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
“说古论今” 《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化”。只要有至诚之德,万物都可以被感化,何况于人呢?“至诚如神”,只要以至诚行天下,就会如有神助,以之育物,则万物兴盛;以之取人,则人人尽其精诚,倾其智力来辅佐。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领导只要有至诚之心,即便是顽石也点头,人心都是肉长的,部下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又怎能不对领导倾心相待呢? 对待不肯交心的部下,领导不能有情绪,更不能歧视,而要了解到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还对自己有一定的戒备心理,所以领导一定要采取主动,示之以诚,用诚心去感化部下,只要领导对部下肝胆相照,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交给部下,与部下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急其之难,救其之危,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那就一定能感动部下的肺腑,拂动部下的心弦,使他们愿意真心地为事业效力,心甘情愿地向领导敞开心扉。 其实,以上所说也就是孟子的“仁爱”思想。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企业内部加强团结和增强凝聚力的基础。现代企业是什么?在美国人看来是“一堆资本”;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群人”,是“一个人的群体”。因此,日本人主张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靠人的作用,靠人所发挥出来的协作精神。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众大臣说过:“国家的灭亡,多数是由于奸佞之人一手造成的。” 于是就有人上书,请求铲除那些奸佞之人。 唐太宗问裴矩说:“谁是奸臣?” 裴矩答道:“等陛下与众位大臣议事的时候,您可以假装发怒,试探一下。据理力争、毫不屈从的便是刚直的人;而那些惧怕陛下的威严而曲意顺从的就是奸臣。”
李世民说:“不要这样做。按理说,君为水的源头,而臣是水的支流。如果弄脏了水的源头,却想求得清洁的水流,世上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呢?如果君主他自己就是个奸诈的人,怎么能去指责臣子不正呢?我如今要以至诚来对待天下的
人。” 李世民耻于做那些通过耍弄权术来欺骗下属的事情,而要求自已竭诚对待下属,因此,李世民深为众大臣、众百姓信服,使他们对唐朝死心塌地,最终国家得到治理。 “受人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领导者若能以真诚待我,那我又怎能对他耍手腕呢?孔子说:“以怨报怨,以德报德”,对方怎么待我,我就要如何待他。孟子也曾说:“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若是领导示我以信任,我又怎能辜负他的信任呢?国人讲究“以怨报怨,以德报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领导只有待部下以诚,才能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下属倾心以从! “人心齐,泰山移”,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一致努力是企业能获得最终成功的有力保证。而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就要多关心人才的生活,对他们遇到的事业挫折、感情波折、病痛烦恼等“疑难病症”给予及时的“治疗”和疏导,建立起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人我关系,从而赢得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使整个企业结成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团体。
“用人之道” 越战期间,一位美军指挥官说了一段经典的话,他说:“了解你的士兵及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要真正了解士兵,要想让下属接受你,你只有成为他们的一部分,你应当担当艰难任务中你所应担的部分。。” 这位美军指挥官说的是军官在士兵面前应该至诚相待,身先士卒。我国古代很多有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在建立自己功业时,也都是以身作则,诚招天下勇武贤良之人。 因此,“诚招天下”不仅仅是广告术语,更说明了“用人以诚”的特殊意义。“仁爱”思想也是一个企业成为一流企业的重要条件。 韩国高丽大学校长洪一植先生曾在《经济人》周刊上,发表题为《21世纪韩国的企业和道德性》的文章中指出:道德性是优秀企业文化的绝对标准。立足于道德性树立企业文化,是成为世界第一流企业的首要条件。只有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固有的道德性,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企业。 洪一道先生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启发性,值得深思。换言之,我们的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企业,必须要宏扬我们民族文化中的道德性,其中基本的就是“仁爱”的思想。 公司领导用人以诚,要做到推己及彼,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领导对待下属要用诚心,而不能搞欺骗、虚伪,这样才能得到下属的拥戴。 具体来说,领导以诚待下,驾驭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坦诚相见,忌玩弄权术;
(2)用人就要信任人,否则与不使用没有两样,使用人才,不要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怀疑,否则就是没有诚意;
(3)任用人才不诚,那么谗言就会出现,人就会产生异心,选拔人才的路不宽,那么人才选用的正常途径就会堵塞,而优秀人才就会被埋没委屈;
(4)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如同用自己。 公司领导在下属面前做到以诚相待,下属也会交出自己的心。所谓“拿我心换你心”,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最基础的就是要从“修身”开始。正所谓,要管理先修身。管理者要想有效地指挥下属,应当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儒家管理是一个修己安人的历程,也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尽量修炼得圆满些,然后通过自己的圆满,使得凡是和自己在一起的人,都可以工作安心,处事安定,生活安家。 修己是安人的起点,是整个管理历程的出发点。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原本欠缺的地方修好,使原本优良的地方加强,才能在大家面前建立威信、信任,从而以智慧、魅力和权力统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