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译文” 孔子说:“天气严寒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说古论今” 在你春风得意时,往往会高朋满座,仿佛都能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都是你“真正”的朋友。可是一旦你失势,身处逆境,大多“朋友”都会在你眼前消失,这个时候,还能在你身边的,一般都是真正的朋友。 同理,企业要发展,人才最关键。关键时刻才能检验出员工是否是真正的人才,因此,企业领导者用人,必须放开手脚,不磨磨蹭蹭,疑神疑鬼。第一,要做到“不看你身在何方,而看你能力强不强”;第二,要做到“不看你是谁的人,而看你品德行不行”;第三,要做到“不看你资历有多老,而看你干你干得好不好”。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出真知。给你的员工充分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动筛选,优胜劣汰,淘尽黄沙始见金,千里马就是这样跑出来的。
春秋末年,晋国中行文子被迫流亡在外,有一次经过一座界城时,他的随从提醒他道:“主公,这里的官吏是您的老友,为什么不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候着
后面的车子呢?” 当时,中行文子答道:“不错,从前此人待我很好,我有段时间喜欢音乐,他就送给我一把鸣琴;后来我又喜欢佩饰,他又送给我一些玉环。这是投我所好,以求我能够接纳他,而现在我担心他要出卖我去讨好敌人了。”于是他很快地就离去。果然不久,这个官吏就派人扣押了中行文子后面的两辆车子,献给了晋王。 中行文子在落难之时能够推断出“老友”的出卖,避免了被其落井下石的灾难,这可以让我们看到:当某位朋友对你,尤其是你正处高位时,刻意投其所好,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结交,而不是看中你这个人本身。这类朋友很难在你危难之中施以援手。 通过逆境来检验人心,代价高、时日长,且过于被动,然而其可靠程度却大于依推理所下的结论。因此我们说:“倒霉之时测度人心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法。”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意思是说,天气严寒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其实,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真金还得火炼”,看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肝胆相照、同甘共苦的益友还是为利而来的损友,在平时往往是很难看出来的,只有到了艰难困苦的逆境甚至生死存亡的绝境才能认清他的真实面目。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会用人,用对人,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管理者,用人的关键是知人。领导理智地认识下属,对每位下属的特点了然于心,才可能不出现大的用人失误。
“用人之道” 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选好火车头至关重要。适时适度地提升一些有能力的人,不仅有利于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还可以利用这些被提升的下属,借以了解其他下属的思想状况,并据此有的放矢地做好下属的工作。 真正的人才不会“纸上谈兵”,而是有着极强的实干能力。时代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空谈而无业绩者何用?那么,怎样判断一个人是空谈家还是实干家呢?方法不过是让谈话者去干实事。 现在多数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大都有一个试用期,试用期满,领导者就会对其成绩作一个评价,能够留下来的当然是领导者所认为基本满意的,有时也可以从中选出特别优秀者委以重任。这便是管理者以实干试之,察其真才的做法。 着眼于现有的业绩,往往还不能全面地认识一个人才,尤其判断不准他具有多大的能力,能胜任哪个层次上的工作。一个人如果仅从他的现状看并没有“雄才大略”,假若把他放到一个适当的关键位置上就有可能体现出非凡的才能。 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能够从候选人中鉴别出优秀人物,是每个企业家、管理者的理想境界,也是职责所在。在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看来,最好的认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方法就是让他去做事,在做事中洞察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柳传志不会拉过一个来就开始“相面”,或者再读一读履历。他认为人才是在一个动态的、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确认的,其实这个道理也非常简单,说得俗一点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实践“助跑”的过程中,还包括一个“赛马的选拔赛”,也就是淘汰赛,在这样的识人过程最能优胜劣汰,最能使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在动态的过程中发现、考察和识别人才,才是识人的一条正确之路。 柳传志习惯激发他的部下,当他的部下被激发之后开始全速运动的时候,他却会在恰到好处的距离看你怎样运动。他会给下属一种自由,让下属不必一边跑一边回头去看他这个教练,下属只需全心全意去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柳传志将其赋予新的内涵,可谓运用观人、用人之大家。 未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固定的组织形态来运作,而必须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由不同的团队来进行。管理人员的任务在于知人善任,学会正确的鉴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给企业提供一个平衡、紧密的工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