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光复的消息传到北京,清政府惊恐不已,慌忙谕令湖广总督瑞澄和新军第八镇统制张彪革职留任,戴罪立功,并派陆军大臣荫昌亲临武汉前线督剿起义军,同时令萨镇冰率兵舰,程允和率水师进抵武汉配合作战。但北洋六镇(师)原是袁世凯一手训练出来的军阀武装。慈禧和光绪死后,摄政王载沣为削去袁世凯的军权减少威胁,1909年将袁世凯罢黜放归河南老家。但北洋六镇的实权在其爪牙冯国璋、段祺瑞控制之下,所以荫昌指挥不灵。这时载沣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授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前往湖北督办剿杀起义军事宜,段祺瑞和冯国璋也亲临前线。
当时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敌方共三个军:陆军第四镇和混成第三协、混成第十一协编为第一军,陆军第五镇和混成第五协、混成第三十九协编为第二军,禁卫军、陆军第一镇编为第三军。共约3万多人。除第三军留守京畿外,其他两军都调往武汉前线,并有海军巡洋舰、炮舰、鱼雷艇等15艘靠近武汉江面。我方:原武汉新军大部分已归属革命政府,只有辎重第八营等少数营队被瑞澄、张彪带走。但武汉新军在起义中死伤甚多,已不过几千人。为加强革命武装,湖北革命军政府一方面继续改编归顺的新军,另一方面在武汉附近招募新兵,不到一星期就征兵达3万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编成步兵4协,担任武汉各区防卫任务。第一区由统领吴兆麟率步兵第一协防守汉阳,第二区由统领何锡蕃率步兵第二协防守汉口,第三区由统领成炳荣率第三协防守武胜门外两望山至青山一带,第四区由统领张廷辅率第四协防守武昌。不久,根据战事需要又扩建了步兵4协,这样湖北革命军共有8协,具有一定的战站斗力。
清政府认为,武汉三镇是首先在全国燃起战火的地方,剿杀革命军应集中全力于武汉三镇,根据地义旗一举,烈火燃遍全国,城池一拔,则革命烟消云散,所以要拼出老本拿下武汉三镇。革命军政府则认为,武汉三镇是全国革命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是革命的中心和旗帜,自然要全力以赴,浴血奋战保卫胜利果实。当时响应起义的各省也派兵前往支援,还有不少工人和学生自发前往参军参战,革命气氛昂扬空前,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激战在即。清军首攻汉口,武汉三镇保卫战也就从这里开始。10月15日清军先头部队开赴武胜关一带,向离汉口二十里的前沿刘家庙逼近。当时清军第八镇统制张彪只带辎重第八营残部逃至刘家庙固守,汉口革命军为扼制清军南下,准备先行打下刘家庙。于是10月18日革命军在第二协协统何锡蕃的指挥下向刘家庙发起进攻,张彪所率清军利用堑壕负隅顽抗。在激战中,南下清军用火车载来步兵一标、炮兵一队增援,这时埋伏在铁路两旁的革命军见敌人火车进入埋伏圈,突然开火,冲杀过去,并将一段铁路炸毁,使清军列车车头脱轨,车厢倾倒于路外,清军纷纷从车厢里钻出抱头鼠窜,革命军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清军死伤惨重,被消灭400多人,杀伤无数,尸体枪械,一片狼藉。堑壕中的清军见援军惨败,便逃至刘家庙以北滠口一带。列车中的枪械、粮食等军需品尽被革命军截获,革命军在欢呼声中占领刘家庙。
在清军溃败之际,如革命军乘胜追击,必定会势如破竹扩大战果,但革命军汉口前线总指挥何锡蕃缺乏战略眼光,对形势估计不足,在迟疑不决之中敌人喘息已定,占据有利地形,在要隘之处架起机枪死守。这时革命军战士一再请求,组成了敢死队发起冲锋,但屡攻不克,损失惨重。在奋力指挥中何锡蕃手臂受伤,10月19日革命军政府任命张景良为汉口前线总指挥。
清军固守于三道桥北端,并陆续向祁家湾、滠口等地派出增援部队,企图反扑。这时革命军政府曾令张景良率军进攻滠口,但张景良按兵不动,故意拖延,致使贻误战机。10月22日革命军进攻三道桥北失利,退驻三道桥南。清军则分兵三路反攻,一路沿铁路主攻刘家庙,一路由府河、新沟出蔡甸攻汉阳,一路由阳逻渡青山下游,逼武昌。10月26日在阳逻江面的清海军偷渡谌家矶,向革命军阵地发起猛攻。因革命军对清军偷渡袭击缺乏准备,致使伤亡巨大,阵亡500多人。与此同时,滠口也与之呼应,趁势攻过三道桥,水陆夹攻刘家庙,经过反复拉锯战,最后刘家庙失守,革命军退至汉口市区。
这时同盟会领导人黄兴自香港绕道上海,10月28日化装来到武汉,在汉口满春荣园设立了总司令部,亲临前线指挥作战。黄兴的到来使在鏖战中的武汉军民受到很大鼓舞,革命军骑马高擎“黄兴到”的大旗,遍游武汉三镇,稳定了军心,震慑了敌人。但此时汉口革命军仅有5000人左右,在清军的猛烈攻击下局势危急。这时黎元洪在汉阳请黄兴从速渡江商议防务,实际上是意欲放弃汉口。11月1日革命军奉命放弃汉口,退守汉阳。在汉口保卫战中张景良贻误战机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原来张景良本是混入革命军的黎元洪的嫡系,清军大举南下时,他便意欲叛变革命,在刘家庙一战中他不仅贻误战机,而且充当敌人内奸,后来革命军发现了他通敌的破绽,终于将他枪毙正法。
清军攻占汉口后,随即全力进攻汉阳。当时清军总兵力为3万人,70门炮,40挺机枪。革命军退守汉阳后仍有1万多人。加上湖南来援的革命军,共2万多人,而且江面舰只也掌握在革命军手中,形成对峙局面。黄兴由汉口到武昌,当时革命党人酝酿推举黄兴为湖北湖南大都督领导革命军,而新军中靠近黎元洪的人则主张仍由黎元洪任都督,由黎任命黄兴为战时总司令。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11月4日黄兴被任命为战时总司令,李书诚任参谋长。
黄兴任战时总司令后曾于11月16日组织一次偷袭汉口的战斗,但由于组织不够严密,被清军侦察到行动路线而有所准备,致使偷袭失败。10月21日清军分兵两路向汉阳发起攻击,一路从孝感绕道蔡甸渡汉水逼近汉阳,一路从舵落、琴断口架设浮桥渡汉水逼近美娘山、仙女山,形成两翼包围态势。革命军则在汉阳周围的美娘山、扁担山、磨盘山等重要据点坚守,多次打退清军进攻,清军则反复冲击,重要据点几经易手,11月27日汉阳终于失守。黄兴在汉阳失守后回到上海,黎元洪本想放弃武昌投降清军,但遭到革命党人的坚决反对,于是任蒋翊武为战时总司令,据长江之险以御敌。
武汉三镇保卫战自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坚持40余日,从革命全局来看,吸引了清军的主力部队,为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但从武汉局部来看,它失败了,全国首义的根据地被敌人所攻占。推究失败的原因,一是缺乏掌握革命政权的根本观念,一开始就被妥协派窃取了军政大权,黎元洪被推上政治舞台显然是革命军的重大失误。二是在战略战术上缺乏经验,尤其是没有发动群众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一味据守,结果使清军得以发挥军事上的优势。三是袁世凯投靠帝国主义,使清军得到一定军事物资的支持而革命军武器装备则远不如清军。