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前夕,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空前高涨,1925年上海爆发的“五卅”运动便是其重要的标志,并成为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序幕。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上海、青岛等地的日本纱厂工人先后举行罢工,反对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十多人,激起全市学生、工人和市民的愤怒,共产党动员和组织了进一步的政治斗争。5月30日,上海2000多名学生在租界地声援工人阶级,并义正词严地提出收回租界地,被英帝国主义逮捕100多人,随后万余群众聚集在巡捕房门前,要求立即放人,并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英国巡捕恼羞成怒,竟然开枪屠杀无辜群众十多人,受伤无数,这便是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号召上海人民罢工、罢课、罢市,抗议帝国主义的屠杀罪行,并在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于6月1日成立上海总工会,同时举行上海工人总同盟的罢工,7日由上海总工会、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商界总联合会推举代表组成“工商学联合委员会”,提出惩办凶手,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英、日驻军等17项交涉条件。这时,北京、南京、汉口、广州,长沙、青岛、天津等地全国近500个城镇,纷纷举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响应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怒潮。
在各地的反帝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香港和广州的省港大罢工。6月19日香港十多万工人罢工并提出要求:拥护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的17项条件,对香港政府提出要求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低房租、居住自由等六项条件。面对高举义旗的工人群众,港英政府立即实行戒严并对支持罢工的广东革命政府进行封锁,这时香港和广州的群众更加愤怒。6月23日,广州7万多工人、学生、市民和军人举行盛大的游行示威活动。游行队伍经过租界对岸的沙基时,租界英军开枪扫射,停泊在江面的英、法、葡国的炮舰也开炮轰击,当场打死和炸死群众52人,伤170多人,这便是“沙基惨案”。惨案发生后,6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和工人运动领导人苏兆征、邓中夏、陈延年、罗登贤等人的领导下,香港爆发了25万人的更大规模的罢工,香港一片萧条,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的统治。省港大罢工后,成立了有200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坚持反帝斗争,为广州成为北伐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北伐前,广东军阀陈炯明盘踞在广东的惠州、潮州和汕头一带,并得到英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段祺瑞的支持。国民革命军为解除后顾之忧,广州革命政府组成的滇粤桂联军和黄埔学生军于1925年2月1日进行第一次东征。兵分三路:滇军杨希闵为左路军,桂军刘震寰为中路军,黄埔学生军和粤军陈铭枢、许崇智两部为右路军。当时滇桂两军与陈炯明关系暧昧,按兵不动,东征任务主要落在右路军身上,右路军以蒋介石为统帅,周恩来负责政治工作。黄埔学生军英勇作战,先后攻克东莞、石龙、樟木头、平湖等地。1月15日攻下淡水城,继而平定潮汕。3月13日至15日棉湖一战击败陈炯明主力部队,继而东征军先后占领了河婆、五华、兴宁、梅县,肃清了广东东部陈炯明惠州老巢周围的敌军,歼敌3万多人。
正当东征军围困惠州时,孙中山不幸逝世的消息传来,随后滇军杨希闵和桂军刘震寰6月初在广州发动叛乱,东征军只得回师讨伐叛军,滇军师长赵成梁被击毙,陷入混乱之中而后缴械投降。7月惠州一带的滇军和广西一带的桂军被歼灭,叛乱被平定,广州的局势稳定下来,广东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
1925年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将原一长制的大元帅府改为国民党政府,改建国军、党军为国民革命军。7月1日宣布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外交部长胡汉民,财政部长廖仲恺,军事部长许崇智,建设部长孙科,鲍罗廷为国民政府最高顾问。同时对国民革命军进行了整编,黄埔党军和部分粤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湘军改为第二军,军长谭延闿,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滇军改为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党代表朱克靖,粤军改为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党代表廖乾五,福军改为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党代表李朗如。
为彻底消灭陈炯明军阀势力,国民革命军于10月初进行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苏联罗加觉夫为顾问,下辖三个纵队共3万多人。10月13日,经30多个小时激战攻下惠州。11月初进驻潮汕,陈炯明逃往香港,再经一个多月的追剿,歼灭1万余人,肃清了陈炯明叛军。第二次东征大获全胜。广东已完全被革命政府所控制。这时占领广西的李宗仁部与广州政府协商,决定两广统一。至此两广成为北伐巩固的后方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