我还要明了些,因为那是站在有距离的地方,审视着对象,分享着不同方面的思想与智慧的撞击。而面对自己,处在自我框定的模式里,无法分离出他者的视角来观照自我。因此,面对自己的作品,无论是褒扬还是批评,愧疚都深深隐藏到心灵底层,极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借以拂拭自我的那面镜子,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还有多少未曾有幸接近的神奇。
随着岁月的推移,渐渐将心灵停靠在经年累月积淀下来的历史厚重的永恒里,才逐日消解了那些沉积在心底的恐慌。有时,读读经书,在历史文化典籍的殿堂里游走,心灵的空间得以扩充;有时,在天地间感受风吹来的气息,低头看看近处人们的生活状况,细心感应来自脚下土地的回馈,也逐渐明了为什么要写作。
写着,写着,不再无端地心生落寞,以为写不过是用梦语的方式表现内在世界的向往,反而想把很多生活中的意义借文字保存下来。因为,这些都是历史必然的组成部分,也只有这些保留下来的东西,才能真正懂得秉承、传承、师承的价值。
所以,享受独立思考,享受写作应该是很多喜欢写作者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阅读者乐意分享的精神食粮。文中的那些名篇佳作,是学习笔记的随机整理,愿放在此处,作为向往的高地。品评老师和文友的作品,蕴含着因他们而得的感动和感谢。感恩天地万物赐予灵犀,感念亲情友情助力,阅读触手可及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和汲取营养的机会。感谢师弟王佐红和编辑靳红慧女士的辛勤劳作,才使这些零散的拙作变成了比较完美的样式。
静静点亮艺苑那盏灯,随缘悦心,慢慢走在写作的路途上。
絮絮数语,不知所云,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