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击退普特曼斯后对西班牙人的态度立即发生了变化,西班牙虽然放弃了基隆,但是他们希望在台湾另辟港口供他们使用,刘明当然不同意,现在台湾他最大,他最强,凭什么让西班牙人共享他的台湾。
西班牙人见刘明态度坚决,便退而求其次,要求在台湾设立商馆。
刘明欣然答应,搞定了西班牙人,接着便来安抚小流球中山国。
此次请中山国出战,刘明用的是大明的旗号,小流球的中山国作为大明的蕃属应约而至。
指挥舰队的还是中山国的王室成员李锐,刘明不敢怠慢,亲自出迎。
对于北港集团中山国早有关注,对于盘踞在台湾北部地区的西班牙人也时时提防,中山国接到刘明的请援后,国王当即调动全国战船前往助战。
打败西班牙后,刘明对于这个蕃外小邦予以重奖。
李锐等一班中山国将领初登台湾,见台军军容之盛,为之震惊。
这根本就不是海盗,完全就是大明的正规军。
刘明仪表堂堂,淡吐清雅,再加上那口纯正的官腔,李锐等中山臣子一见心中大喜。
来日,李锐等一班人再次拜见刘明,请求刘明出兵讨伐日本岛津氏。
讨伐日本绝对不是这个时候应该干的事,刘明现在的将主要精力全都放在台湾统一上了,但是他仍然认真聆听李锐的介绍。
小流球中山国不过弹丸小国,但是他却夹在大明与日本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
一直以来日本均宣称中山国是他的属国,南九洲强蕃岛津氏更是长期驻兵于中山,日本因有所顾及不敢明目张胆地吞并中山,但中山实际早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更准确的地说他成为了岛津家的殖民地。
日本岛津氏贪婪无比,通过大肆压榨中山国来弥补自身的用度不足,这引起了中山国朝臣的不满,但是由于大明正与后金争锋,没有多余的精力对付日本,当然大明也不会渡海来战日本,最多也就发个外交召会,也正因为这点岛津氏在中山国横行无忌。
李锐来台初见刘明兵强马壮,便趁机进言请他出兵。
中山可是大朝的蕃属,刘是则是大明的朝臣。
可刘明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让他白干活,门都没有。
见刘明眉头深锁,李锐急道,“将军若肯出兵,中山国上下必然感恩戴德。”
感恩戴德有什么用,刘明需要的是实际的好处,见刘明未作任何回应,李锐心中更急,与李锐同行的中山国朝臣仲仁起身道,“将军若肯出兵,中山国虽是小帮,却愿献上金银十万两。”
十万两确实不少,只是刘明所图更大,“这个,不知岛津氏在中山驻有多少兵马。”
“将军,岛津氏在中山驻扎有五千兵马,……”仲仁从装备到布防均向刘明详细作了介绍。
“关于出兵尚需谋划一番,今日不谈国事,只谈风月。”
李锐、仲仁等中山朝臣无耐只好跟着刘明一起谈风月,刘明私下派商船前往中山进行查探,若真如仲仁所说,刘明决定将这些五千兵全包干了。
仲仁等人在台中多待无益,便乘船回国了,而李锐则跟随刘明征讨宜兰地区的原住民。
这些原住民根本不堪一击,再加之刘明全程用粮食开道,仅用了一个月便将台中盆地、宜兰地区的原住所尽数收服,刘明更是代表崇祯爷在东部一口气连封了四十九个知寨,整个台湾北部完全落入了刘明的手中。
刘陵攻陷热兰遮的消息也在此间传至北方,刘明在基隆大宴三日,重赏有功将士,连带着那些原住民头领也是得到好处无数。
见台中上下一团喜气,随台军作战一月有余的李锐再次请求刘明出兵讨伐岛津氏。
经过探查,岛津氏在中山驻军只有四千多人,战船只有三十艘,且吨位均偏小,实际情况与中山的仲仁所述相差无几。
刘明在红毛城召开军事会议,就出兵中山国进行商讨。
“中山系我大明属国,倭寇侵我属国实在无礼,我欲出兵讨伐,何人为将?”
黄正起身道,“在下愿往。”
那些日本娘门很风骚,让黄正率团去刘明实在不放心,便又派林虎为副将,统兵三千,战船三十艘讨伐岛津氏。
李锐得知刘明愿意出兵心中大喜。除了之前中山国答应的十万两之外,刘明还提出了贸易、军事、司法等多项特权,李锐一时高兴便全部答应了,双方签订了正式的协约。
数日后,李锐带着这三千台军气势汹汹地杀回了中山国。
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确认热兰遮失陷后极为震惊,他将设在台东的补给港作为基地准备继续与刘陵周旋,可是他手下的官兵们不干了,他们不愿台军再战。士气低落,补给困难,再加上与当地的原住民关系处的极差,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普特曼斯只得从台湾全面撤兵向巴达维亚转进。
巴达维亚方面对于远东的桥台堡的丢失感到震惊,对于数千士兵阵亡感到惊恐。
普特曼斯对于交战方是海盗,还是明政府的前后陈述矛盾多多,巴达维亚方面处于谨慎的考虑,派人前往台湾刺探。
荷兰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金厦郑芝龙的耳中,收到消息的郑芝龙一方面派人前往台中表示祝贺,另一方面邀请坐镇台南的刘陵夹击澎湖李魁奇部。
李魁奇当真是个猛人,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与郑芝龙打了个平手。为此,郑芝龙不得将郑彩调回助战。
刘明认为澎湖是台湾的门户,为了确保台湾的安全,最好将澎湖置于他的控制之下。但是,他的这一指导思想并未得到执行,主政台南的刘陵将主要精力全放在了内政上,按照刘陵的指示刘明应尽快完成台湾北方地区移民建镇工作。
统一后的台湾需要更多的人口,所以福建、广东地区就必须出现大规模的“疫情”。
福建巡抚熊文灿为了解决流民问题,允许百姓前往台湾拓荒。
大越国迟迟未平,福建集结了近十二万明军,所需的七成粮食来自于台湾。
福建省粮价平稳全赖台湾供应,所以在台中镇的问题熊文灿睁只眼闭只眼。
台海之间的船只来往频繁,为了确保粮道安全,熊文灿对于打击海盗更加迫切,
在郑芝龙与李魁奇相峙不下之时,熊文灿派人入台命刘明出兵击李,同时向郑芝龙许诺题调参将。
李魁奇虽然悍勇无比,怎奈英雄难敌四手,结果兵败被杀。
熊文灿接获捷报,知郑芝龙阵斩李魁奇,收其全伙,特差旗鼓张彬斋前往犒赏。巡道与泉州知府也差知事林旭前往犒赏,并安插李魁奇党羽,郑芝龙大悦,各答厚礼,具禀伸谢。
此时,台海最大的两个海盗头子郑芝龙、刘明再次会盟澎湖。
李魁奇被消灭后,福建海面上的其它海盗都不足虑
郑、刘二人在澎湖设祭台,告慰杨、陈两位在天之灵,这些当然都是虚,谁据澎湖才是实的。
“大哥不日将转提参将,小弟在这里恭喜了。”
“贤弟现在可是一方诸侯啊!”
刘明的底熊文灿不清楚,郑芝龙可清楚的很,台湾沃土千里,辖民百万,虽说刘明与他一样接受了招安,但因为刘明远居台湾,朝廷无法约束比他可逍遥多了。
宴会之上两人均不谈澎湖驻兵之事。
刘明不谈是不想谈,因为刘陵要把澎湖让给郑芝龙,刘陵的上谕不能违背,只是郑芝龙想要澎湖怎么也要出点血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