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对他加以考察;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对他进行考察。”
“说古论今” 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工作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正确的判断一个人,怎样去判断一个人? 对于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怎样才能有一个公正和真实的认识? 关于这个问题,《论语·卫灵公》里,孔子是这么回答他的弟子子贡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认为,如果大家都厌恶他,你不能随便相信,一定要去考察;如果大家都喜爱他,你也不能受蒙蔽,不能冲动,也一定要去考察和观察,不要人云亦云。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要根据事实和你所观察到的人的言行做出判断,而不能只根据身边人的说法去判断。 常言道:“做人难,难做人。”道出了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想要面面俱到的无奈。即一个人纵然如履薄冰地谨慎行事,也很难让所有人满意,也会招来怨恨、诽谤。况且,生活中有时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这些人正直地坚持时,引来众多的反对之声也就是必然的了。
为此,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应尊重事实,客观分析。正如孔子说的那样应对被提拔的人受到的公众褒贬进行考察,不能不加分析地跟着感觉走,更不能偏听偏信,草率地作出决定。 对一个人的评价,古人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其中齐威王对待他两个臣子的做法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齐威王把即墨(今山东平度县)大夫叫到朝中,对他说:“自从你治理即墨以来,不断有诋毁你的话传到我的耳边。但是,当我派人到即墨调查了解之后,却发现即墨的荒地得到开辟,人民富足,官府没有积压案件,地方安宁。你之所以受到诋毁,看来主要是没有贿赂我周围的人为你说好话。”为了表彰他的政绩,赐封他万户之地。 齐威王又把东阿(今属山东)大夫叫到朝中,对他说:“自从你治理阿地,不断有称赞你的话传来。可是我派人视察阿地之后,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民贫困。当初赵国进攻鄄(今山东鄄城)时,你不去解救。卫国侵略薛陵(今山东滕县南),你装作不知。你如此罪恶累累,却一直受到表扬,这是因为你用金钱收买了我的左右,让他们帮你说话。”齐威王当场宣布,将东阿大夫及朝中曾吹捧东阿大夫者一律烹死。于是朝野震惊,不正之风顿除。 看了齐威王明察秋毫的做法,相信当今的很多管理者都会感到汗颜的。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他人的评价呢?身为主管者,听到的评价多来自比自己级别低的人之口,他们难以识别比自己才能高的人,如果主管者偏听偏信,那优秀绝伦的人才就很可能由此流失了。人们又有同类相倾、异类相却的特点,更会造成耳目闭塞。因此,主管者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察人才,而且应亲自动口,动手。 所以,对一个人的评价,既不可不注意“民意”,听取旁人的意见,但又不可被表面的传闻所左右。“群众反映”和“民意测验”,从本质上说,都无可非议。但如果仅凭此评价一个人才,未免过于草率。至于将一些流言蜚语、闲言碎语等视同为“群众意见”或真理,那就更幼稚可笑了。
“用人之道” 观察与选择人才的关键,并不在于众人对人才的评论是多还是少。但是不会识别人才的人,却宁可相信自己的耳朵,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当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时候,他也就随声附和,深信不疑。而当大家都认为是错误的时候,他也随之改变了看法。虽然这种人内心没有分辨是非善恶的标准,但他在做决定的时候,看起来倒是毫不迟疑的。况且我们观察事物时,自己也会犯错误。同时,我们在品评人才时,还会掺杂进去我们自身的爱憎之情,这其中的情况就显得更为错综复杂。 能够对一个作出客观评价的人,往往会用眼睛所见来纠正耳朵所闻的讹误。而不善于了解人的人,却用耳朵所闻来代替眼睛所见的事实。因此,大家在评论人才时,得出的结论未必真实可信。 朋友熟人之间的互相赞誉,如果不能将上等、中等、下等三方面人才讲述周全,那么就不一定可靠,而那些忠诚厚道的人很可靠。在朋友们中间总是主动担当品评称誉他人的责任,他们既要对上等人才加以引导、提拔,也要对下等人才加以勉励和推荐。如果不能做到周到详尽的观察,就会产生过失,造成毁害。如果偏重于提升上等人才,下等人才最终会被埋没;如果偏重于推荐下等人才而忽略上等人才,那么推荐上来的就不是杰出的人才。
因此,如果在品评自己下属的时候,顾全了这三个方面,就会对公司非常有
利。正如齐威王治下的即墨和东阿县的两个大夫一样,如果大家对一个人都齐声称是,那就有党同伐异的味道了;如果大家齐声说一个人的不是,真正的人才就会从此被埋没。出类拔萃的人才,大众往往无法鉴别。一般人都靠采纳耳朵听见的情况来评判他人,以为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正确的,这就是他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常犯的错误。 人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的。每个人都有优秀的一面,因此,不要随便否定哪个人。时髦开放的也好,传统保守的也罢,甚至是极无聊的人,只要能谈到他所熟知、或感兴趣的东西,都会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吸引力,人也因此成为独特的个体。传闻与谗言,留给今天的领导者的思考是沉重的。 某公司的一位经理由于对新调来的两个业务主管不了解,心里没底,于是,就派了几个与自己亲近的人了解情况。而这些人对新来的两位主管严格管理、秉公办事的做法很不习惯,便借所谓“群众反映”不好为由,对其捏造一些流言蜚语,结果,这位经理偏听偏信,于是找个理由把这两名主管调离了工作岗位。 这个故事听起来觉得有点儿可笑,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屡见不鲜。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事例,有的人才,其观点、谋略新颖奇特,一时难为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然而却是可行的,甚至是难能可贵的。而这种人,往往难以取得多数人的支持,也常常会有不好的舆论。如果仅凭“传闻”,以舆论知人,就会把这种难能可贵的人才连同他的观点、谋略一起拒之门外,岂不是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