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去抢争。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赛射箭。不过,在射箭的时候,要作揖辞让然后才开始比赛,赛后又共同饮酒,这种竞赛活动不失君子风范。
“说古论今” 在企业内部竞争中,双方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礼仪,并非无所不用其极——这既是职场游戏规则,也是我们正确做事的基本要求。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领导人严格要求、认真办事是必要的,但是不必过于苛刻,一味地纠缠于细节处理,而失去了对全局的把握,很容易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后成了员工的对立面。 中国自古就有“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之说。这一原则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同样适用,因为无论是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还是组织外部的行业竞争,在许多时候都是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做事”成为“做人”的延伸,只有谙熟个中奥妙,领导人才能有所作为。 根据《宋史》记载,有一次宋太宗与两个大臣一起喝酒。大家一时兴起,无所不谈,酒也越喝越多。两位大臣最后喝醉了,在皇帝面前开始邀功,完全把君臣礼节抛在脑后。 第二天,两人清醒过来,回忆起昨天的事不禁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到两人战战兢兢的样子,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昨天也喝醉了,并不记得有这样的事。 处理上下级关系历来是领导人的重要功课,许多领导人喜欢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和手中的权力耀武扬威,殊不知这并非一种妥当的行为方式。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要是争的话,那必定是射了;作揖,让而上场比赛,射毕来饮酒,这种是君子之争。这,其实是一种“合”的君子之争。 在企业里,对待下属,领导人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里,不仅要实现令行禁止,还要做到天下归心。所以,我们无须把彼此看成敌对的关系,而应理解为朋友的合作。有些时候,像宋太宗那样“健忘”也是非常必要的。 华人首富李嘉诚通过不懈的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固然离不开他的勤奋和聪明,但是李嘉诚每每谈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却一再强调良好的处世哲学和用人之道。
在李嘉诚的高层领导班子里,既有颇具金融头脑的财务专家,也有精于行业领导的“老手”,既有年轻有为的港人,也有作风严谨的西方人。作为最高决策
者,李嘉诚首先与大家建立了融洽的互信与合作关系,使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领导人必须始终明确,我们要争的是管理目标的实现,而非一时的对错;我们要善于体谅下属、建立合作关系,而非与对方树敌。
“用人之道” 企业管理同样需要领导人掌握有效的用人之道,即在制度与规则之外,学会宽容、尊重、互信,努力建立双方的合作关系。而在外部环境中,面对竞争对手,同样需要有“君子之争”的气魄。 商业世界的竞争不亚于军事斗争的嘶杀,人们常常说“同行是冤家”,但是在外部公关方面表现出的是君子风度,而不是四面树敌。这,不但有助于建立自己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可能得到对手的援助。 某科贸集团公司的几位业务骨干突然提出辞职,这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将会是一场地震。公司老板乔山整天为此事寝食难安、愁眉不展,最终决定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商讨员工的跳槽问题。 多数与会人员认为应该严惩跳槽者,如果培养一个跳走一个,那公司岂不变成义务培训站了?有的人甚至说要找“挖墙角”的那家公司理论去。会议最后也没讨论出个子丑寅卯,只能无果而散。 次日,乔老板叫行政部派人在公司大门口贴出一张大红告示:本公司员工跳槽后,凡是被新公司任命为部门经理者奖5000元;被新公司任命为公司副总者奖10000元;被新公司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的奖30000元。告示一公布,公司上下一片哗然。很多人以为是在开玩笑,有的员工甚至以为老板是给气糊涂了。 事实证明,乔老板所言非虚。此事像一场台风一样席卷了公司所在的整个城市,并招来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很多员工觉得公司会由此而产生人才饥荒,没想到乔老板在三天内就找到了公司所需的人才。当然,那几个人也是从别的公司跳槽而来的。一位老员工私底下悄悄问那几个新招来的员工:“公司吸引你们的是什么?”他们很认真地说:“我们是因为看中了乔总的人品才投奔他来的。” 自那之后,公司的人才流动虽然很快,但乔老板在奖励上花的钱也越来越多。奇怪的是,公司非但没有因此出现人才断档,相反,人才济济,而且业绩比以前也有了大幅提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公司现在的很多大客户是过去跳槽出去的那些人所在的公司或者是经他们介绍的公司。 那些业绩不佳、人才流失严重的企业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如何对待辞职的属下的,尤其是那些工作能力突出的精英? 如果有能力的人打定主意要离开,无论如何是留不住的,与其强留不如干脆让他痛痛快快地离开,这样公司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人毕竟是有感情的,有感情就会有良心,是人才到了任何地方都会出人头地,一旦有机会,他们是不会忘记回报栽培自己的老东家的。 乔老板深谙其中的道理,在他的心中永远存在着这样一个观念:“买卖不成仁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