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舒适,敏捷处事而谨慎言语,请求有道者匡正,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说古论今” 孔子的这种谦和、自然的生活态度引申开来,就是一种境界高深的处事哲学。 有这样一个佛教故事,说的是徒弟向慧海师傅求教。他问,“和尚修道,还要用功吗?”慧海回答说,“是的,当然需要用功。”徒弟刨根问底,怎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慧海解释说,感到饥饿就吃饭,感到困乏就睡觉,就能很好到生存下来。 试想一下,天下又有几人在用心修道呢?那些不肯吃饭而挑三拣四的人怎么能添饱肚子呢?那些不肯睡觉、胡思乱想的人怎么能得到充分休息呢?同样的道理,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领导人怎么能正确做事呢? 作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领导有方的帝王。幼年登基的他一生历经无数风雨,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成功,与其良好的从政心态和做事方法密不可分。 从坐上皇位那天开始,康熙就生活在辅政大臣鳌拜的阴影中。这位战功显赫的“满洲第一勇士”性格刚烈,勇猛善战;他不但把持了朝政,而且培植了自己的党羽,严重威胁着康熙的统治。 随着年龄增长,康熙日渐成熟起来,他意识到只有扫除鳌拜政治集团才能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为此,康熙开始不露声色地推行自己的大计——挑选身体强壮的贵族子弟到宫中练习摔跤,伺机擒拿鳌拜。这种低调行事的做法果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大家都以为这只不过是少年心性的作为。 过了几年, 16岁的康熙一切准备就绪。他命令自己的“娃娃军”埋伏在书房里,然后乘鳌拜汇报朝政的时候将其拿获;接着,公布了鳌拜的种种罪状,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这些事情让戴着有色眼睛看人的大臣们彻底见识了顶头上司的厉害,康熙的威信立刻树立起来。
欲铲除异己的势力而不露声色,低调正确地做事而不显山露水,这就是康熙的决策风格和做事习惯。一旦功力达到相当的水平、计划按部就班地贯彻实施,胜利就会水到渠成地来临。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康熙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保持了一颗平常心,使自己能够时刻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
“用人之道”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曾经说道: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有为人下的胸怀,才能吸引群贤毕至,以沧海的低位自居,才有“百川到海”的澎湃。
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在常人看来风光无限;但是高处不胜寒,这种感觉恐怕只有当事者自己最清楚。正是因为商业活动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在经营与管理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低调行事,正确做事,就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领导精神。 在现代商业社会里,最令对手敬畏的通常是那些低调行事、正确做事的人;因为他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把目光集中于组织领导和商业决策,聚精会神地下着一盘高超棋局,使对手一刻不敢放松绷紧的神经。相反,那些虚张声势、华而不实的领导人就像难成大事的刘蝉一样,在许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逗趣的傀儡。 许久以来,思科、爱立信等世界著名电信企业一直把华为看作中国的一匹“土狼”。 自从1988年创办了华为公司,领导人任正非始终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他几乎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接受任何所谓的奖项,然而却以一颗平常心和正确做事的态度培育了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成就了自己中国电信设备制造领域“教父”的声望。 “大医至圣,大道至简”,商业世界中信奉的是实力和经营智慧,虚伪、浮华的领导风格是为人不耻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向秉承“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价值观念,无论从历史经验考察,还是从商业实践判断,它都应该成为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领导精神,一种经商风格。 一个内敛、谦逊的人,会给他人留出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就容易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渠道,进而增加信任。 管理者身居高位,而处事低调,具有亲和力,那么自然容易赢得更多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他们会把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出来,在信息共享中建立友谊。这对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笔有价值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